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尿素袋子:時尚與腐敗

(2007-10-27 20:04:11) 下一個

朋友的孩子十八歲,上了大學,小夥子穿戴很新潮。一件淺色的西裝外衣,下擺上隱隱約約印著一些字。於是開玩笑跟他說:小夥子,這件衣服很漂亮呀,可是怎麽隻有一邊有字,另一邊沒有呢?還沒等他說什麽,就有人替他說:你這位叔叔不懂得時尚,這是很時髦的衣服,要的就是這個樣子。我恍然大悟地說:是嗎?二十年多前,中國的農村公社裏進口不少日本的化肥。化肥袋子是布做的,質量還不錯。社員們用完了化肥,袋子舍不得扔掉,就染了色,做成衣服穿,看上去很像你穿得這樣的衣服,衣服上印著字,隱隱約約的,仔細看,才看出印的是“尿素”。這話自然引起一片笑聲。另一個朋友說,那纖維布料子確實不錯,抖抖摟摟的,夏天裏穿著涼快。你以為普通的社員能穿嗎?都是公社的幹部穿的。那時有一首民謠說道:“大幹部,小幹部,個個穿著抖摟褲,前麵是日本,後麵是尿素。”又是一片笑聲。

聽起來象是玩笑。尿素的袋子做成衣褲,廢物利用,而且成為二十多年後的時尚的先驅,應該無可厚非。不過隻有公社(就是現在的鄉鎮)幹部們才有權力支配公社的東西,哪怕是用過的化肥袋子。中國基層官員的腐敗的苗頭可能從那時就開始了。隻不過那時隻是幾個化肥袋子而已。後來則是胃口越來越大了,豈是幾個進口化肥袋子可以打發的。用大家的錢不心疼,比用自己的大方多了。據報道,廣東省東莞塘廈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為民(名字起得好),拿了鎮上的錢四年內到澳門賭博257次,輸了9000多萬。最頻繁的一個月,赴澳門竟高達17次,最多的一個星期,往返澳門5次,輸掉的錢都是來自鎮裏的集體企業。真是扳到集體財產這顆不疼的牙,他名下的財產卻安然無恙。江蘇海門德勝鎮去澳門則沒有廣東那麽方便,那裏的黨委副書記、鎮長張健隻好不辭勞苦坐車從海門到上海,再坐飛機從上海赴澳門賭博。在不到兩年時間內,鎮長來往澳門賭博40多次,共輸掉1700多萬元人民幣。巨額賭資來自侵吞和騙取的公共資金,收受他人的賄賂和詐騙的他人的財物。小小的鎮長,貪婪的胃口實在不小。貪汙的大幹部、小幹部,也不隻是李鎮長和張鎮長二位。貪汙從化肥袋子已經到了幾千萬元的賭資,真可謂與時俱進。沒有製度化的監督機製,中國的大小官員的貪汙問題是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的。誠然,對“人民公仆”來說,讓主人監督不是件舒服的事情,但卻可以減少甚至避免這樣的貪汙大案,老百姓和國家減少一些損失,“公仆”們也免得為此鋃鐺入獄,爭取有更多的“為人民服務”的時間和機會。不知道現在的進口化肥袋子還有沒有人要,鄉鎮的領導們不要的話,“社員”們能否用來做件衣服,趕趕時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