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55年,中國義釋美國間諜 (圖)

(2008-01-03 22:15:50) 下一個


圖:

1。被告席上的美國間諜
2。美國間諜使用的武器和器材
 
聯合國求中國釋放美間諜 秘書長斡旋來北京

作者:張偉

  新中國公審美國間諜

  1954年11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軍事審判庭開庭審判了兩起美國間諜案件。這兩起案件共涉及案犯22名,其中美籍間諜11名。

  第一起是美國人唐奈、費克圖間諜案。

  1952年11月29日,24歲的唐奈和27歲的費克圖同兩名飛行員,駕駛一架隸屬於美國中央情報局的C—47型間諜飛機,由美軍在漢城的軍事基地起飛。為掩人耳目,飛機上沒有任何標誌。飛機起飛後即沿著朝鮮半島東海岸北飛,繞過地麵防空火力網,趁著夜色越過鴨綠江,偷偷進入中國領空,最終目的地是中國吉林省安圖縣。此前,唐奈和費克圖曾潛入中國境內,將多名在美國駐塞班島特務機關受訓的間諜空投到中國境內,並為其空投給養。

  唐奈和費克圖此行的任務,是利用“空取器”接回刺探情報的特務李軍英。“空取器”是一種升降裝置,由安裝在機身外帶滑輪的鐵臂、電動絞盤和用鋼絲聯結的鉤子組成。當飛機低速飛行時,操縱人員轉動絞盤,放下鉤子,把地麵上的特務或物資鉤住,吊上飛機。利用這種裝置,飛機不著陸,就可將人員或物資回收到飛機上。

  深夜,飛機到達安圖縣上空,開始搜尋地麵目標。唐奈和費克圖一人操縱杆子,一人充當“絞盤手”,準備用“空取器”鉤取間諜。

  就在這時,我防空火力網發現了飛機。地麵炮火對空齊射,飛機被擊中後墜毀。兩名駕駛員葬身火海,唐奈和費克圖跳傘後被我軍生擒。在現場,人們從飛機殘骸內發現了卡賓槍、衝鋒槍、無線電台、收發報機等武器裝備和間諜工具。

  審判中,唐奈對“為了在共產主義國家進行恐怖破壞和武裝暴動”,在美國中央情報局接受爆破、辨認地圖、無線電等項目的間諜訓練等事實供認不諱,還當堂指認了另外幾名在日本美軍基地受訓、潛入中國的特務。

  鑒於二人犯罪事實清楚,並對我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軍事審判庭判處唐奈無期徒刑,費克圖有期徒刑20年。

  隨後,法庭審判了美國空軍第13航空隊581空中補給通訊聯隊上校司令阿諾德、美軍第91戰略偵察中隊少校作戰官包莫、上尉機長維地等14人的間諜案。這些間諜於1953年1月12日駕駛由B—29轟炸機改裝的偵察機從日本橫田基地起飛,潛入我安東(今丹東)地區進行戰略偵察,被我戰鬥機擊落。

  間諜案鐵證如山,美國人百般抵賴

  對中國公審兩起美國間諜案,美國人十分惱火。國務院發言人懷特矢口否認派遣特務、顛覆中國的行為;國務院發表了一個抗議聲明稱:唐奈和費克圖是美國陸軍在日本雇用的“文職人員”,美國一直以為他們在1952年11月從朝鮮飛往日本的一次飛行中死亡了。至於“他們如何落入中共之手,美國不知道”。

  接著,美國指令其駐日內瓦總領事戈溫,約見中國駐日內瓦總領事沈平,向中國政府提出抗議,並委托英國駐華代辦杜威廉將美國的抗議照會轉到我外交部。

  與此同時,美國遠東空軍司令部發言人謊稱:阿諾德等人“從來不曾飛到對方領土上空”,他們的任務是“去朝鮮上空散發傳單”。

  至於唐奈和費克圖,空軍發言人的謊言更富想像力:“這兩人偷乘了一架民航運輸公司的飛機,該飛機在1952年12月2日在漢城和東京之間的上空神秘失蹤。”

  但事實勝於雄辯。

  在俘獲唐奈和費克圖時,從他們身上繳獲了一張美國軍方航空測繪的比例尺為二十五萬分之一的中國吉林省安圖縣地圖,圖上標有一個箭頭,直指他們被擊落的地方———安圖縣老嶺區。

  有意思的是,他們身上還帶著一個中英文對照的會話表,每句英文後麵,都有漢語的發音標注:我是朋友;請你幫我;我渴、餓、冷、病了、受傷,帶我到中國醫院去;中國兵頂好;你有暖和衣服嗎?

  由於證據確鑿,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章漢夫回信給杜威廉,並退回了美國的照會。

  聯合國秘書長要求來華斡旋

  一計不成,美國人又生一計。美國政府把間諜案告到了聯合國。

  12月1日,中國外交部國際司提出回應美國的意見。

  次日,周恩來指示外交部:“我判決美國間諜是我內政,有我們自己的法律尊嚴,與聯合國何幹?!”

  12月4日,美國代表提出議案,要求聯合國“采取決定性行動使11名官兵和所有其他仍被拘留的聯合國軍被俘人員獲得釋放”。

  在美國的操縱下,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美國的提案。提案通過一個多小時後,聯合國秘書長哈馬舍爾德連發3封電報給中國總理兼外長周恩來,表示願意來華斡旋。

  看了哈馬舍爾德的電報後,周恩來口述了一份指示給喬冠華,要他起草一個回電,闡明中方在美國間諜問題上的立場,但電報稿擬好後,周恩來思慮再三,沒有立即發出。

  沒見到中方的回音,哈馬舍爾德忐忑不安。後來,中方經過慎重研究,決定接受哈馬舍爾德來華。

  中國義釋美國間諜

  49歲的哈馬舍爾德出生於瑞典貴族家庭,其父曾是保守黨黨魁,一戰時曾任瑞典首相,與丘吉爾私交甚篤。

  1945年,哈馬舍爾德進入外交界。1953年,他當上了聯合國秘書長。

  訪華前,哈馬舍爾德借回國休假之機,拜會了中國駐瑞典大使耿飆,討論訪華安排。隨後,他又致電周恩來,商定了訪華的具體行程。

  1955年1月5日,哈馬舍爾德一行抵達北京。

  當天,周恩來會見了他。會談中,哈馬舍爾德首先向周恩來表示感謝。

  接著他說,由於亞洲和中國的重要性,他一直想跟周恩來建立個人聯係。雖然他這次來包含一些複雜的情況,但他深信會談會有成效。

  當晚,周恩來設宴招待哈馬舍爾德。賓主邊吃邊談,從聯合國談到美國的侵略政策,談到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話題廣泛,氣氛輕鬆。

  在此後的4次會談中,雙方針對美國間諜案、美國製造台海緊張局勢、朝鮮問題和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進行了會談,但雙方分歧很大。

  1月10日,雙方舉行最後一次會談。同前麵相比,這次會談的氣氛顯得融洽一些。

  周恩來表示,可以允許美國犯罪分子的家屬來華探望,並答應通過瑞典駐華使館把美國間諜費席爾等4人的生活照片轉交哈馬舍爾德。哈馬舍爾德非常高興,一再表示感謝。

  會談後,雙方發表了一個聯合公報。除了簡述會談的過程外,雙方在公報中還說:“在會談中涉及了有關緩和國際緊張局勢的各項問題”,並說“我們覺得這些會談是有益的,希望能夠繼續在這次會晤中所建立的接觸。”

  由於朝鮮戰爭剛結束,中美兩國都不希望再次卷入戰爭。因此,中國表示願意跟美國人談判,討論緩和台灣地區緊張局勢問題。

  於是,在周恩來出席亞非會議抵達萬隆時,中方釋放了4名因從事間諜活動被捕獲的美國飛行員。

  7月30日,外交部電告駐波蘭大使王炳南,中央決定在中美大使級會談前,以服刑期間表現較好為由,由最高人民法院宣布提前釋放阿諾德等11名美國間諜。

  當7月31日傍晚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到監獄宣布決定時,這些人簡直不敢相信。他們中有的人痛哭流涕,有的人伸出大拇指,用半生不熟的中國話連聲說:“中國偉大,中國偉大。”

  《環球時報》 2005年04月22日 第二十三版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人民網>>國際>>深度報道 2005年04月25日08:58
(責任編輯:李海元)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