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棲動物(alpha)

君問別後無限事,半入書卷半入風
正文

打拚

(2009-09-14 20:46:38) 下一個
上周六晚上11點半,在5樓暗室裏看鏡子,抽空給國內家裏打電話。15號老板有一funding renew deadline,用到我現在手上的這個小項目,n=3,玩命的數細胞。老媽不知怎麽就對我說,說我現在的年紀,正是打拚的時候,不能學那些朝九晚五拖家帶口的。

年初最後一個學期,麵臨畢業找工作,國際學生,小本,在這個扔塊板磚就砸死個博士的專業裏頭,又趕上全球經濟疲軟,北美尤甚。和老板談,老板說預算緊,留我可以,給我最低一級的技術員工資,每周最多給我開25小時。

實際上呢,每周沒有40也要35小時,上兩周趕這個n=3,周末、labour day也要來。別人問起,說太傻,西人老板很“冷血”。

說起傻,誰比誰傻?老板不傻,我也不傻。套用老媽的話,我現在的年紀,正是“傻”一點的時候。現在傻,總好過四五十的時候傻。

之前在麥地看的一個故事,對我很有啟發:

發信人: redwind (小白), 信區: MedicalCareer
標 題: Re: Re: 唉,不知道怎麽辦了(千萬別置頂什麽的)
發信站: BBS 未名空間站 (Sun Mar 15 23:47:53 2009)

謝謝你們的回複,被人誇獎總是很幸福,不過說實話,我的大學成績比較差,還有一門60多分的,現在還不知道怎麽過成績單這一關。當年不好好學習,現在也付出代價,我現在學習特別費勁。
每個人都有缺點,也有優點,我是F2跟著老公過來,在我phd老板實驗室做volunteer時每天晚上加班,還周末加班,當時想老板給寫個好的推薦信就夠了,但他可能真的被我感動了吧,在他的幫助下進入他的實驗室讀phd的,我人不是很聰明,phd第一年上課很費勁,但我有一個優點是踏實,而且幸運,很GRE高分的好學生不一定能來我們學校,來了也不一定進入最好的實驗室,但我這個笨人鑽了空子。我想做臨床也因為我不夠聰明,隻做基礎比不過人家,但臨床和基礎兼顧可能是個捷徑,而且做些臨床好拿funding,不比必單純依賴R01什麽的,我在紐約的時候跟著老板或者代表老板參加過幾次募捐活動,在好的醫院做臨床,加上幾篇好文章一忽悠,錢就到手了,有了錢,做科研就容易多了。如果二者兼顧科研水平不一定更高,但是科研可以提高做臨床的知名度,做臨床尤其是在好的醫院做臨床可以幫著科研拉錢。還有,做些臨床可以發現臨床上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幫助自己確定科研的方向。
至於掙多少錢,當然錢越多越好,我覺得不是最大的問題,我老公現在的工資夠養家了,我想我們這些來美留學的一般都是夫妻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剛來美的前幾年經濟困難些,過幾年多的不說,每人7,8萬應該總是有的,家庭收入15萬在美國大部分地方能過得上衣食無優的日子。

下麵是我的回複:

就衝這篇回複,我再拜一下,Orz

一個人的成功裏頭,情商比智商重要太多。Kaye說所謂“幸運”,很多情況下是性格好,我用個更大點的詞,情商高。

你做義工可以每天晚上加班,周末加班,這一點幾人能做到,我自歎弗如。你第一個老板不僅僅是被感動,這些“人精”們,不會僅僅因為一個感動就找個PhD學生讀5年。你老板很聰明,很會看人(廢話,一般做到CNS發東西的見過多少學生都),他在你身上看到了“感動”之外的東西。這種老板,向來不缺PhD生源,幫你進實驗室,雙贏。你老板看出來你在某些地方比“GRE高分的好學生”的值要高。

現在越來越覺得,lab雖小,怎麽和同僚相處,怎麽和老板相處,其實是門學問。你做完PhD,又接著做一個發CNS的Postdoc,可見你和第一個老板相處的很好,人踏實,勤奮,性格又好,哪個老板不喜歡這樣的。分數這個東西,隻是衡量的一個標準,看的出來你對大學成績還是有些耿耿於懷,相信兩個CNS老板的眼光吧,嗬嗬。踏實,勤奮,性格好,做哪一行能缺這三樣。

不過還是歎一句。你說nature genetics,我假設你和genetics相關,又說精神疾病,假設和neuroscience相關,這兩個都是熱門。我這學期比較內分泌學的老師,做三文魚的,告訴我們以前他PhD的時候,為了一點點激素,數不清殺了多少條三文。那也很辛苦,他也很勤奮,可是研究三文魚這個東西能發CNS的概率小太多,能發到Gen. Compa. Endocrinol. 就是很頂級了。從這點上,你是有“運氣”,能進CNS的lab,你做的課題,發的paper就是CNS級的,那麽你也就是CNS級的。

以前年紀再輕些的時候,氣盛,幹什麽都要夠狠夠勁,隻服Xiaowei Zhuang那樣的天才。後來明白了自己的斤兩,發現身邊看似普通的,每天腳踏實地實實在在做事情的,更值得我佩服。我第一次Orz,不過是看到個CNS每個發一篇的牛人,over;我第二次Orz,打心底裏佩服你一下,從你的故事裏我能學到東西,對我有啟發。2年前的夏天進這輩子第一個實驗室,戰戰兢兢,每天做12-15小時,後來經曆多了,找lab不難了,還挑挑老板,看了你的回複,驚覺頗為怠慢了,似乎來的容易,也不象以前那麽上心了。所以人還是得有危機感,不待揚鞭自奮蹄。

你低穀的時候不氣餒(F2來沒書念),順利的時候不驕傲(CNS各一篇,海吃一頓完了該幹嘛幹嘛),問付出(每天到晚上,周末加班),不問回報(volunteer,沒什麽現金收入),重興趣誌向(去lab做科研義工),不短視一時利益(不去做labor工賺小錢),金錢觀豁達(衣食無憂足矣),再加上上麵提到的,用白展堂的話說,“我看好你喲”,嗬嗬。

我說說我現在一個女老板的例子,不知道是否對你有用。她MD PhD,每周隻看一天臨床,lab人不多,和別的實驗室合作能出CNS,自己的話,j neurosci這個級別,還兼院裏一個項目的director,生了3個兒子,老公的實驗室就在我們旁邊。她老公隻有PhD,所以雖然兩口子都是full prof. 她收入是老公的2倍。不過她的收入不如一個全職的臨床大夫,一半不到吧。我很服老板,不過覺得她太忙了,身兼數職,postdoc/PhD找她都要專門約,平時基本見不到人,還好她屬於利索的,有什麽事馬上辦,不拖拉。我覺得你才不到33歲,做完住院出來不到40,不是說北美faculty starting age平均都要40麽,住院醫做完了,找個大學,臨床加基礎,很有做頭的還是。個人看法,供參考。

祝一切順利



真是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