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楊柳枝】 相思 步 【楊柳枝】 白居易

(2008-06-21 23:56:32) 下一個

【楊柳枝】  相思    步 【楊柳枝】 白居易


紅豆盈盈掛滿枝,爭言此物最相思
秋風漫漫人千裏,心事沉沉囑阿誰?




【楊柳枝】白居易


一樹春風萬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
永豐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


【楊柳枝】
楊柳枝,唐教坊曲名。樂府橫吹曲有《折楊柳》,此調是用舊曲名另創新調,多用以詠柳技。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本是唐人七言絕句。另有四十字體、四十四字體,是別格。
又名《楊柳》、《柳枝》。


【楊柳枝】

唐代樂府曲名。也稱《柳枝》。漢魏樂府《橫吹曲》
有《折楊柳》,為來自北狄的軍中樂曲。北朝樂府有《折
楊柳歌》、《折楊柳枝歌》。唐玄宗朝教坊有《楊柳枝》
(崔令欽《教坊記·曲名》),當仍為古曲。中唐以後,
《楊柳枝》或稱《柳枝詞》或仍稱《折楊柳》,但已為
新曲。白居易晚年所作《楊柳枝二十韻》題下自注:“《楊
柳枝》洛下新聲也。洛之小妓有善歌之者,詞章音韻,聽
可動人,故賦之。”劉禹錫的《楊柳枝詞》中也說“勸
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其後作者頗多。
晚唐詩人薛能《折楊柳十首》小序說:“此曲盛傳,為
詞者甚眾。文人才子,各□其能,莫不條似舞腰,葉如
眉翠。出口皆然,頗為陳熟。”又其《柳枝詞五首》小
序說:“乾符五年(878),許州刺史薛能於郡閣與幕中談
賓酣飲醅酎,因令部妓少女作《楊柳枝》健舞,複歌其詞。
無可聽者,自以五絕(指所作五首絕句)為《楊柳》新
聲。”其五自注:“劉(禹錫)、白(居易)二尚書繼
為蘇州刺史,皆賦《楊柳枝詞》,世多傳唱。”則中、晚
唐詩人所作《楊柳枝》都已屬新曲,為七言絕句形式,內
容亦多詠柳枝以美少女。
  中唐以後,曲子詞興起,《楊柳枝》遂沿用為詞牌。
敦煌曲子詞及《花間集》中有於七言句後各加三字或四、
五字者,將添聲作實字,也稱《添聲楊柳枝》,《詞譜》
載溫庭筠《楊柳枝》為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與
近體七絕格律相同;又載顧□《添聲楊柳枝》,雙調四
十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後段四句兩仄韻、兩平韻,為
每七言句後加三字句者。注雲:“此調有唐宋兩體,唐
詞換頭句押仄韻,宋詞換頭句即押平韻。”至宋代朱敦
儒詞則句式也不同,並加“柳枝”為和聲。
                  (顧易生)
來源 詩人(www.cnpoet.com) 原文:http://www.cnpoet.com/changshi/gelu/050.ht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