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6。4

(2008-06-18 06:19:02) 下一個

今天那麽多關於64的話題(往年也沒見那麽多紀念),俺也跟著囉嗦幾句。

從民主人文的角度,64對中國的意義無疑是大的。在當時的年代,這可能是唯一直接反映民怨(願)的方式。其形式也傳成了西單牆天安門事件的傳統。

從推進中國民主製度來看,64的作用又是不明顯的,還不如鄧大人的幾句話給改革開放帶來的影響大。但是鄧大人講話的時候就絲毫沒有考慮64嗎?所以我想64至少是間接地影響了中國的改革(明裏隻是經濟,暗裏也帶著點政治)。

當今,反映民怨(願)的途徑增加了許多,更具操作性的人大,更透明的新聞媒體,更自由化的網絡(Blog, 論壇留言etc, 都使中國人不再需要冒險自己的生命。

但是如此,中國就不再需要民主製度的推進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1.任何沒有競爭和對立麵監督的的黨是不可能深層改革以達到優化的。象一個壟斷企業,沒有競爭,它隻可能為保持自己的利益而維持已有的係統,內部可能會改進,但不可能去做主動讓出自己利益的“損己利人”的事。

2.金字塔基層的利益是沒有代表的。他們沒有直接的發言權也沒有代言人。在國內的時候,經常和出租車司機聊天。他們工作時間長,危險性大,還要背負很重的“分錢”。所謂的每天一睜眼就欠錢了。一天不出車就損失幾百塊錢。可是他們沒有真正的代言人,不管是工會還是人大。所以就出現了在沒有任何民意調查的情況下把單價抬高的新政策,造成業務量下降的局麵。當時人大通過的時候擺樣子地有兩個所謂的代表

3.既得利益集團是保護對自己有利的政黨的,而媒體就算是比以前自由了,話筒也是掌握在既得利益者們手中的。所以隻靠媒體是無法達成真正的民主的

民主是讓不同利益集團競爭監督從而達到公平的一種原則製度。我們不能指望某個黨或者政府,置身於利益之外一碗水端平。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幾個黨通過爭論擺明自己的立場,通過民意調查確定執政的黨。中國也許從曆史上不習慣這種方式,但是中國人民也一直通過自己的方式尋求民主,64是其中的一次嚐試,並且在當時震動了全國和全世界。不論結果怎樣,64的理念和精神是我們應該一直保存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