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詩歌藝術的想象與根據

(2004-12-10 18:09:19) 下一個
1 。非物理真實的想象

詩歌可以用非物理可能的想象性描述來表達。如,

“山火在水中燃燒”

“I breath in
Her clouds”

“她的長睫毛
全掉進我
心裏”

2。想象的貼切性與根據

“山火在水中燃燒”描述毛傑見到安心是貼切的。

如僅是安心和她北京男友在水中玩,這句就不貼切。或曰:“沒有根據。”

“I breath in
Her clouds”
如改成
“I breath in
Black hole"
就不貼切。或曰:“沒有根據。”

妹的詩如改成
“她的長睫毛
全掉進
太平洋裏”
就不貼切。或曰:“沒有根據。”

不客氣地說,壇子上不少“她的長睫毛/全掉進/太平洋裏”式的不貼切的句子。
“沒有根據。”:-)

3。想象與入戲

一旦詩歌藝術家開始創作,TA就不再是TA。想是誰,就是誰。

比如,柳眠兄寫第一場,那他就不是柳眠兄,而是正卯妻了。藝術家得入戲啊!

外壇說,<<狂女>>的作者SHAMELESS,那是以為作者就是劇中人了!
您老婆扔了您,來我家,酒茶琴還硬著頭皮勉強。至於別的,就是我開放;丈夫,
兒子還在家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