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菊一朵

心與心的距離也許會很遠,但心靈與心靈的距離或許是會很近!
正文

山水情緣

(2007-09-01 01:17:41) 下一個
一、黃河
  
  相比在壺口的澎湃洶湧和一泄千裏,甘肅境內的黃河水讓我體會更深的是一種寧靜、一種感動。
  
  當遊船載著我們行進在黃河上時,河水無聲流淌,河風微瀾,在甲板上呆久了真有種恍如隔世的錯覺。也許是受了“母親河”這一稱呼的暗示,心情變得特別放鬆和自在。看著奔流不息的河水,吹著氣息濃鬱的河風,思緒飄浮不定,一不小心人就醉了,醉得慵懶,醉得實在。
  從蘭州到嘉峪關一路坐火車向西。沿途滿眼都是黃土坡,好在有黃河相伴一程,心境平和多了。傍晚的黃河,在一片輕煙的籠罩中緩緩地流淌著,顯得寧靜而安祥。沿河分布著一個個村落,依坡畔水,綿延不絕,不時可看見一群群牛羊在河邊坡地悠閑地散步,房子多是用黃泥坯砌成的,遠遠望去和黃河水、黃土坡混在一起,連成了一體。麵對一片渾黃,我突然心有所動,黃河的偉大不隻在於傳媒顯示給我們的那種氣勢磅礴,更在於如此時此刻的寧靜平和,這種胸懷博大的包容、這種不計回報的給予、這種生生不息的溫情。母親河正是用這種平和寧靜哺育出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悠久燦爛的文化,養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
  
  我久久地沉浸在一種感動之中。
  
  
  二、祈連山
  
  在火車上晃蕩了一個晚上,頭昏腦脹。清晨睜開眼睛,往外一瞧,才恍然大悟。原來晚上看到的長長的、黑黑的、不見頭尾連著的竟然是一座雄奇壯麗的大山脈。整整一個晚上,它都一步不離、一聲不吭地緊緊跟隨著我們的火車向西前進。清晨時分,左邊太陽升起,照得一道道山脈光影交錯,傍晚時分,右邊一輪明月早早地掛在白雪皚皚的山脊處,山後的天空一碧無垠,而大山依舊傲慢地保持著沉默。我被這大山的冷靜與沉默震憾了,良久才回過神來問身邊的一位農家大哥,他說:那是祈連山。
  
  祈連山山脈巍峨連綿上千公裏,橫亙甘肅全境,以其豐富的雪水滋潤著整個河西走廊。在寸草不生的戈壁灘上,人們引來了雪水開鑿出一片片綠洲,生命得以一代代延續。相比戈壁灘的無情與冷漠,祈連山顯露出來的是它的博大、關懷和深沉。所謂“仁者樂山”,祈連山像一位可敬又可畏的仁者,讓人覺得親切,又感到深遂和不可捉摸。
  
  陪伴了我們一路的祈連山在嘉峪關附近漸漸少了幾分硬朗,顯示了一股說不出的柔情。特別是在落日的餘暉裏,整個山脲都變得羞澀了,皚皚的積雪也罩上了一層紅暈,嗬嗬,原來嚴肅的“仁者”也有溫柔多情的時候呢!
  
  
  三、天池
  
  有一個神話傳說,講述的是天山天池的故事。當年周穆王遊曆天下,來到天山巧遇西王母,受邀到瑤池仙境宴飲三日。臨別兩人約定三年後再到此相會,但周穆王回到中原後忘記了他的承諾,再也沒有重返瑤池。西王母從此鬱鬱寡歡,終了一生。
  
  令人神往的瑤池仙境是否真的存在?當後人在天山深處發現了這一碧湖水時,毫不猶豫地認定這裏就是傳說中的瑤池仙境。不錯,當你麵對著一池湛藍湛藍的碧水時,當你整個身心都溶化在通透純淨的水天之中時,你會忘記了自己的存在,你會認為自己已遠離紅塵俗世身處仙境了。湖水周圍青山環繞,雲木參天,層巒疊障的遠處是神秘的博格達峰,在陽光下隱約可見。近處湖麵平展如鏡,纖塵不染,湖水的藍色無遮擋地四處播灑,使得天成了藍色,空氣成了藍色,人也成了藍色……
  
  寫到這裏,與其說是傳說中的神話,不如說更象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是啊,這山,這水,這樹,這草,隻有最純真潔淨的愛情才配得上這般純潔的境界,隻有望穿秋水的思念才配得上這抹不去,揮不開的藍色的憂鬱。美麗多情的西王母,遙遙地思念著心上人,隻有一泓碧水日複一日地映襯著她動人的身姿、美麗的容顏……“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湖畔何人初見月,湖月何年初照人,西王母已緲不可求,但這天山天池因盛滿了她多情、思念的淚水也變得似有靈性,散發著千般思念,萬般柔情……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這不正是西王母的寫照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