正文

朝覲會有怎樣的心靈體驗﹖

(2007-11-27 20:13:12) 下一個




作者:阿裏譯 文章來源:網絡翻譯 點擊數:157 更新時間:11/24/2007


  [編譯者按語﹕今年的朝覲將要開始了﹐世界各國的穆斯林正在行動中﹐從地球的四麵八方奔赴聖城麥加﹐是當代人類的每年最大集會﹐超過二百萬人。 多數人乘飛機﹐也有人坐海輪﹑開汽車﹑騎牲畜﹑或徒步行走﹐每個人都做了許多年的物質和思想準備﹐為完成一次人生難得的功修﹐接受真主的考驗﹐尋求靈性提升。 完成過一次朝覲的穆斯林﹐就享有榮譽的稱呼“哈吉”。 當今世界穆斯林人口估計有十五億﹐分布在世界一百九十多個國家﹐沙特阿拉伯政府為了保證每年朝覲行住安全和物質供應﹐限定每個國家朝覲人數按千分之一的比例配額﹐例如印度尼西亞每年朝覲人數超過二十萬人﹐印度每年有十五萬人朝覲。 根據外電報道﹐今年中國穆斯林的朝覲人數已確定為一萬零七百人﹐中國民航將調派三十三架專機﹐從11月15日至12月7日之間直飛沙特阿拉伯﹐專程“送哈吉”﹐然後從12月25日到2008年1月16日之間專程“接哈吉”。 第一架飛機將從蘭州起飛﹐運載第一批哈吉390人去麥加。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負責每年組織朝覲工作﹐對各省都有人數配額﹐重點省區是新疆﹑寧夏﹑甘肅﹑青海﹑陝西﹑雲南﹑河南和內蒙古。 朝覲是伊斯蘭的五大功修之一﹐世間多數人不知什麽是朝覲﹐包括許多穆斯林。 本文是常識性介紹﹐希望讀者通過朝覲的意義深入了解伊斯蘭﹐展開多種文明對話﹐加強社會和諧。]

  朝覲是伊斯蘭信仰對穆斯林所要求的五大功修之一﹐凡是有條件的成年人﹐在一生當中至少行使一次。 所有的信仰功修都是集中記念真主﹐暫停個人欲望和享樂﹐從日常的百忙中抽出一定的時間﹐放下人世間的一切煩懮和牽掛﹐過一段精神生活﹐向真主表達敬畏和為自己的願望祈禱﹐以求心靈淨化和靈性提升。 伊斯蘭功修有多種形式﹐有單獨的祈禱﹐如禮拜﹔有禁欲﹐如齋戒﹔有施舍﹐如完納天課﹐而朝覲是離開家鄉的長途跋涉去旅行。 這個特殊的旅行不是為遊覽名勝或觀光異國風情﹐而是走近真主的天房克爾白。 朝覲不是單獨形式的功修﹐出門可以結伴而行﹐集中到麥加之後﹐可以自由結合過集體生活﹐加入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潮之中﹐互相認識﹑交談和參加各種規定的禮儀。 人類有群體性﹐人群須有歸屬感﹐朝覲體現了人類對群體性的需要和滿足﹐不同的種族和文化的穆斯林﹐走到一起來﹐在共同信仰的引導下﹐尋求和平﹑互助和思想交流﹐執行真主對人類指定的使命﹐成為大地上的代治者。

  在朝覲期間進入麥加聖地﹐是一次靈魂歸天的試驗﹐朝覲功修中的各種禮儀﹐都為加深對獨一無二真主的認識。 從家中動身前﹐對這一天多時的期待﹐旅行前告別諸親好友﹐如同生離死別。 路途中經曆各種曲折和新奇﹐在荒蕪人煙的沙漠之中﹐看到一座金碧輝煌的大清真寺﹐名為禁寺﹐寺院中央高高聳立著一座巨大的黑色房子﹐那就是真主命令他的使者易卜拉欣重建的天房。 這裏是地球上最接近真主的地方﹐因為人的信仰﹐最高層次是時刻向往真主﹐在這裏形成了高峰。 全世界各種膚色和語言的穆斯林﹐都集中在天房下繞行﹑祈禱和禮拜﹐彼此無言﹐人人一心向主﹐一切恰似人類生命的終極目標。

  看著周圍的人﹐都是平等的靈魂和普通的軀體﹐沒有地位高低﹐沒有等級尊卑﹑沒有財富差異﹐因為都身穿同樣的戒衣﹐兩塊沒有縫製過的布片。 所有的人﹐在感覺到接近真主的時刻﹐在人群中互相見麵的時候﹐除了一顆真心之外﹐身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表白自己﹐這時體會到﹐人生的永恒價值是對真主的敬畏和個人品性。 在祈禱中﹐有許多沉思和回憶﹐感受到生前內疚事﹐周圍的任何人也無能為力為之說情和幫助﹐親朋好友們遠在天邊﹐力所不及﹐隻有一顆孤獨的心﹐祈求真主的寬容和饒恕。 真誠來朝覲祈求真主饒恕的人﹐感受到親切和激動﹔思想準備不足的人﹐感到羞愧難容﹐後悔莫及。 數百萬人從四麵八方湧來﹐人人都在高聲讚頌真主﹑懺悔和祈禱﹐肅穆的表情和莊嚴的行動構成了萬馬奔騰的感情巨浪﹐強烈的信仰氣氛咄咄逼人﹐對那些心地不純的人產生排山倒海的精神壓力﹐虛偽的心受到轟擊﹐驚恐萬狀。

  這是複活日的演習。 一個人死去了﹐家人為他舉行葬禮﹐然後把屍體埋葬在荒蕪的野外﹐孤獨的靈魂被引入另一個世界﹐在那裏同來自全世界的靈魂聚會在一起﹐麵對崇高的造物主﹐檢討一生的行為。 朝覲的人﹐ 不論從天上﹑海上或是陸地上進入麥加﹐都必須經過荒涼無人的大沙漠﹐如同告別了人世﹐那裏高溫灼熱﹐好象觸摸到了天。 身穿兩片布﹐裹著一個孤魂來的真主的天房﹐懺悔自己的一生﹐心裏充滿了恐懼和希望。
朝覲是修行功課﹐目的不是要人們等待著死亡﹐而是在有生之年﹐體驗一次死亡後的歸宿﹐激化人生的積極性﹐端正方向﹐繼續奮鬥。 在這次體驗中﹐回想生前的一切行為﹐是否遵循正道﹖ 是否善待家人和親友﹖ 是否真心對待所有的人﹖ 朝覲的場麵類似天國﹐但不是天國﹐朝覲完成之後﹐還有一次悔改的機會﹐回去重新做人﹐盡其力所能及一片忠心敬畏真主﹐善待家人和服務社會。 在麥加所見﹐深刻體會到真主是萬王之王﹐主宰所有人類﹐對每個人公正判決﹐是所有人的最後歸宿。 每個人都將根據一生品性而分類歸隊﹐自己屬於那一隊﹐內心裏有一把尺度﹐暗中在祈禱﹐希望下次再來﹐地位會更高貴一層。

  朝覲的功修﹐必須進入聖城麥加完成朝覲的禮儀程序﹐因為麥加是真主為信士選定的唯一地方﹐象征著獨一無二的真主﹐隻此一地﹐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個朝覲的代用品﹐從根本上不給標新立異或見異思遷的人留有餘地。 隻有在麥加﹐才能聽得到人們在熱淚盈眶地呼喊﹕“真主啊﹗ 我應召而來了﹗ 我應召而來了﹗” 大地上隻有麥加有天房﹐宇宙間隻有歸信真主的唯一正道途徑﹐也是沒有留有餘地。 真主為麥加聖城和天房克爾白確定了法製﹐禁止殺戮和戰爭﹐禁止爭吵和分歧﹐禁止破壞自然環境﹐萬眾一心﹐崇拜真主﹐所以天房的近處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也是最和平的地方﹐人人都為敬畏真主而來﹐懷著一顆虔誠和懺悔的心。 在朝覲禮儀中﹐開始和結束都是繞行天房﹐代表了萬物運行的始終﹐天地萬物和全人類圍繞一個中心 ---- 獨一無二的真主﹔一切都順其自然﹐有條不紊﹐體現出真主的造化大能和無窮智能。

  全部朝覲功修在八個地方﹐行使八個禮儀﹕受戒(伊哈拉姆)﹑入禁寺巡遊天房(塔瓦夫)﹑兩山間奔走(賽爾伊)﹑奔赴麥加郊外米納山過夜﹑登上阿拉法特山誦讀《古蘭經》﹑返回麥加城的途中在達姆茲上宿夜﹑集中在米納山穀射石﹑再返回麥加禁寺繞行天房﹐做都阿宜﹐求主恕饒﹐完成朝覲功課。 朝覲中的每一站﹐每個禮儀都集中思考萬能真主的仁慈和至愛﹐心近真主﹐洗滌心靈恢複純潔﹐下定決心歸順真主﹐謙虛謹慎﹐重啟人生新頁。

  完成了以上八項禮儀﹐就可以“開戒”﹐穿上平常的衣服﹐獲得“哈吉”的尊稱﹐遵循一般的行為規則﹐如每天五次按時禮拜。 在朝覲之後﹐多數人借此機會到麥地那探望先知穆罕默德的陵墓和瞻仰聖跡﹐稱為“謁陵”。 穆斯林在任何人的陵墓前﹐沒有特別禮儀﹐隻可以默默為亡靈祈禱﹐對待至聖穆罕默德﹐也同一般人一樣。 對陵墓﹐不許可撫摸﹑下跪﹑叩頭﹑上供或胡言亂語向墳墓說話。 站在先知穆聖陵墓前﹐態度莊嚴肅穆﹐順著謁陵的隊伍緩慢而前行﹐如同見到他本人﹐表示敬仰﹐遵從他的聖訓﹐效仿他的聖行﹐堅定認主獨一的信念。

  朝覲對於一般的人﹐是一生難得的機會﹐朝覲成行的穆斯林﹐應當感謝真主使他榮幸具備這些遠途旅行的條件。 珍視朝覲成果的方式﹐是堅守正道﹐行為檢點﹐樹立穆斯林良好榜樣。 一次成功的朝覲﹐洗滌了靈魂中積存的汙點﹐過去的罪過得到真主的饒恕﹐純潔的程度如同新生嬰兒﹐真主恩賜的人生機會﹐一切可以從頭開始。

  (www.readingislam.com/servlet/Satellite?cid=1123996015930&pa…)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