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盡管我閉上雙眼,我依然看到了玫瑰人生

(2008-12-25 06:46:50) 下一個
盡管我閉上雙眼,我依然看到了玫瑰人生


最近一個朋友出差順道來看我,我陪他喝酒,聽他訴苦。酒喝得差不多了,我突然有了幻覺,好像又回到了很久以前。那時候他一個人,跟我一樣擠在一個不能再破的apartment 裏,也是這樣拿著酒,談他是多倒黴,太太孩子簽不過來,自己錢沒有錢,身份不知道什麽時候能解決。
我知道現在是今非昔比了,他有了綠卡,買了幾十萬的房子,錢掙得比我多很多,可苦訴得更厲害,因為他的孩子兩年前讀了MBA,畢業後工作怎麽辦,401K最近縮水了一大半,等等,等等。
說實話,我有點怕他,我那點樂觀主義容易嗎,你跟我把它折騰得沒有了,那我可就慘了。

想到最近我看了一篇《華爾街日報》的專欄文章,講到掙錢的多少與幸福無關,也與你的成就並無直接關係,想到也是,我看周圍的人,掙十萬的人肯定不能說比五萬的人要快樂兩倍,如果你把標準定成巴菲特,你一輩子都不可能有成就感。那篇文章的結論是:隻有親情才能給你真正的快樂。《華爾街日報》是有點老套。
我想:生活基本滿足後,快樂僅取決你能否是一個樂觀主義者。
可樂觀主義怎麽來的 ? 我想肯定有一大堆人在研究,這畢竟是太重要了,看了一看,卻發現有很多人認為,樂觀和悲觀主義是天生的,與遺傳有關,這可是一個徹底悲觀主義的結論。
不過我認為恐怕有點道理,母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樂觀主義者,盡管她一生苦難多多,現在人難以想象,看過我文章的人應該有所了解。可她從來告訴我們的都是,這個世界有多麽好,人總是好的。
把我搞得吃盡了苦頭才知道,這個世界跟童話不一樣;人總是好的,當然,那要等你當了老板。
我有時也想,她是我知道的最聰明的人之一,又經曆過那麽多世態炎涼,不可能看不透人生,她那麽說,隻是想我能夠活得容易一點。

記得有一次,我可能和小夥伴吵了架,就去接下班的母親,我們一起在晚霞中慢慢走回家,當我們走到一個山坡上,看到在絢麗的霞光裏逐漸隕落的夕陽,我不由地說:
“黃昏總是讓我憂傷。”
母親大為吃驚,因為我那時還不到十歲。她習慣地摸摸我的額頭,彎下身子關切地問:
“你那個小腦袋哪裏來的這種奇怪想法?”
“本來就是嘛,這麽好看,天卻馬上就要黑了。”
“可明天它還會有的呀。”
“可今天沒有了。”
“為什麽你不想,明天它會更美麗呢?”
要是現在我就會說:再美麗不過也是黃昏罷了。當然,我已經無法跟她這樣說了,所以還是我對了。
不管怎麽說,我都對她真正懷有無限的感激,不僅僅是因為她給了我生命,更因為她遺傳和教我怎樣樂觀地看待人生,使我在看來都熬不過去的時候,能想到還有明天……..。

我看古人也這樣,也可以他們把他們分為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比如李商隱就是悲觀主義者,“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意思也跟我黃昏的憂傷一樣。蘇軾卻說:“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這是我所讀到的最樂觀的詩詞。
實際上蘇軾比李商隱更倒黴,李商隱是一生不得誌,而蘇軾卻是因為莫名其妙的詩案,命都差點沒有了,從高處落下,一貶到底,滋味更不好受,而前幾句正是在他被貶時寫的,可見樂觀恐怕是天生的,與個人境遇關係不大。
樂觀主義者不但活的容易一些,據說也會活的久一點,一個人總是慘兮兮的,肯定不能持久,李商隱隻活了45,而蘇軾卻活了64。

我不久前看了《玫瑰人生》,一部法國電影,講的是歌手艾迪絲•皮雅芙備受磨難的一生,她幼年實際被遺棄,被寄養在開妓院的祖母那裏,後來在巴黎的街頭賣唱為生,被人發現了她天才的歌喉而成名。她有過一個女兒,死了,她最愛的男人,也因意外死了,她酗酒,吸毒,到後來病魔纏身,隻剩下唱歌,就一直唱到倒下再也不能起來。
晚年記者采訪她時,問:
“你怕死嗎?”
“我更怕寂寞。”
“你祈禱嗎?”
“我祈禱,因為我相信愛。”
“如果你要給一位婦女提點建議,你會給什麽建議?
“愛。”
“給一位少女呢?”
“愛。”
“給一位小女孩呢?”
“愛。”
這個電影絕大部分都是很冷的色調,讓人感到壓抑,包括她戀愛的時候,意味著一個悲劇的結果,但這個時候,在她病重不得不離開舞台時,卻是在陽光燦爛的海邊上說這些話,象征著她滿懷信心,自己一定能重返舞台,向人們唱她的愛。
我並不十分理解她的歌好在哪裏,隻感覺到她的歌與眾不同,也無意去評價她個人,對她的了解僅通過這部電影。但一個人經曆了那麽多苦難後,仍然相信愛,祈禱愛,可真是一個奇跡,她可真正是一個樂觀主義者。

如果你能像艾迪絲•皮雅芙那樣,曆盡滄桑還能唱到“ 盡管我閉上雙眼,我依然看到了玫瑰人生”,你就一定是個有福之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雲淡水清 回複 悄悄話 四,五年前去西班牙參觀皇宮。午後的陽光有些慵懶,遊人不多,坐在宮殿外的石椅上抬頭看藍天上飄著幾朵白雲。還沒有從參觀皇宮後那種曆史滄桑凝重感中解放出來。忽然聽到用手風琴拉的艾迪絲•皮雅芙的歌“玫瑰人生”。人不論生在何地,皇宮還是村莊;人不論生中何時,二十世紀的今天還是遠古,最能打動人心的還是“愛”,特別是那些曆經滄桑,但還有能力去愛,還能對生活微笑的人。“玫瑰人生”唱出了很多人深處的渴望。
南人1969 回複 悄悄話 好文。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