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有感(越戰泄密)(下)
電影看多了的人就可能想政府要給艾斯伯格來一個車禍等等等,但盡管尼克鬆是最膽大妄為的美國總統,從後來基本弄清楚了的事實來看,根本就沒有人這樣想過。他們決定用一個老套路,敗壞艾斯伯格的名聲。
但這件事卻是十分辣手,他們有艾斯伯格的全部檔案,想得到應該是不少,進入到那個層次的人應該會通過多少檢查。但全都沒有價值,這家夥不吸毒,沒有醜聞,本來就一個極右鷹派,根本沒有什麽共產黨的朋友。
但那幫人都是很有想象力的,估計他們是都對自己的精神醫生談過自己的一些彎彎繞的東西,於是就想艾斯伯格的醫生那裏也應該有類似的東西。當然,這在美國是受到最嚴格的法律保護,沒有法官會給他們這樣的許可。沒有關係,明的不行,那就偷吧。
當他們拿到東西,卻大失所望,那個醫生認為艾斯伯格有榮譽感,同情心,還十分愛國。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想這個美奸隱藏得好深,連對自己的醫生都不說實話。不但沒有用,後果卻是災難性的,因為這些小偷和“水門竊聽事件”中的是一幫人,就是從這些蛛絲馬跡裏麵,那些記者窮追不舍,終於讓尼克鬆辭了職。這幫人是都是前CIA的特工,尼克鬆不能正規動用FBI,因為偷東西肯定非法。
總之,這些特工是又蠢還笨,本來應該是深夜偷偷摸摸的進到醫生的辦公室,把檔案拍照就走人。結果打不開保險箱(因為很老),又燒又砸的,把辦公室弄得一塌糊塗,醫生當然報了警。但是,醫生發現什麽東西都沒有丟,以下的推理就是非常簡單了:一些人深夜到某個辦公室呆了很長的時間,打開保險箱,檔案翻得一塌糊塗,卻什麽都不拿,那麽他們隻能是衝著檔案去的。接下來就要猜最可能是誰的檔案,這就簡單了,那個醫生最有名的病人就是艾斯伯格,那時他可以說是全國最出名的人,然後就是誰對他最感興趣,隻有美國政府。
這是整件事中最不可思議的部分,CIA是怎麽訓練特工的?難道這些特工從來不看電影?因此不知道怎麽來偽裝犯罪現場?至少應該拿點什麽值錢的東西,最好是處方藥,這樣就很有可能被看成一個普通的盜竊案。自從看了他們的故事以後,我對電影裏那些神通廣大的特工就再也沒有了崇敬。
“水門事件”那就更具有戲劇性,一次偶然的飛機失事,發現有一個死者帶有大量的現金(有黑社會的嫌疑),FBI開始調查(原來隻是地方警察在調查),一查就不得了,發現此人大有來頭,是前CIA的特工,現在正在為尼克鬆的競選委員會工作,是所謂的“管子工”。當然,他們的工作肯定不是為白宮維修下水道,這個名詞有點玷汙了雖然那些髒兮兮的,但卻是萬萬不能少水管工。雖然他們的收費很有些高,但卻是一個堂堂正正的行業。而這些人的主要工作是防止泄密(不是漏水),就這樣把竊聽,偷檔案的非法故事慢慢地都帶了出來。
然後一個被稱為“深喉”(來自於那部轟動一時的電影)的老兄開始偷偷(非常的神秘,用了地下工作的手段,像窗口擺一盆花就是接頭暗號)地對記者爆料,由於那些料實在太猛,於是大家都猜那麽深的喉一定是個大官。美國人猜了30年(神秘總是會調足人們的胃口),一直到2005年才有了答案,“深喉”自己站了出來,原來是FBI的副局長!這個官可真是不小。
《維基百科》說:水門事件一共導致69位政府官員被起訴,48人被定罪,其中的主要人物包括:
約翰·紐頓·米歇爾,聯邦司法部長,偽證罪名成立,被判有期徒刑1至4年,服刑19個月;
理查德·克萊恩鄧斯特,司法部長,因“拒絕回答問題”入獄服刑1個月;
傑布·斯圖爾特·馬格魯德,總統連任委員會主席(這是總統最器重的人),1973年8月對串謀罪認罪;
哈瑞·羅賓斯·鮑勃·霍爾德曼,白宮辦公廳(相當於中國的中央辦公廳)主任,串謀、妨礙司法、偽證罪名成立;
約翰·丹尼爾·埃立希曼,尼克鬆總統顧問,串謀、妨礙司法、偽證罪名成立;
約翰·W·迪恩三世,白宮律師,妨礙司法罪名成立;
德懷特·L·查平,總統副助理,偽證罪名成立。
從罪名大致可以看出,並不是指使人偷檔案或者竊聽,那是小事,而是妨礙司法,這是重罪。那種事知道的人不會多,而且未見得來自最高層的授意,問題是出在媒體揭露後的拚命掩蓋,一點點陷了進去,導致差不多把白宮裏麵的頭麵人物一鍋端了,如果不是後來的總統赦免了尼克鬆,極有可能他也要進監獄。
為什麽要掩蓋,那我們就不陌生了,為了維護領導的形象,黨派利益,說到底就是自己的利益,看來美國和中國實際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當然,如果也不是“越戰泄密”時報紙打贏了官司,報紙受到了政府的控製,這些人那會落得這樣的下場。
艾斯伯格和史諾登還有一個不同,他根本沒有想過跑路,雖然他知道美國政府會很快找到他的。因為那個文件是曆史資料,讀的人非常少,還要有機會複印幾千頁,再加上他廣為人知的反戰背景,他是跑不掉的。所以當聯邦政府通緝他的時候,他完全承認自己的所為,到FBI 送貨上門。
聯邦政府對艾斯伯格起訴共有十幾項罪名,如果全部被定罪,要蹲高達115年的大牢。但是結果卻是戲劇性的,被判無罪,這是美國法律最讓人驚奇的一點,因為他不論怎麽說都非常明顯地違反了法律,但陪審團說無罪就是無罪。
結論基本上是二點,一,陪審團認為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也就是當政府有意欺騙民眾的時候,揭露真相不能算違法(這時合同可被看著無效);二,原告(政府)有非常明顯地迫害公民的行為(比如偷病曆),原告這樣的行為不能原諒。
當然,我們可想而知,艾斯伯格(他還活得好好的)對史諾登行為大加讚賞,說他等這一天已經有40年了。他總算有了一個繼承人,於是鬆了一口氣。
越戰對美國人的影響極大,很多人不願意當兵,但那時的征兵卻是用法律強製的。前後共有超過百萬美國大兵在越南服過役,大多數美國家庭都麵臨著自己的家庭成員有到越南打仗的可能。
越戰泄密的結果就跟基辛格預測的一模一樣,政府失掉了民眾的信任,引起了全國性的反戰運動,這個仗真的難得打下去了。大批年輕人不願意入伍,就跑去了加拿大,後來的美國總統克林頓也反對越戰,不過聰明人永遠有門路,他以到歐洲讀書來逃避兵役。
當年克林頓和老布什競選總統,我以為這還用選嗎,老布什是如假包換的戰鬥英雄,航母上的飛行員,執行任務被日本人擊落,他是唯一的幸存者,還漂漂亮亮的完成了海灣戰爭,而克林頓卻可以看成是一個逃兵。但是,偏偏克林頓還贏了,可見美國人多麽反感越戰。雖然不能說反戰運動是因艾斯伯格而起,但是,他所起的作用不能低估,政府要是在騙人,憑什麽要老百姓聽你的安排。
那一段時期是美國報紙的黃金歲月,和美國政府打官司是全勝,接下來讓美國總統辭了職。但是,佳人已遠去,隻因網絡來,美國的報紙在總體上根本無法與之競爭,都處於風雨飄搖中。在越戰泄密中的二大明星,《華盛頓郵報》現在被認為是一個教育機構,因為其收入已經主要不是來源於報紙了。《紐約時報》前一段時間把自己的大樓抵押了出去,因為沒錢了。報紙看來總有一天要無紙化。
這樣帶來了一個無法避免的後果,以前的報紙,是可以花力氣弄一些深度報道,分析的。現在就難辦了,因為網絡上的新聞是以分鍾來計算的,晚了,就不叫新聞。報紙夾在網絡和期刊之間找不到路,隻能把新聞快餐化,快餐哪裏還有味道,現在的報紙記者就淪落到和麥當勞的工人差不多了。
那個時代的名記者還是很牛的,比如當法官對《紐約時報》發了一個臨時禁令,艾斯伯格就把文件又給了《華盛頓郵報》。當記者們不休息地苦幹,把工作弄完了以後,報紙高層卻就發不發產生了分歧,跟政府作對可不是鬧著玩的事情,這些人得考慮報紙前途,記者可以跳槽,總編就難了。於是決定等法庭的結果出來以後再說,因為那個法官根本就沒有說報紙登是錯的,隻是認為報紙用不著這麽急,他需要進一步聽證。
這一下記者就要造反了,有一個名記者直接說,如果不登,他就辭職,而且要寫一個聲明跟《華盛頓郵報》劃清界限。這裏要知道美國法律文件必須要有明確的對象,隻能是《紐約時報》,美國沒有一個某某部,一個文件能管所有的媒體,真是有些不那麽方便。《紐約時報》不敢藐視法官,而《華盛頓郵報》反正沒有接到禁令,繼續登並沒有法律上的問題。
美國的報紙一般是總編負責製,發行人(老板)任命總編,老板並不直接幹涉報紙的日常運作。但這時《華盛頓郵報》的總編卻深感為難,隻好深夜打電話把老板叫醒,她想了一想,拍板照發無誤。
此人就是凱瑟琳·葛蘭姆(Katharine Meyer Graham),“她的個人自傳《個人歷史》記錄了家族120年的歷史,以及《華盛頓郵報》的經營歷程,被認為是美國政治發展的重要參考記錄材料之一。”《維基百科》
作為女人又是著名媒體人物,她經曆了美國的婦女解放以及主導了“水門事件”的報道,和現在的美國女強人不是一個級別的,除了希拉裏能與之一比。她的故事頗有些傳奇,雖然出身在富貴之家,但從小缺乏父母的關愛,很有些自卑不自信。後來丈夫外遇,自殺,她不得已接過困難重重的《華盛頓郵報》,本想過度一下讓兒子接手,卻不料把此報變成了與《紐約時報》齊名的全國性大報,她變成了第一個進入美國500強的女老板。生前是華盛頓的大紅人(當然不是因為相貌),美國媒體的代表人物,死時轟動一時(我就是那個時候和知道她的),美國總統為她發表講話。
然而最近,她的後代把《華盛頓郵報》賣給了一個網絡大亨,大家都認為這標誌的一個時代的結束,報紙的存在隻能和網絡結合起來。
新聞媒體並不是總在和政府唱反調,他們之間的關係相當複雜。首先得明白,聯邦政府幾乎沒有自己的媒體,說幾乎,是最近“美國之音”才對國內廣播,但估計沒有多少美國人知道還有這個東西。美國電視媒體基本上是五個巨頭控製,ABC,CBS,NBC,CNN,FOX,絕大多數美國人是從它們知道美國和世界發生的事情,當然,現在還有網絡媒體。但是,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是私營的上市公司,與美國政府沒有直接的關係。
這樣一來,政府必須依靠它們傳達自己聲音,最好是變成自己的傳聲筒。政府也是有能力給它們一些小鞋穿,最典型的就是無線電的波段是聯邦政府控製的,這個可是它們的命脈。
總的說來,一般情況下,有一些媒體公司不喜歡現任總統,有一些相反,如果認為總統代表著某些政治勢力,那就是不語而喻的。現在的奧巴馬是FOX的死敵,CNN基本中立,其它幾家則被認為是支持他的。如果總統站到了所有媒體的對立麵,像尼克鬆,那總統就難當了,媒體是有很強的左右民意的力量,而美國總統卻是要大家來投票的。
美國的媒體說好的,叫做五光十色;不好就是,魚目混珠,因為辦一個媒體是太容易了,比開一個小餐館要簡單多了,那至少衛生部門要來檢查。這一點和中國大不一樣,至於能不能混下去,那要看賺不賺錢。至於弄到政府來訴訟,是極少見到。
經常可以看到網上議論美國媒體根本沒有正義,這裏首先得明白兩點,第一,美國的媒體都是私營企業,不賺錢就不能存在下去,這是第一位的;第二,媒體是人辦的,文章是人寫的,人都是屁股決定腦袋,所以文章也隻能是代表那個人的,或者說,某個媒體代表著某些勢力,其觀點都是免不了傾向性的。
每當我看到有人(特別是網上的中國人)對美國媒體十分憤怒的時候,我都十分不解,事情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難道這些人知道某個媒體完全是公正的,能代表所有人的觀點。那麽請告訴我,是哪一個?我估計他們隻能自己辦一個才能滿意。
在美國媒體上找到罵或者捧中國政府或者美國政府的文章都不難,甚至同一個媒體都經常出現相反觀點,拿某個觀點來說事很有點沒有意思,隻能證明美國媒體的多樣性,人總能找合乎自己胃口的東西,證明不了你的觀點就是所謂美國人民的想法。
其實像我這樣中國人,對媒體隻有一種觀點肯定不會陌生,難道那令人滿意嗎?
不管怎麽說,我想大家都同意政府必須受到民眾的監督,但如果沒有不受政府控製的媒體來爆料,民眾就根本就不能知道那些私下的勾當,何以來監督?
艾斯伯格開始根本沒有料到後來的事情會發展到那個地步,有些目驚口呆地看著媒體和政府把官司一直打到了最高法院,而且自己以完全無罪收場,他倒是準備作為殉道者去蹲大牢的。當然,他也沒有料到尼克鬆作為總統會幹出那種違法的事情,這就完全證明了一個獨立於政府的媒體對美國的價值,也就完全證明了最高法院判決的必要性而不可動搖。
最後對用詞作一些說明,文中的美國政府應該是美國行政當局(administration)或者是白宮(white house)。因為美國的內外政策都是離不開美國國會(capital hill),所以在美國的新聞中有著上述兩個不同的稱呼,這兩個機構的意見往往不一致,這種不同在中國是看不到,那是一家人,沒有這種必要。
如果僅僅認為美國就是行政當局說了算,那是對美國政治的一種誤解。
最後忍不住來吐一下槽,奧巴馬的醫療保險網站到現在仍然不能正常運行,已經超過二個月了。這個網站肯定比amazon簡單,流量也比不上。你能想象amazon網站會二個月不能正常工作嗎,那它就完蛋了。當然,所有的雇員就會沒有工作,股東的股票價值也會成為零,所以它的網站就不會這樣。而政府雇員不會失去工作,政府的股東不知是誰,政府也不怕訴訟,反正是納稅人掏腰包,所以政府辦事總是那樣不靠譜。
那一次,大家保衛自己的知情權,不允許政府隱瞞真相忽悠大家去當炮灰,這是不需猶豫的。
這一次,政府的說辭是為保護美國和人民的安全。整個社會就表現的猶豫不決了。
對我來說,理性的選擇是,在必要時寧可放棄一些安全感,也要守住自己的知情權。自由應當是有代價的。
what's the difference?
對比美國公眾對埃爾斯博格和斯諾登態度,其實讓人悲哀。
美國人的評論好像不是這樣看的。最新的看法是,他們認為Perrot的參選沒有影響到選舉結果。 Quote:
The effect of Ross Perot's candidacy has been a contentious point of debate for many years. In the ensuing months and years after the election, various Republicans asserted that Perot had acted as a spoiler, enough to the detriment of Bush to lose him the election. While many disaffected conservatives may have voted for Ross Perot to protest Bush's tax increase, further examination of the Perot vote in the Election Night exit polls not only showed that Perot siphoned votes nearly equally among Bush and Clinton,[4] but of the voters who cited Bush's broken "No New Taxes" pledge as "very important," two thirds voted for Bill Clinton.[5] A mathematical look at the voting numbers reveals that Bush would have had to win 12.2% of Perot's 18.8% of the vote, 65% of Perot's support base, to earn a majority of the vote, and would have needed to win nearly every state Clinton won by less than five percentage points.[6] Furthermore, Perot's best results were in states that strongly favored either Clinton or Bush, or carried few electoral votes, limiting his real electoral impact for either candidate. Perot appealed to disaffected voters all across the political spectrum who had grown weary of the two-party system. NAFTA played a role in Perot's support, and Perot voters were relatively moderate on hot button social issues.[7][8]
Furthermore, Bush's approvals never went above 45% from February 1992 until weeks after the election, according to Gallup.[9] In the recent history prior to 1992, only Jimmy Carter's term saw such numbers, during which he lost to Ronald Reagan.[10] During the portion of the race when Perot had (temporarily exited), Bush continued to trail Clinton consistently, with polling numbers often double digits behind the Arkansas governor.
The complexity is when you have to interface with many other external system synchronously. These systems are needed to pull credit history, verify IRS information, etc. etc.
If you have tried to obtain an accurate auto insurance on line, you will know the complexity involved.
Of course it doesn't help when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rocess mandates the lowest bid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