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回憶父親2:靡靡之音

(2008-09-01 08:08:12) 下一個

父親是一個很豐富的人,其中的天賦之一是音樂。

也許是從小在周旋音樂中熏陶的結果,父親對音樂有著敏感的審美。在那個隻能唱革命歌曲的年代,雖然父親也是歌詠隊的紅星,甚至有時候還填詞譜曲,但他深深喜愛的還是那些旋律優美的音樂。

沒有外人的時候,爸爸會給我們唱周旋的靡靡之音,或者是蘇聯的抒情歌曲。大部分時間我們陶醉其中,但也有時候旋律過於淒婉,平時在我們心目中高大光輝的父親唱起這種柔柔小調,讓我和妹妹頗為不安,於是都踢著小腿喊:我害怕,我害怕。爸爸卻故意搖頭晃腦,唱得更加投入,直到我們急得眼淚快要掉下來。

改革開放初期,流行鄧麗君的歌曲,但當時並未完全解禁。爸爸花了高價(自己複員費的一部分)買了一個進口三洋錄音機,然後不知從哪裏弄來很多鄧麗君的磁帶,我們三個人就邊聽邊唱。媽媽急得在旁邊嘮叨:小聲點,讓人聽見,抓你們精神汙染。

當然可愛的錄音機還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歌曲和音樂。什麽每周一歌,電影插曲,隻要有好歌,爸爸都趕緊錄下來,和我們一起學唱。記得第一首比較流行的美國歌曲是 DOREMI( 音樂之聲插曲多來米 ) 。爸爸從報紙上抄來歌譜,跟著錄音學唱,然後一個英文單詞一個英文單詞地教我和妹妹。結果我們比當時一些學唱的歌手還接近原版,在班級活動時演唱特別有麵子。因為爸爸還通過聽原聲,把後半截沒有歌譜的變調也自己幾下了譜子和英文,然後教我們唱,所以我中學的時候還自己編了一個 DOREMI 的歌舞劇在學校裏演出。

當然我們也聽交響樂,聽歌劇,什麽茶花女,卡門,費加羅的婚禮,爸爸張口就能來兩段。我和妹妹會的段子也越來越多。

最美好的時光,還是放寒暑假,我們三個人在家裏(可憐的媽媽要天天去上班),爸爸備下學期的課,我和妹妹寫假期作業看書。爸爸總是不顧別人說有聲音會影響學習,放我們喜愛的音樂給我們聽(就是現在的背景音樂呀),給我們的學習渲染上一層舒適溫馨的情調。雖然有時候確實陶醉在音樂裏沒有全神貫注,但是經常我們一座就是一天。我小學畢業的一個暑假就把初中的數學都看了一遍。

我們最親愛的父親,用他的才華用他的愛心,把本來枯燥的時代演繹得豐富多彩,給兩顆稚嫩的童心播下了愛美的種子。

後記

這首歌是家裏買第一個三洋進口錄音機時的試帶中的一首。版本應該不是Westlife的,但也是男聲組合的。雖然當時還不懂英文歌詞,但是聽得次數太多了,整個歌都能唱下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小蟲兒 回複 悄悄話 喜愛音樂的爸爸

我上大學一年級的最初的兩個月,就給全班同學留下非常好的印象。軍訓唱歌比賽時,我指揮我們班女同學唱英文“雪絨花”,團長跑過來與我握手。新生歌詠比賽,我領唱,帶領其他七個同學載歌載舞表演英文“Do Re Mi", 獲得特別獎。第一次全班去天安門過夜生活,同學們一起練歌,我唱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的一曲“現在你不要去做情郎”,沒人知道這個曲調。我從那裏躉來的這些風雅的才能呢?哈哈,自然是我的爸爸。因為家裏幾乎沒有一天聽不到音樂或者歌曲。

從調頻輕音樂台,到流行歌曲版,爸爸無不是隨時搜索到美麗的旋律。舒伯特,肖邦、貝多芬、莫紮特、海頓、巴赫、舒曼的名字幾乎不絕於耳,普契尼的歌劇、柴科夫斯基的舞劇都備受爸爸的推崇。每次電視裏有好音樂播放,爸爸總是仔細察看過廣播電視報,提前重點標記了那些節目。一到時間,全家都已經安然入座,隻等共同欣賞著美妙的節目。或許因為我小時候,沒有那麽多兒童節目吸引姐姐和我的眼球,所以每次看這些兒童不容易理解的藝術,居然可以專心學習。爸爸從來不故弄玄虛,一板正經,總是在中間休息時熱情備至發表見解,有時還哼唱起來,讓我們小家庭其樂融融地生活在音樂裏邊,既不對音樂感覺陌生,也不必尋求音樂人的孤單情緒。

不至於風雅的古典音樂,爸爸還能欣賞一些出色的流行歌曲。那時爸爸喜歡李穀一演唱的“泉水叮咚”、“妹妹找哥淚花流”和人人都愛的“鄉戀”。爸爸非常中意鄧麗君一些出色的歌曲,比如“小城故事”、“甜蜜蜜”,“小木馬”、“小村姑賣西瓜”。我最喜歡的是“花兒美麗”,和“過去我倆常常街頭碰麵”,符合我初中時春心萌動的心態。我讀大學時,譚詠麟的歌曲還有人聽,我就介紹給爸爸,為的是不讓爸爸落伍。爸爸也真的能喜歡。有一次,介紹了千百惠的第一盤專輯“咖啡屋”給爸爸,爸爸居然評價很高,詞曲全進了腦子。後來,爸爸幹脆自己發掘一些好的流行歌曲和歌手,比如“雨一直下”。

外國流行歌曲的收集較難,爸爸是碰到好的才買。一次,爸爸帶我去市中心逛逛,那時我才上初中二年級,我們在一家賣錄音帶的小店門口聽到了迷人的流行音樂的演奏。爸爸和我商量說進去看看吧,我同意了。店裏麵人山人海,透不過氣來。爸爸和我在嘈雜的背景音下細聽了一會兒,都覺得很好聽,就決定要買。但是我擠不進交錢的隊裏去,也懷疑爸爸是否擠得進去。爸爸讓我站在一個安全的角落了,一會兒就回來了,手裏拿著那盤磁帶,是“尼太戈爾”,瑜伽的音樂,在我們家以外,大概沒有幾個人了解這個專輯。

不僅旋律優美的音樂能獲得爸爸的喜愛,節奏和配器也是爸爸的欣賞對象。我上高中的階段,開始播放有打擊樂伴奏的外國流行歌曲,爸爸有時候拿手指頭在折疊桌上打鼓點伴奏,兩手並用,手指頭快速變幻得讓我眼花繚亂。姐姐和我好想學,又學不來,感覺自己長了十個大拇指。姐姐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度想在校音樂隊練打鼓,一定是受爸爸的影響,可惜校音樂隊人雜、風氣比較不好,就放棄了這個想法。而我的十個拇指情節嚴重,一直沒敢往這個方麵發展。

我們家欣賞音樂的設備總是領先。最先是電唱機,學習初級英語之餘,姐姐和我一字不差地學會了“晴朗的一天”,“我的名字叫咪咪”;隨後是三洋錄音機,聽了很多的輕音樂和古典音樂,爸爸還錄下了“費加羅的婚禮”、“培爾金特”,常常回放。其後是彩色電視。電視的最大好處是:可以和錄音機配合使用,比如錄下日本電視連續劇“資三四郎”、“血疑”、香港電視劇“霍元甲”和“萬水千山總是情”的片首片尾曲。由此我學會了“我衷心地謝謝你”這首歌。爸爸還把我唱的,配上片尾音樂伴奏,錄在了山口百惠片首曲的後麵。平時放到這盤錄音帶,等到我唱的時候,爸爸還特意放大聲一些。

我小學三年級曾經擔任一百多人的合唱隊的女生領唱,初中時是校合唱隊的三年級隊長,高中隻有一次高二歌詠比賽中,我擔任班級指揮,等到了外企公司任職,跳舞跳得讓人叫好。雖然總是文藝表演的骨幹,也不一定能贏爸爸的紀錄。爸爸那個時代沒有兒童的表演機會,也沒有聽說校園裏的表演,直到工作後,爸爸才有機會一展風姿,成為上千人的單位裏樣板戲男主唱。爸爸的自學能力很強,從來沒人教,但是識譜,可以把聽到的音樂用簡譜寫下來。這就是爸爸超過一般業餘水平的音樂愛好者的地方,他總能把歌曲從頭到尾,連帶中間伴奏過門的地方全唱出來。爸爸在音樂這方麵的記憶力特別好,一兩遍就能記下來全部的旋律,過了很久,都不會忘記。

後記:
我的老公是古典音樂發燒友,和我談朋友的時候在車裏放“天方夜譚”,“胡桃夾子”,我說這個我會,於是音響放小聲,自己預先演唱下一小段,老公驚訝地想:這小丫頭還真有點知識。說不定就是因為這麽件小事兒,讓我釣到了老公,這個北大的帥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