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定自我:(IMG類型)
目前在美國行醫的國際醫學院畢業生(International Medical Graduates 簡稱 IMGs)已達二十二萬餘人. 他們來自世界各國,他們絕大多數相信美國的先進醫療技術會給予大眾更好的醫療服務,並在實現自己的醫學事業目標的同時,也為自己和家人實現了美好夢想。
中國醫學院畢業醫師進入美國大概可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類是大學畢業後即進入美國,加入住院醫培訓計劃. 這一類目前的數量很少. 這類醫師多是與正在美國行醫的醫師有非常直接聯係(關係), 而且極為了解ECFMG對IMGs的支持計劃。在某些國家,比如印度、巴基斯坦的醫學院畢業生中,以此類進入美國的居多數, 某些畢業班中有20%畢業後前往美國。他們報考醫學院時就已準備畢業後前往美國行醫,因此不難理解他們所在的醫學院出現三年級醫學生幾乎全班應考美國醫師執照考試第一步(USMLE STEP 1)的現象。他們中不少學生取得相當高的考分,不僅是其努力的成果,也在於美國醫師執照第一步考試是為三年級醫學生設訂的, 這些考生在醫學院最後學期參加USMLE Step 2, 然後接受ECFMG的協助前往美國完成ECFMG證書程序,並申請住院醫師培訓計劃。
第二類是大學畢業後申請進入美國進一步學習深造,花上3-6的時間獲得第二個美國非醫學博士的學位,然後進入USMLE考試. 由於畢業後工作及家庭的壓力,所學知識太久遠,加之年齡因素,所以他們之中也僅有10%的人成為美
第三類醫學生畢業後繼續在中國國內深造,或在國內進入臨床工作,數年後前往美國進修或從事科研,其中大多數在短期學習進修後回到國內,繼續從事醫學工作,有部分醫師進入了美國大學再進一步深造,還有部分繼續進行科研,也有部分經曆畢業後十餘年的歲月,而獲得了美國醫師執照,本文作者就屬於此類。而這類醫師感受最深的是年齡因素,因為不少住院醫師培訓計劃成文或不成文規定,希望受訓者是醫學院本科畢業五年之內,這無形給第三類醫學畢業生造成很大壓力。
無論你可能計劃成為以上那一類,隻要你的目標是來美接受住院醫師培訓並獲得醫師執照,我們的真誠建議是抓緊時間,立即行動。
設定目標及立即行動的理由如下:
· 美國醫學院校協會AAMC(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 AAMC Statement May 18th, 2006 )指出美國目前麵臨醫師缺乏嚴重,美
亞洲國家在美行醫IMGs
國家 | IMGs比例 | 人數/30萬人口(來源國) |
印度 | 21.0% | 13 |
菲律賓 | 10.0% | 74 |
巴基斯坦 | 6.7% | 27 |
韓國 | 2.7% | 38 |
中國 | 2.1% | 1 |
*綜合:
Physician Characteristic & Distribution in US,2006 Edition AMA
CIA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