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今語音與方言:而今——而家——而個——兒家

(2007-10-21 04:36:58) 下一個
轉貼說明:

1。轉貼此文,並不完全同意。

2。此文作者,不知真名實姓,似是北京插隊陝西知青,好學問。

3。原貼:“廣州話把“現在”意思的詞用“兒家”兩個字記錄”——北大王力,今日星島日報,僑報——多寫作“而家”,發音略同於普通話“以嘎”,“已旮”。

4。語音“M,N”=“陽聲”,古今都有存在,陝西,浙江,兩廣。。。的某些字音(語音)都有弱化現象,即失去“M,N”=“陽聲”。

5。宋·徐鉉注《說文》“今”音“居音切”,並不說明徐鉉時代,中原聲母(輔音)已由:G——弱化為——J,當時“居”字讀音,聲母(輔音)仍為:G ,在此不作詳細說明。

6。廣東,福建,浙江。。。和北方某些地方,至今仍保留 G 聲輔音音讀。

7。北方地名語音:“張各莊,李各莊。。。”=“張家莊,李家莊。。。”即是佐證。

——————

陝北說的“而個”是什麽?

作者:餘家溝
2006-08-22 21:52:55

從陝北日常口語中,常能聽到人說“而個”。“而個”是什麽意思?這個詞是“現在、此刻、如今、這個時候”等等意思。

實際上,就是大家都再熟悉不過的“而今”。

不過,且不說把它念成“而個”,便是讀“而今(jīn)”,普通話也並不多放在口語裏。基本上,普通話隻剩下背一句“而今邁步從頭越”了。

你而今就城裏去也?

而今不走,一陣兒著。

東風吹,戰鼓擂,而今這世上究竟誰怕誰?

你看而今叫得應那不?再咋也不能而今就拉下死也!

你說而今這人都咋啦?光認錢兒!

而今這社會,三匹二馬(隨隨便便)也能混上口兒吃的。

趁而今年輕,趕緊浪,投老了就醜勢了。

民歌:蕎麥花,落滿地,而今的年輕人真不濟;一把拉我在窪窪地,親了個豆芽子嘴。

這個詞很早就有了,一直是“現在”義。

《莊子·寓言》:“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

《史記·魯周公世家》:“王與太子俱困於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

唐《毛詩正義》卷五:“起之早晚,禮有常法,而今漏刻失節,促遽若此,故刺之。”

唐《敦煌變文·不知名變文》:“自從渾沌已來,到而今留得幾個?總為灰燼,何處堅牢?”

宋· 普濟《五燈會元》卷七《瑞岩師彥禪師》:“師喝曰:這老和尚,而今是甚時節?”

又:“沙雲:一等是弄精魂,也甚奇怪。乃雲:何不且在彼住。雲:已遷化也。沙雲:而今還喚得應麽?”

又卷十九《華嚴祖覺禪師》:“一人高高山頂立,一人深深海底行。各自隨方而來,同會九重城裏。而今要識此二人麽?”

南宋·無名氏戲文《張協狀元》十九:“奴家見婆說多時,閑來割舍不得,而今剪一撚頭發在此,怕婆要做頭髭。若得些錢,便十分好。”

元散曲:睢景臣《六國朝·收心》:“拜辭了桃腮杏臉,追逐回雪鬢霜髯,死灰絕焰。腹難容曩日杯盤,身怎跳而今坑塹?去奢從儉。”

朱庭玉《夜行船·悔悟》:“他盡是勞成,咱都是誌誠。博得個好兒名,那裏施呈。而今縱有雙秀才,誰是蘇卿?”

元雜劇:關漢卿《拜月亭》三:“而今要衣嗬滿箱篋,要食嗬盡餔啜,到晚來更繡衾鋪設,我這心兒裏牽掛處無些。”

又四:“你而今病疾兒都較痊?你而今身體兒全康健?當初咱那堝兒各間別,怎承望這搭兒裏重相見!”

王實甫《西廂記》二·四:“而今煩惱猶閑可,久後思量怎奈何?”

宋·徐鉉注《說文》“今”音“居音切”。

宋《廣韻》居吟切。居,古漢語聲母ɡ,“家”的聲母跟它一樣。

清·洪亮吉《涇縣誌》:“‘今’曰‘庚’。”

陝北讀“今”音“個”,是承自古音[1] 。

如果古雅地念毛主席詩詞,“而今邁步從頭越”,應該念成“兒個邁步從頭越”。

——————

[1] 今,上古擬音[kǐYm],中古擬音[kǐěm],近代音擬音[kiYm]。

客家話[kim],粵語[kPm],閩東話[kiK],閩南話[kim]。

“今”的這些讀音都與陝北的讀音一致。

廣州話把“現在”意思的詞用“兒家”兩個字記錄,那個“家”,讀若ɡɑ[ka]。

此外,邢向東《神木方言研究》(中華書局2002年11月)347頁記錄,陝北神木“而今(現在義)”讀“而真”、“而即”、“而著”。

“真”音[t§c],“即”音[╥Y擼,“著”音[t§Y擼,都是“今”的音變。

神木讀音更接近現代漢語普通話“今”的讀音。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