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科普哲普水平與大眾文化素養

(2016-05-22 16:44:10) 下一個

在人類進入高科技的後現代的今天,一個可以用來衡量一個社會的大眾文化素質的指標就是他們書店的書架上所放的哲學類與科學類的書籍數量與質量,美國華人社區與主流社區的書店對比就凸顯了這一點的意義。作為北美的亞文化群的華文書店裏幾乎看不到任何西方哲學與科學的書籍,但是你到主流社會的英文書店裏就可以發現與華人社區可以說是天差地別的不同光景。

剛去鄰近一家店麵不算大的美國最大的連鎖書店Barnes Noble逛了一下,瞄了一眼它的哲學與科學書架,順手從近百本哲學書標題與近百本科學書標題中隨便抄了幾個標題:(科學類)Mind Hacker by Hele-Evans; Go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by Douglas R. Hofstadter; The Elements, by Theodore Gray; Data and Goliath, The Hidden Battles to Collect Your Data and Control Your World, by Bruce Schneier; How we Got to Now, Six Innovations that Made the Modern World, by Steven Johnson; (哲學類)Basic Writings of Nietzsche, Modern Library; House and Philosophy, Everybody Lies, Edited By Jacoby,另外還有大量的柏拉圖,康德,洛克,盧梭等的名著。

其中隨便拿出一本來都基本上要求至少大學以上的教育程度的人才讀得懂,可以說除非是大學以上水平的讀者才能讀的懂書是上不了他們的科學類和哲學類書架的,是唐人街的絕大多數人或是讀不懂(我這裏所說的不是指英文讀不懂,而是指內容而言)或是不會感興趣的讀物,因而也根本不可能出現在唐人街書店裏。我這裏說至少大學以上的教育指的是以那些書的難度而言是如果大學畢業了而且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讀的讀物,而不是大學教育以上的人一定讀的懂,我相信很多博士畢業的讀者也未必能完全讀得懂那裏的大部分書;當然,這並不等於說沒有大學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就不能去讀或讀了沒有收獲。實際上,據我本人所知很多不是正規大學(即不算社區大學及非大學,這裏沒有要歧視社區大學的意思,隻是一時找不出合適的區別二者的詞匯)畢業的讀者都會去讀這裏的書店裏的科學類的書,而且都有收益。

但是,千萬別誤會,千萬別把這些書說成是什麽專業學術書! 如果你去問書店的工作者們,他們肯定會告訴他們根本不會把學術書籍放到他們書店的書架上的。雖然當地大學教育以上的人不一定都能讀懂其中大部分的書,但是他們把那些書放上去就表明那是有一定的銷路的,而且其中也不乏暢銷書(Best Sellers),盡管那些暢銷書(Best Sellers)可能也是很多博士畢業生也未必讀得懂的。但是,盡管有很多博士畢業生也未必完全讀得懂那裏的科學與哲學類書,凡是放到那裏的書架上的就是麵對大眾的,而不是所謂的專業學術書籍,盡管很多書後麵會有列出包括專業雜誌文章在內的上百篇參考文獻。在今天美國主流心目中的大眾讀物與學術讀物的區別就是一個是普通書店裏可以買到的,一個是隻有在大學書店裏出售的教科書或是隻有在圖書館才能看到或需要專門訂購的。而通常的專業學術文章指的是專業雜誌上以專業論文的格式發表的文章,一旦寫成非本專業內的讀者可以讀懂的書籍就成為大眾讀物;盡管那些非本專業的讀者們也需要有相當高的教育程度才能真正讀懂那些書,非常懂得營銷門道的出版商也仍會出版其中的一些並通過他們的渠道讓這些書出現在大書店的書架上。當然,他們的出版也是有選擇的,雖然非常不幸地是偏向於挑選名人的讀物來出,卻不是專揀容易的來出。

這就是一種文化素質的彰顯!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兩個方麵的要素:1)美國的大眾讀者對於他們並不能完全理解的哲學及科學類書籍有閱讀及購買的熱情;2)以商業盈利為目的的美國出版業及圖書銷售網並不單純為了盈利的目的而不去推銷對他們來說可能是推銷成本高但盈利低的高端大眾讀物。

我之所以會對此深有感慨是緣自最近與一位美國華語出版界人士的一番對話。前不久我將我過去十年裏在博客寫過的幾百篇文章中挑出幾十篇相對比較簡單易懂的文章進行改寫然後整理成一書。我將該書的前言後語及各部分的簡介和提綱寄給一家美國華文出版社,問他們有沒有興趣出版。兩天後收到他們回函說,認為我的這部書專業性太強,他們無力出版。於是我就按照他們網站提供的號碼撥通了他們的電話,對方是一位在美國某大學任職教授兼職做出版工作的華人,他來自中國大陸。他告訴我他知道我的那本書因為他們總編和他們討論過,認為那屬於是學術性專著,不會有人買。我當時很想問他一句有沒有逛過美國的Barnes Noble這樣的書店,但是出於對他的禮貌我沒有那樣做。

雖然我的博客論文有些可能是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我選出來的那幾十篇簡單易懂的文章的難度對於Barnes Noble的科學與哲學架上的書的難度來說根本算不上是難度大的,完全就是美國的大眾普及讀物的難度水平甚至可能還偏低。當然我猜那位教授其實也是一番好意,估計他們可能知道作為美國亞文化的華語讀者對於除了風花雪月情色暴力以外的稍微嚴肅一點的中文讀物是沒有興趣的,而他們又沒有能力向美國以外的華文市場進行推銷,所以還不如不去費那個力。

這讓我想起了大約7年前我回北京的時候到鬧市區的書店去看,那裏雖然有些被認為風靡世界的所謂流行讀物的中譯本,但是其科學架及哲學架上的一般大眾讀物的難度確實要比這裏的Barnes Noble的容易很多。要知道北京受過大學以上教育的人的比例不會比我們這裏當地的比例低,而且去北京的大書店的有很多都是全國各地受過良好教育的讀者。聯想起上麵提到的來自中國的美國大學教授心目中的大眾讀物與美國本地書店裏的大眾讀物的水平的差別來,我不禁唏噓:中國要想在經濟與科技領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恐怕還要更新一下對於什麽樣的讀物才是大眾普及水平的觀念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