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秋亂語

塗抹心情的地方.
不施惡行,常存善念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從《清平樂》中學到的 (31-40集)

(2020-08-10 18:12:24) 下一個

第三十一集

朕似乎也有半年沒有過來了,這裏一切倒也如舊。-仁宗

官家未來過,卻也未曾給臣妾降過罪。臣妾愚鈍,也未反省出自己犯過什麽錯。所以便當是官家朝事繁忙,無暇顧及臣妾,於是便日日如常了。-皇後

(不軟不硬的磕了下皇帝。是啊,離開皇帝照樣過好自己的日子,誰在乎真愛呢?)

大朝會前,拿著皇後的墨曜喝悶酒:

朕有時也想不通,朕在你們心裏到底是個什麽樣子?需要小心揣測,時時提防。若朕真做了昏君的事,便要站在正道一邊,進諫,強諫,乃至兵諫。心裏想什麽也不是罪過,管他心裏善,心裏惡;心裏喜歡,心裏怨懟;心裏忠於朕,心裏恨朕,都沒關係。你們都一樣, 隻要不壞了規矩犯了錯,該在什麽地方待著,便在什麽地方待著。-官家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你很好,我很崇敬你,實際上是我不喜歡你,很討厭見到你的意思。誇一個人特別好,比任何人都好,其實並不是很愛她的意思。原來嬢嬢也不是很開心,原來宮裏每個人都很不開心。- 徽柔看到帝後爭執的感歎

 

韓琦見官家,說好水川:

好水川豈是你一人之過?你之下,任福等將軍雖忠勇,卻僥幸冒進。你之上,朕始終難抑渴望建功的好勝心。朕此心,你們都是知道的,才釀成此禍。-官家

呂相問:何為改製成敗之關鍵?朕答:使民服。提拔正直的人,避開奸佞,百姓便樂於服從。反之,百姓便不服。-官家

 

臣以為如今需改變現狀的急中之急是吏治。而吏治又分現任官和未來官。肅現任官風氣,在於明黜陟。而選未來官則在科舉。- 範仲淹

曆代之政,皆有弊。弊而不救,禍亂必生。祖宗之法是極好的,錯就錯在曆時久矣,綱紀製度逐歲鬆弛,恩蔭賞賜日漸無度,才有今日三冗。

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因此, 為求綱紀再振,變通必行。

 

第三十二集

自先帝景德年起,文資三年一遷,武職五年一遷。不問勞逸,部分賢愚。假如庶僚中有一賢於眾者,常思興利去害而有為,眾皆指為生事。必嫉之沮之非之笑之,而稍有差失,必群起擠陷。-範仲淹

 

懷吉論官家與張娘子:官家定是心疼愛護她的,公主看她的無禮覺得厭惡,但是官家看她的無禮,隻是無可奈何而她對官家也必定與對他人不同。她不愛公主,但一定是極愛官家的。

 

朝政的事不能用大奸大忠來說人,石介的彩虹屁讓皇後悟到徽柔不能再去宮學了。

你喜歡一個人,尤其是討厭一個人,是不可以完完全全地掛在臉上的,這樣對別人不好,對你自己更不好。-皇後

你不怕她,你依仗的是什麽?她又不怕你,她又依仗的是什麽?-皇後

嬢嬢,我怎會與她相同?-徽柔

這件事上,你們互相不怕,針鋒相對,依仗卻確實相同,就是你爹爹的寵愛縱容,疼惜愛護。徽柔,你不怕,並非誰都不怕,你姐姐現在怕得不知所措,她那樣溫柔敦厚,與人無爭的性子,如今卻隻怕自己不夠能幹,不懂算計,護不住你。-皇後

 

活字印刷的意義:廣印書,啟民智,整理醫經

 

油管評論:娘娘不認同非白即黑,非忠即奸,令人感觸頗深。那種一刀切的愛憎分明,草木蟲魚無不歡欣鼓舞的場麵,委實狂熱極端,是不合乎正常社會的。

 

第三十三集

做事情不能急,要有耐心。你不能看到對方的錯剛露了頭,便急赤白臉地讓所有人看到,那是給她治病呢。-茂則

 

為什麽徽柔不能去宮學:

石介在宮學當眾寫下了慶曆聖德頌,提到舉賢能除大奸。-皇後

石介書生意氣,朕要改官製,範仲淹,韓琦,富弼他們,必會遭到有些人的憤恨,但是從頭便招惹這怨恨,殊無必要啊! 這些書生君子們,心中有感必發,原也是擋不住。況且,也是有利有弊。-官家

先生講學,避不開引用時政。對於宗室子也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徽柔,她是官家的長女,半大不小的年紀,半懂不懂,很難跟她講清楚其中利害。若是哪次,她對時政妄加評判,被有心人聽去了,怕是有些不好。-皇後

懂得先生講的那些大道理,把人都催得硬了,老了。-皇後

 

第三十四集

 

章象和蘇舜卿關於:

範仲淹勾庸官,那必有他勾的理由,隻不過,這一下勾去了這麽多人,這裏若非寒窗苦讀考取功名的,那便是父祖有功於社稷得的官職。一下就勾去了,沒了俸祿,……- 章相

章相,章相怕是說反了吧?不是如今奪了他們的官職俸祿,是從前他們就錯占,盜占了朝廷俸祿,百姓血汗。再者,苦讀,考取功名得職位,是為報國,施展抱負,為天下百姓謀福。難不成日日苦讀,隻為求得後半生,鑽進這米缸,做個米蟲不成?再說 若父祖雄烈,子孫更該奮進不辱先人。頂著祖宗姓氏屍位素餐,才更是敗了家呀!- 蘇舜卿

蘇舜卿說王拱辰: 自己心中反複念叨成了魔障,才會放眼望去,千萬人都在念叨,旁人其實笑過也就忘了。

官家與韓琦關於兒女夫婿的選擇,帶出徽柔日後的悲劇:

你們為女兒選夫婿,都盡可以去選才高八鬥的少年郎,我的徽柔啊,卻偏偏得避開最有才華的男子。-官家

前代外戚多預政事,常致敗亂。我朝引以為戒,絕不授實權於外戚。若想將公主嫁與有實權的執政之臣家中,也須先行免職,授以虛銜,隻以厚祿奉之。進士是宰輔人選,若娶了公主,日後無法施展抱負。- 韓琦

都說皇帝女不愁嫁,朕的徽柔又那樣地美,可是朕,若要選個綠衣郎為駙馬,我看他必寧死不從,台鑒也要罵朕毀人前程,拚命攔阻的。-官家

 

油管評論:我算是看出來了,官家把皇後當媽,把張必娘當女兒,媽還是後媽,女兒是親的。

油管評論:苗心禾那句 臣妾人在宮中 不敢不尊宮規禮儀 不敢不敬娘娘教導 真的是既暗諷張娘子又打臉仁宗 而且完全不出格 找不出毛病 真是柔中帶剛 仁宗尷尬的接不住就打岔

油管評論:仁宗一麵讓範仲淹裁冗官,得罪人,招人怨。一麵讓無功的張舞女親友,受祿封爵。

油管評論:在處理張娘子欲打徽柔這件事上,官家真地是是非不分、黑白顛倒。為了寵妾而不惜委屈自己的掌上明珠,這算什麼父親、什麼君父啊?這麼一護短,豈不讓本來就心胸狹隘、不明事理的張娘子愈發上臉,愈發會在宮裡撤潑胡鬧,難道官家是存心想讓後宮不寧、給皇後找碴添麻煩|

齊家、治國、平天下,官家連齊家都做不好,如何治國啊?也難怪,官家要裁冗員的新政,隻不過推行了一年多就實施不下去了。不知這是編劇有心還是無意的對照?

 

油管評價:仁慈被搞得也太廉價,說實在的是擅長和稀泥和胡攪蠻纏,工作的人都知道有個這種老板(皇帝),中高層(皇後)有多難做,可惜不能辭職讓他自己玩兒蛋去

 

 

第三十五集

 

歐陽修對章相提問:是誰,是什麽毀了這冗官前程,一家支柱啊?

毀掉這些被裁撤官員前程的是他們的懶惰,苟安,心無百姓家國。而陛下這勵精圖治的手詔。要做的就是將這懶惰,苟安,心無百姓家國的習氣,徹徹底底地從我大宋朝廷驅逐出去。怎麽能反說果斷裁撤冗員是毀人前程呢?

陛下,這懶惰,苟安,心無百姓家國的習氣,不僅拖遝政務,妨害國事,虛耗薪俸。更有甚者,朝臣之間相互沾染,地方效法京城,小臣再以大臣為榜樣。如此如瘟疫蔓延,若不當機立斷盡快鏟除。待得這股陳腐之氣,充塞朝野內外,盡染國朝士風。那麽惡臣橫行,庸臣自保。,忠直之臣,必被惡臣,庸臣打壓排擠,再無容身之地。試問,這裁撤冗員之行,怎可緩緩圖之呢?讓被裁撤官員做好準備?當他們瀆職,推諉,拖遝,虛耗薪俸之時,就已經在為今日之落職做著準備了。-歐陽修

範仲淹自辨: 其實在一月前,臣在查各路監司刑獄等官員時候,富學士亦為被撤查官員的家人傷感。他曾對臣說範兄一筆勾去,便是一家同哭。臣聽了此語,便請富學士就將那日臣所勾去的所有官員的名字給臣……臣與富學士一起,查其有無享受下屬,轄區商家孝敬之事,查其所置家宅田畝之數。如今臣以確定他們中的每一位,為官的這些年,位見為朝廷,為百姓做過一件實事。但他們最窮的,這些年的積蓄所買的房產卻已抵得上十戶小康之家了。他們沒有一家因為被裁撤今後無以為生的。如此所見,並非如今裁撤冗官,裁得太快,太狠,而是這裁撤來得太晚,讓他們白白食了那麽多年朝廷的俸祿百姓供養。如今一筆下去,一家同哭又如何了?不讓他們哭,那便是讓一路的百姓家家齊哭。如今,救一路哭,不當複計一家哭。臣,問心無愧。

公正不是做出來的,公正自在人心-範

 

油管評論:我就是喜歡這種雖沒有大起大落的劇情,但娓娓道來非常耐看的劇,編劇很厲害,台詞水平極高

油管評論:看多了清宮裏皇後妃子一個個絞盡腦汁留皇上過夜,為了達到目的簡直無所不用其極,突然見到這裏一個個清麗溫柔的可人兒都愛跟官家說就不留您了,簡直覺得官家可憐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油管評論:父女間的對話非常有趣。

油管評價:能夠換位替人思考 別說是帝王就是普通人也做不到 宋仁宗果是名不虛傳

油管評論:我發現為啥皇帝老去舞女那裏了,因為皇後和其他娘子壓根不想搭理他哈哈

 

油管評論:說一個bug吧,古代沒有大蘋果,隻有一種叫沙果的小蘋果,現在的大蘋果是日本明治時期才從日本傳來的,日本的是從美洲傳來、日本改良的

宋朝的燈市真好看,不過,王拱辰實慘,算是官場暴力吧。

 

第三十六集

官家晏殊到範仲淹府討論暫緩裁冗政策:

範卿這是準備隨時打包出京。-官家

臣此次所擔職責,確實需讓自己身無掛礙,徒惹麻煩的身外之物。何必閑置在此礙事啊。-範仲淹

好一個徒惹麻煩的身外之物。可是自朕至晏先生,乃至大多官員都置了不少麻煩哪。你如此不戀麻煩,難怪不懂丟不下麻煩的芸芸眾生-官家

行新政七月餘,冗官不止裁了兩成,最不稱職者,革得也差不多了,不如吏治就先放一放。春闈將至,和西夏雖已和議,邊事依然令人堪憂啊。-晏殊

整飭吏治與這些有何衝突啊?吏治清明,其餘才好事半功倍-範仲淹

事有輕重緩急,冗字現即已大有改觀,而今非議鵲起,不如暫緩,以觀效益啊。-晏殊

冗字是痼疾。這幾十年惡化,因此官家與晏相和眾大臣們都認為非治不可,便下定決心,啟用臣來狠下猛藥。如今狀況好轉,而四方物議,卻使官家和眾大臣們,從前那些對猛藥傷身的種種顧慮便要回來?便要半途而廢嗎?-範

無論治病還是治國,豈能一味求得除惡務盡,罔顧可能有所誤傷啊?-晏

為防誤傷,便除惡留根,治病不治本?-範

三冗之惡,隻是近幾十年來,綱紀漸弛之過嗎?這根和本到底在哪?-官家

年前臣才入京時,去看望過呂相,呂相曾給臣告誡:冗的根本怕是纏繞在祖宗的家法之中。不過,臣以為那是呂相一家之見…… 曆經晚唐與五代之亂,黎民困苦,祖宗深知穩定才是天下萬眾最需要的。召和氣便成祖宗家法。防範武將亂政,製約大臣專權,嚴禁外戚亂政。亦以不因言治罪鼓勵進諫。監督匡正君王的言行。這一切皆以製亂為首位。而呂相和如今那許多反對新法的大臣們卻混淆了製亂與怕錯。亦以怕錯來掩飾不思進取。而臣恰恰以為銳意進取才是真正的製亂之策。怕錯求安,終將孕育禍亂之源。-

好一個怕錯求安,終將孕育禍亂之源。隻可惜範的情商不高,不肯妥協。革人利益,如同殺人父母。太理想主義了。

 

綱紀法度都要有人執行,有人就會有私欲。陳冗腐敗如何根治,可能根治嗎?-官家自問

晏殊與範仲淹關於朋黨公平

道理雖是如此,萬物卻並非全按道理而行啊!你裁撤冗官絲毫不留轉圜餘地,而今激起的怨憤越來越多,越來越廣。且不論是所謂庸官,保守老臣,還有和你有所嫌隙的呂相門生,- 晏殊

自然還有那些想繼續貪下去的權臣,或者也是能臣 - 範仲淹

所謂滕宗諒貪腐一事,最初舉報的鄭戩,之後彈劾的粱堅,二人是庸?是貪?都算得上是清廉能臣吧?他們卻抓著滕宗諒使用公用錢不慎,誇大數目,危言聳聽。滕宗諒真是貪官還是他們有所仇怨哪?-晏

所以晏相也覺得他們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了?好,那請晏相與範某一起,在官家麵前力保滕子京。-範

你已經是中書執政,必然懂得一些道理。世間固然有黑白是非,但更多的是得失利害-晏

範某願為執政,便是希望身為執政能將明黑白,辨是非,在這朝野之中占了上風。若身為執政便將是非黑白放在得失利害之後?範某寧不執政。退為一小臣,尚可明辨為是非黑白,力雖弱小,卻好過手執權柄,重利益輕道義。-範

得失利害並不止你一人榮辱進退。你是執政,你的言行便是執政的方向。你的進退,更係著新政的成敗,-晏

範某言行若有失當之處,晏相盡可批評- 範

你一手鐵麵無私裁撤冗官毫不留情,不給人留有餘地。今日卻空口無憑,替滕宗諒說情。眾人看來你是坦蕩啊,還是借著裁撤之名黨同伐異?-晏

我裁撤冗官,憑的是拿到手的考績,若考績不實我因此錯判,自可拿出真實的考績來駁回。我力保滕宗諒,那是因為所謂他濫用公用錢之時,他知涇州,我知慶州。那公用錢用在了哪裏,我當然知道。-範

你知道,你確信,可眾人是否知道?官家是否確信?他上司舉報,禦史核實,眾人或將信將疑,此時你貿然作保。你不是普通一官呀!範希文,你是掌握無數官員黜陟權力的執政。你如此作為看在眾人眼中,難免擔憂你借著整頓吏治,袒護朋黨,打擊異己,一手遮天哪!-晏

看在眾人眼裏?是看在眾人眼裏重要,還是事實重要?-範

事實在哪裏?在你心裏嗎?誰能看到你心裏?萬物皆是眼中的萬物。你人在高位,身係無數人利益安危,除了心裏的坦蕩,怎能沒有做給別人看,安定人心的做戲啊!-晏

我做不到-範

什麽-晏

我做不到為了給人看的公平,而隱藏真正的事實。當時葛懷敏戰敗,人心浮動,邊城危急。而滕宗諒當機立斷,為邊事奔走,聚攏人心,犒勞將士,親善蕃羌諸族首領,請周圍各路出兵援助。這公用錢用在了哪裏?範某再清楚不過。若明知事實而不言,卻任由有人為一己之私,肆意冤枉他人。將白抹黑,把功臣變罪臣,那是欺君!我會盡力為我所知之事,尋找人證物證,就算找不齊全,也要講我所知盡數上奏。範某適不適合做執政,官家才是評定之人。若官家覺得範仲淹所作所為其實於國於民於君有害無益,那範某可貶可逐可斬。但我即為執政,除公平對錯之外,再無他想。-範

 

第三十七,三十八集

講述水洛城之爭,朋黨之忌,滕宗諒使用公用錢案例

水洛城是北宋時麵對西夏方向的一座邊境要塞,位於甘肅省莊浪縣,在劉滬主政當地時已殘破不堪。

甘肅省莊浪縣

圍繞是否重築擴建水洛城,當時朝廷內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包括劉滬在內的築城派,有歐陽修範仲淹等人,主張重築擴修水洛城,以堅城為依托,進可攻退可守,能極大威懾敵人、保護百姓;而棄城派則認為築水洛城,勞民傷財,分散兵力,得不償失,主張放棄水洛城,集中兵力收縮防禦,這一派包括韓琦尹洙

劉滬的上司正是尹洙。尹洙命令劉滬停築水洛城,劉滬不從,尹洙就解除了劉滬的職務。哪知這位劉滬也是個倔脾氣,認為一旦停築便前功盡棄,竟然拒不去職,哪怕抗命也一定要完成築城。自然,尹洙大怒,派狄青逮捕了劉滬。這一下子,朝廷上下圍繞該不該築城、劉滬是功是罪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釀成黨爭,這就是宋史上著名的爭水洛城事

雖然最終築城派占了上風,劉滬被赦出獄,水洛城也終於在其主持下重築完成。但劉滬經此一劫,身心俱創,不久便鬱鬱而終。

油管評論:

我很奇怪為什麽這麽多人覺得劇情慢,我覺得裏麵的政治戲真的需要花時間去品讀,節奏剛剛好,如果不能靜心去看,隻看個熱鬧,那可真的糟蹋了這部好戲了。一個政策的推行真的不容易,形成現在的局麵,改革方和敵對方,雙方刻畫的都很合理清晰,真的好看????

油管評論:漸入佳境!黨爭漸起,清濁激蕩,孰是孰非,難解難分。

油管評論: 這個劇關於朝堂之爭越來越有意思了,也越來越符合史實。因為名義上的爭論耽誤了很多實際的事情,這在北宋是一個大的態勢。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裏有過比較深刻的議論。君子之爭,上綱上線,確實誤了很多事啊

堯聖君做萬人之上的國君,這個萬人之上,卻不是萬人之上的享樂,萬人之上的霸道,而是比所有人都擔負更重的責任。-官家給徽柔講國君,堯聖君

黨同伐異

歐陽修和晏殊關於朋黨的討論

歐陽學士一向犀利,對不平之事,不屑之人,口誅筆伐,毫不留情,沒得罪的同僚怕是一個巴掌都數得過來。三五行字罵遍整個禦史台,霸氣- 晏殊

修所言皆是事實,從無造謠構陷。若是因此得罪了同僚們,那也是身不由己。- 歐陽修

你彈劾禦史台無一人可稱究竟是否事實?便要看你將這可稱的尺度放在何處。尺度若是放得極高,自可稱台憲非才無一人可稱。可你如此苛責,群臣便會覺得你支持的新政亦如此苛責。苛責之後是否當真有人可稱?若禦史台被苛責,各路府各部院皆可苛責。戍邊將帥不敵元昊,無一人可稱;治河官吏難抑水患,無一人可稱;司天監不能預測雪災,無一人可稱。揭出不足之處,被江河阻路,歎人不如水中魚,人之不足也;被山阻路,歎人不如空中鳥,人之不足也。若此滿眼皆是不足處,你盡可說並非謠言構陷,卻又並無改善之法。諫院揭禦史台不足,禦史台便對邊將吹毛求疵。-晏殊

晏相點出了關鍵,是修得罪了整個禦史台。他們懷恨在心。修平日裏素與範兄,韓兄,富兄誌向相投,他們將我們視為一黨,如今就是在打壓我們所提拔支持欣賞的官員們。既然晏相如此說,那請晏相秉公直言替滕宗諒鳴冤。-歐陽修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那小人與小人,才以同利為朋。我們便是一黨,那也是君子之黨。修頗以為榮。-歐陽修

朋黨之論實乃大忌,殊身兼平章使樞密使之職,萬不可身涉其中。今日與歐陽學士一番議論,崇政殿禦前議政前定會如實向官家稟報-晏殊

便算個個都有為國的公心,卻沒有哪個能沒有私欲不講私情。無論因公因私的人以群分,最終都逃不開黨同伐異四字。朋黨之害,已現端倪。- 官家的朋黨之忌

 

 

滕宗諒使用公用錢的案例:

其一,梁禦使所陳滕宗諒費公用錢十六萬中的十五萬實為軍餉。

其二,滕宗諒使用公用錢三千餘。此三千餘錢是否為濫用,此時便可請官家評判。是葛懷敏兵敗向西潰退,州軍官員皆驚擾無計。此時涇州無兵。而夏軍已到渭州一百二十裏處。滕宗諒沉著應戰,遣人尋周邊農戶,強壯者數千人,給予薪資,招入防守。而彼時正是隆冬苦寒之時,軍情愁慘。滕宗諒倉促之下,用公用錢買周圍農戶牛羊,殺牲備酒犒軍。夏軍見我軍群情大振,士氣重啟。彼方已於前戰中毀傷過半,便即退兵。此一項臣以為滕宗諒唯一不足,便是以公用錢買牛羊,有所虧價,卻也是為國事。當時情勢急迫,情有可原。粱堅奏宗諒,在Bin州聲樂數日,樂人弟子得銀碟子三二十片者。由是滕宗諒用公用錢三千餘是用來倉促應急,犒賞軍士,穩定羌族,安撫陣亡將士,絕無入私。其中確有違規矩處,譬如用公用錢做貿易,以所得利息勞軍。譬如節日召妓樂娛軍。然此幾項皆因西北寒苦而強寇至日,軍士當以命搏。舍身用命,便在須臾。臣自以為並非貪圖享樂之人,然立於西北風沙之中,一時感悲愴淒涼,於是以己之所感推及於眾人,因此亦曾召妓樂娛軍,以稍解淒涼。亦以公用錢給將士中父母孤老家境極貧者。滕宗諒用錢之法,臣與韓琦為邊帥時,俱都如此。若臣等皆不當罪,而滕宗諒卻因此而獲罪,豈非國法不公?而滕宗諒於危難之際穩定軍心,卻因多費公錢而定大罪,豈非寒了邊境將帥報國之心。- 範仲淹在朝堂之上為滕宗諒辯解。

《嶽陽樓記》

(宋)範仲淹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製,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鬱鬱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裏,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嚐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並非隻有聖君才有顧忌,所有不想斷送江山的皇帝心中都有顧忌。

第三十九集

油管評論:皇後去見剛下朝憂於前朝事的官家  欲語還休 心疼官家的樣子演的真好 仁宗真的是外憂內患啊 有曹皇後這樣不添亂 以大局為重的正室真好

王凱演得真好啊 微表情處理得很自然把萬人之上的無奈和孤獨表現得淋漓盡致 高處不勝寒 官家太苦了 這份苦無人傾訴 皇後理解卻不能以官家想要的方式與之分擔 張娘子又隻會聒噪。

古今多少自詡清高的文臣,最終都毀在沽名釣譽四字上。你切好自為之。-官家對王拱辰說。

重農重商是修養生息,而立公學助私學,是開民智續文脈,滋養中華千年血氣的精髓。

 

第四十集

範仲淹送富弼河北賑災

我多年在地方任職,經曆不少災異。賑災,安撫百姓流民的些少經驗和憾事,盡在於此了。- 範仲淹

範公數度貶黜,被權貴打壓,被奸人詆毀,被同僚誤解,便從未灰心過嗎?對官家,對他,便從無怨懟?-富弼

吾非聖賢,安能無怨哪?然而陛下,難道就從未有怨嗎?我等時常進言冒犯,寫奏章時,自覺句句苦口婆心,金玉良言。事後回看,卻也有偏激意氣之處。我今次看著禦史中丞王拱辰,心中便有頗多感慨呀,回想過往,何嚐沒有過因一己好惡恩怨,而自覺公正耿介地逼迫過陛下呢?有怨有憾亦不至改變心誌,這大約便是仁君與昏君,君子與小人的差別了。

你我雖離京,卻仍主政一方,心憂社稷照拂百姓,時時心存次念,有怨無怨亦無須糾結了。-範仲淹

今聽範公一席話,弼茅塞頓開,枉我自詡君子一心為公,卻畢竟是狹隘了。-富弼

今日在此與範公別過,不知何時才能相見。然“心憂社稷,照拂百姓”八字,山高水長,弼絕不敢忘。-富弼

感動,換位思考,就算自己不喜的人,也可以理解。心係社稷百姓,所以才能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歐陽修《朋黨論》

 

 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祿也;所貪者,貨財也。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終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為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堯之時,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為一朋,君子八元、八愷十六人為一朋。舜佐堯,退四凶小人之朋,而進元、愷君子之朋,堯之天下大治。及舜自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並列於朝,更相稱美,更相推讓,凡二十二人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書》曰:“紂有臣億萬,惟億萬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紂之時,億萬人各異心,可謂不為朋矣,然紂以亡國。周武王之臣三千人為一大朋,而周用以興。後漢獻帝時,盡取天下名土囚禁之,目為黨人。及黃巾賊起,漢室大亂,後方悔悟,盡解黨人而釋之,然已無救矣。唐之晚年,漸起朋黨之論。及昭宗時,盡殺朝之名士,或投之黃河,曰:“此輩清流,可投濁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異心不為朋,莫如紂;能禁絕善人為朋,莫如漢獻帝;能誅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亂亡其國。更相稱美、推讓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後世不誚舜為二十二人朋黨所欺,而稱舜為聰明之聖者,以能辨君子與小人也。周武之世,舉其國之臣三千人共為一朋,自古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興者,善人雖多而不厭也。

    嗟呼!治亂興亡之跡,為人君者可以鑒矣!

譯文:(來自文言文在線)

   臣聽說關於“朋黨”的說法是自古就有的,隻希望吾君能辨識他們是君子還是小人罷了。大體說來,君子與君子,是以理想目標相同結成朋黨;小人與小人,以暫時利益一致結成朋黨。這是很自然的道理嗬。

    然而臣又認為小人沒有朋黨,隻有君子才有。這是什麽緣故呢?(因為)小人所喜的是利祿,所貪的是貨財。當他們利益一致的時候,暫時互相勾結而為朋黨,這種朋黨是虛偽的。等到他們見利而各自爭先,或者到了無利可圖而交情日益疏遠的時候,卻反而互相殘害,即使對其兄弟親戚也顧不得。所以臣認為小人無朋黨,他們暫時為朋黨,是虛偽的。君子就不是這樣。他們所依據的是道義,所奉行的是忠信,所愛惜的是名譽和節操。用它們來修養品德,則彼此目標相同又能夠互相取長補短;用它們來效力國家,則能夠和衷共濟,始終如一,這就是君子的朋黨。所以做君王的,隻應該廢退小人虛偽的朋黨,而任用君子真正的朋黨,隻有這樣,才能天下大治。

    堯的時候,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為一朋黨,君子則有八元和八愷共十六人為一朋黨。舜輔佐堯,廢退四凶小人的朋黨,進用八元八愷君子的朋黨,堯的天下得以大治。等到舜自己做了天子,皋陶、夔、後稷、契等二十二人並列於朝廷之上,彼此遞相稱美,互相推舉謙讓,共二十二人為一朋黨,舜一一任用他們,天下也得以大治。《尚書》上說:“紂有臣億萬,便有億萬條心;周有臣三千,卻隻是一條心。”紂的時候,億萬人心各不相同,可說是不成其為朋黨了,然而紂卻因此而亡國。周武王的臣子三千人結成一個大朋黨,但周卻因此而振興。東漢獻帝時候,把天下所有名士都看成黨人而予以囚禁,直到黃巾軍起來,漢室大亂,這才悔悟,把黨人都予釋放,可是局麵已經無法挽救了。唐朝晚年,又逐漸興起朋黨的說法,到昭宗時,把在朝名土都殺了,有的還被投到黃河裏,說是“這些人自稱清流,可以投他們到濁流裏去(讓他們變成濁流)”。然而唐朝也即隨之滅亡了。

    那些前代的君主,能讓人人各懷異心不結朋黨的,莫過於紂;能禁止、斷絕好人結為朋黨的,莫過於漢獻帝;能誅殺清流朋黨的,莫過於唐昭宗時代。然而都因此致亂而使他們亡國。而彼此稱道讚美、推舉謙讓而自信不疑的,莫過於舜的二十二臣,舜也並不懷疑他們且都予以任用。然而後代的人並不譏諷舜被二十二人結成的朋黨所欺騙,反倒稱讚舜是聰明的聖人,因為他能辨識君子和小人嗬。周武王時代,推舉他的國裏臣子三千人合成一個朋黨,自古以來結為朋黨的,從人數之多與規模之大都莫過於周,可是周卻因此而振興,那是好人即使很多他們也總覺得不夠的緣故嗬。

    唉,這些治亂興亡的史跡,做君王的很可以引為鑒戒呢!

眾賢之進,如茅斯拔。大奸之去,如距斯脫。我夏竦,官家慶曆年間貶黜出去的大奸,我又回來了。可他(石介)這個俊良就難說了。-夏竦算計石介

進用賢人為朝廷做事,就如同拔茅草一樣,隻要拔起一根,其他的茅草也會連帶被拔起來。換言之,隻要有一個賢人出頭,其他賢者也會陸續跟進。相反的,消除壞人,要像拔除雞爪一般,必須使他再也無力做壞事。(引自石介所作的“慶曆聖德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