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顏知己

生命是一種體驗, 愛情是一個過程
個人資料
正文

接磚

(2007-02-10 09:06:50) 下一個

從海外原創到艾園,每逢艾米起來回應別人砸磚的時候,就有人指責她不接受批評,叫她心胸放開闊些,“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嘛。

到底什麽是批評與自我批評?什麽才是對待批評的正確態度?

我們在中國長大的人,都知道八個字:“有則改之,無則加免”。我們從小被教育要以這種態度來對待批評,也就是說,當有人批你的時候 ,你如果有他說的那些問題,你做自我批評,你改正;如果你沒有,你下回注意。一句話:你不能反駁,否則就是不虛心,就是不接受批評。

這樣定義“批評”,究竟對我們的文化有沒有好處,我不想評論,事實就是某黨一直是批評的一方,其它人隻能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免”的一方,如果你想把這倒過來,如果你想批評一黨專政的製度,先問問你還想不想要你的腦袋。

這樣的定義如果用在日常生活中,也許能避免矛盾加劇,但是也造成了一些人不動腦子,隨口亂批,反正批的對不對都不要緊,你有則改之,無則加免就是了。再加上那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基本上就是批者的一統天下,被批的人隻能聽著。

這樣的定義用在文學批評上,隻能是有害無益。

文學不是科學,沒有絕對的衡量標準,隻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同一篇文章,入你的眼,就是妙文;不入你的眼,就是糟粕。所以文學批評向來是批的批,辯的辯,罵的罵,捧的捧。即便是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也有人覺得不怎麽地。文壇上為一篇作品吵來吵去、刀來劍往的情景是常有的事,魯迅的很多雜文集,就是他跟人“吵架”的結果。

所以文學批評要允許被評的人說話,不能叫被評的人“有則改之,無則加免”,因為那樣是不能繁榮文學創作的。

但是新中國建國幾十年來,雖然表麵上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實際上是政府的一言堂。我叫你寫什麽,你就寫什麽;我叫你怎麽寫,你就怎麽寫;你不照我的寫了,我輕則批你,重則不讓你發表,再重我抓你關你殺你。

這樣的“百花齊放”是不能繁榮文學創作的。文學創作是一種非常個人化的過程,定一些標準,劃一些框框,往往就沒法創作,隻能是命題作文。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靠接受群眾意見成為大文豪,寫出傳世之作的作家是沒有的。真正的文學巨人,都是具有獨特個性的人,都是敢於堅持自己個性的人。如果一個作家是跟著批評家的筆轉的,這個人肯定寫不出什麽了不起的東西來。

所以如果你真正提倡“批評與自我批評”,如果你真的要搞文學批評,就要允許被批的人說話,不能誰寫故事誰就成了“有則改之”的一方,而批評的人可以暢所欲言,即便說得不對,即便是全盤否定,即便是號召大家都不要看你的故事,你還得有則改之,無則加免。這不叫文學批評,這也不叫百花齊放,這叫“一言堂”,叫“專製”。

如果說 LYDIADAI 的貼子是批評,那麽我的回應也是批評。你允許 LYDIADAI 說話,也要允許我說話。她批 << 三人行 >> ,我批她的貼,她可以再反批我,我可以再反批她。我並沒刪她的貼,我把她的貼移出水麵,讓更多的人看到,就說明艾園給她批評的自由。

兩艾不希望把艾園辦成文學園地,也不希望跟 LYDIADAI 這樣的網友刀來劍往,所以兩艾一向懇求大家不要把兩艾寫的東西當文學作品。我昨天的貼,也隻說明這個意思,正式反駁她的貼,我還沒貼出。

進行文學批評的人,談論“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人,提倡“有則改之,無則加免”的人,也許到了反思一下這幾個概念的時候?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