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絕】 詩興

(2008-09-03 20:04:50) 下一個

【七絕】  詩興

 

滿城風雨近重陽,欲續生索肚腸。

未識思難興易敗,尋來筆墨意全殤。

 

 

【七絕】平起首句入韻 


(
)()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詩壇佳話”之“滿城風雨近重陽 ”  

惠洪《冷齋夜話》載:黃州 鄱(潘)大臨(字邠老,宋詩人)曾言:“秋來景物,件件是佳句。”有年重陽節,窗外風雨交加,欣然提筆,當他剛詠出“滿城風雨近重陽”時,忽催租人上門,於是意興索然,沒有再作下去。詩雖一句,因其烘托場景自然高妙,卻成為千古名句。後來其他人紛紛據此續詩,南京有韓淲和方嶽兩人也分別續之。  

韓詩為:  
滿城風雨近重陽,獨上吳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遠近,壯心軒豁任行藏。  
從來野色供吟興,是處秋光合斷腸。  
今古騷人乃如許,暮潮聲卷入蒼茫。  

方詩曰:  
滿城風雨近重陽,城腳誰家菊自黃?  
又是江南離別處,寒煙吹雁不成行。   
   
  

黃州的潘大臨,家境貧寒,常靠借租米維持生活。

他擅長寫詩,有不少佳作被人傳誦,連蘇東坡和黃庭堅都很喜歡他的詩。後來,東坡被人排擠,降職來到黃州,就經常找潘大臨一起吟詩填詞,彼此結下深厚的友情。

有一天,詩人謝無逸在江西寫信給潘大臨,問他最近是否寫了新詩,希望能送他幾首。大臨收到信後,拿不出新作,就想把昨天發生的事告訴老朋友。於是,他寫了回信:“秋天給景物點染了一種特有的美,種種美景都可寫出佳詞妙句,但可恨的是它們都被庸俗的社會風氣籠罩著。昨天傍晚,我悠閑地躺在床上,靜聽風雨吹打著樹林的聲音。那富有節奏和韻味的音響不禁引發我的詩興。於是我翻身下床,拿起毛筆寫下‘滿城風雨近重陽’。剛寫完第一句,突然聽到催租人怒氣衝衝地闖進來。這下,我的詩興全被掃光了。所以隻有這一句可以抄送給你……”他放下筆,臉上露出一絲苦笑。

謝無逸收到信後,既是感謝,又是遺憾。不久,蘇東坡聽說了這件事,感慨地說:“正因為大臨的詩興被破壞了,這一句才更顯得珍貴。你想,重陽節前風雨蕭蕭,可以引起人們多少感慨啊!”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第五十二引《冷齋夜話》雲:“黃州潘大臨工詩,有佳句,然貧甚。東坡、山穀尤喜之。臨川謝無逸以書問近新作詩否,潘答書曰:‘秋來景物,件件是詩思,恨為俗氣所蔽翳。昨日清臥,聞攪林風雨聲,遂起題壁曰:“滿城風雨近重陽”,忽催稅人至,遂敗意,止此一句,奉寄。’聞者莫不笑其迂闊。”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二據此發表議論說:“詩之有思,卒然遇之而莫遏,有物敗之則失之矣。故昔人言覃思、垂思、抒思之類,皆欲其思之來,而所謂亂思、蕩思者,言敗之者易也。鄭綮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唐求詩所遊曆不出二百裏,則所謂思者,豈尋常咫尺之間所能發哉!前輩論詩思多生於杳冥寂寞之境,而誌意所如,往往出乎埃?盍之外。苟能如是,於詩亦庶幾矣。小說載謝無逸問潘大臨雲:‘近日曾作詩否?’潘雲:‘秋來日日是詩思。昨日捉筆得“滿城風雨近重陽”之句,忽催租人至,令人意敗,輒以此一句奉寄。’亦可見思難而敗易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