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西蘭大選,兩大黨華裔候選人對擂? (圖)

(2007-11-18 23:47:16) 下一個

作者:西風瘦馬

本人上周在中文報紙『鏡報』及中文網站『Skykiwi』上發表的【新西蘭明年大選,兩大黨華人候選人將對決】一文在華社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幾天來,和朋友閑談都離不開究竟各黨華裔候選人會不會在Botany一爭高低這個話題。其實現在討論新西蘭明年大選話題原本為時尚早,但因國家黨國會議員黃徐毓芳女士11月2日在接受奧克蘭東區區報[Eastern Courier]采訪時首次披露將於明年在奧克蘭東區Botany新選區競選之後,大選話題被提前炒熱,種種對多名華人政黨候選人動向的猜測紛紛在媒體曝光。

有關霍建強律師被傳出也會在Botany新選區角逐議員一席的說法大概是中文媒體對英文先驅報一篇文章過度解讀所致。英文先驅報記者Audrey Young十一月三日撰文表示,工黨資深議員、前工黨內閣部長George Hawkins雖患腸癌,但仍有意代表工黨明年參加Manurewa選區選舉之外,文中還特別提到: “黃徐毓芳將代表國家黨在Botany區競選,因為這個新選區華裔比例較高,工黨黨魁克拉克女士現也有意尋找一位華裔人士代表工黨與黃徐毓芳爭奪這個席位。據聞奧克蘭華裔律師霍建強是工黨明年大選青睞的人選之一。不過,霍建強律師並未對此發表肯定或否定意見。”

其實英文先驅報記者Audrey Young隻是表示, 霍建強律師有可能被工黨選中參選,但並沒有提到他會被工黨派到Botany區與國家黨候選人一爭高低。

另有一種版本的說法是, 傳出霍建強將角逐Botany區是國家黨或行動黨投石問路的策略,以此試探公眾及工黨的反應。不過,我個人傾向於第一種說法,這不過是中文媒體過度解讀英文先驅報記者Audrey Young文章的一種猜測,應該與國家黨及行動黨無關。

工黨或行動黨有意派出華裔候選人在Botany選區與國家黨競爭並不讓人感到奇怪,但最讓人擔心的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決策,最後的得票結果隻會讓華裔候選人和華裔選民支持者感到難堪。華人及華裔候選人有可能再一次被當槍使,這不是很可悲的一件事嗎?

Botany是奧克蘭近年發展最迅速之一的新開發區,新住宅及商場興建快速,人口流入迅猛。從人口結構分析,Botany新選區居住的大多是經濟收入好的家庭,該區亞裔人口約占33%,這較有利於國家黨候選人勝出。如果工黨真如傳言一樣派出一名華裔候選人與黃徐毓芳女士一拚高下,結果最大的可能性是慘敗,但工黨唯一能達到的目的是分散國家黨的選票,讓其它黨第三者的候選人當選。行動黨指派華裔候選人也到Botany爭奪這一席位不是不可能,行動黨總不能坐以待斃被趕出國會。利用華裔候選人的參選可以增加行動黨和國家黨在別的選區談判的籌碼,最後丟卒保車也是一步好棋。工黨當然巴不得行動黨進來擾場,最後說不定還有亂中取勝的機會。以目前情況看,沒有任何一名政黨華裔候選人能與黃徐毓芳女士的魅力相比,非要在Botany選區一決高下,工黨或行動黨的華裔候選人要有被華裔選民指責內哄的思想準備。

現在有意代表工黨上陣參選的華裔精英們都早已躍躍欲試,為能得到黨內提名也已在積極活動中,對華社而言,這早就是公開的秘密。

個人愚見,工黨一向對華人缺乏了解,對華裔精英缺乏公平及有效的考核機製,上一屆大選前,鄭成美先生從工黨出走至進步聯盟黨,卿太行先生提前中箭落馬都說明了這一點。克拉克女士最新一輪內閣改組沒有跳出論資排輩的框框,被外界批評為“毫無新意”並不讓人感到奇怪。

我個人認為,工黨不能再用老眼光去挑選一個木偶式的人物應付華裔選民,僅僅以吸收華裔籌款來判別能力的高低是慢性自殺的做法。工黨需要的是一個既在華人社區有良好形象,又能上傳下達,溝通工黨與華界及新聞界之間關係的代表性人物,黃徐毓芳女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國家黨挑選到黃徐毓芳女士進入國會不但是對華裔選民的重視,也是國家黨的榮幸。11年來,黃徐毓芳女士一直在華社中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讓國家黨始終能了解到華裔選民的訴求,同時也在每次大選中為國家黨贏得了不少華裔選票。五朝元老一方麵顯示了她不凡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麵也說明了華裔國會議員對國家黨的重要性。行動黨也已意識到了華裔選民在大選中舉足輕重的作用,2006年12月11日,行動黨黨魁Rodney Hide罕有的提前召開華人媒體發布會,力舉王小選下屆大選中在行動黨內排名第三位議員,並且宣布王小選成為黨內第一個確認參加2008年大選的候選人。2002年大選,行動黨成功的宣傳締造了新西蘭大選中的神話,絕大多數華裔選民的選票投向了行動黨。鬼使神差,排名第10的王小選先生借黨內議員Donna Awatere Huata因醜聞退出國會而成為了新西蘭第一位男性華裔議員。

反觀工黨,執政近9年都沒有出現一位華裔國會議員,所謂重視華裔不過是一句空話。除了大選來臨前夕籌款晚上能見到工黨政要外,平時,很難見到工黨與華社有良好的溝通體製,華人對政府政策的不滿沒有能及時反映上去,這從移民部長宣布他那自鳴得意的投資移民政策就可見一斑。

工黨移民政策朝令夕改,創業移民血本無歸,投資移民心灰意冷,年邁父母與家庭最後一名成員天各一方,工黨政府榨幹了留學生們的血汗錢卻不願給他們留下一條生路,一些留學生被逼走上出錢購買假工簽的違法之路。

工黨與華裔選民漸行漸遠,工黨如何才能吸收華裔精英為其效力已成為一個緊迫問題,而挑選華裔國會議員之路究竟還要走多久??

這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國家黨國會議員黃徐毓芳女士信心十足的戰書已拉開了下一屆大選話題的序幕。而工黨究竟挑選哪一位華裔精英在明年大選中上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