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兩個夜晚不間斷看完了中國等一部沒有"女人"的電視劇,覺得還是滿有意思。這部戲少有政治說教,卻較真實的描述了中國軍人的來源,成長,現實中的痛苦,追求以及他們的憧憬。相信劇作者應該也是從這些軍人中走出來的。
作為三十七年前(1970—1972)這隻部隊中一員,覺得這還是相當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士兵的一部不錯的戲。特別是前半部,與我當年的軍旅生活一脈相承。成功地塑造了三多,成才,七連長,袁朗,吳哲這幾位軍中典型人物。
當年的軍人基本上是穿了軍衣的農民,如戲中的三多,成才,當然也有少數高於子弟如七連長。這些都是我曾經很熟悉的人物。我個人當年的經曆與吳哲(軍中大學生)有相似之處,但我們是"老九",他們是"棟梁"這是時代的特點。
除了對人物的塑造,這部電視劇也與它前後姐妹片一樣,試圖反映解放軍在目前世界政軍環境下,對自身軍事改革所做的探索與努力。片中字裏行間都能感覺出那種急迫感!
中國的現代軍隊脫胎於"當兵吃糧"的中國舊軍隊和蘇式政委製軍隊的混合體。可中國近代軍隊就從來沒有"正規"過。鴉片戰爭,八國聯軍,甲午海戰的的屈辱,軍伐混戰,北伐,抗戰,國共內戰,一波接著一波,一個民族深深地體會到"有槍才是草頭王"的"道理"。"急用先學"成了壓倒一切的建軍規範。共產黨立國後,受過蘇式伏龍芝軍事學院正規教育的劉伯承元帥,和經驗過朝鮮美式戰爭工程的彭德懷元帥都感到了解放軍正規化的急迫性。但他們的上級是全世界公認的遊擊戰大師。毛澤東考零分的數學成績(見毛澤東與斯諾談話),與小米加步槍的後勤供應並不妨礙他領導共產黨戰勝了對手。毛澤東的天才與虎氣(也是他自己的稱呼),他開創的"人民戰爭"的口號與理論無疑為他個人與共產黨軍隊在世界軍史上都留下了一席之地。但是朝鮮戰爭後的中國軍隊更像"播種機","宣傳隊"與"工作組"。
重新上台的鄧小平意識到其中問題,毫不猶豫地發動了對越戰爭。一打就是八年。現有解放軍將領大多數都是這八年戰爭練兵的受益者。不過這是場老師打學生的戰爭。雖然地麵炮火的猛烈超過了以往,但軍事科學上這依然不過是以老帶新,複習功課似的演煉。越南軍隊證明了他們是解放軍的好學生,卻也無法教給解放軍更多的東西。
真正讓解放軍有所震動的是美伊第一次海灣戰爭。朝鮮曾經的對手,在海灣戰爭中出神入化的表現,把一場國與國的大戰變成了電視實況傳播的好來塢大片。當年的對手不僅超越了在朝鮮,在越南的表現,也遠超出了世界上另一軍事強國在阿富汗,在車臣的表現。"飛機不能抓俘虜","大炮不能拚剌刀","決定戰爭最後勝利的還是最後兩百公尺"。這些中國軍人耳熟能詳的軍事原則開始麵臨新的挑戰。遠的不說,隔一道海峽的台獨集團,就讓你多少有點無可奈何!世界在變,除了勇氣,除了突出政治,戰爭對中國軍隊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國解放軍不得不加快自己的軍事變革…。這是最近看到的由解放軍政治部主導的一係列現代軍事題材片的背景。
《士兵突擊》中那隻神神秘秘的老A部隊,演習中永遠的藍軍,在美國生活了多年的人看,就是一隻在盡量模擬的美軍特種部隊罷了。老A部隊的軍裝,頭盔,夜視鏡,新兵訓練,都學得有幾分相像,但片中模擬美軍教官對新學員的所謂"魔鬼教育"就有點不倫不類。應該說是本片最大的敗筆。比較前半截對自己軍隊的了解和熟悉,更像是從好來塢大片中看到的那點皮毛。劇中演習信息戰的部分,但願是保密,或許拍攝成本太低,不知能否唬得住外行觀眾。整體來講,對這隻老A部隊的描述,無論是從教官吳迪,部隊長袁朗,還是已經讀了不少外軍書籍的吳哲身上都覺出劇作者還在摸索。或者說得再直白一些,還是霧裏看花!究竟什麽是外軍的文化,究竟什麽是外軍文化下產生出的軍事思想?究竟什麽是未來真正要麵對的戰爭?如何知己,如何如彼,這也是看過這部戲後,跳出一部戲,讓關心中國軍隊的人額外感慨之處。
我們這代中國人,多少年裏,在中國書刊報紙電影中,美軍不過是一隻不中用的紙老虎。是一群拖著吉普女郎到處為非作歹的花花公子,是在戰壕裏也得鋪上地毯的兵少爺…。但到文革,有機會讀到彭德懷的最後遺言《我的自述》,才知道真正交戰雙方統帥的認識要比這嚴肅得多。彭德懷指揮的誌願軍是近代史上中國第一隻虎狼之師。剛剛獲得的內戰勝利,軍隊充持著著高昂的士氣,二十多年從無到有奪取政權的戰爭練就了一大批經驗豐富,幾乎爐火純青的陸戰指揮員。一個突然出擊,便將武器裝備占明顯優勢,卻一心想回家過聖誕的美軍,從鴨錄江趕回三八線。這個過程,奪過美軍某團的軍旗,俘獲了某少將,表現了中國軍隊近百年裏從未有過的軍威,卻仍未能成建製的全殲過美軍任何營以上的單位,即使在誌願軍的重兵包圍之下。這使彭德懷在自述中感慨不已。美軍充分的後勤,猛烈的火力,麵對十倍以上的敵人,其王牌部隊的戰鬥意誌,也能使"煮熟了的鴨子"飛回巳方。這些在雙方已經公布了的戰史裏都不再是秘密。也正是彭德懷在誌願軍順利推進時依然保持的一個統帥的清醒頭腦,使誌願軍躲過了第三次戰役中美軍有組織後撤為其設下的陷阱。也正是第三,接下來第四,五次戰役,讓誌願軍也由衷地認識到,美軍並不是美式裝備下的國民黨軍。
美國本土文化的形成充其量400年左右。翻開美國曆史,當一船一船新移民,傾家蕩產從歐洲飄到荒無人煙的北美新大陸時,無論是否願意,吃苦耐勞必是能在荒原中活下來的先決條件。人手一槍,與工具一樣重要。不僅建國,統一,擴疆,最先依靠的都是來自民兵的槍杆子。在法製尚未健全的並不久遠的拓荒年代,撥槍快,也往往是解決日常糾紛的有效手段。站住腳,活下來,使美國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怕苦怕死的民族(這當然包括接踵而來棉田裏的黑奴,也包括太平洋鐵路枕木下埋葬的華工…。直至今天,包括華人,從全世界來的新移民,應該都有體會)。實際上,四百年來,美國深深入骨的槍文化,恐怕在這個地球上沒有第二個可以比擬。研究美軍,但願別忘記構成美軍的這一部分文化。或者用我們中國人喜歡用的詞,構成美軍的"氣場"。
隨著美國物質的豐富,軍事科學技術的發展,美軍士兵日常生活的"豪華",隻要當時的條件許可,也不再是什麽新鮮事。盡可能為軍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務管理是政府的責任。同樣,在保障勝利的前提下追求士兵零傷亡也成了對美軍指揮員的新挑戰。相信這也應該是任何一個對國民負責的政府與軍隊早晚的必由之路。無論盟友或是敵人,對美軍的研究,如果隻看到那些令人眩暈的新武器,看不到武器背後那些士兵的真麵目,那就難免還是"邯鄲學步"!
美軍真正閃光登上世界舞台,要從二戰中途島海戰與諾曼地登陸算起(此前,世界軍事舞台聚光燈下的主角是傳統更為悠久的別國軍隊)。這兩場分別人類曆史上最大的海戰,最大的登陸戰,都不泛士兵的神勇,長官的意誌,也少不了險象環生,卻似乎沒有太多出人意料的傳奇色彩。事實上這些都被兩場戰爭中事先周密的策劃掩蓋了。它們表現得更像一個個宏大的按步就班的工程。卻很典型地向世人顯現了西點軍校所代表的美式軍事科學。
如果把二戰後的美蘇兩大超級軍事強國做個比較,就不難發現一些有趣的異同。他們都在拚命發展這個地球上包括核武在內最先進的武器係統。或許美軍稍有領先,但大體上還算同一層麵。但在指導戰爭的軍事科學上的發展,美軍就表現得更為活躍,更加生氣勃勃。當蘇軍的軍事思想(看看他對捷克,阿富汗的入侵,乃至於第一次車臣戰爭)仍沉浸於大炮兵加裝甲集群的機械化突擊時,美軍早就在信息化,數字化,聯合作戰與精確打擊上開跑了。雖然除了冷戰,二戰後美蘇從未交手(人類的幸運)。但看看各自代理人的局部戰爭,如埃及敘利亞聯軍與以色列的中東戰爭,就不難看出不同軍事思想的差距了。中國軍隊大兵團地麵作戰的理論和經驗基本上也是蘇式理論的一個子集。中國軍隊的空軍海軍從未受過大規模對抗性實戰的考驗。這些都不能不說是"老革命碰到的新問題"。《士兵突擊》劇中所設計的一個主要情節,一個英雄的裝甲團,在對抗性演習中不斷地"敗"給老A部隊,就多少反映出中國軍隊的領導層意識到這種差距與急於進取的焦慮。除了救災以外,過少的軍事實踐,讓一隻人數龐大的部隊多少有點茫然。做為比較,二戰以後從未停止過各種戰爭的美軍,今天仍然在以每天平均陣亡三人的代價(伊拉克,阿富汗,四年陣亡約四千人)在演練著新形勢下的新武器,新戰法。是軍人都明白其中的意義。在我看來,中國軍隊應該更加積極主動地參加國際維和部隊,甚至於參加國際反恐部隊的境外實戰。解放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靠的就是實戰。那比資料影片裏,文獻期刊上踹摸別人的戰法有效得多。
《士兵突擊》的結尾,袁朗的那段內心獨白也頗有餘味:許三多,一個優秀的中國士兵,他從農民到戰士的過程,集中體現了中國軍隊的文化傳承。但中國軍隊未來的希望還是更多地寄托在成才,袁朗和吳哲們的身上。
《士兵突擊》是近年來我愛看的一部中國軍事題材片,他舒發了我對曾短暫服務過的那支軍隊感情上的留連。當中國終於走上了改革開放的不歸路時,中國的國家利益也自然與海外有著更大的關聯。市場,能源,航道,天空…,一旦國家間利益的衝突無法調和時,而他的對手也不再是他的學生時,中國軍隊能勝任他的職責嗎?
實際生活裏,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的深入,中美國家間整體的經濟利益早已深深的糾纏在一起。這就必然導致兩國的政治利益也深深地糾纏在一起。隨之而來的也必將是和真正老A部隊的交往,甚至合作。這恐怕也是不以兩國各自"憤青"的意誌為轉移。反之,無論什麽緣故,如果導致中美兩國軍隊的全麵衝突,那就隻是一場比誰輸得更慘的全球災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