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廣積糧”沒有過時

(2008-02-24 22:47:40) 下一個
“廣積糧”沒有過時
http://www.usqiaobao.com 
2007-11-19 00:23:59   
作者: 鍾海之
來源: 僑報


“利用國際貿易來解決國內問題”策略,難以保障中國糧食安全。

【僑報11月19日四合院評論】

民諺雲:家裏有糧,心中不慌。中國農業部近日發布消息說,今年中國糧食產量已連續四年豐收,有望超過1萬億斤。這對因食品價格飆升而麵臨通脹壓力的中國乃至全球來說,不啻為一個好消息。

  但須關注的是,糧食在儲存中的損失仍然嚴重。中國國家糧食局稱,大陸每年有六成以上的糧食由農戶家庭儲存,而農戶儲糧技術水平低,儲糧損失平均為5%至8%之間。由此測算,全國每年損失糧食超過220億斤,經濟損失約200億元人民幣。

  這讓人聯想起從去年延續至今的大陸糧價以及食品價格上漲,不僅引起了百姓的不安和外界對中國糧食歉收的猜測,更再度燃起爭論了數十年的“中國人能不能養活自己”話題。

  當國際市場上的小麥價格在今年初上漲了60%後,穿行於舊金山、悉尼或首爾等地的購物者均能感覺到“漲價衝擊”。國際輿論甚至不分青紅皂白地將包括糧價、原油價格等在內的諸多產品漲價歸咎為“中國需求的帶動”。

  雖說這一歸因有些強詞奪理,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的糧食安全不僅關乎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更影響著全球糧價及整個經濟走勢,應警鍾常鳴。

  幾年前,曾有大陸專家聲稱,中國已解決了13億人吃飯問題,所謂糧食安全警訊已解除。而且“麵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糧食短缺,國家完全可以通過國際貿易的手段予以解決”。於是,各地大片良田(尤其是一些糧食主產區),被一哄而上地改造成形式各異的開發區,看似多得永遠吃不完的糧食一度淪為最廉價的生產資料,被用來生產奢侈的燃料。

  遭遇這一番盲動,目前中國還有多少糧食庫存,已很難說清,而從一些地區的退耕還林暫停、糧食造乙醇被叫停,官方不斷提升“守住全國耕地不少於18億畝這條紅線”的警戒級別,已不難看出中南海對“耕地和糧食安全”所麵臨嚴峻形勢的憂心了。

  據悉,美國每年就有約占總消費量40%的糧食轉為儲備。中國呢?盡管中國的“糧食儲備”製度和體係早已建立,但包括“石油儲備、豬肉儲備”在內,官方近年熱衷的“利用國際貿易來解決國內問題”策略,顯然難以保障中國糧食的安全。

  毛澤東當年提出的“深挖洞、廣積糧”策略,在今天依然具有現實意義。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