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澤東在北大工讀實況及一般生活費用

(2008-01-25 09:22:08) 下一個
毛澤東在北大工讀實況及一般生活費用

  關於毛澤東青年時代在北京大學半工半讀的史實,有幾種不同的說法。綜合整理並考訂如下——

  1918年8月,毛澤東、蕭瑜等幾個新民學會會員聯袂北上,商談赴法勤工儉學。到北京後,暫時借住在楊昌濟教授家裏。

  楊昌濟原是他們在長沙湖南第一師範讀書時的老師。[後來楊昌濟教授病逝,他的女兒楊開慧就跟毛澤東共同生活,養育了毛岸英、毛岸青。那是後話,這裏暫且按下不表。]

  經過考慮,毛澤東決計留在國內,想要先在北京大學設法尋求一個工作。這時楊昌濟正在北大哲學係任教授,他也曾希望毛澤東能“入北京大學”,以為日後打下“可大可久之基”。(引自《蔡林彬給毛澤東信》,原載《新民學會通信集》第1集。)

  在湖南第一師範時期,毛澤東的同學、同由長沙到達北京、同借住楊昌濟家的蕭瑜回憶:

  “蔡和森、熊光楚等人和我籌劃勤工儉學的預備課程時,毛澤東也協助過。經過幾次磋商,毛寧願留在北京,不去法國。……毛是一個講究實際的人,不是學者,當然對出國留學沒有興趣。……我和蔡和森同意毛留北京進行工讀計劃,如我們在法國所為。這就麵臨了給毛找工作糊口的問題。三個就此問題商量過多次。這時適逢我們在北大征求學會會員,以我們判斷,最好毛在北大找一份差事。我們想叫他擔任打掃教室的工作,他可以一麵工作,一麵聽課。當時北大流行雇用工人課後擦地板掃地,工作很輕鬆,還可以得些額外的好處,即和教授、學生經常接觸。這安排對毛很理想。

  “怎樣獲得這份差事是個難題。……最後,還是想到了蔡校長,他一貫的仁慈寬厚,我們寫信請示他可否給同學安插一個打掃教室的工作。蔡校長知道了這件事,有個更好的主意,叫毛澤東到北大圖書館工作。他寫了一張便條給圖書館館長李大釗:‘毛澤東欲在本校謀一半工半讀工作,請設法在圖書館安置。’李大釗順從的給了毛清掃房間、整理圖書的工作,一個極簡易的差事。”(蕭瑜:《毛澤東與我》節譯之五,見台灣《藝文誌》第20期1967年5月)。

  蕭瑜(子升)的回憶錄是用英文寫成並發表的,有不同的中文譯本。另一種譯文說,蕭瑜和蔡和森等人寫信給蔡元培校長,“要求他雇用我們的一個無法赴法國的同伴為校內的清潔工人。蔡元培先生是位了不起的人,他看了我們的信後,立即就明白這是怎麽一回事。但他有更好的主意,他憐憫毛澤東,對於他能夠刻苦自勵,甚是高興。沒有讓他去做清潔工人,而可到校內的圖書館去工作。因此他寫了一封信給北大圖書館長李大釗先生,信中說:‘毛澤東需要在本校求職,使其得以半工半讀,請在圖書館內為他安排一職。’”(引自《毛澤東和我》,台灣源成文化圖書供應社1976年版,第56頁。)

毛澤東1918年在北大圖書館的工作

  經過李大釗的關心和安排,26歲的毛澤東當了北大圖書館的助理員,每月工資8圓,這與工友的月薪相差無幾。當時北京大學助教的月薪約在50圓至80圓之間。(1917年1月陳獨秀致胡適信中,邀其到北大任教,信稱北大“學長月薪三百圓,重要教授亦有此數。”當時一般教授約200—300銀圓。陳按:當時1銀圓的購買力約合今人民幣60—70元)

  派給毛澤東的具體工作是管理上海《申報》《時事新報》《民國日報》、北京《晨報》《京報》《國民公報》《順天時報》、天津《大公報》、長沙《大公報》以及英文《北京導報》、日文《支那新報》等十五種中外文報紙,每天登記新到報刊和來閱覽人姓名。雖然位卑事瑣,但它為青年毛澤東提供了一個接觸新思想的廣闊天地。

  他當時住在景山東街的一條名叫三眼井吉安東夾道的小胡同裏,在這七號小院的北房西間,他和蔡和森等八位新民學會會員,同居一室,“隆然高坑,大被同眠”,夜晚任何一個要翻個身,都要先和周圍夥伴打個招呼。這裏條件雖劣,但離沙灘紅樓很近,便於活動。他在北大積極參加了哲學會和新聞學研究學研究會的社團活動,結識了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釗、鄧中夏、邵飄萍、胡適等新派人物,開始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

  毛澤東本人於30年代末對美國記者斯諾回憶說:

  “北京對我來說開銷太大,……非馬上就找工作不可。我以前在師範學校的倫理學教員楊昌濟,這時是國立北京大學的教授。我請他幫助我找工作,他把我介紹給北大圖書館主任,他就是李大釗,……給了我圖書館助理員的工作,工資不低,每月八塊錢。”(斯諾《西行漫記》三聯書店1979年版第126—127頁)。

  此外還有另一種記載。曾在北大代理校長的蔣夢麟在《回憶中的李大釗毛澤東》一文中說:“毛澤東到北大圖書館當書記,是在我代理校長的時期。有一天,李守常(陳按:即李大釗)到校長室來說,毛澤東沒飯吃,怎麽辦?我說,為什麽不讓他仍舊辦合作社?他說不行,都破產了。我說,那末圖書館有沒有事,給他一個職位好啦。於是我就拿起筆來,寫了一張條子:‘派毛澤東為圖書館書記,月薪十七圓。”(蔣夢麟《新潮》,台灣傳記文學出版社1967年版第123頁)。

  按毛澤東是在1918年8月來京後到北大圖書館工作半年,當時蔡元培仍擔任北京大學校長、並在在北京。這都是確切無疑的事實。

  編著《蔡元培年譜》的高平叔教授指出:蔣夢麟這段話,記憶有誤。毛澤東到北大圖書館任職,是在1918年9月間,蔣夢麟這時尚未進入北大。蔣第一次代理北大校長,自1919年7月中至9月中,那時,毛澤東已經回到長沙。所以,蔣夢麟無從安排毛澤東的工作。

  事實上,毛澤東任職於北大圖書館,是在蔡元培先生親自主持校務期間。即使由楊昌濟介紹給李大釗,李大釗也隻能以圖書館主任的身份向蔡校長提出,而必須由蔡校長下派任的條子。那時北京大學尚無人事管理機構,教職員工的任用與罷免,全由各機關、各學校的最高首長決定。有了蔡元培校長下派的條子,北大會計課才能把毛澤東編入職工名冊,照月發工資。所以毛澤東進入北大的恩人,就是蔡元培校長。

五四時期北京一般生活水準

  那麽當時北京的一般生活水準又怎樣呢?

  據史料分析,20年代初,北京“四口之家,每月12銀圓夥食費,足可維持小康水平。”

  又,按照《1918-1980年北京社會狀況調查》,1919年一個四-五口人的勞動家庭(父母加兩三個孩子,或老少三代)每年夥食費132.4銀圓,也即每月11銀圓就可以維持了。當時一個標準家庭的貧困線定為每月收入10銀圓之下。

  據記載,城內一座8-10間房的四合院,房租每月僅20銀圓左右;一間20平方米的單身宿舍,月租金4-5圓。魯迅一度租用的磚塔胡同61號,3間正房月租金8圓。他的女傭除了全包食宿以外月工資2-3圓(見《魯迅日記》)。魯迅所購買的西三條胡同21號四合院有好幾間房屋和一個小花園(今為魯迅故居),售價國幣一千圓。

  出入乘坐“洋車”(人力車),費用在城裏每次隻有1角錢左右;包車每月10圓。當時新建的6條有軌電車路線,以前門天橋為中心,環城一圈。從宣武門到崇文門,車票隻要8分錢,比人力車便宜,更方便得多。

  較為有錢的文化人,全家每月必須的生活費(夥食房租交通費)80圓已經很寬裕了。魯迅一家四口(加上母親、發妻和女傭)每月日常開支還不到此數。因此能夠盈餘很多錢來購買中外文書籍報刊,並且從經濟上提攜後起之秀,甚至自費出書。許多青年學生得到魯迅的資助。

  據前輩回憶:當時北京大學食堂夥食費每月6圓,六人一桌,六菜一湯,饅頭米飯隨便吃;個人在飯店包夥每月10來圓,四菜一湯。化費1圓錢就可以請客涮羊肉。

  《魯迅日記》中,經常可以看到魯迅和鬱達夫、許壽裳等好友聚餐的記載。以平民為對象的中等飯鋪,2圓錢一桌的“便席”,菜譜有:
  (1)四冷葷:四個裝滿熏魚、醬肉、香腸、鬆花蛋的拚盤,每盤5分;
  (2)四炒菜;如溜裏脊、魚香肉片、辣子雞丁、炒牛肉絲等,每大盤1角;
  (3)四大碗;多為米粉肉、四喜丸子、紅燒魚塊、扣肉等,每碗2角;
  (4)一大件;一個紅燒整肘子,或一隻白煮整雞,加一大海碗肉湯,合6角。
  這一桌菜相當豐盛,十個人是吃不完的;平均每人2角(合今人民幣12元)。

  又據老前輩朱家晉先生回憶,20年代東安市場的“吉士林”餐廳,樓上西餐一份的價錢(一湯、一菜、麵包、黃油、果醬)共5角錢,堪稱價廉物美。東安市場內的“會元館”是地道的京派飯館,以“褡褳火燒”著稱,有豬肉白菜餡、三鮮餡,皮薄外焦裏嫩,每份10個僅化1 角錢,還奉送一碗雞血豆腐湯。

  《魯迅日記》中,還可見到他下午到中央公園和北海公園的記載,兩大公園的入門券都是銅元20枚(5分錢);公園設有幾個著名的茶座,茶水1角,點心每盤1角。文明茶園,可以邊飲茶邊聽曲,每人7分錢。

  《魯迅日記》還可見到他進廣和樓看文明戲(如1912年6月11日)和到真光電影院看電影(如1924年11月30日)的記載。20年代北京的劇場稱為“戲園子”。著名的廣和樓戲園門票2角,城南遊樂園門票2角,電影院(黑白片)票價1-2角。最貴的演出,票價在1銀圓左右。按,當時1銀圓的購買力,約合今人民幣60—70元

發表於:2007-6-29 11:43:00
樓主 引用 回複此樓

回複:

巒巒圈 主
很少的錢啊  

發表於:2007-6-29 14:29:00
第 1 樓 引用 回複此樓

共 1 文章 首頁 上頁 [ 1 ] 下頁 尾頁 頁次:1/1頁 15文章/頁 轉到:第1頁

設置為首頁 | 新手學堂 | 官方公告 | 改進意見 | 問題報告 | 舉報中心
版權所有 2006 中國大校園(Chinadxy.com) 最佳分辨率 1024×768
Copyright(c) 2006 chinadxy.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05018646號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