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風中飄蕩的雪花

有的時候靜下來想寫些什麽,把發生在周圍的人和事,自己的所思所感記錄下來。也是我唯一可以拾起漸漸生疏的中文的理由。不管文章寫得如何,供大家笑納。
正文

金秋時節和回國感想

(2007-11-03 14:17:27) 下一個
     收到媽媽發來的上紐約州金秋時節的照片才意識到秋天來了。北方該是滿山遍野楓葉紅了的時候,氣溫也該降下來了。其實我很喜歡北方的秋天,秋高氣爽,在暖洋洋的太陽下駕車繞著山沿著湖兜風是最開心的事了。群山被綠色,金色,黃色,橘黃色,紅色和紫色覆蓋著,湖中則泛出五彩繽紛美麗的倒影,當車子由山頂往山下行駛時,所看到的真是湖光山色別有洞天。 四季如夏的佛羅裏達使我漸漸淡忘了季節的轉變。熱帶季風Noel剛剛在佛羅裏達的東海岸打了擦邊球,轉移到紐約和波斯頓的新英格蘭地區折騰去了。這裏又象往常一樣藍天白雲陽光明媚,戶外是80華氏度,微帶海風。借著晴朗的天氣想去海邊走走,看看Noel對海灘的破壞有多大。連續多日漲潮,海水洶湧地撲打佛州東南部的海岸線,天天有beach erosion的報道,希望海灘沒被破壞得太嚴重。否則又少了一處眾人遊樂的場所,我也少了一個散步散心的去處。。。
     從中國出差回國已有一個星期了,時差的調整還算快,隻是喉嚨還是有點痛,仍有痰狀分泌物,看來是成都潮濕汙濁的空氣留下的後遺症。到過的北京,上海,成都都是灰灰的天色見不到藍天,即便在飛機上看城市也是灰朦朦,有一種不爽和壓抑感。連拍的照片都是灰灰的沒有色彩和光的美感。回來的路上,當飛機接近芝加哥機場,透過玻璃窗看到多日不見的清澈透明的天空,白雲朵朵,千米以下的城市樹木河流都清晰可見,心情頓時好了許多。一下飛機,和同事經不住深深吸了口氣 -Home sweet home!
     對成都的印象並不好:天色總是灰朦朦的,終日瞅不見太陽,空氣凝重且汙濁,輕輕抹一下臉,白白的紙巾竟變成炭黑色了,周圍隨地吐痰的現象比比皆是。和我同往的美國同事每當看到有人隨地吐痰總是痛苦地閉上眼睛,象是很受罪的樣子。是啊,在美國隻有“老槍”或感冒時才會有痰,哪裏見到過那麽多人分泌痰的,又何況是隨地排放!盡管不再是中國公民,但還是流著中國人的血液的我的確有種很深的民族自卑感。都二十一世紀了,和西方國家縮短差距不在於豎起多少座高樓大廈,而是在於國民的整體素質和文明程度,和一個清潔整潔健康優美的環境。有時想想也難怪國人,在汙染的空氣中呼吸,呼吸道中不產生對異體的分泌物抗體才怪呢。隻可惜中國那麽多人,政府哪有那麽多資金在馬路或其他場所設置痰盂,並組織人力物力做清掃工作呢?有痰了,不吐地上吐哪裏啊?要知道手紙對許多人來說也是很貴的,很多地方還用報紙當解手紙,再說要帶多少手紙上街準備吐痰用啊?
     這次去成都參展的另一個體會是對在國內旅遊的興趣大減。三天參展期間,利用了一天時間遊了都江堰和道家發源地青城山。撇開天氣不說,光其旅遊設施就令人失望,掃了我一半遊山玩水的興致。那天我足足憋了一天的尿,老遠就聞到久違的味道,實在沒有接近它的願望。要不是登千米多高的青城山消耗了我體內很多水份,恐怕我的膀胱早就漲破了。
     忘了聽誰講過江澤民曾說過:“中國要強盛,首先要解決一個男廁所和一個女廁所問題。”言之有理啊,不愧為有統帥的眼光!雖然是很小的一個細節,很多人認為是最不重要的事,但這真正體現一個國家的文明和進步。遊玩時和一些來自其他國家的遊客聊了聊,他們提到對九寨溝的印象不錯,因為那裏不僅風景優美,還有專門為西方遊客造的洗手間。可見西方人對公共設施如何看重。有好的洗手間也成了中國好的旅遊點的評估之一了。我聽了他們的評論之後卻升起一種對國人的同情和不平。政府為西方遊客專門造洗手間,不外乎知道百姓用的公廁既髒又臭,外國人受不了。但在為西方遊客造衛生,整潔,設施齊全的洗手間時,是不是也應該改變一下中國傳統的“茅坑”概念,改善改善人們認識中最“低級,肮髒”的處所,給國人在排放的同時,有種清新和享受的感覺?雖然大多數國人能忍或習以為然,但這不是高水準的生活,哪天中國人走進任何一個公共廁所不再要屏住氣,不再自帶手紙,不再覺得是在受罪,中國真的是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了。

     真的該珍惜這裏良好的環境和生活水平。在哪兒都會遇上不盡意的人和事,想想國人每天還在呼吸汙濁的空氣,我們應該滿足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ytwadk 回複 悄悄話 我每次回國都是帶著找差距的心理,觀察國內國外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差異,看到國內一些好的方麵,或是明顯有改善的方麵,內心感到欣慰,畢竟還有很多親戚,朋友在國內,看到不近人意的地方,也暗自慶幸,因為很快就要離開那裏,回到國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