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際

為了真實,痛恨欺詐
正文

食療與健康20

(2009-03-20 20:58:38) 下一個
28.老年人鍛煉要講重點 不少老年朋友在進行鍛煉時,往往不知從何人手。那麽,老人鍛煉要注意那些重點呢? 心肺功能鍛煉,重在堅持:研究表明,心肺功能鍛煉最適宜的運動是慢跑和步行,可根據自 身情況,每天或隔天堅持有規律的慢跑,距離逐步增加,時間半小時到1小時。 關節鍛煉,重在肩和膝:肩關節是人體運動範圍最大的關節,隨著年齡的增長,肩關節及其 周圍組織會發生老年性退化,應此應注重肩關節的功能鍛煉。鍛煉方法以俯身前後內外擺動法、 俯身畫圈法和爬牆法最好。膝關節還是一個結構複雜。穩定性差的關節,膝關節最合適的鍛煉方 法有跑步、深蹲、爬樓等。 肌肉鍛煉,腰背為先:最佳的腰背部鍛煉做法:麵朝下平躺,臂部和骨盆放平,雙手置於兩 腿側,或呈支撐姿勢;收緊背部下半部的肌肉,挺起胸部,與地麵成20-25度角,堅持一段時間後 緩慢下降,然後收緊腰部肌肉,將一側下肢伸直後向腰的方向抬起,一側鍛煉過後換另一側。 椎體鍛煉,立身之本:脊髓腔內含脊髓,是中樞神經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椎體,是 改善中樞神經係統功能的重要措施。因此,每天要有規律性地活動頸、胸、腰、尾椎,尤其是 頸、腰椎,可依次做前後屈、左右屈,左右轉動,順、逆時針方向旋轉。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 慢到快,次數適量。 29.脈壓差意義何在 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稱為脈壓差。正常人的脈壓差為30-40mmH g.現在,高血壓病人 越來越多,有的病人發現自己的脈壓差大大超過正常範圍,於是就產生了許多困惑。 常見脈壓差增大可能有這些原因:長期高血壓及動脈硬化造成動脈管壁彈性減低,致使收縮 壓增高而舒張壓降低,因而脈壓差增大。另外,長期高血壓引起心肌超負荷工作,造成心髒擴大 或主動脈瓣閉鎖不全,因而脈壓差也會加大。或者伴有甲亢或嚴重貧血時,也可能出現脈壓差增增大現象。 高血壓、糖尿病、衰老等都可以改變動脈管壁的結構和功能,使管壁變硬,彈性變差,動脈擴張,導致脈壓差增大。一般50歲以後脈壓差開始增大。與收縮壓和舒張壓增高一樣,脈壓差增大是心腦血管事件獨立的危險因素。當收縮壓高於130mmH g時,收縮壓越高、舒張壓越低,則危險性越高。 脈壓差小其中有生理性因素,如收縮壓下降一般多見於體質消瘦或虛弱者,也有病理性原因如休克、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心包填塞、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以及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嚴重二尖瓣狹窄、主動脈狹窄等。因此,發現脈壓差明顯減小時,應首先排除各種器質性病變,如經詳細的檢查之後,未能發現明確病因時,應認為屬於體質性血壓降低(主要指收縮壓)。治療體質性低血壓,除增強體力,適當加強營養外,還要防止直立時發生頭暈導致摔傷。脈壓差減小多見於高血壓早期的患者,由於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末梢血管痙攣,以致收縮壓不高,舒張壓相對增高,故脈壓差減小。對無不適感的脈壓差小的現象,不必過於介意,因為對健康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30.無痛性水腫不過雙膝別擔心 一些老年人常出現下肢水腫,或在午後或長時間站立後感覺下肢皮膚發緊;有的睡前發覺踝部或足背有鞋痕,用手指按壓可見皮膚淺凹。這種浮腫一般不超過雙膝,時隱時現,甩藥後可以消退,不用藥也能自行緩解。醫學認為,這一現象實際上是老年人機體器官、阻滯老化所致。另有一些老年人遇熱才腫,遇冷不腫;夏季多發,冬季少發。這種水腫多由於溫熱刺激因氣體表血管擴張,動脈血流量增加,淺靜脈擴張、鬱滯,導致毛細血管靜脈壓升高,體液在皮下疏鬆結締組織間隙滲聚而形成,通常發生於足、手等處。老年人大可不必為這類水腫擔心,前者是機體衰老的反映,應加強鍛煉,勤於活動下肢;後者應減少冷熱的刺激,即可避免水腫的發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