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嘉興記憶】——閑說南湖菱

(2008-02-17 00:27:41) 下一個
【嘉興記憶】——閑說南湖菱

《嘉興記憶》作者:陸明先生

  九十月間是菱角上市的旺季,嘉興幾乎每家飯桌上都有一碗菱做的菜肴。看得卻很平常,這是因為在水鄉隨處可吃到的緣故。

  但,嘉興以產菱出名,一句嘉興南湖菱,是嘉興人愛裝的門麵話,仿佛紹興人之與陳年的花雕。但對南湖菱如是細說,不免要費好些工夫。雖然年年都有文章寫到,隻是講到菱的曆史,卻仍總不免含糊。

  許家村的許福元,是一位富有經驗的老菱農。前不久他跟我談起,他家祖輩在南湖種菱,以前曾出過一種四角小青菱。這恰好和我正在翻閱的一部明朝人的筆記互為印證:

  明李日華《紫桃軒雜綴》:兩角而彎者為菱,四角而芒者為芰。小青菱被水而生,味甘美,熟之可代飧飯。其花鮮白,幽香與頻蓼同時,正所謂芰也。此物東不至魏塘,西不逾陡門,南不及半邏,北不過平望,周遮止百裏內耳。

  這段記載亦常見於數十年來研究南湖菱的文字,但都被李日華所說小青菱含混過去,以為小青菱即今之南湖無角菱,所謂出百裏外即變種。

  南湖無角菱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的,當是清乾隆中嘉興項映薇的《古禾雜識》:

  菱以南湖產者為最,所謂南蕩菱也。角圓而殼薄,肉細而味甜。其他產者皆謂之北蕩。

  這裏說得很明白,角圓而殼薄,正是現在名聞遐邇的南湖菱。李日華也是嘉興人,明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以文學著名。李氏在世時,南湖以產四角小青菱聞名,至於無角菱的出現,我們隻有以許家村之始來推算了。

  許家村的村址,原為吳昌時的別墅--勺園。這是一所當時名播江南的園林。吳昌時,嘉興人,明崇禎時吏部員外郎。他在南湖畔興建的這座園林宅邸,曾是東林黨人活動的據點,大詩人錢謙益、吳梅村都到過勺園。文人墨客在此置酒高會,所謂歡樂朝朝兼暮暮,七貴三公何足數。

  後吳昌時因與宰相周延儒朋比為 奸,被崇禎帝腰斬於市。吳既死,勺園遂即敗落。清雍正年間,詩人章楹遊南湖,他看到勺園的廢墟上有七八家漁戶蘆中係艇,柳下曬罾,儼然一小漁村了。這便是許家村的濫觴。如是從清初算起,它的曆史至今不過三百餘年。在這三百餘年中,南湖菱經過許家村人世代的培植,優選良種,才成為獨一無二的珍品。

  許福元告訴我,南湖菱是可以移植的,關鍵是選種。七十年代中期,許家村菱農曾去江西某地試種無角菱獲得成功。福元對南湖菱真是獨具深情,他還介紹說,菱科(即菱葉)的嫩芯是很好的蔬菜,可以清煮或炒食。那天我們在許六生家,品嚐到了油灼菱科芯,覺得風味一如鮮潔的暴醃筍芽。我回去查了明清人的幾種譜錄,很輕易地翻檢到明人王西樓的《野菜譜》,其菱科一目雲:

  夏秋采,熟食。下係以歌:采菱科,采菱科,小舟日日臨清波。菱科采得餘幾何?竟無人唱采菱歌。風流無複越溪女,但采菱科救饑餒。

  原來我們所讚稱的菱科美味,在從前多有采食卻是重在療饑的。

  10月3日,我和村長許全生通了電話,得知日本友人定良無畦等已到嘉興,他們是來考察南湖菱的。我當即趕去許家村,見到佐賀縣千代田菱部會會長井田善二先生帶來的菱酒和菱茶,不免吃驚。我們看得很平常的菱角,在日本卻有多種開發。特別是菱茶,井田先生說,這種用菱殼做成的茶,具有防治癌症的藥效,已風靡日本。而在我們這裏菱殼卻是丟棄的垃圾,未免太可惜了。是日,許福壽、許全生和井田等達成共識:合作開發南湖菱。並擬應佐賀千代田菱部會之邀,派代表赴日本考察菱的各種加工工藝。

  嘉興人現在對於自己家鄉的名物--南湖菱,視之極平常如我者恐怕還為數不少,故此有必要引述佐賀大學農學博士有馬進先生的坦誠相告: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才開展種植菱角,那是為使日本人民渡過戰後的饑荒。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