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際

為了真實,痛恨欺詐
正文

慶祝建國60周年2

(2009-09-23 17:30:14) 下一個

(29) 1960年,中國第一枚近程地對地導彈研製成功。 ——長征係列火箭 (30) 60年代初我國就開始了研製大型運載火箭技術。19805 月,向太平洋海域發射大型運載火箭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運載火箭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31) 1981920,我國首次使用一枚大型火箭將3顆不同用途的衛星送入地球軌道,成功地實現了一箭多星的壯舉。 (32) 根據航天運載的需要,我國研製成功了“長征一號”、“ 長征二號”、“長征三號”、“長征四號”等4種“長征”係列火箭。目前,我國的長征火箭家族已發展為有9種型號的火箭係列,使國外認識到中國航天的運載能力和水平,標誌著中國航天技術具有堅實的基礎。 ——人造地球衛星 (33) 1970424,我國進行了首次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地將第一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197233,我國又發射了第二顆科學技術試驗衛星。19751116,中國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發射成功。

五、能源技術 ——核能的和平利用 (34) 196610月,中國首次發射導彈核武器實驗成功。 (35) 19718月,中國自己製造的第一艘核潛艇下水。 (36) 19586月,在前蘇聯的幫助下,我國建成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位於浙江省的秦山核電站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核電站。它采用世界上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的壓水堆型,並采用經過實踐檢驗的安全設計標準。1984年動工,199112月建成並首次並網發電。 迄今,我國已擁有秦山和廣東大亞灣兩座核電站,國家擬在近期再建設4個核電項目。 (37) 此外,我國還在研製的其他幾種核反應堆:1、清華大學核能設計研究院已研製成功5兆瓦核供熱反應堆;260萬千瓦的先進壓水堆核電站AC600,目前正在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研製;310兆瓦高溫氣冷堆實驗堆開發研製,目前正在清華大學核能設計研究院進行;4、快中子增殖反應堆核電站預計在2020年左右投入商業運行;5 、聚變反應堆核電站的廠家自1958年起,現已列入“863計劃”。 ——其他新能源 (38) 磁流體發電自60年代開始研究,80年代已經建立了3個具有一定規模的研究基地,目前此項目已列入“863計劃”,計劃在本世紀末建成一座2兆瓦燃煤磁流體發電一蒸汽聯合循環實驗裝置。 (39) 太陽能發電的研製始於1958年,目前全國約有38個單位和大學從事光伏的研究和與發展工作。自1976年開始地麵用太陽電池商品化生產以來,現在已共有12條地麵用太陽電池的生產線或工廠。 (40) 風力發電在三北北部地區和東南沿海及島嶼發展迅速,19 86年山東榮成市引進3台發電機組,組成我國第一個風力電站,1991 年與德國共同完成了浙江嵊泗風力發電站的建設,並網發電均運行良好。 (41) 生物質能源是近年來我國政府采取“因地製宜,多能互補,合理利用,講求效益”的政策,大力發展的農村能源,目前已取得明顯的效果。 (42) 地熱能方麵,我國西藏地區已建成利用地熱發電的羊八井地熱電站,發電容量為2.7萬千瓦。 (43) 我國在東南沿海地區建有數座實驗性潮汐能電站,裝機容量為40640千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