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若塵人生

親情,愛情,友情,鄉情,師生情
個人資料
正文

孩子教育中的自我教育

(2010-03-19 12:54:30) 下一個

一般情況下,當父母是比較容易的,隻要你有了孩子你就成了父母,可當個好父母並不容易,基本就是那句“沒有最好,隻有更好。”我自己有兩個孩子,一個八歲一個三歲,在教育他們的時候我走入過很多誤區,我也在不斷犯錯誤的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進步。下麵寫的有的是我做到的,有的是我認識到但沒有做到的。因此,現實生活中實踐與理論還是有差距的。
   
教育孩子是需要不斷進修的大課:如果說孩子是計算機的硬件,教育孩子是軟件的話,我們買的計算機就是個組裝機,懷孕生孩子隻是把硬件部分完成了,而軟件我們得自己裝,而且還得根據機子的配置和自己的需要配備不同的軟件,隨著硬件的升級,我們的軟件也得跟著升級。人不是生來就會做父母,我們得不斷的交流,向其它的父母學習,甚至向孩子學習,在交流中我們認識到孩子的多樣性和孩子教育的多樣性。但有法而無定法,自己孩子自己最知道,任何理論和原則都不要生搬硬套。
   
教給孩子生活技能和生活智慧:望子成龍之心人皆有之,我們都希望孩子們學習好上哈佛耶魯,棋琴書畫樣樣俱全,藍球足球樣樣精通……其實所有的這些多是偏向於生活技能的,而我們同時還要教給孩子們的是生活的智慧。任何人在生活中不可能成為永遠的勝者,經常會麵臨一些痛苦,挫折和失敗,我們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坦然的麵對困境,開朗的麵對生活。在這個方麵言傳很重要,讓孩子們知道挫折和失敗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身教更重要,如果父母在外有了挫折就回家吹胡子瞪眼,拍桌子砸板凳,拿大人孩子出氣的話,孩子也學不會別的(沒有說你,我在說我自己呢)。當然,這些東西還需要人生的曆練。
   
孩子的局限性及可變性: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讓你受不了的“毛病”。我兒子的第一個毛病在午睡前非常不講道理的鬧人,第二個毛病是他突然的很怕生人,最嚴重的時候是誰家也不去,走路隻能走陽關大道,隻要一拐彎要去別人家,他就大鬧不止。我那時候真是氣的牙根都痛,恨不得把他一巴掌打飛了算了。可過了一段時間後,這些毛病都消失了。現在他還有一個毛病是總要爸爸媽媽陪著睡覺,至少在剛上床時要陪一下,夜裏醒來看不見也會到我們屋裏去找。這個我也曾經挺煩的,因為也隻有孩子上床後自己才能靜下心來做點事情。可汲取前麵的教訓,我偶爾會說他兩句,但不再發狠生氣,也許再過兩年就是想讓他鑽我的被窩人家也不來了。學習也一樣,我兒子在學鍾表時,總是搞不清楚,笨得嚇人,可一旦開竅,聰明起來也嚇你一跳。事實上六十進製的鍾表與常用的十進製或者百進製有很大的差別,我們應該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難度。
   
遺傳的力量遠遠大於教育:我的兩個兒子雖然生活在類似的環境中,但他們的性格習慣基本處於互補狀態。同樣是麵對一隻粘住的老鼠,老大隻能拿個木棍戳一下,二兒子則拿起一塊水泥條兩下就把它打的鼻口出血。同樣是把裝滿果汁的杯子打翻在地後哭了,老大是出於傷了自尊心而內疚,老二則是騙取同情不要挨訓。同樣是麵對父母吵架,老大會眼淚漣漣的勸架,老二則是自顧自的玩好象什麽也沒有發生。同樣是麵對打架,老大總以為打架就是玩而不是打倒對方,老二則是隻有進攻沒有防守。同樣是對於自己喜歡的玩具,老大基本是隨變亂放大家都可以玩,老二則是擺放整齊誰也不能動。同樣麵對一些小的趣事,老大是發自內心的開懷大笑,老二則是不想落伍而跟著別人笑。同樣是踢球,老大是放在地上踢死球,老二是把球滾起來後行進中踢球……兒子們身上的差別表明運動能力以及體貼,膽量,大方等性格很多是與生俱來的,教育所要做的就是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揚長避短。
   
孩子的行為和認識有時會高於父母:前幾天我的兒子們為了不讓我睡覺,又在床上給我剃胡子(參見《兒子喊爹起床招數頁麵觀》),剃完後就在床上把剃須刀打開了,胡子碎沫撒了一床,我正準備發火,大兒子來了一句:“爸爸,這隻是個意外,我也不知道會這樣,你在訓人之前要先平靜一下。”小小年紀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話,我被一下震住了。兒子說的句句是理,我平靜下來之後他也就不用挨訓了。但我也學了一招,每當他要生氣訓我的時候,我也用這樣的話還擊他,效果之好,可以想象。其實不要覺得我們多活了幾年行為見識就一定比孩子們高,有時孩子們在很多方麵比我們還要強些。
   
不要把自己的舊情結強加給孩子:我們剛來美國不久,有一天正在看日本動畫片的兒子說:“我喜歡日本”。我和愛人幾乎異口同聲的大叫一聲:“你說什麽?!”兒子則一臉無辜的回頭看著我們。其實大叫之後我馬上意識到不對了。在國內那種彌漫著抗日情緒的政治環境已經讓我們不自覺的對日本有抵製,因此我對兒子那句“我喜歡日本”一下子接受不了。且不說國內那種政治宣傳的對錯,至少在美國我們不應該再對孩子有這種教育了。他們有自己的曆史環境和使命,我們不能把自己舊情結強加到兒子身上,這不公平。還有一種就是父母的家鄉情結,大到中國小到自己生長的那個村莊。我們希望孩子將來象我們一樣愛自己的祖國愛自己的家鄉。其實我們的愛祖國和愛家鄉更多的是因為情感,那兒有著我們太多兒時的回憶。故鄉隻是祖先漂泊的最後一站,我們從中國漂泊到了美國,孩子們的兒時記憶是在這兒,他們未來的故鄉也是在這兒。如果孩子真的有這種愛中國情結,那求之不得,可如果孩子沒有,也不要怪他們,應該是正常的。
    希
望感興趣的父母修改補充,讓我們一起把孩子教育這堂課學得更好。

評論選萃:不要讓孩子實現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不要讓孩子炫耀才藝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在一個電子化的時代做一個喜歡讀書的孩子。---引自差它歲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0)
評論
若塵liu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差它歲月的評論:
精辟!!
你寫的三句裏第一句我想到過但忘記寫進去了,第二和第三句是我從來沒有想到過的,向您學習了!
差它歲月 回複 悄悄話 不要讓孩子實現父母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不要讓孩子炫耀才藝以滿足父母的虛榮;在一個電子化的時代,做一個喜歡讀書的孩子。
若塵liu 回複 悄悄話 回複julienmum的評論:
I totally agree with your points:
1.The point is to teach them what kind of things is right or wrong, not what kind of people are right or wrong
2. We just let him know that winners never cheat while cheaters never win.
若塵liu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omo媽的評論:
謝謝你的回複,我也十分讚成你關於"立場理智是關鍵"的觀點,可你怎麽樣理智的"表述自己對日本曆史罪行的仇恨"才會做到那不是"培養孩子對日本的仇恨".對我而言,我沒有不敢影響孩子,但我的孩子不是進行這種曆史教育的年齡,我想充其量等他大了的時候我會講中國人是怎麽講述這段曆史的.
其實我們都有自己的曆史環境,父母親輩的毛澤東情結在我們身上又有多少印記?
julienmum 回複 悄悄話 We sometimes told our son about the history story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told him there were still a lot of Japanese were against the war and some of them even helped China. The point is to teach them what kind of things is right or wrong, not what kind of people are right or wrong.

Another example was during the Winter Olympics, Korean althlete hit Chinese althlete but finally they lost their gold medal. When the boy asked us who hit Chinese team, we didn't tell him. We just let him know that winners never cheat while cheaters never win.
momo媽 回複 悄悄話 我不覺得是強加,父母的世界觀肯定對孩子有影響的,日本人入侵中國,那才是不到百年之前的事情,不能也不可能被遺忘,給孩子講這段曆史,表述自己對日本曆史罪行的仇恨,沒有什麽不對的。關鍵做到用全麵理智的態度看待日本,如果培養孩子對日本,日本人仇恨當然也不對。所以首先做到自己的世界觀和立場比較理智才是最關鍵的。不敢影響孩子,也是教育誤區。
若塵liu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人生~若隻如初見的評論:
嗬嗬,無獨有偶呀.孩子不纏著你?幸福的說.
人生~若隻如初見 回複 悄悄話 若塵,你的兩個兒子怎麽和我的兩個禿小子一模一樣啊? :)
若塵liu 回複 悄悄話 回複Larazhi的評論:
我沒有看過,但我可以想象.你說的我十分理解.但就我們這一代而言,隻有宣傳而已,這種情感我們還要背負多久?就下一代而言,我覺得就饒了他們吧,不要有這種情緒也罷
若塵liu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故意的評論:
是的,他那一句當場把我震住了.學了一招,和兒子共成長.
故意 回複 悄悄話 “爸爸,這隻是個意外,我也不知道會這樣,你在訓人之前要先平靜一下。”~~~真聰明,而且表達平靜清晰有邏輯,佩服~~~:))))
Larazh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若塵liu的評論: 看過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對日本是難以釋懷的。倒不會恨具體哪一個日本人。估計要愛也有點困難。
若塵liu 回複 悄悄話 回複Larazhi的評論:
現在網絡這麽發達,他要是想知道,自己了解去吧.其實目前我自己基本沒有了那種對日本的抵製情緒.
Larazhi 回複 悄悄話 兒子說:“我喜歡日本”。我和愛人幾乎異口同聲的大叫一聲:“你說什麽?!”

真形象。要我兒子這麽說,我大概也得這麽大叫一聲。曆史是勝利者寫的,沒有絕對公正的。不過還是要讓孩子們接觸曆史,多聽各方的聲音,讓他們自己選擇相信什麽吧。
若塵liu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風中承諾的評論:
你說的對,身教特別的重要,因為我們常開玩笑說;相親時看一下女孩子的媽媽很重要.
風中承諾 回複 悄悄話 沙發是很難搶到了。
孩子的教育是一門很深很深的學問,多交流絕對是有好處,謝謝你的分享。
我總覺得言傳身教也非常重要,父母是孩子直接的榜樣,父母熱愛生活,開心,教育出來的孩子一定也一樣!
若塵liu 回複 悄悄話 回複windowright的評論:
thanks a lot. Please keep visiting my blog.
windowright 回複 悄悄話 followed all of your writing, learned a lot, liked a lot.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