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江西春秋古墓出土天下第一劍,扇,蓆(組圖) (圖)

(2008-01-15 00:07:45) 下一個



江西春秋古墓挖掘出天下第一劍(組圖)

2008年01月14日18:45   人民圖片網    評論1484條



全國首次發現的一坑多棺靖安縣李洲坳古墓



製作十分精美,紋飾顏色鮮豔的“天下第一劍”



我國出土時間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扇類實物證據,被譽為“天下第一扇”。



精致漂亮的我國出土時間最早、麵積最大的金飾物整體圖案
點擊瀏覽更多最新圖片

人民圖片網1月14日報道 江西省靖安縣李洲坳古墓,從2007年1月6日開始發掘,到2008年1月14日,經過一年多的考古發掘,專家們認定,該墓葬時間為距今約2500—2600年的春秋晚期,一坑47具棺木,這種一坑多棺葬俗全國首次發現。

目前,墓葬中共出土文物近千件,並有多件國寶級文物。據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李洲坳古墓考古發掘隊領隊徐長青研究員介紹,

在主棺上出土一件金箔飾物,印有族徽(圖騰)和雷雲紋,十分精致漂亮,是我國出土的金製文物中時間最早、麵積最大的金飾物;

出土的席子呈棕褐色,長1.8米,寬0.8米,用料為精心加工的上等竹篾,采取正、反“人字紋”縱橫交錯編織而成,表麵還經過了碳化處理,使之不褪色、耐腐蝕。

北京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張忠培興奮地告訴在場的人,在考古中,墓葬的棺木內有竹席雖是多見之物,但這張竹席的出土,可以說是自中國考古以來,發現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竹席,他讚歎地稱之為“天下第一席”。

在棺木中,考古專家還發現了一柄長66厘米的寶劍,劍柄、劍鞘製作十分精美,紋飾顏色鮮豔,這是距今為止,我國考古發掘發現年代最早的寶劍,被考古專家們譽為“天下第一劍”。

在發掘清理中,還出土了被專家稱為便麵的竹扇一件,便麵(竹扇)呈菜刀形,柄長37厘米、扇麵寬25厘米,用精細的竹篾編成,保存完好。專家們稱,這是我國出土時間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扇類實物證據,可謂“天下第一扇”。

(本文來源:人民圖片網 )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