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法律麵前,有些人更平等

(2012-10-04 13:50:07) 下一個

法律麵前,有些人更平等

 / Rex Murphy   / 陶誌健

 

 

格言雲,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可現實並非如此,至少在加拿大不是這樣。一旦涉及到某些群體,正義女神一定是要從蒙眼布裏往外偷看。何時執法,何時不執法,以及對誰執法,有的時候是要按照皮膚的顏色來做出取舍的。我們好像早就不該這麽做了,幾十年前種族主義就已經失寵了。可是今天我們又這麽做了——這次可是打著“進步”的旗號喲。

這年頭正義女神帶著有象征意義的蒙眼布,其實可能不是為了不偏不倚,而是因為害臊。她不想看到她原先曾經體現的價值觀現在變成了什麽樣子。

就說那安大略,在Caledonia鎮附近所發生的幾件刑事案,執法時所用的肯定是雙重標準。布萊持福(ChristieBlatchford)在她2010年的新書《無助》中對之有詳細記載,字裏行間充滿義憤。然而,省長麥堅迪(Dalton McGuinty對此事卻三緘其口。這就怪了:對鎮中白人市民采用一種待遇,而對原住民抗議者和設障者則采用另一種待遇,如果這是一種值得稱道的政策,他或他的總檢察長為何不能世人麵前正大光明維護這種雙軌製刑法政策呢?

要我說,這個中原因不過是因為安大略省府,包括省長本人,都意識到在處理Caledonia的問題上,他們沒有什麽值得張揚的原則。他們純粹是出於政治上的怯懦,出於想拚命避免再發生一次Ipperwash事件,而摸著石頭過河的。

聯邦政府也很應該給一點說法兒的。斯蒂芬哈珀(StephenHarper)政府在法製問題上總是高談闊論,但是在Caledonia的不平等執法問題上——在對原住民用一種法規,而對鎮民用另一種法規的決策上,誰聽說政府表明過它的立場了?按說哈珀先生把安大略省前警長朱利安範天奴(JulianFantino)招入內閣做閣員,那至少會讓他對Caledonia 事件的處理有所解釋吧。但是現在看來,是不會的了。

每當原住民和非原住民的權益發生衝突,這種半明半暗的尷尬都彌漫得令人喘不過氣來。誰都不想聲明,至少不想大聲聲明,規章製度現在是因人而異了,對某些群體的曆史文化的敏感性就要或隱或現地讓執法發生偏移了。

律法——且姑妄稱之吧——的這種演變還不僅僅限於刑事執法方麵。加拿大的整個人權律製中,都可以看到一個影子法律係統,執行起來,用途各異。對某些類別(性別、種族、宗教)的人,這種係統可以把他們本屬“攻擊性” 的行為變而通之。您屬於圈定的其中一類,則有一種法律通過某個法庭或某種委員會為您量類定做。您討還“權益”,還能得到財務支持。而不屬於某個類別,您就好自為之吧。

有時候,您隻能在病床上自顧自了:就說這SamGualtieri,他是Caledonia那旮遝的白人包工,給人家修房子,結果被占據那房子的原住民Richard Smoke2X4的木棍給打了。法官遵從加拿大最高法院的指示,靠慮到原住民的集體經曆,而量刑發落,結果被大部分人認為量刑極為過輕。布萊持福最近在一個專欄裏解釋到,“法庭被告知,Smoke的兩位祖父都有過寄宿學校的經曆”,而且“他所在高中的原住民學生曾受過種族主義的危害。”

按照這種法律——Smoke案的判定隻不過是它的一個縮影——一個群體的集體經曆能夠取消或大大減弱對該群體某個成員應負責任的追究。在我這個門外漢看來,這真是一條非常新穎的法律邏輯。

不管曆史的情形是怎樣的,也不管設立這個雙軌法律製度的用心又有多麽良苦,其最終效果,在加拿大人看來,都是使法律非法化。它會醞釀不滿情緒,這種情緒雖然在目前這種政治正確的氣候中不便公開表達和討論,但終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激化。

仁義如果造成明顯不公的待遇——有人稱之為“低期望式偏見”——就是假仁假義。它不可避免地會引向奧威爾《動物農場》裏的著名的嘲諷:所有的動物都是平等的,但一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任何這種法律係統都不會獲得民眾的遵守。

 

譯者按 Smoke案的輕判,“法庭被告知”了兩條理由,而這說得出的理由可能讓人覺得牽強,難以服人;但背後一定更有說不出的理由,更深刻,更隱痛。其實,雙軌法製既不新鮮,也未間斷:原住民保留區的創造就是其一,它既有不堪回首的前因,又有複雜棘手的後果。法律離不開政治,現狀植根於曆史。這種案子,已超出了此時此地這樣一個簡單的參照係統;什麽是正義,恐怕不是作者所論的層麵能夠說清的。法無定法,非法法也,還說什麽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