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虧損在所難免 日企困局:不徹底國際化的危機

(2009-02-19 17:56:57) 下一個
虧損在所難免 日企困局:不徹底國際化的危機

  日本電器企業正在經曆一場前所未有的經濟寒流。

  根據截至2月12日最新公布的業績預期顯示,在將於今年3月底結束的2008財年,日本9大電器廠商除三菱電機有可能保持盈利外,日立、鬆下、索尼、東芝、富士通、夏普、三洋電機和日本電氣公司等8大廠商均將出現虧損,合計稅後淨虧損預計會達到2兆日元(223億美元),其中,日立、鬆下和日本電氣公司將分別以虧損7000億日元、3800億日元和2900億日元位列前三位。

  分析人士認為,從表麵上看,日本電器企業全麵虧損是受全球經濟蕭條和日元升值影響,但缺乏國際協作意識、以及在核心技術領域多年來形成的封閉與自我保護意識,或許是造成日本企業全麵虧損的更深刻的原因。

  金融危機衝擊日本電器業

  對於索尼、鬆下、日立、夏普等從事液晶電視產業的企業來說,2008年財年原本應該是一個收獲的季節——在其主營的液晶電視產業領域,日本企業已經與韓國企業一起形成了相對壟斷的競爭格局,市場已然啟動,全球液晶電視市場近兩年都保持著30%以上的增長勢頭,其之前巨額的科研投入已經為這些企業奠定了行業領先的基礎。正因如此,2008年10月底這些企業均公布了2008財年盈利的預期。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2008年9月之後,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開始由歐美市場波及至全球,許多持有英鎊以及澳幣的國際遊資為了規避降息的風險(日本的利率已經低到沒有下調的空間)將他們手中的貨幣兌換成了日元,日元隨之升值,其結果就造成了日本企業出口成本的上升。

  日本電器製造企業成功的全球化一直令中國電器製造企業望塵莫及,其許多電器產品在包括歐美在內的全球各個市場都保持著前三名的市場占有率,而本國市場份額通常僅占銷售總額的10%~15%左右。出口成本上升加上原本低迷的市場,導致企業在全球市場的銷售額降低,相對而言,運營成本大大增加,虧損不可避免。

  現在看來,索尼是反應速度最快的一個企業。2008年12月9日,索尼宣布裁員1.6萬人,是經濟危機以來日本規模最大的一次裁員。同時,索尼開始采取一係列降低成本的措施,如調整生產、降低庫存水平、削減營運花費、調整產品價格以減輕日元升值影響。

  2009年2月1日,索尼在日本宣布,截止到3月的財政年份,索尼公司預計全年度虧損1500億日元,其中索尼液晶電視以及數碼相機部門虧損了2600億日元(29億美元),上一年為盈利4750億日元。由於庫存增加,價格下滑,索尼幾乎每個業務部門都出現了虧損。這是索尼最近14年以來麵臨的最大虧損。索尼原來計劃今年與夏普建立一家液晶製造工廠,目前已將日期推遲到了2010年3月。索尼方麵表示,虧損主要是受累於全球經濟放緩所帶來的商業環境惡化、日元的持續升值、日本股票市場的下跌以及可預見的重組費用的上升。

  索尼的虧損拉開了日本電器企業宣布虧損的序幕。

  2月4日,鬆下電器公司宣布,預計本財年將虧損3800億日元,這是該公司6年來首次出現虧損,虧損規模僅次於2001年度的4300億日元。夏普公司則將2008財年經營業績由原先盈利600億日元下調為虧損1000億日元,這是該公司自1956年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以來首次麵臨虧損。東芝公司2008年度前三季度虧損1595億日元,全年度虧損預計將達2800億日元。日立電器虧損7000億日元,規模居日本各大電器企業之首,這也將是該公司連續三年虧損。日本電器公司(NEC)預計全年度虧損2900億日元,富士通公司虧損200億日元。

  在公布虧損預期的同時,這些企業還公布了一係列開源節流的措施。

  鬆下宣布在全球削減15000個工作職位(裁員人數占總員工數量的5%),並關閉27間工廠,將退出虧損業務並退出等離子電視等主要產品來擺脫困局。日立公司將910家子公司縮減到700多家,計劃裁員約7000人,並表示將退出無利潤的行業,以在2010年前削減2000億日元固定成本。東芝公司也計劃在國內裁減4500名非正式員工,並將2009財年的設備投資縮減到1000億日元以下。日本電氣公司則計劃在國內外裁員2萬人,並關閉國內3家工廠。

  據估算,東芝、索尼、日立、鬆下4大廠商2009財年削減固定開支合計將達到8500億日元。

  不徹底的國際化

  分析人士認為,經濟危機、日元升值是“天時”不利,造成日本企業虧損更根本的原因還是日本企業自身發展模式存在缺憾——比如,缺乏國際協作意識、在核心技術領域多年來形成的封閉與自我保護意識、沒有在全球範圍內建立完善的生產與供應體係,等等。

  如今,日本的電器產品已經遍布全球,但他們的生產及技術大部分還在日本本土。在液晶電視領域,近幾年日本企業在核心技術上投入巨資進行研發。但即使在產品已經量產之後,絕大多數日本企業也不願意將先進的技術轉移至更低成本的國家,在工業專業化與國際分工方麵一直非常謹慎。

  比如曾經在顯像管電視時代稱霸全球的索尼,曾在日本、亞洲(除去日本)、美國、歐洲四個地區都建立了設計、生產、銷售等完整的供應鏈體係,充分實現了本地化。但在液晶電視時代,索尼並沒有在供應鏈上進行整合,比如液晶麵板仍然在日本生產,甚至電視整機生產也都是自己做。事實上,在平板電視時代,雖然索尼、夏普、鬆下、日立、東芝等企業在技術方向的選擇不盡相同,分為液晶、等離子兩大門派,但在供應鏈整合方麵,這些企業都選擇了在日本本土開發與生產。分析人士認為,全球相對不完善的供應鏈體係是導致這些日本電器企業管理費用高昂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反,更擅長進行國際分工的日本遊戲機生產商任天堂則順利規避了此次經濟危機的影響。任天堂最新發布的財報預期顯示,其截至3月31日的年度集團運營利潤將攀升9%,至5300億日元,雖比原先預計的要低1000億日元,但仍創紀錄新高。任天堂的經營模式相對比較開放——技術並非獨有、零部件全球采購、生產環節是開放的,其大部分生產已經被轉移至生產成本更低的國家。

  危機之中,日本企業考慮得更多的還是本土企業“抱團取暖”——這也是日本企業在海外擴張時通常采取的“共同進退”的策略。有報道稱,鬆下已決定收購三洋電機公司,利用自身在管理方麵的優勢和三洋在太陽能電池領域的優勢培育新的盈利增長點。據悉,東芝與NEC已在日本國內就雙方業務的合作進行洽談,富士通公司不排除會加入其中。顯然,在這一輪危機中,一些日本大型電器製造企業將掀起新一輪的整合與重組大幕,最終結果也許會在全球產生更大的電器巨頭,更好的應對來自各個地區經濟變化的衝擊。

  但業界人士也建議,日本電器企業應該用更開放的心態麵對全球化、進行海外擴張。 (侯雪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