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也來談談生物武器的發展及防護

(2005-02-13 21:34:08) 下一個
翻開人類的曆史其實就是一部戰爭史,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人類自從有了社會形態以來,每個民族為了追求自身更大的發展空間就一直在進行著戰爭,從最早的為了自身的生存與自然的戰爭發展到人與人之間的戰爭。從遠古至今莫不如此。 人類社會的任何一樣新技術的發明首先的實際應用往往都是在軍事上的應用,並且往往能改變戰爭的進程。石製工具的發明使得人類在與自然的鬥爭中麵對大型野生動物時不再是弱者,並在以後的日子裏在地球上建立家園核裂變技術使得日本吃了2顆原子彈,以至於號稱頑強的日本天皇在麵臨滅族的危險的情況下作出了無條件投降的決定。 生物武器的使用由來已久,早先的人類馴化了一些野生動物如貓和狗,應該是最早使用的生物武器了,君不見在一款著名的即時戰爭遊戲中,S軍的軍犬是任何無裝甲單兵的克星嗎?中國古代也有過用著名的火牛陣擊敗敵人的故事,現今一些發達國家不是也在訓練某些高級海洋哺乳動物為海軍所用嗎?但這些生物武器的使用都是需要特定的條件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冷兵器時代還有一類生物武器就是用毒,在化學合成毒物出現在戰場以前(化學武器),人類已經開始使用各種以動植物來源的毒素了,金大俠的每一部小說中總有些使度的高手,令對手不寒而栗,著名的西毒就是經典,雖然他的格鬥技巧與能力也是當時一等一的高手,但人們記住的還是其使毒的工夫,故稱其為西毒!但由於這些毒素來源有限,所以一直沒有在戰場上廣泛使用,隻在某些特定的場合使用,如暗殺。這類使用毒素暗殺在當今的現代化社會裏也不時能夠見到:前東歐集團某重要間諜叛逃到西方後,由於其重要性,一直受到嚴密的保護,可最後還是被殺,身體上沒有找到任何傷口,但最後在對起屍體做了最細微的解剖後才在起腿上找到一極其細小之傷口,如同圓珠筆的筆尖大小,並發現一小如圓珠筆筆尖圓珠大小的金屬物體,內含毒素:一種從蜘蛛體內提煉的毒素。但也是由於來源受到限製,所以使用有限。上述這些由於使用條件的種種限製,一般來說,屬於廣義範圍的生物武器。但卻是可以以“合法”的名義使用的,一般不會帶來很大的政治風險。而目前一般所指的是比較狹義範圍的生物武器即微生物類生物武器:常見的為細菌類;病毒類。這類生物武器的應用古代也曾經有過,歐洲中世紀作戰是將死者的屍體堆放於對方城門下的做法就是一例,電視劇漢武大帝中匈奴人為抵禦漢朝軍隊的進攻以病死的家畜屍體汙染水源的做法也是一例。這實際上是人類在長期同微生物引起的傳染病的鬥爭中對微生物傳染病不斷認識的結果,知道了傳染疾病的傳染性和危害性(殺傷力)。但那時的應用隻是一中經驗的積累,並沒有什麽理論依據。但從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得創立了現代微生物學之後,對微生物學的研究就有了係統和全麵的發展,在給人類造福的同時也為發展能夠毀滅人類自身的微生物的研究和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技術手段,在一次和二次大戰直到今天,每一個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國家都在投入相當大的資金進行著比核彈更為保密的研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於幾個傳播速度快,殺傷力大的微生物毒種。如炭疽、鼠疫、天花、流感等等。在2次大戰及韓戰中還時時看到這些生物武器的身影,雖然給受還國人民帶來了災難,有些至今還存在隱患如中國大地上不時被發現的當年倭寇鬼子留下的生物幾及化學武器給當地人造成的損害,甚至能造成局部的瘟疫流行。但縱觀二戰以來的生物武器的使用記錄,影響戰爭進程甚至影響局部戰役結果的記錄幾乎沒有,這又是為什麽?其實原因很簡單:首先這類武器以感染人體為目標,是一把很鋒利的雙刃劍,敵人是人,我也是人,在敵人被感染的同時我方的人員也有被感染的可能,在毀滅敵人的同時自身也有被毀滅的可能。其次,雖然使用芳可以采用事先免疫事後用針對性藥物治療的方法予以防護,但由於每個人都存在生理上的差異,這種防護效果肯定不是完美無缺的,否則現在的戰場早已經是生物武器的天下了,也就是說,生物武器不具備定向性。第三,但由於微生物武器是活體生物,使用是對環境還是用一定的要求,嚴寒、幹旱、炎熱都會使微生物休眠或死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限製了這類武器的發揮,即這類武器使用的局限性。第四,即使使用方可以在使用前做到100%的防護,但由於微生物有著極高的變異率,今天有效的疫苗和藥物到了明天可能就沒有任何效果,這是它的不穩定性,也就是說其可靠性和可控製性很低的。第五,微生物類武器目前已被認為是反人類的武器之一,已經沒有人敢公開的進行研究了,更不要說是大規模使用了。第六,生物武器的效率問題,一般來說能夠去當病的人總是很健康的,每個國家征兵都是要體檢的,當兵的人的身體狀況一般都較好,也就是說有著較好的免疫力,所以說使用微生物武器時效率往往不能立刻發揮,隻有當對方在經過一係列的戰鬥後,傷兵增多,士兵勞累,總體的免疫力下降的時候,這時候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但到了那時侯,雙方往往已經進入相持階段,敵我的總體情況應該相差無幾了,這時候使用對雙方的打擊無疑都是巨大的,除非是想同歸於盡。 生物技術是當今世界發展最快的技術之一,目前隻要是有點技術實力的國家和地區都在大力投入資金予以發展。今天的技術手段已經能夠在基因的層麵上進行操作了,也就是對生物體基因進行定向的改造,這樣就從理論上為新一代生物武器的研製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技術手段,也就是說隨著對人類各個人種基因的深入研究,可以找出每個種族基因中特定的弱點,研製相對應的轉基因生物武器進行攻擊並滅亡之!這才是最可怕的生物武器,根據目前的理論和技術,利用進行定向改造的病毒即可以實現,HIV病毒由實驗室產生的說法就是其中的一個很經典的例子,雖然後來找到了病毒的最終來源(非洲的一種猴子攜帶),但足一說明在實驗室裏製造新的物種已有可能,生物武器也已經有可能向定向化的方向發展,人類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取代了上帝成了造物主了,這才是最可怕的。但同樣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有可能,但這還是一把過於鋒利的雙刃劍,其一是生物體的變異性可能會危害自己,其二則是這一技術還尚處於萌芽階段,短時間內突破的可能性很小,為何這麽說呢?這不是指研製這類武器技術上還不行,主要是對這類武器的長期的危害性還沒有足夠的認識,人體是一個複雜的綜合係統,你研製的定向生物武器,今天看來對你不造成任何傷害,明天也沒有,後天也沒有,但10年,20年…後有沒有危害?這問題是沒有一個人可以回答的,這本身就是要時間來回答的!前幾年被廣大媒體炒的火熱的基因治療為何這2年似乎沒什麽聲音了,就是因為當時沒有見到遠期的效果,隻看到用基因治療某某癌症治好了,但隨之而來的是,這個癌好了,但卻得了白血病!!! 當前國與國之間大規模使用生物武器的可能幾乎沒有,甚至小範圍使用的可能性也幾乎不存在,任何稍微負點責任的國家都沒有使用生物武器的基礎,甚至都不能用來製造恐怖平衡,如果現在有那個國家敢對世界宣布研製、擁有並裝備生物武器,估計過不了幾天就會的XXX國際組織的授權下,以X國為首的N國的聯合部隊對其進行至少是外科手術式的打擊,更有可能被打回XX時代的!但這並不說明對生物武器可以不做任何防範,畢竟這世界上還是有些無賴存在的,還有就是恐怖分子,特別是他們,他們為了自己的目的是不惜使用包括核、生、化在內的任何武器的-隻要他們能夠得到。所以對生物武器的防護是應該予以高度重視的。 對生物武器的防護最根本的是做好基礎理論的研究工作,這是最治本的方法,做到知其所以然,才能做到最好的防護,但國內現在搞生物學基礎理論的學者已經是實在太少了,因為搞基礎理論研究的既辛苦又得不到相應的報酬,甚至連應有的研究經費都得不到保證,現在的生物學研究人員都很熱中於搞一些能商品化的東西,比如某個能生產某種藥物的菌種,既能賺到錢又可以得到名譽地位和研究經費,其實這寫些東西的技術含量在現在已經是很低的,互連網上都能看的到很多老外的研究資料的,其實說到低就是模仿,根本沒有什麽創意,和以前人工合成胰島素的成果相比,簡直如同兒戲!但卻能評上院士!!!但看來國家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這才是令人擔憂的。在基礎理論的研究上我們又一次被拉開了距離,而且是越來越遠! 對於生物武器的戰場防護,古已有之,中國有句古話叫大災之後有大疫,已經說明了那時候人們的防疫意識,中國古代從春秋戰國到三國二晉,無論是內戰還是對外戰爭,幾乎沒有停止過,兵災不斷,同時也不時發生天災,特別是在東漢末年,天災兵災不斷,瘟疫到處流行,大量的病人給中醫帶來了大量的臨床實踐的機會,同時在這一時期,一個偉大的醫生誕生了,他就是被後世尊為醫聖的張仲景,他的傷寒雜病論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有關瘟疫防治的著作,為後世學中醫者必讀之書。其中熏(煙、醋等)的方法至今還在使用,並被現代科學技術證明是相當有效的一中方法。現代戰場上的防護一般來講就是檢測、隔離、消毒和治療。首先是檢測,傳統的檢測方法包括生化檢測和微生物檢測,但這些方法對戰場來說時間太長,往往需要幾天,目前最流行的檢測方法是利用生物芯片檢測,最快的隻需要幾小時就能得到準確的結果,是目前臨床診斷學上的發展重點。然後是隔離,對有發病症狀人員進行隔離並用現有的方法和藥物進行搶救性和試探性治療。對必須在汙染區作戰的人員則進行必要的物理防護隔離,美國由於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可以把他的一線步兵變成裝在套子裏的兵,沒有這實力的可采取一些簡單的防護措施,如防毒麵具,手套等等。然後就是消毒,可以采用化學消毒藥品清洗或噴霧的方法,條件實在不行就隻能就地采草藥煙熏消毒了。至於感染者的治療,那就看本國的技術實力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