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墨農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也談虎式教育 - 條條道路通羅馬

(2011-01-22 23:30:41) 下一個
教育之道加上中美兩國的文化比較, 真是一個大的無邊的題目。 <<為什麽中國媽媽比美國媽媽好>>, 美國媽媽應該不會服氣, 中國媽媽應該也會心虛吧。中國孩子學習好是事實, 可近代的發明創造大部分是在西方也是事實。 教育體製應該是各有千秋吧。中美的教育從小學的教室布置就不同: 中國的小學桌子是一排排放好,學生是一排排坐著,美國的小學大部分是學生圍著圓桌一圈圈的坐著。

'Honey, would you mind...' 是許多美國家長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時的開場白; ‘不做完作業,不許出去玩’, 是許多中國家長布置任務時的經典語錄。 聽過一故事: 一老爹被兒子氣到暈, 在美不敢發作, 哄孩子一起回國度假,下了機場就啪啪刷了兩巴掌。- 陋習, 在美的話,早送警察局了。可有的孩子不懂事, 你等他自然開竅也就太晚了,若能打得他開竅應該也是個辦法, 總比錯失良機的好。 好比老鷹把小鷹往山下丟, 是強迫它學習飛翔; 要是等它自願飛, 恐怕要老的飛不動了。

聽過一成功人士講他自己,從小就知道用功, 常常是他爸媽催他出去玩, 他也不去。 遇上‘頭懸梁, 錐刺骨’的孩子, 需要的就不是‘虎’了。 許多出身窮苦的孩子,很成功的濟身於名牌大學和職場, 大部分應該是他們自己努力的成果。 他們的媽媽即使‘虎’, 也沒有多少資源和手段吧。已有網友列舉了虎式教育的成功範例:朗郎。 記得還看過一類似的拉小提琴的女孩。 也有網友列出‘虎式教育失敗的例子,感覺凡事不能一概而論,要因人而異, 因材施教。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是要‘育’的。所以有孟母三遷的故事, 最近也看到關於維基網站的創辦人從小隨著母親搬了三十幾次家的經曆。 許多父母從不吝惜投資在孩子的教育上,想為孩子找到一個好的環境。 ‘可憐天下父母心’, 應該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隻是每個父母對好的理解和追求不同, 條件也不同。

虎式教育是來硬的, 美式教育講究尊重子女。 雖然很懷念可以追著孩子滿院子打的年代,可那樣的美好時光是一去不複返了。如今要想打孩子,得先買好機票,回到中國才行, 成本太高。 寓教於樂, 軟硬兼施應該更有效。 京戲裏不是也有唱白臉和唱紅臉之分嗎?


孔子在《論語》中說: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講述了學習的三個層次,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毛主席也說:“客觀因素具備著這種變化的可能性,但實現這種可能性,就需要正確的方針和主觀的努力。這時候,主觀作用是決定的了。” '虎‘的方向應該是把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虎‘出來, 而不是在一步步具體操作上’虎‘視洶洶。 覺得愣推好像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也難成極品。

‘條條道路通羅馬’,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 適合他們的成長道路應該也是不同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