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毛尖

主要是覺得這裏比較安全,可以寫寫我的變天賬
正文

靜下心來幹點活

(2008-08-11 05:04:46) 下一個

最近幾年我經常都會巡回在作為世界品牌的主力供貨商的珠三角或長三角工廠裏,或者跟工廠有關的地方,比如一些summit,一些forum還有一些workshop。

從早期我自己對於國內中小型企業的外圍了解,到因為現在工作的關係可以深入(也就是可以進到工廠)一些企業,再堅持到現在,除了和項目點一直保持近距離關注,同時也和一些工人、企業主、品牌公司保持著比較緊密的關係。

之前我也很喜歡用“外來工”一詞,還頗覺得那些頻頻使用“農民工”、“民工”的人有點那個,大概也暗自笑過隻跑了50米的人。現在我一般稱呼他們為工人,在工廠裏從事一般基礎性工作的,都統稱為工人/workers。

之前我還很喜歡拿外來工來說事,說得比較多比較投入的除了工時工資社保外,還有城市生活能力啊如何與城市和諧共處這些其實是在提醒別人“素質”的話題,比如交通規則,比如個人衛生和修養。現在我覺得當初我也真奇怪,素質教育就是素質教育好了,為什麽要冠以那麽大的名頭來說教呢?說白了不就是看不慣/不喜歡有人在你生活的地方闖紅燈、無秩序鬧鬧哄哄滿塞四處嗎?

現在,嗬嗬我沒有如你期待的那樣羞愧地反省,反而是很平靜地接受/明白一個現實:我之前投入的那些事情,其實根本就不分什麽“外來”與“本地”;我希望別人能做到的,也許我自己也做不到——這讓我釋然了很多,也就安靜了很多,所以,當我在幾家工廠做培訓的時候,我沒覺得是在“培訓工人讓他們自我提升”,而是跟我在學校的課堂一樣,帶領一幫20歲左右的男女青年,共同關注/理解/討論我們都正麵臨的國家/社會/個人問題,比較起來,我更喜歡工廠的課堂,因為實用,因為沒有考試

在我的經驗裏,15歲—20歲左右的人都很喜歡主動接受“勵誌”教育,喜歡一個叫“成功”的詞匯,無論校園還是工廠,目標不同,但心態和價值觀都差不多,出人頭地,而且還要趁年輕,看看那些銷量極大的雜誌吧,以前常常會有“打工妹轉眼成富婆”、“如何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80後的工人們常常以這樣的目標來要求自己,我都忍不住笑著問他們:大家都成CEO都拎著一桶金了,誰來給你們打工呢?他們也笑,覺得理想必須是這樣高調的,至於現實嘛,看你的命羅!

這一波的房熱股票熱讓青工們眼饞心慌,而之間的差距又讓他們憤憤或者沮喪——這種情緒非常非常值得引導——否則有人就會執著地認為別人大把賺錢就一定是社會分配不公老天爺不長眼或者發的都是黑心財。

我們請過專門的理財專家給工人們上課,效果出乎意料地好:2個小時一直專注,而且人數遠遠超出當初報名的總數。理財專家告訴月收入800元左右的人該怎樣管理自己的錢,股票/基金離大家有多遠,該不該買房/怎樣買房……結果我比小年輕們更投入,因為我理財是一塌糊塗。

從小到大,我們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就缺失了情感/職業規劃(理財)教育,但隻要我們會看書看電視走出家門,這些都往往是最困惑我們的,也是我們的生活中非常需要的——工人還要來的陡一些:有可能昨天還是一個鄉間少年,轉眼就變成穿著廠服住著宿舍生產著不知道要賣到什麽地方去的產品的雇員,這個轉變過程當中,缺失的專業教育/關懷/素養/知識就太多了,但不能說因為缺失這些就成了弱勢群體——嗬嗬,我覺得當前全國人民都是弱勢群體,在誠信和道義麵前。

一般比較靠譜的工廠會站在自己利益的立場上給工人一些、一定的職業教育,這是最起碼的,因為它要靠產品盈利;然後可能會給工人一些簡單的安全培訓,這還是站在它自己的立場上,畢竟誰也不想出事故災害(同時還因為當地政府的壓力);這二者都做到了,我覺得這老板還算是個精明的人,知道替自己做一些稍稍長遠的打算;在這個基礎上,如果企業主明白請人來把我前麵所列出的工人在快速角色轉換中缺失的教育/素養/知識多少給工人們補上一點的話,輿論一定會表揚這個企業主是多麽地有社會責任感——實際上,他還是在為自己的長遠利益打算盤:招人難,留人難,熟手工人培養難,除了工資福利待遇,還有什麽能比打動一個人的心、抓住一個人的需要、讓他明白他的更大利益更能留住他的?千萬別跟我說什麽要有愛心、愛廠如家、敬業愛崗之類的廢話,我從來不信。

人都是自私的,你要留住工人,你必須明白並滿足他的要求,並引導他明白他的合理利益;你要老板做到這點,你也必須明白老板的需求,並引導他明白如何去得到他更多合法合理利益——一句話,老板不賺更多錢,員工更好的利益從哪裏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