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第五課:格裏菲斯(David Ward Griffith)

(2008-06-28 13:10:02) 下一個


我們必須仰視格裏菲斯對於電影藝術的貢獻,到現在為止,凡是人們叫得出名的電影攝影技巧,都受過格裏菲斯的影響。格裏菲斯對鏡頭剪輯的創造性運用,是催生蘇聯蒙太奇學派的一大誘因。格裏菲斯常被冠以“電影之父”、“電影界的莎士比亞”等殊榮。 1994 年戈達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電影始於格裏菲斯……”

生卒

1880 年 出生於肯塔基州的拉格朗基 —— 1948 年 孤零零地死在好萊塢的一家旅館裏。

成就

1. 格裏菲斯一生拍攝過 450 餘部電影,其中多數拍攝於 1908 年到 1912 年,這期間他共攝製了的影片超過 400 部,大多數為短片。

2. 在電影發展的裏程中 , 格裏菲斯以他非凡的才能,把電影從戲劇的奴仆地位中解脫出來,使之發展為一門與音樂、美術、文學平起平坐的獨立的藝術門類。他不僅熟練地運用電影特權,創造性地安排電影的攝影構圖和蒙太奇,而且巧妙運用大遠景、中景、近景、特寫、淡出淡入、搖鏡等手法,並交叉使用,使電影史上出現了令今人都歎為觀止的第一個藝術高峰。一般認為,從格裏菲斯開始,電影的單位從“場”變為“鏡頭”,而這正是蒙太奇的基礎。

3. “格裏菲斯的藝術活動的進步和革新的意義在於,他把導演看作是作品的統一形象的創造者。幾乎在每一部影片中他都嚐試解決一個形式或者美學問題。”從而逐步建立了一個完整的體係。 1935 年,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為他頒發特別獎。

類型

格裏菲斯早期電影的類型有喜劇、恐怖片、西部片和家庭情節劇,這些作品多以大團圓為結局,格裏菲斯成熟時期的作品類型是史詩巨片,如《一個國家的誕生》、《黨同伐異》。他晚期最有影響的作品是悲劇《殘花淚》。

影響

影響遍布全世界,包括諸如蘇聯蒙太奇、法國新浪潮這樣的重要藝術流派。包括中國, 1920 年格裏菲斯的《 WAY DOWN EAST 》(中國翻譯為《賴婚》)在中國放映,反響巨大,不少電影曆史學家認為奠定中國電影傳統的《孤兒救祖記》等影片中使用的平行蒙太奇手法極有可能受到格裏菲斯的影響。

溯源

格裏菲斯在電影藝術上的非凡成就,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麵:

1. 感悟人生。 由於家境不好,格裏菲斯少年時代就走向社會,曾為了糊口,簡直是碰到什麽工作就幹什麽,完全沒有選擇的自由。這種生活使他廣泛接觸了下層社會,對人生和世界有超出常人的感悟。

2. 愛好文學。 不論處於什麽生活狀態,他都沒放棄對文學的愛好,他閱讀布朗寧、傑克·倫敦、莫泊桑、托爾斯泰、狄更斯和惠特曼的作品,並且自己還寫過詩歌、小說和劇本。

3. 善於學習。 他繼承盧米埃爾等人的紀實風格,也吸取了梅裏愛戲劇電影的因素,甚至還受意大利曆史電影的影響,拍了幾部史詩性的影片。他將各個流派和許多前輩導演們那點滴的分散的創造吸收過來,融匯貫通,加上自己的許多獨創的東西,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體係,表現出了自己的鮮明特色。

4. 勤奮。 格裏菲斯的成就還來源於他的勤奮,在 1908 年到 1912 年的 4 年中,他平均每周完成 2 部電影,他也拍攝過不少平庸的作品,大量的實踐經驗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獨創

格裏菲斯獨創的手法很多,比如 1908 年他在自己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陶麗曆險記》裏首先運用了“閃回”的手法;他成功地發展了特寫鏡頭,在根據傑克·倫敦的《沒有靈魂》改編的《黃金夢》中,他把攝影機移近演員,充分攝取演員的麵部表情;他在特技攝影上也有獨到的創造,因此於 1922 年他還獲得此項專利;他在《隆台爾的報務員》裏,運用交替蒙太奇,以逐漸加快的蒙太奇節奏,表現追逐鏡頭中的緊張氣氛,他在《人類的創造》中,又巧妙地運用遠景鏡頭。等等。

這就是為什麽說“電影始於格裏菲斯”,現在這些手法被廣泛地用於電影,已經不足為奇,但在當時確實令人驚奇。

“最後一分鍾營救”

格裏菲斯電影情節中常用的“營救”情節,在格裏菲斯的《黨同伐異》中,他獨創平行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將四個故事同時展開、交叉出現、形成對比,其中有三個故事用了“最後一分鍾營救”的敘事模式,從而產生富有戲劇性的緊張感,這一模式成為百年來各類電影特別是懸疑驚悚電影的法寶之一。


佳作欣賞

《一個國家的誕生》 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

格裏菲斯根據牧師湯馬斯·狄克遜那部讚揚種族主義組織三 K 黨的小說《同族人》改編而成的影片。它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圍繞南北兩個家族以展開情節。影片在兩個家族中,又以卡梅隆一家的遭遇為重點,展開三條線索:黑人的暴行引起大火焚燒大西洋城;卡梅隆一家焦急地注視外界的內戰;“小上校”搏擊在戰場上。三條線交織進行以形成影片的總體結構。

《一個國家的誕生》因為含有種族主義氣息受到嚴厲的批評,但不能否認的是作品在技巧上有很多創新。從未有過一部影片會在技巧的革命性和內容的反動性之間存在著這樣觸目的矛盾。

本片也開創了好萊塢“豪華巨片”的先河,使格裏菲斯成為好萊塢技術主義傳統的真正代表者。格裏菲斯調動強大的陣容,花費 10 萬美元,用九個星期就攝製完成了。全片共分為 12 本, 1500 個鏡頭,可放映 3 小時。在當時是算巨片了。

《黨同伐異》Intolerance  1916

由古代、近代、現代、當代四個小故事組成。影片的主題是“人類從不容異己到寬容的進化”,古代的《巴比倫的陷落》,描寫巴比倫親王貝爾沙撒的奢靡生活及波斯王居魯士攻打巴比倫的曆史事件。其中穿插了一個少女與親王熱戀的情節。近代為《基督受難》,描寫耶蘇與偽善的法利賽人的衝突,因猶太人出賣被釘上十字架。現代為《聖巴戴萊姆教堂的屠殺》。描寫法王查理九世在位的1571年,一個女教徒隨未婚夫一家到巴黎後,在巴戴萊姆屠殺日中,一家人遇害的故事。當代的《毋與法》,描寫1912年一個罷工工人被控謀殺的冤案。為什麽要將時間跨度極大的事情拍成一部影片呢?格裏菲斯解釋說:四個故事猶如四條河流,本來分開,慢慢前進,後來越來越奔騰,交叉在一起,匯成黨同伐異的激流。

格裏菲斯在《黨同伐異》裏豐富和發展了平行蒙太奇、巧妙地運用隱喻、第一次把時空相距很遠的事件組織在一部影片裏,徹底打破了戲劇的三一律,使電影發展成獨立的藝術,這些都是了不起的偉大創造。《黨同伐異》成為電影史上經典作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