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韓國民族英雄張保皋——與——中國冉閔

(2007-09-02 04:39:20) 下一個
搜狐博客 > 顛覆 > 日誌 > 曆史風雲 2007-07-17 |

中華英雄冉閔:千年前拯救了漢民族
標簽: 冉閔 石勒 張保皋 唐朝 石虎

冉閔的豪壯語任激動人心:

   “諸胡亂我中國,也已數十年,今我與諸君盡誅天下胡族,共雪我中原百姓血海深仇。” ——大會英,致書各地。

閔遣使臨江告晉曰:“胡逆亂中原,今已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朝廷不答。

   “天下大亂,你們這些凶禽一樣,人麵獸心的蠻夷尚且可以稱王稱帝,何況我乃是堂堂中華英雄!”——被俘拒降。


一)漢人的地獄

   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羯族)公然明定胡人劫掠漢族士人免罰,胡人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漢人的東西。同時又禁止漢人稱遊牧民族作胡人,而稱“國人”,違者斬。他的開國漢人大臣,來朝見他時,因身上值錢東西和衣服被胡人搶了,勒問他出了什麽事,大臣正在氣頭上,說胡人搶了他,而忘了說國人。才發覺說錯了話,趕緊向石勒賠罪,勒赦勉了他。可以想像一般漢人當時的處境。

   由於聽信巫師之言,石勒對漢人
    其子(一說為侄,一說為與其嬸所生)石虎更加變本加厲百倍。他跟一條毒蛇一樣,腦筋裏隻有三件事,一是淫欲,二是殺戮,三是享樂。
  
   發男女十六萬,運土築華林苑及長牆於鄴北。時逢暴雨,漳水水漲,死者數萬人;
  
   石虎已有多處宮殿,還不滿足,又驅漢丁四十餘萬營洛陽、長安二宮,造成屍積原野;
  
   修林苑甲兵,五十萬人造甲,十七萬人造船,死亡超過三分之二;
  
   奪漢女五萬入後宮肆意變態淩殺汙辱之行,其間由於負婦義夫的反抗,死者不計其數;
  
   從長安--到洛陽--再到鄴城,成漢的使者見到沿途樹上掛滿上吊自殺的人,城牆上掛滿漢人人頭,屍骨則被做成“屍觀”,恐嚇世人,數萬反抗將士的屍體被棄之荒野喂獸;
  
   血腥屠殺和殘酷的民族壓迫,北方漢人銳減至六七百萬,造成赤地千裏的景象;
  
   人口的大量減少,土地的大量荒蕪,傍之虎狼等野獸成群出現繁殖。石虎將邯鄲(一說臨漳以南)以南中原地區,數萬平方公裏土地劃為其狩獵圍場,創全人類有史以來的吉尼斯世界記錄。規定漢人不得向野獸投一塊石子者,否則即是“犯獸”,將處以死罪,被殺或被野獸吃掉的人不計其數,漢人的地位竟連野獸都不如;
  
   ~~~~~~~~~~~~~~~~~~~~~~~~~~~~~~~~~~~~~~~~~~~~~~~~~~~~~~~~~~~~~~~~~~~~~~~~~~~~~~
  
   住在“富麗唐皇”宮殿裏的石虎,竟笑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當複何愁?。。。”

一)有關冉閔的前言

   冉閔,為漢族的存在作出突出貢獻。但在學生正規曆史教科書上沒有的人,甚至很多曆史係的大學生都不知道,除非對這段曆史特別喜愛。

   先看看韓國民族英雄----張保皋!(至今被韓國學生穿在身上,過目不忘)

   “去年7月,我到北京旅遊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好多好多的韓國學生都清一色穿著白色的T恤衫,秩序井然的走著,上麵寫著漢字和朝鮮字,背麵漢字是‘張保皋後人’!我不知道這個張保皋到底是何許人也,隻覺得很感動,一個人能在死後這樣被後人懷念,真的很難得!回來以後我就翻看有關張保皋的資料,終於知道這個張保皋的來曆!

  弓福又名弓巴,漢名張保皋。年輕時曾渡海到唐朝投軍,在徐州為武寧軍小將。據杜牧《張保皋、鄭年傳》記載:“張保皋、鄭年者,自其國來徐州,為軍中小將。保皋年三十,鄭年少十歲,兄呼保皋,俱善鬥戰,騎而揮槍,其本國與徐州無有能敵者。”

  當時,唐朝登萊沿海奴婢買賣中有大量的新羅人被賣為奴。弓福在獲悉這一情況後,從唐朝離職回國,上謁新羅哀莊王曰:“遍中國以新羅人為奴婢,願得鎮清海,使賊不得掠人西去。”

  於是哀莊王任命弓福為清海鎮大使,率領萬餘人的軍隊在此布防。從此,販賣新羅人口的活動在弓福的打擊和唐政府的多次禁令下銷聲匿跡了。

  弓福還通過從事與日本和唐朝的海上貿易大發其財,仗著自己兵強馬壯、財政富裕起了幹涉朝政的野心。他幫神武王登基,後來他企圖立自己的女兒為文聖王妃,被拒絕後保皋於846年起兵作亂,這就是朝鮮曆史有名的“弓福之亂”,武州有一個名叫閻長的人在一次飲宴,趁保皋酒醉,拔劍斬之。把弓福人頭拿去文給了文聖王,文聖王為了免除後患,於851年將清海鎮廢鎮。

  張保皋有不少缺點的,甚至起兵造反,但韓國人民還能寬容他,被韓國人視為其民族英雄,因為他結束了朝鮮沿海一個地方人口被掠賣到唐的曆史。

  山東榮成的赤山法華院修建有張保皋紀念塔,韓國金詠三總統親自來為其題詞,並書寫“張保皋紀念塔”。

  1991年4月,韓國誠信女子大學教授、世界韓民族合會長崔瑉子女士光臨此院,回國後,籌資10萬美金,於1993年11月來赤山法華院東南山修建了張保皋紀念塔。

  赤山法華院依山傍海,風景秀麗,每至春季,山上的映山紅以及桃花、梨花、院中的月季花、櫻花,爭相開放,景象頗為壯觀迷人。來此觀光旅遊的韓國人絡繹不絕,韓國不少民間組織和個人來此紛紛捐資立碑以示對張保皋的懷念。”!

   “弓福之亂”的造反者張保皋,至今被韓國人民和總統視為民族英雄,韓國人沒有因為他造過反汙辱他,因為他對韓國人民有功,他在中國呆過的地方每年都有哪麽多韓國人來懷念他。

  如果張保皋是中國人,就他的哪麽些“缺點”,就足以給人批的體無完夫,打入十八層地獄。

   五胡亂華,漢人傳奇英雄冉閔,勝過所有古西臘神話人物。卻沒有得到曆史應有的評價。

  當時正如古書所描繪“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漢人冉閔忍辱二十年得機起兵造反,力圖匡複華夏,滅胡無數,血洗親人之仇,亡國之恨!及至群胡圍攻。首戰,冉閔以五千漢家子,大破胡騎七萬。次戰,漢騎一千,敗其三萬。再戰,誅胡軍三十萬,凡此十數戰,項羽再世鏖兵金匱,校戰玉堂也不複如此矣。漢家軍威振於北朝,冉閔立我漢家精神,不複為任人屠割之羔羊。

   在中國,沒有任何“缺點”,幾乎“完美”的嶽飛,文飛祥都可輕易取消“民族英雄”稱號。如果嶽飛沒有內部阻撓,成功“收複中原”,同樣要殺很多胡人。他也會背上“種族屠殺”的罪名。
  
  時過一千六百多年,冉閔的豪壯語任激動人心:

   “諸胡亂我中國,也已數十年,今我與諸君盡誅天下胡族,共雪我中原百姓血海深仇。” ——大會英,致書各地。

  閔遣使臨江告晉曰:“胡逆亂中原,今已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朝廷不答。

   “天下大亂,你們這些凶禽一樣,人麵獸心的蠻夷尚且可以稱王稱帝,何況我乃是堂堂中華英雄!”——被俘拒降。

   冉閔死,遏陘山草木悉枯,蝗蟲大起,天以不雨以示大哀無淚。天地大慟無非屈聖賢辱,千年不得昭雪。連上蒼都知道冉閔的冤屈,上天都感動了。

二)不什麽不能讓冉閔升為民族英雄?

  日本有史料他叫梁閔而不是冉閔,應是北朝的人寫的。與中國唐朝編著的晉書有所差異。不討論是梁閔還是冉閔的問題,他到底姓什麽也無從考證,畢竟曆史已經過去了一千幾百年。因此我在有關他的帖中一律以冉閔為準。

  中國有關史料有《晉書》百三十卷,傳為唐臣房喬所著,獨宣武二帝紀,與陸機王羲之傳論,出自唐太宗手筆。晉書盡管對後來稱帝的冉閔有些微詞但無惡意詆毀。

  在這之前的《十六國春秋》《涑水通鑒》《紫陽綱目》等等和日本國的有關史料,與《晉書》相出入者,亦不勝舉焉。但史學界一般以唐朝編著的《晉書》為主。從這些書中看到的冉閔完全是一位英武非常的英雄。

  清朝在修史時對這些曆書就作了大量的刪改,使中國古籍殘缺不全,破壞很嚴重。修《四庫全書》刪除、改動了很多中國古代英烈抗擊五胡、金、元、清的寶貴史料。《資質通鑒》很多地方沒有可信度。 相反部分在日本朝鮮保存下來。

  中華民國十三年,浙江據說是旗人後代的蔡東藩作了一部小說,叫《兩晉演義》。因為是虛構小說,並未講求曆史真實。書中傳揚所謂正統觀念,美化胡族統治者,有因果報應等封建思想,及較多不切實際自相矛盾的情節描寫。

  該書對一些不合乎他個人觀念接受的人物極度醜化。而這些內容是他引為根據的《晉書》根本沒有的。

  他的小說中強烈指責冉閔所謂“弑君奪位”,不奉東晉為正統。將十一二歲親人死盡後忍辱負重二十載,最終手刃仇敵,為所有親人和天下漢人報仇雪國仇家恨的英雄人物冉閔,寫成好殺成性的屠夫。
    
  五胡亂華時,北方義軍乞活軍中有一員勇冠三軍的虎將冉譫,他就是冉閔的父親。後來陳午弟陳川帶主力投降羯趙帝國,以東晉將領自居的冉譫和一些人繼續戰鬥,冉譫用幾百漢騎將上萬羯軍搞的昏頭轉向,石勒下令擒住這個人。冉譫因寡不敵眾,受了重傷,被羯兵用網網住抓回來獻給石勒,年僅十一二歲的冉閔也連同父親一道被俘。冉閔年紀雖小,但已聰明懂事,智勇雙全。據說石勒一看到他就很喜歡。

  羯主石勒本想將冉譫收為已用,叫醫生給他治傷,但淪為階下囚的冉譫,因傷勢過重沒幾天就去世了。這時小冉閔親人都已死於戰亂,相依為命的父親又去世,使他成為沒有父母的孤兒;由於仇人的強大冉閔隻有將仇恨深埋心底,強忍內心悲痛討石勒歡心。羯主石勒欣賞勇冠三軍的冉譫,加之冉閔聰明伶俐,石勒將小冉閔認作幹孫子,為他改名叫石閔,並一手將他帶大。羯趙後來的變態暴君石虎是石勒的兒子(一說是侄子,還有說是石勒與他嬸子生的),因此推來冉閔算石虎的幹兒子。冉閔“及長身長八尺,善謀策,驍猛多力,攻戰無前。”成為後趙的一員大將。

  認冉閔為幹孫子的石勒沒有想到二十年後,這個十一二歲時由他帶大的小孩。會有一天複姓冉閔,利用漢人對入塞胡族的仇恨,滅絕整個的羯民族,把他的兒子兒孫殘忍的殺的幹幹淨淨,一個都不留。

  冉閔號召天下漢人掃清中原,消滅大量胡族。在被群胡絕對優勢兵力圍攻下,創造一個又一個以少勝多的真實神話。比如在與鮮卑的戰鬥中,冉閔以七多人的步兵千加約二千人的騎兵對十餘萬鮮卑騎兵十二戰十二捷。(中國史書為十戰十捷,中國史學界關與他的兵力問題一說為七千漢軍,一說為一萬漢軍。基本是步軍。)

  冉閔一生未和南方東晉打仗,即使冉閔被侵入中原的各胡軍隊圍攻時,他在遙遠的北方與各胡聯軍拚命,攻襄國的戰爭一度失利傳聞他死了。南方東晉無恥的進攻他後方,以招降或武力方式向北推進,山東河南很多人以為他死了歸順了東晉 。即使這樣,終其一生他也未向東晉開戰。
  
  《十六國春秋》《晉書》《涑水通鑒》 《兩晉演義》中:

  〈閔乃語眾道:“我等本是晉人,今晉室猶存,願與諸君奉表迎晉天子還都洛陽,各分封牧守公侯,諸君以為何如?”晉使轉報晉廷,廷議以閔亦亂賊,置諸不睬。〉

  〈閔臨江傳語晉使道:“胡賊亂我中原,已數十年,今我已誅胡首,隻有餘黨未平,江東若能共討,可即發兵前來。”晉廷亦置諸不睬。〉

  〈尚書胡睦進言道:“陛下聖德應天,宜登大位,晉氏衰微,遠竄江表,豈尚能總馭英雄,混一四海麽?”〉

  那時腐敗的東晉情況怎樣:

  〈晉征西大將軍桓溫,因石氏亂亡,已屢請經略中原,輒不見報。〉

  〈桓溫聞浩擅權,很是動忿,一時無詞劾浩,隻把北伐為名,呈入一篇表文,略稱:“朝廷養寇,統為庸臣所誤。”〉〈浩在內掯住溫表,不使批答,溫竟率眾數萬,順流東下,屯兵武昌,隱有入清君側的寓意。廷臣聞報,相率駭愕。〉

  等恒溫真正爭取到北伐時,冉魏已亡。漢人在此後三百年再無能力光複中原。古代史學家評價:〈冉閔乘石氏之敝,起滅石氏,掃盡羯胡,僭帝號,複原姓,其誌不忘晉,臨江呼助,設晉果招而用之,亦一段匹磾之流亞。〉

  如果東晉不是偏安江南,有開明的國君,即時調用想規複中原的恒溫北伐接應,或西進關中(冉閔曾請東晉發兵接應起兵響應他的關中百姓),中國有望早日結束這之後三百年頻繁混戰。冉閔死後,恒溫北伐,他裝備精良人數眾多的南軍,即使是精銳的北府軍,麵對北方胡騎主力也不堪一擊。

四)威震中原

  公元348年, 此時的石虎以病入膏荒的,中原廣為流傳著西楚霸王轉世的傳說。石虎以為是指已被除去的梁輯,西域天竺高僧佛圖澄吟唱道“殿乎!殿乎!棘子成林,將壞人衣。”石虎聽罷,立掘殿下石看,果然棘草蔓生。佛圖澄歎道: “災星將至!” 冉閔字棘奴,勇悍善戰,此時正在北方防製鮮卑。
   冉閔五萬漢軍在淩水,見鮮卑燕軍二十萬大軍,兵強馬壯軍勢威嚴。派部下領五千精兵試探了一下,大敗而回。冉閔自此入城堅守,堅壁清野,隻每日練軍。不與燕軍主力交戰,打算等到隆冬,燕軍給養不濟,然後進擊。可是三天後,鄴城變故,冉閔恨不得馬上起兵造反殺回去,但是他深知兵法,知道兩軍相峙,自己稍一後退,燕軍一追,必然全軍覆沒。
  
   值得一提的是冉閔所帶的五萬漢軍中,有五千名最強壯的冉閔訓練的不怕嚴寒的死士,因每日用冰水擦身。起先每日一次,後來多至每日五六次,七八次。轉眼時至隆冬,天寒地凍,滴水成冰。這些人也是每日冰浴不綴。(石虎征遼西的戰爭後,冉閔及他二三萬漢軍表現非凡,得到器重。冉閔因此得以擴招他的漢軍,將自已的軍隊人數壯大到五六萬。但在羯趙統治下,冉閔的漢軍常常衣物短缺,冉閔令他們常用冷水澡,以增強抗寒能力。沒想到以此竟訓練出一支在冰天雪地裏能輕裝上陣的部隊,哪些強壯者竟能赤身入戰)
  
   等過新年,軍中糧盡,他幾次派人回鄴城催糧,都是毫無音信。而且現在全軍上下,沒有不知道後方大亂的。軍心動搖。若不是冉閔素得軍心,大軍早就土崩瓦解了。
  
   冉閔派出軍兵到臨近各州郡征糧。半個月後,冉閔把軍中主簿周濤找到大營,問道:“我軍糧食還可支持多久?”
  
   周濤躬身答道:“回大帥,本來我們還有近一萬斛存糧,加上最近各軍從臨近州縣自籌的軍糧,總量應該有三四萬斛,再堅持一兩個月應該不成問題。”

   “現在每人每天多少糧?”
  
   “一般軍校,每日一斤四兩。”
  
   冉閔點點頭,說道:“你下去後逐日刻減軍糧,減到每人每天四兩的時候,再來報我。你不必多慮,按令而行。另外軍中有多少存糧,要嚴守秘密。如若除你我二人之外,有第三人知道,你就自己把頭割了吧。”
  
   周濤隻得聽令,下去刻減軍糧。一時間軍中怨聲四起。周濤整日提心吊膽,好不容易熬到每日四兩,來見冉閔。冉閔聞報,當即傳招眾將。
  
   眾將抱怨軍兵口糧不足。冉閔揮一揮手,示意大家安靜,又看了周濤一眼,說道:“每日每人四兩軍糧,是我的主意,聽說最近有不少人難為周主簿,那是冤枉好人了。”
  
   “大帥,每人每天四兩糧食,不用鮮卑兵攻來,我們自己就都把自己餓死了。”大將浦庸性如烈火,早就為軍糧的事和周濤吵了好幾次了。
  
   “老將軍稍安勿燥,且聽本督一言。我軍現在還有三千七百斛糧食,五六萬人吃,如果每人每天四兩,還可以堅持個把月,要是每人每天仍是兩斤的話,用不了四五天,就要糧盡了。”
  
   冉閔一言即出,四下頓時鴉雀無聲。冉閔看眾將都低頭不語,接著說道:“我昨天晚上,接到鄴城的探報,石虎這斯終於死了,他的五個兒子正在爭位,鄴城已亂。我軍現在已入死地,守在這裏已經沒有什麽意義了,諸公有什麽高見?”
  
   眾將麵麵相覷,過了片刻,浦庸拱手言道:“大將軍明見,鮮卑人鳥獸之心,如若我軍妄自撤兵,燕兵必追,我軍必敗。不說三軍將士人人死無葬身之地,河北也將被鮮卑人占據,我等妻兒必遭殺戮淩辱之苦。我們隻有與鮮卑人死戰一場,萬萬退不得。”
  
   後將軍張昕樂拱手道:“兵法雲:‘製之死地而後生。’我軍即無軍糧,又無援軍,已入死地,如今之計,隻有一戰,才有一線生機。”言畢,當即跪倒在地。帳內諸將也一齊跪倒,齊聲呼道:“屬下願與鮮卑軍決一死戰!”
  
   冉閔看了看眾將,心中暗笑,把你們逼到絕路,你們才會這麽主動。拍案大笑:“慕容俊世之梟雄,更多智謀,其兵始集,法度精專,今守之久已,不得我便,兵疲將驕。我軍今日製之死地,背水一戰,要破燕軍更待何時?”當即傳令,每人每日軍糧升至四斤,大饗將士。三日後要與燕軍決戰。
  
   眾將出營後,各自傳令,轉眼全軍上下,群情激憤,為求一生,所有士卒無不鬥誌昂揚。
  
   轉眼到了第三天晚上,冉閔聚將傳令。命淩水北岸的周進悠舍去河北大營,渡淩水,撤到焦家集韓莊一線,等到燕兵一敗,沿淩水邀擊燕兵。命浦庸杜興領一萬軍兵攻河鮮卑軍北杲大營,即做誘敵之兵,又兼掩護周進悠撤退。命張昕樂領精兵五千,接應佯敗之浦庸杜興。命賈寵,楊寶坤,劉虎風,穆柏青盡起五萬大軍埋伏於雙井,牙裏集之間。冉閔自帶五千精兵埋伏於沙坪澗。
  
   第二天早上,天未大亮,卻變了天了。隻見彤雲密布,慘霧重重,宿風凜凜,大雪紛紛。好大雪,真是:

  六出冰花亂飛瓊,千林玉樹帶帶株;
  須臾積粉鹽無色,白鴿失素皓鶴同。
  平添吳楚千江水,壓倒東南幾樹梅;
  更恰似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麟殘甲滿天飛。
  
   北燕鮮卑慕容俊這時正在大營烤火,吃茶。忽然來報,說是冉兵劫營。慕容俊忙問有多少人馬。探子回報:有萬八千人,劫北杲大營。慕容俊想了片刻,把茶杯往地上一摔,急忙傳令披上衣服傳令聚將,悉起二十萬鮮卑大軍,渡淩水,追擊冉軍。
  
   左右孫興慕容霸等將奇道:“主公,冉閔來攻北杲,我們應該分兵援救北杲慕容評,為什麽要起兵渡河?況且現在大雪滿天,淩河封凍不利進兵呀。”
  
   慕容俊笑道:“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兵法雲:‘倍則攻之’。冉閔是河北名將焉有不懂兵法的道理。我們北杲大營有兩三萬人人,冉閔派一萬餘人來攻,又是趁這種天氣,怎麽可能攻的下。他此舉必然另有圖謀。我早就聽說冉閔糧盡,聽說他們軍中每人也就四兩糧食了,冉閔這仗,再也打不下去了。我料定他退兵也就在這幾日裏了。他今天趁著大雪派人襲營,不過是掩人耳目,借機南逃。如若我們不盡快起兵追擊,把他們全殲於淩水南岸,我們罔稱全勝。”
  
   孫興慕容霸點頭斌服,奇道:“主公明見千裏,我等萬萬不及。”
  
   說話間,二十萬鮮卑大軍盡起。慕容俊傳令大軍踏冰渡淩水南攻冉軍,每人帶十日幹糧,不生擒冉閔誓不收兵。又命北杲慕容評出擊來犯冉軍,務必全殲。
  
   北燕大軍頂著風雪過了淩河。沿途上也有趙軍阻擊,但都是一觸即潰。慕容俊急於捕捉冉閔主力,喝令三軍馬不停蹄,連追了兩天兩夜,燒了冉軍三四座大營,得了冉軍無數輜重。到了第三天早上,大雪仍是未停。慕容俊見士兵連日追襲,疲憊不堪。再加上天寒地凍,冒雪而進,軍卒手腳凍掉者不計其數,慕容俊隻得傳令全軍稍事休息。
  
   慕容俊這兩天也走的頗倦了,獨自烤著爐火小息。不知不覺眯起了眼。正在似睡非睡之間,忽聽得北邊號角連天,金鼓大作。慕容俊猛然驚醒,急忙出帳篷來看。手下部將軍校早已聽到聲音,全都驚醒。慕容俊側耳聽了聽,派人查探。心中暗自狐疑,我軍從北往南打,一路上冉軍均被肅清,如何背後還會有金鼓之聲,莫不是我們自己人。他看了看著滿天風雪,幾乎對麵難以辨人,心中不由生起不祥之感。
  
   過了片刻,聲音平息。探報來報,說是空無一人。慕容俊不敢繼續前進,下令全軍原地待命。過了不到半個時辰又聽西南方金鼓大作,號角連天。聲音響了一盞茶的功夫,又自己平靜下去了。探報回報已然是空無一人。如此這般東西南北各響了一輪,慕容俊卻連一點影子都沒摸著。滿營將士頓時議論紛紛。

  慕容俊問起手下,此處是何地?孫興道答:“這裏叫做沙坪澗,剛才我們渡的那條小河叫做小沙河。此地距離淩水已經有一百五十多裏了。”
  
   慕容俊正自琢磨,忽聽正南方又是金鼓大作。慕容俊已是見怪不怪了。也不多做理會。可是這次卻與往次不同。聲音響了半個時辰也不停息。慕容俊覺得奇怪,出營來看。隻見正南方翻天風雪間,卷起一層白霧。這白霧貼著地向前飄,而且越飄越快,轉眼已然到了眼前。一陣狂風掃過,白色的雪霧吹散。雪霧之後卻是無數軍馬。這些人馬全都赤身裸體。身上全都畫得是魚龍海馬,臉上五彩描眉,更有的戴著牛頭馬麵。北燕官兵見這些兵馬卷著風雪似是從天而降,而且個個赤膊上陣,如此冷天,滴水成冰,這些兵將卻似是絲毫不畏寒冷,那個不心驚膽寒。更有不知何人呼喊:“天兵天將下凡了,快逃命呀。”頓時燕軍陣腳大亂。這幫“天兵天將”策馬狂奔,衝入燕軍營內四處縱火,逢人便砍遇人便殺,如入無人之境。燕軍其氣已奪,如潮水般往後敗退。
  
   慕容俊在馬上大喝:“此是冉閔裝神弄鬼,切莫為其所惑。三軍有敢後退者斬。”但冉軍勢不可擋燕軍敗勢已成,大軍失控,慕容俊空在馬上頓足捶胸,卻也無力阻止軍兵後退。慕容俊展目觀看,這群“天兵天將”也不過五六千人,居然殺退我二十萬大軍,真是可惱之極。現在陣腳收不住,不如先退過小沙河,重整大軍,不怕這群小兒逃到天上去。想到這裏,慕容俊傳令全軍退過小沙河,重整軍兵。燕軍已然被這幫“天兵天將”殺暈了頭了,巴不得一個“退”字。一聽慕容軍傳令後撤,三軍爭先恐後的向北敗退。“天兵天將”隨後掩殺,燕軍死傷不計其數。
  
   北燕大軍退到小沙河。南下進兵之時,小沙河凍得鏡麵一般,北燕大軍踏冰而過。可等到燕軍敗回時,小沙河河麵不知何時被人鑿了無數淩眼。燕兵踏上河麵,起初幾隊人馬還都“吱吱呀呀”勉強走了過去,都到大軍畢集,一起爭著踏冰渡河。這小沙河冰麵在也經不住了,一聲巨響,冰麵塌陷,無數兵馬被卷入這寒冷徹骨的河水之中。剛才還是一層鏡麵,轉眼間已經是奔騰而下的冰河。燕軍在河中淹死凍死者無數,一時間哭號之聲震動天地。慕容俊眼見自己大軍被一條二三十丈寬的小河割做兩斷,急忙下令搭設浮橋。但是燕軍進兵時未帶輜重,是輕兵奔襲,現在又是天寒地凍,哪裏去伐木搭橋。燕軍正在河兩岸徘徊之際,冉軍伏兵大起。賈寵,楊寶坤,從東向西殺來,劉虎風,穆柏青從西殺來。冉閔親自領著他那五千“天兵天將”從後掩殺過來。一時間,漫山遍野到處都是趙軍,鮮卑將士死傷無數。鮮卑軍見隻有小沙河北岸沒有冉軍,也不顧寒冷,競相渡河,其間凍溺而死的,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死屍相壘,幾乎填平了小沙河。
  
   孫興慕容霸拚死保著慕容俊過了小沙河向北逃去,一路上又遭周進悠浦庸兩路人馬邀集。等逃過淩河時,二十萬大軍之剩下四五千人。冉閔會同賈寵,楊寶坤,劉虎風,穆柏青,周進悠,浦庸諸將率大軍過淩河追擊。一路殺死無數。慕容俊跑了數百裏後收羅殘兵敗將,並上北杲慕容霸的兩萬來人,一時間合起來隻有五六萬人。
  
   冉閔此役大獲全勝。擒斬燕軍七萬餘人,斬首上將以上三十餘名,焚燒糧台二十萬斛,奪鮮卑北燕郡縣大小二十八城。冉閔威震中原。

五)天王屠胡

   犒賞了三軍,冉閔當即星夜回師鄴城。冉閔劫持李農及右衛王基等人共同造反發難。到了離鄴城三十裏外,冉閔也不紮營,當即傳令圍了鄴城。冉閔已然盡知這幾日鄴城之事了。薑人首領姚弋仲和氐人首領梁牟立石衝為帝。兩個人一度傳旨要殺盡國中漢人。冉閔部下全是漢人,聽得此等消息焉有不怒的。本想借燕軍除掉冉閔的姚弋仲萬萬沒料到冉軍會在小沙河大敗燕軍,而且回兵如此迅速。等到他得到消息,冉閔已經開始揮軍攻城了。冉閔大軍新勝,銳不可當。隻一個晚上,便攻下了鄴城,梁牟和石衝均死於亂軍之中,姚弋仲單槍匹馬突圍而走。冉閔斬了石衝全家,然後殺死所有胡軍,縱兵殺掠胡人,自鳳陽至琨華,橫屍相枕,流血成渠。冉閔宣令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胡人或斬關,或逾城而出者,不可勝數。冉閔在鄴城宣布:凡是支持他的人就進城來,反對他的就出城去,一夜之間,周圍百裏的漢人全部爭相擁入城中,所有的胡人全部離去。冉閔傳令軍士擊殺鄴城周圍胡人,三日內死者達二十幾萬。 屍諸城外,悉為野犬豺狼所食。屯據四方者,所在承閔書誅之,
  
   經過幾番兵火,鄴城在沒有了往日的風采。到處是殘強斷壁,火灰餘燼。幾番殺戮,鄴城周圍白日裏不見行人獸類出沒,已是鬼窟狐穴了。李農見狀便和冉閔農商量,提出到洛陽去。
  
   冉閔想起了遠在天國的父親冉譫,已經整整二十年過去了,在父親的陵墓邊,他的思緒回到了二十年前。當時中國北方最大的漢人義軍乞活軍在主將的帶領下違背了不事胡的誓言,主力投降了胡人。仍不願事胡的人,像冉閔勇冠三軍的父親冉譫以東晉將領自居,繼續艱難的戰鬥著,以幾百漢騎將上萬羯趙兵搞的昏頭轉向。石勒下令務必生擒,後來梁譫戰敗受了重傷,被羯兵用網網住捉了回來獻給石勒,當時年僅十一二歲的梁閔連同它父親一道被俘。羯主石勒赦免了冉譫父子。輪為階下囚的冉譫心恢意冷加之傷勢惡化,沒幾天就死了。冉閔唯一相依為命的父親死了,自此成了孤兒。冉譫沒有悼下一滴眼淚,盡管內心深深愛著自已的父親,但他不相信眼淚,不報此仇,我今生誓不為人。父親死後他竭立討好羯主石勒的歡心,石勒因欣賞冉閔在乞活軍主力投降後仍不願事胡的父親冉譫,加之冉閔聰明能幹,他甚至認將梁閔收留認作了幹孫子,改名石閔。而石虎是石勒的兒子,推算起來梁閔算石虎的幹兒子。(從哪一天起冉閔忍辱偷生二十年,以胡狄為父,認仇寇為友,其屈在勾踐之上,其苦非常人所能甘受,躲過石室內部懷疑他的人,躲過“三千羯士”等一係列欲致之於死地的鬥爭)。始至今日得雪國恨家仇。
  
    關與以後打算,因為父親一直以晉將自居的緣故,冉閔提出歸於東晉。李農道:“將軍雖有一片赤膽忠心,可東晉未必有容人之量。”盡管卻如李農所說,冉閔仍大會中原義軍首領、堡主或他們代表及群臣:“我等本是晉人,今晉室猶存,願與諸君奉表迎晉天子還都洛陽,各分封牧守公侯,諸君以為何如?”諸人有有支持者,但反對的人占大多數。朝中大臣申鍾,胡睦近等眾臣也都反對降晉。晉使轉報晉廷,廷議以閔亦亂賊,置諸不睬。
      
    冉閔以後在北方百姓擁護下稱帝,國號大魏,史稱冉魏

(七)天佑華夏,漢人的絕地反擊

  冉閔發起屠胡後,北方各地漢人群起響應。消滅大量胡族,迫使其它胡族離開中原。一度基本掃清了中原。冉閔發起的複仇行動是當時漢人的絕地反擊!
  
  五胡亂華(僅指建立過強大國家政權的那五胡),在羯族統治北部中國後期,中國北方北方漢族銳減至六百萬左右,胡人卻與這個數相當甚至高於這個數。並且人數還在增長,而漢人則不斷減少。
  
  當時入塞胡族眾多,成份較複雜,遠不止五個民族。
  
  羯族、白奴族、丁零族、鐵弗族、盧水胡、九大石胡的遠遷部落等主體都是金發碧眼的白種人;

  氐族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大月氐主體為白種人,小月氐和巴氐主體為黃種人;

  而薑、鮮卑、夫餘、烏桓、和入侵遼寧的高麗等民族主體為黃種人,個別部落除外。
  
  如果北方各式各樣的胡族殺盡北方漢人(少部份作為奴隸),在中原地區繁殖起來。將形成一個金發碧眼的新種族。隨著人口增長會向南方要生存空間,再把南方的三百萬漢人殺掉。而不是其它各胡基本上被殺絕,僅占北方漢人人口百分之十不到的鮮卑為主的胡族溶入北方漢族。
  
  漢族就給其它的三大古國的古老民族一樣滅絕嗎?
  
  冉閔的武力征討隻是解決胡人的一方麵。
  中國史學界公認的正史,唐朝編的《晉書》中載記第七 石季龍下有這樣一段當時的記錄
  
  自季龍末年而閔盡散倉庫以樹私恩。與羌胡相攻,無月不戰。青、雍、幽、荊州諸氐、羌、胡、蠻數百餘萬,各還本土,道路交錯,互相殺掠,且饑疫死亡,其能達者十有二三。
  
  從上麵這段話看到,在石虎還在時冉閔就發放倉庫中糧食給漢人饑民,以樹立私恩。當他發起北方大屠胡後,遷到中原地區的數百萬胡人首當其衝。迫於冉閔和諸路中原漢軍的武力威脅,有諸氐、羌、胡、蠻數百餘萬,各自想返還隴西或河套草原一帶原來生活的地方,九大石胡甚至從此遠遷回中亞老家。結果在返遷過程中在路上這些各種各樣不同民族的胡人相互進攻對方,掠殺對方搶食糧食甚至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人十個人中僅有二三人,由此可以看出僅冉閔造成這場胡族大返遷就造成數百餘萬各式各樣的胡人種族大量死亡達十之七八,這就變相的殺了百萬胡人,相比之下當時北方並州、鄴城、晉南三地各被漢人屠殺幾十萬胡人數算小KS了。
  
  值得一提的是,五胡亂華後來建國的十六國國家中,鮮卑除外,就是成功返回去的未被血腥報複的民族部落重新入主中原所建。但這時胡人相對漢人隻占絕對少數,不得不向漢人尋求合作。漢人從事農耕,胡人則充軍打仗。在十六國南北朝頻繁的戰亂中,胡人因大量戰死甚至彼此之間相互滅族,而民間從事農耕的漢人人數大量恢複增長,北朝東西魏的戰爭胡人大量戰死後,很多漢族大地主勢力卻強大起來。為補充兵源的不足,而不得不開始大量起用漢軍,漢人眾多且最後被胡人招降的地區西諒漢軍得到起用,而鮮卑國甚至把公主嫁給這些漢族地主勢力以拉攏他們,這就為後來楊堅滅胡和隋唐的建立創造外部條件。
  
  五胡亂華時的少數民族打仗往往不論男女老少舉族皆兵。雖然後來發展的精兵全由男子充當。所以不難理解當時漢人將此上升為舉族的仇恨。
  
  試想一下今天仍被一些人罵作屠夫的冉閔當時不屠胡,不發起殺胡令,不號召北方漢人起來反抗,不要求各胡退出中土。今天會是什麽樣子?
  
  首先胡人在中原將擁有上千萬人口,再把南方的漢人殺絕並不是不可能的。
  
  諸胡亂華時北方漢人被殺來隻五六百萬到六七百萬之間,其中源於東歐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區的白種羯族作惡最深。這個民族以好戰好殺著稱。
  
  羯趙內亂時之機,“冉家軍”陣斬羯族軍士三萬,又坑殺四萬羯兵。羯族精銳盡失,這些都是羯族的青壯年男子,也是鄴城二三十萬羯人的親人。他們對冉閔恨之入骨,冉軍對鄴城羯族屠殺了二十幾萬,山西南部的羯人和胡人(長的像薑氏胡人的漢人也倒了黴)也被報複的漢人殺盡,襄國滅亡羯人又被殺了一道。羯民族被基本殺絕。
  
  隻有一支不到一萬人的羯族部族,向北投*蒙古高原的鮮卑人,未被漢人消滅。後來鮮卑人幫他們報仇殺了冉閔,滅冉魏。鮮卑入主中原後,這支羯人一直在鮮卑的統治下以打仗為業。不過密月關係沒過多久,鮮卑內戰時羯族舉族造鮮卑人的反,被壓抑久了的爾朱羯瘋狂變態地殺著鮮卑人,差點把鮮卑整民族給滅了。
  
  其後在鮮卑人複仇性的打擊下,這個部族殘餘的羯幾千人在後景帶領下跑到南方梁朝統治區。被好心的南方梁朝政府接納,提供他們美食收為雇傭軍。後景之亂,這支不到萬人的胡族在忘恩義的領導人後景帶領下,對江南漢人實施血腥的種族滅絕政策。使原本人口眾多千裏沃土的江南變成赤地千裏,白骨遍地,野獸出沒的不毛之地。僅屠健康城就將全城四萬戶約二十萬人殺絕。這就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後景之亂!
  
  直到南梁將領陳霸先帶珠江流域的兩廣軍隊準備充分後北伐江南,花了很大代價才滅悼這支萬人不到的好戰頑族,這一種族才真正從地球上消失。陳霸先將從江南跑來兩廣的難民回遷,並把許多原本在兩廣和越地山區的人口補充到長江中下遊,充實當地人口。陳霸先建立陳朝,采取了很多開明的措施來恢複經濟和人口增長,即使這樣直到隋滅陳時已經很多年過去了,南方的人口卻一直沒有恢複到後景之亂前的人口歸模。
  
  由此可見羯族在中國曆史上的好殺成性。試想如果後景當時一直殺到南朝的兩廣地區,把未充分武裝起來的兩廣各地也各個擊破,把當地漢人也殺掉,南方可能除個別山區外可真謂無人了。
  
  由此可見,單後景這支幾千人的好戰羯族造起反,就可血腥殺光江南人,更別說這些白種胡人如果在中原繁殖幾千萬後必向南方要生存空間的結果。

(八)西楚悲歌

    冉魏的創始人冉閔,在石虎圍棘城的時候就和慕容恪交過手。當時基本統一北部中國的後趙六十萬各胡大軍在慕容恪號稱二十萬的鮮卑軍的攻擊下紛紛潰散,冉閔的三萬漢軍卻巋然不動,也沒有一人傷亡。以後的小沙河大戰更令鮮卑兵士聞風喪膽。這位定力非凡的名將受到普通士兵的瘋狂膜拜,由於他出身漢族,又愛護漢人百姓。在苦不堪言的後趙帝國下層百姓階層中就有一個充滿希望的傳說,說當年縱橫天下的西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後化做天上的星宿,終有一天會重新下凡來拯救天下漢人於水火之中,而冉閔就是西楚霸王項羽投胎轉世的化身。實際上,冉閔也是慕容恪一生遇到的最強勁對手。
  
    冉閔生性殘忍,滅絕了整個的羯族,並號召天下漢人樹清了河北南部,山西,河南,山東四省的其他胡族。但他這個人又愛兵如子,深受下層漢人百姓和士兵的擁戴。在和慕容恪交戰前,這位融殘忍和威嚴於一體的煞星已經滅亡了不可一世的後趙帝國,他所作所為確實也讓漢族百姓們充滿了希望。但這個希望不久就被慕容恪徹底踩碎。沒有戰亂的和平日子一直到三百年後才姍姍來到。
  
    公元352年4月,冉閔帶領約一萬兵(七八千步軍和約二千騎兵)到邊境的安喜(河北定州)地區運糧回鄴城。慕容恪得到情報,指揮各地二十萬大兵四麵集結,冉閔仍渾然不覺,走到了常山(河北正定)與慕容恪的十四萬先頭騎兵部隊大軍遭遇。大將軍董閏、車騎將軍張溫建議:鮮卑乘勝鋒銳,且彼眾我寡,宜且避之;待其驕惰,然後進擊可勝。冉閔不納。行進至廉台(河北無極)附近的樹林裏和慕容恪展開了決戰。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冉閔親自上場殺敵,冉閔所領的兵士都是他親自訓練的死士,他們借助叢林地形的掩護步騎配合襲擊敵人,慕容恪的騎兵竟然十戰十敗,士氣十分低落。冉閔的部隊這時減員至七千人,鮮卑每戰必損兵數千屍橫遍野。這也是後來的天才將領慕容恪一生中唯一的小敗。晚上慕容恪也效仿冉閔到軍營裏給士兵打氣,並接受參謀的建議,經過數次血的教訓總結出了征對冉軍和自已作戰弱點的“拐子馬,鐵浮圖”。用騎兵將冉閔軍引到平地去作戰,並埋伏了他發明的最新式武器:五千連環馬。
  
    第二天清晨雙方展開了最後的決戰。和昨天的戰鬥一樣,在天神下凡般的冉閔指揮下冉魏軍又把慕容恪的軍隊打敗了,但在冉閔殺到敵人大營前時卻闖到了慕容恪精心布置的連環馬陣裏。終於陷入重圍,手下七千多人全部戰死,冉閔也在突圍中被俘。
  
    讓我們憑空想象一下這場慘烈至極的惡戰:初夏的清晨,冉閔乘坐著朱龍寶馬站在山頭上,命令早已集結好的向山下的敵人發動最後的突擊。慕容恪的騎兵昨天已被冉閔殺破了膽,但在慕容恪的嚴令下仍然不顧死活地圍殺從山頂上衝下來的冉閔步兵。一直所向披靡的騎兵部隊在冉閔精心訓練的步兵麵前竟然毫無效果,冉魏士兵三五個一群使用長矛大戟阻攔潮水一般的騎兵,舉起的兵刃組成一片刀山,形成一道天然的死亡線,四麵八方衝過來的騎兵到了冉魏軍陣麵前就紛紛倒下。突然冉魏的陣形裏發出一聲怒吼,步兵們紛紛往兩邊閃開,一位紅馬黃袍金戰甲的將軍帶領一支少量的騎兵隊伍殺出來,他左手使一柄雙刃長矛,右手使一柄連鉤戟,坐下一匹炭火般通紅的戰馬,那些騎兵都知道是冉閔來了,發一聲喊四處逃散,但怎麽跑也跑不過神駿異常的朱龍寶馬,冉閔帶軍一路追殺,斬殺鮮卑軍士無數,前方就是慕容恪的中軍大旗。
  
    站在旗幟下的慕容恪也為冉閔的神勇所震懾,和身經百戰的冉閔相比自己畢竟還是個年輕人,萬一冉閔真的有傳說的那麽可怕,連環馬陣抵擋不住的話,五千人都被鐵鏈拴在一塊被冉魏軍包圍了將麵臨全軍覆沒的危險...不管他,豁出去了,於是,冉閔成為曆史上連環馬的第一個犧牲品。
  
    把戰馬連起來包圍敵人的戰術在兵書上聞所未聞,冉閔自然也沒見過,所以天不怕地不怕的他就抖擻精神前來衝陣,但五千騎兵用鐵鏈連在一塊,人死了馬仍然在前進,即使個別膽怯的騎兵要逃跑也左右不了整個的隊形,不久冉閔和他的軍隊就被團團圍住,即使再有天生的神力也無法應付殺不完的騎兵。
  
    戰鬥從早晨殺到中午,冉閔的精力之源終於枯竭,冉魏步兵越殺越少,慕容騎兵越圍越多,在拚死突圍的冉魏士兵掩護下,冉閔連殺三百餘人,終於殺出包圍圈,但那匹和冉閔一樣勇猛的朱龍戰馬卻因過度疲勞而倒下,於是冉閔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機械地和敵人拚命,掩護隨軍的其他重要官員撤離戰場,一直殺到最後一人。
  
  慕容恪滅掉了冉魏,慕容部落在中原建立了自己正式的國家:前燕。

  冉閔戰敗後冉魏國的大臣全部在絕望中自殺,無一肯降。河北二十餘萬漢人不甘侮辱,紛紛渡河南逃江南,但受到截擊,死亡殆盡。中國曆史上還沒有哪一個其它朝代的臣民表現出如此的忠誠和骨氣 !
  
  “拐子馬,鐵浮圖”從此成為漢族士兵的克星,被遼金廣為使用,唐朝到五代時都有因它全殲以步軍為主的漢軍數萬的記錄。也成為金兀術每每取勝的法寶,用它擊斬了很多中原義軍的頭。直到後來與嶽飛交戰,嶽飛吸取了被金兀術打敗的中原義軍教訓。征對它進行了專門的分析。

  但請注意:

  嶽飛VS金兀術 七萬:十萬

  冉閔VS鮮卑 7000:十四萬

  冉閔是第一次遇到這東西,這也是鮮卑通過大量血的教訓得出對付冉軍的法寶。冉閔以為又向往回一樣打退了鮮卑人而大舉進擊,從而使自已衝在前麵的騎兵與衝在後的步兵隊伍失去彼此配合。鮮卑利用“鐵浮圖”使冉軍前麵的凶猛攻勢受阻,而鮮卑的正麵進攻不會停止。同時騎兵與步兵的分離失去彼此合作。再加上防範最弱的兩邊受到兩支精銳騎兵的突擊合圍。從三麵發動了有效進攻,使這支橫掃五胡的漢軍被全殲於河北廉台。最主要原因是冉閔第一次遇到。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