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第18課:早期中國電影(1905—1949)(1)

(2008-08-21 16:18:19) 下一個

大致脈絡

l 1895 年電影誕生於法國; 1896 年中國出現了電影放映; 1905 年秋,北京豐泰照像館的任景豐在北京拍攝了中國第一部無聲戲劇舞台紀錄電影《定軍山》,這件事被認定為中國電影誕生的標誌。

l 1909 年由外國人創辦中國的第一家電影製作公司——亞細亞影戲公司。 1916 年完全由中國人自己開辦的電影製作公司是張石川和幾個朋友聯合創辦的“幻仙影片公司”。但這家公司隻拍了一部影片《黑籍冤魂》,便因資金困難而宣告結束了。此後,由中國的民族資本投資拍攝電影的公司是著名的商務印書館。 1917 年,商務印書館從一個外國人手裏低價買進了一批電影器材,決定在圖書出版之外,兼營電影業,這是中國自己投資拍攝電影較有規模的開端。

l 20 年代,中國電影進入大規模發展時期,當時全國數十個城市大小電影公司林立,僅上海就達 141 家。出現了中國第一批導演和電影明星。這個時期既有商業化程度很高的娛樂片(如武俠片、古裝片等),也有反映社會生活的“人生問題劇”。 20 年代,上海每年的觀眾數超過 700 萬人,這個規模和世界其它大城市不相上下。

l 30 年代,是中國電影的發展轉折時期。 1931 年,夏衍等人成立了共產黨領導的電影小組。 1933 年 2 月 9 日 ,“中國電影聯盟”在上海正式成立。直接幹預時政的影片也多了起來,電影從攝影棚中走出來,承擔起喚起民族精神的時代任務。同事,有自由派文人支持的商業電影也相當繁榮,這些抱著娛樂人生目的商業電影人曾與左翼電影人發生過激烈的論戰。

l 30 年代後期— 40 年代中期,抗戰爆發後,中國存在著四種電影形態:上海汪偽政府電影、重慶國民黨電影、偽滿洲電影、延安電影。但總的來說,電影藝術發展緩慢。

l 抗戰結束後,在當時國民政府的扶持下,國家電影機構和民間電影企業拍攝了不少電影。但從質量上看,民間企業的出品更優秀一些。

代表作

l 1928 年,《火燒紅蓮寺》掀起武俠神怪片的大潮,這部影片在三年內連續拍攝了 18 部集,觀者之多,堪稱萬人空巷。



l 1931 年中國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問世,中國進入有聲電影時代。

l 1934 年,吳永剛的處女作《神女》是中國無聲片的藝術最高峰。



l 1934 年,蔡楚生的《漁光曲》觀者雲集,在盛夏的酷暑中連映 84 天,創下紀錄, 在當時被媒體稱為 “ 人活 80 歲罕見 , 片映 80 天絕無 ” 。

l 1935 年,中國電影《農人之春》正式參加國際電影比賽,獲得第三名,這是中國第一次獲得國際電影獎。

l 1947 年蔡楚生導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總長 160 分鍾 , 從 1947 年 10 月到 1948 年 1 月 , 影片連映了三個多月 , 打破《漁光曲》的票房記錄,是 1949 年新中國誕生前國產片的最高上座紀錄,首輪觀眾的人數達 712874 人。

電影環境

l 早期的電影人地位不高,隨著影業的繁榮,越來越多的人才進入電影圈,其中有軍閥政客(孫中山、周恩來、張學良、閻西山等)、也有戲劇家戲曲家(田漢、梅蘭芳、馬連良、歐陽於倩、洪深、熊佛西等)、文學家(曹禺、張恨水、張愛玲、周瘦娟等)、音樂家(冼星海、聶耳、任光)還有很多其它領域的社會精英。

l 好萊塢占有中國的主要電影市場份額,很多大電影院由英美人控製, 1924 年以前,中國上映的外國影片有 659 部; 20 年代中期美國八大公司都在上海開辦了辦事處,在這種局麵下,中國電影依然能夠與之競爭。

l 對中國電影影響最大的是好萊塢電影,卓別林、格裏菲斯、劉別謙、秀蘭·鄧波兒是最受中國觀眾歡迎的外國電影人; 30 年代後期開始,左翼電影人關注和學習蘇聯電影。

l 30 年代初期,國民黨政府開始管理電影業,實行國內電影和進口電影的審查製度,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民族電影,但也由於隨意地刪改一些具有進步思想的作品受到左翼人士的抵觸。

l 20 — 40 年代,中國電影的報刊媒體異常發達,各種立場派別的意見經常公開爭論;影評人對電影的發展產生有力的推動。

l 由於電影公司之間競爭的加劇,一些電影公司倒閉,同時一些新公司在誕生,有些公司兩三年未拍一片就倒閉了。甚至一些公司為了生存不得求助黑社會的幫助。 30 年代比較有規模的公司有:明星公司、聯華公司、天一公司、新華公司。 40 年代比較有實力的公司有:昆侖公司、大同公司、國泰公司。

l 20 年代中國就出現了相對正規的電影學校。電影明星的地位從 20 年代中後期開始飆升, 30 年代出現一批超級明星, 40 年代擅長歌舞的明星成為大眾的寵兒。

l 1949 年以後,大部分電影人懷著極大的工作熱情留在大陸,一部分電影人轉到香港和台灣發展。

中國導演的代紀劃分

l 第一代 ,以活躍於一二十年代的張石川、鄭正秋為代表,為電影事業的開拓者(默片時代)。



l 第二代 ,以活躍於三四十年代的蔡楚聲、鄭君裏、費穆、沈浮、吳永剛等為代表,重要作品有《一江春水向東流》、《烏鴉與麻雀》、《小城之春》等。他們代表了早期電影的最高成就。



l 第三代 ,以活躍於 “ 新中國 ” 前十七年( 1949 - 1966 年)的謝鐵驪、崔嵬、謝晉等為代表。第三代導演拍攝的影片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對革命戰爭年代的謳歌與回憶,如《紅色娘子軍》、《平原遊擊隊》、《小兵張嘎》、《雞毛信》、《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等;一類是對黑暗舊社會的控訴,如《白毛女》、《林家鋪子》、《青春之歌》、《早春二月》等;一類是對新社會新生活的讚美,如《李雙雙》、《霓虹燈下的哨兵》、《五朵金花》等。盡管這些影片全都符合 “ 革命的浪漫主義 ” 和 “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 ” 的文藝路線,在十年文革( 1966 - 1976 年)期間還是難逃厄運。不過,它們已經給那個時代的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0 、 50 歲以上的中國人不可能不對它們懷有某種別樣的親切。

l 第四代 ,以吳天明、張暖忻、黃蜀芹、謝飛等為代表。第四代導演指文化大革命前、中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1979 年之後開始獨立執導影片的導演,他們熱衷於講述的是 “ 大時代關於愛的小故事 ” ,其典型者如《巴山夜雨》(吳貽弓),《小花》(張崢 黃健中),彷佛是要以此祭奠他們在文革中失落的青春。這群受苦受難的老大學生方在喘息未定之際,異軍突起的第五代導演便已像 1978 年後的改革大潮一般滔滔而來。

l 第五代 ,以陳凱歌、張藝謀、田壯壯、吳子牛等為代表。這批後起之秀在文革期間是失學的中學生, 77 年恢複高考後考入北京電影學院, 1983 年後開始投入創作,隨即成為新時期中國電影的中堅。他們是中國電影長期與世隔絕之後首次在國際上捧回獎杯的幸運兒,他們執導的《一個和八個》、《黃土地》、《孩子王》、《紅高粱》等 “ 探索片 ” 均以對曆史文化的凝重反省和對畫麵和空間的形式追求見長。

l 第六代 ,他們一開始拍攝的影片被稱作 “ 地下電影 ” 或 “ 獨立電影 ” ,頗受國際輿論界關注, 90 年代之後,這批導演進入主流。自第六代起,代際劃分的意義基本上趨於消失,沒有共同參與的曆史事件作為參照,藝術家之間的個性差異很自然地便超過了群體的共性。

本次推薦作品

《勞工之愛情》 1922

導演:張石川( 1890 - 1954

《勞工之愛情》是現在能夠看到的中國最早的一部完整的電影作品,被譽為“嚐試時期中國短故事片創作的壓卷之作,也是中國短故事片藝術經驗的集大成者”,從這部隻有 22 分鍾的作品裏,電影史學家看到中國電影的喜劇傳統、電影初期的舞台化痕跡、早期影人對時空轉換的把握、社會學家看到五四運動後文化啟蒙帶來的思想進步。即便是影片中拙劣的那些部分,也代給我們對於那個時代最真實的信息。片中那個老頭的扮演者就是中國電影早期重要的奠基人——鄭正秋

《小城之春》 1948

導演:費穆( 1905 - 1949

1948 年的《小城之春》是中國藝術電影的一座裏程碑,它在被遺忘了將近 40 年後,再次被人們發現。這部草草拍成的電影在當時曾遭遇批判,現在看來幾乎是中國電影的絕唱,是世界公認的經典性作品,開創了中國電影史上的心理寫實主義、比較完整的散文結構、詩化電影的先河,“放射出讓人目眩心驚的光芒”。關於《小城之春》這部電影,幾乎世界上每一個地方,在我能夠接觸和閱讀到的所有文章和評論中,沒有不對這部影片的成就感到驚訝,感到很大的震驚。

《萬家燈火》1948

導演:沈浮(19051994

《萬家燈火》公映後,在國統區引起震動,受到了影界內外人士的一致好評。影片在敘事結構上,打破了傳統的靠“奇”、“巧”組織故事的戲劇形式,而是著眼於現實中隨處可見的人和事,通過生動具體的生活事件來鋪敘人物的發展軌跡,展示家庭社會種種矛盾。《萬家燈火》和《一江春水向東流》、《烏鴉與麻雀》三部影片並稱為上世紀40年代中國電影藝術主流最為重要的代表作品,80年代在香港影評人舉辦的“中國十大電影”評選活動中,該片被評為第三名。《萬家燈火》是沈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民族電影寶庫中的一朵珍貴奇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