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澤東的嚴格—你們怎麽拿老鄉的棗子吃呢—掉地的也不許吃 (圖)

(2007-09-29 13:44:38) 下一個

圖:韓桂馨、蔣英、魏蘭春在西柏坡

毛澤東的嚴格—你們怎麽拿老鄉的棗子吃呢—掉地的也不許吃

轉圖說明:這是兩個版本,略有不同。

————————————

我眼中的毛澤東:毛澤東的服務員韓桂馨訪談錄

1947年初,胡宗南率領國民黨20萬大軍進攻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中共中央機關分為前委、後委行動,毛澤東率領幾百人的後委機關轉戰陝北,與國民黨軍隊巧妙周旋。

這一年,20歲的李銀橋和18歲的韓桂馨被調到毛澤東身邊工作。李銀橋擔任衛士,韓桂馨是毛澤東的家庭服務員。

對於到毛澤東身邊工作,幾乎所有的人都很高興,而李銀橋竟然不願意,原因何在呢?

為什麽不同意呢,毛主席就問過這句話。我老伴回答說,我在周副主席那兒工作的時候,提出來希望學習,因為自己文化低,想學習學習再工作。主席說,你在我這工作,我也會放你去學習的,這個顧慮你不要有,你不是因為喜歡周總理那兒,不願意來我這兒。李銀橋忙說,不是不是,就是因為他答應我了,你不放我走,我就著急了。主席說,行,咱們訂個君子協定吧,半年我放你走。半年到期了,主席就和李銀橋商量怎麽辦。正在戰爭環境下,李銀橋一看實在走不了,就又續了半年。這一續就是十五年。後來,李銀橋發現毛主席很戀舊,穿的衣服舊了也不丟,用的喝水缸舊了也不丟,人用久了也不願放走。並且主席大事小事都挺講信用的,具體用人,他完全有權力決定,大家都能理解。就這件事情,因為有這麽個特殊情況,以後就不再提半年的約定了。從1947年去主席身邊,到1962年離開,前前後後總共十五年。

就是在陝北轉戰的時候,毛澤東也沒有忘記幫助李銀橋學習。

當時,毛主席給李銀橋布置了一個任務,寫日記。

李銀橋覺得這個任務很重,自己的文化底子薄,怕是不容易寫出來。但由於是主席布置的任務,他必須完成。李銀橋在一個本子的封麵上寫的是“旅行集”,主席說寫錯了,不是這個“集”,是“旅行記”,記錄的“記”,日記的“記”。

雖然日記的質量自己都感覺不滿意,但是李銀橋寫完就得交上去。主席說,我給你改改。李銀橋寫的都是大白話,看到的什麽寫的什麽,既無結構,也無修飾。主席一看就樂了。

不過,主席就像老師帶學生一樣耐心的。他鼓勵說,優點是如實反映了自己看到的情況,有什麽寫什麽,不是人為編的,挺好。缺點是寫得比較亂。

毛主席又說,這樣寫比華麗的辭藻更受歡迎。你寄回家給父母看看吧,看你的文化有進步了。說完,主席還鄭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毛澤東”。

李銀橋寄回家之後,全村的人都想看,說是毛主席禦批,毛主席批改的作業,看了以後都挺受鼓舞的。

主席最後說,學文化,寫日記是最好的練習提高。你們經常寫,經常記,既能提高文化水平,也能提高寫作水平。

高小畢業的韓桂馨,1945年到延安參加革命,在衛生部下屬的中央幼兒園工作。為什麽挑選她到毛澤東身邊去呢?

我是在李銀橋之後到主席那裏去的。我記得是在1947年10月調到毛主席身邊工作的。因為那個時候,天天行軍打仗,挺艱苦的。我們這個部隊裏,有一個最小的戰士李訥。李訥那時剛七歲,戰爭環境裏,上學是不可能的。可她又到了上學的年齡,除了生活上需要人照顧,學習上也需要人指導。就是因為這樣,我被挑選到主席身邊工作。

當時的衛生部副部長傅連暲找我談的話。他說現在你的工作需要調動一下,跟你談談情況,征得你的同意。一聽是到主席身邊,我滿口答應。他說,你去了以後,主要負責照顧李訥,同時教她識字。

她與李銀橋不同,聽說自己要到毛澤東身邊工作時,興奮不已。

我很激動了,我參軍的時候十六歲。我家是老解放區,家裏參加革命的人員比較多一些。父母告訴我,就說咱們解放區靠了毛澤東主席,托了他老人家的福,就是說他是我們的大救星。你要是參軍了以後,看到毛主席了替我們問好,把我們的心情向毛主席匯報,這樣一個囑咐。我小孩有什麽說什麽,當時就想我參軍了,在軍隊上也看不見毛主席呀,這麽想就這麽說了。我就是帶著這種心情去毛主席身邊的。多少年的心願都沒實現,忽然這一天,傅連暲部長找我談話了,說我符合他提出來的這個要求。我自己呢,我說在毛主席身邊工作,見著大救星了。

可第一次,韓桂馨並沒見到毛澤東。

那個時候,幾乎天天要打仗,主席可能隨時轉移,一家人並不住一個村子。李訥一個小孩子和她的媽媽江青,沒有隨著主席走,她們住在另一個村子裏。

我是先見了李訥和江青。我和她們也是第一次見麵。我的印象是到了那兒之後,推著大院的門就進去了。當時的印象,江青是一個中年婦女,有三十多歲,正在教一個小女孩唱京劇,唱得非常好。在我聽來,江青唱京劇水平挺高的,她唱得好,孩子唱得也挺好。我進去,我說報告。江青就停了下來,和我說已經看過我的檔案了。李訥雖小,但挺爽快的,怎麽想就怎麽說:“阿姨,剛才我媽媽說了,你是新來的阿姨。我爸爸可好了,我可想爸爸了。”這是孩子的話。

不久,我們就行軍從後方到了主席這兒的前方。這才見到毛主席。見麵後,毛主席先問我,你是哪裏人,我說我是河北省安平縣。他說,好啊,我這裏還有一個河北省安平縣的李銀橋喲。我當時是18歲,離開家也是想家,心想有個老鄉多好啊。

毛主席說,李銀橋過來,李銀橋走過來。主席介紹說,你們是老鄉,握個手吧。我當時和一個男同誌握手,臉紅了,挺不好意思的,那時年齡也小,也沒見過場麵,也沒有經驗。握個手,就這樣認識了李銀橋。他那時是衛士組的組長,四個衛士,加上我五個,他就管我們五個人。

作為軍事戰略家的毛澤東,有著常人難以比擬的膽識和氣魄。李銀橋和韓桂馨從前隻是聽說過毛澤東用兵如神,到了他身邊工作以後,對毛澤東的這種膽識和氣魄才有了切身的感受。

那時候,敵人窮追不舍,就跟著我們中央機關。空中是飛機,下邊是部隊。

有時候追到前有天險,後有追兵,沒地方去的程度。毛主席呢,善於用兵,善於指揮戰鬥,走到一個要上山的地方,主席說就這麽走,寫上“毛澤東由此上山”。周副主席和任弼時同誌就說了,這樣挺危險的,本來敵人正在追,你再說我們在這兒上山了,那敵人發現了我們人少,他們人多,就會失敗的。毛主席說,你越這麽寫,他們就越害怕。

韓桂馨除了照顧李訥之外,還常常給毛澤東縫補衣服。毛澤東穿著上的簡樸幾乎到了苛刻的程度,甚至連洗涮的毛巾也隻有一條。

毛主席戀舊是一方麵,最重要的是他考慮節約。衣服破了,不能穿了,就要我補。不是我不願意補,我作為軍人,發軍裝,主席作為領袖怎麽能領不到新軍裝呢?我們領導怎麽都不給主席領新衣服呢?我一開始不理解,我就去找我們領導。他說,你是新來的,你不知道,主席愛穿舊的,不願意領新衣服。我說,毛巾一個用來洗臉,一個用來擦腳,也應該是兩條,為什麽一條毛巾又洗臉又擦腳,多不衛生呀?他給我解釋,主席節約慣了。我說,那我找主席說說去,提個建議。我找到主席說,你得有兩條毛巾,我們都有兩條毛巾,衣服也比你新,你應該再預備一條毛巾。主席說,現在是行軍打仗,腳比臉辛苦,我要是再領一條擦臉的毛巾,腳會有意見的。主席這麽一說,一下子就把我逗樂了,這是怎麽說的呢。

我說,你這樣不講衛生。他說,要這麽算賬,現在的戰爭生活很艱苦,我多一塊毛巾,每個人都多一塊毛巾,集中起來就應該給前方戰士,叫他們穿好、吃飽,多打勝仗。我節約是為了更好地支援前線。

毛主席就是這樣,從每一件細小的地方教育我們。

李銀橋和韓桂馨在毛澤東身邊相識、相知,最後成為相愛的終身伴侶,毛澤東還是他們的月下老人。

不論從工作、學習,還是從生活上說,毛主席都是我們的大恩人。那時候,女同誌少男同誌多,要想求得一個女朋友是很不容易的。我在女性比較少的單位工作,李銀橋二十多歲了,當然也想找個女朋友。我不是說我有多好,主要是少為貴。我這麽說話,可能不恰當,但就是這個意思。打個比喻來說,追求女同誌的人數遠遠要超過女性的人數。有的人跟我介紹過很不錯的長征幹部,隻是比我的年齡大太多,我那時還是小青年,不願意,想著先把學習搞好了再談戀愛。別人介紹的有長征的老紅軍,有文化水平高的知識分子,長的也漂亮一些。李銀橋看在眼裏,心裏挺著急的:你看這麽多人追,我如果失手了,就得不到她了。

我們是老鄉,毛主席又說他好,他對毛主席的工作好,我挺愛的就是這一點。說實話,愛他什麽呢?最主要的就是對工作認真負責。毛主席常表揚他工作認真負責,他對毛主席照顧確實挺周到的,他就是我們的榜樣。我心想,找這個男朋友也不錯,心裏也產生了感情,逐漸發生愛情。雖然窗戶紙一捅就破,但是,我們倆誰也不願捅破這層窗戶紙。

那麽,毛澤東又是怎麽做的呢?

有一天,李銀橋家裏來了一封信。父母一直關心兒子的婚事,兒子二十多歲了還沒有說下媳婦,在農村就是一個大事了。農村的習慣,早說媳婦早訂婚,父母早放心。兒子雖然在外麵,老人還是在家裏,給李銀橋選了個女子。為了打動兒子,父親在信裏把這個女性描寫得特別好,把她說得一朵花一樣。

李銀橋收到這樣一封信,就挺著急的。他心裏已經有人了嘛。家裏都給人家說了,他不知道怎麽辦了,更害怕讓我知道。他想找個人商量啊,他平常就有個習慣,好多事情都要請示主席。

這件事情,他又跑去問主席,他說我喜歡的是小韓呀,可家裏又給我說了一個媳婦,怎麽辦呢?他著急得不行,才跟主席說了實話。主席說,那好啊,這封信你叫小韓看看。讓小韓幫你寫封信,她上過高小,文化程度比較高,看看她表什麽態。

主席的意思就是讓李銀橋試探試探我愛不愛他,這樣我就不得不表態了,事情就一目了然。

李銀橋總算醒過悶了,很高興地找我來了。李銀橋說,主席說了,要互相幫助,我這封信你幫助我寫吧。你看,家裏這個是推掉,還是跟家裏的這個女孩結婚,怎麽辦?我也傻乎乎的,李銀橋這麽一說,我真的幫他寫了,寫封信還是可以的嘛,我就幫他寫。這封信的意思是說,李銀橋在外麵有了女朋友,不用父母操心。

這封信,李銀橋也拿給主席看了,並說小韓表態了,要回絕人家,我們倆好,不知道用什麽詞說好。主席說,你們自己看著辦吧,你們自己定,我是沒有意見的。

主席把窗戶紙捅破了,我們就談戀愛了,就大膽了一些。我們那個時候,可不像現在大街上就敢談戀愛,我們在一起都不敢談。在工作上,我和李銀橋搭檔,笨得不知道怎麽好。這樣過去就好了,兩個人就敢說話了。

不久,李銀橋就寫了個報告,申請結婚了。那時的婚禮也比較簡單,組織同意,管我們的領導,像伍紹祖的爸爸伍雲甫和葉子龍等都簽字同意了,寫的意見都是“十分讚成,比較合適的一對”什麽的。

結婚就更簡單了,那個時候還沒進北京城,也沒舉行什麽儀式。

等到了北京,主席還關心我們,還想著我們兩口子沒有舉行儀式,就說選個日子補辦一下,我來吃你們的喜糖。主席這樣說了,可剛進城,住在香山,我們一上來以後舉行這個,我們開始不同意。

李銀橋說,一進城就要建國了,不合適。1949年3月23日,我們跟隨主席從西柏坡出發,3月25日到香山,剛安頓下來就舉行結婚儀式確實不合適,我們兩個都不同意。耽誤主席時間是一個方麵,主席忙可以不來。但是國家的大事更重要的,不搞儀式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拖了一段時間,因為是主席說的要有儀式,我們就在五四青年節那天舉行了簡單的儀式,就是吃了一桌飯。不像現在要吃幾桌幾十桌。我們又不發錢,發小米,合不了多少錢。過了幾天又照了一次相,結婚就算告一段落。

遺憾的是,我們的結婚儀式,主席沒來參加。那天他有會,又要接待來訪的各界人士,很多事情纏身,過後,我們給他送了喜糖,他也很高興。

從延安到西柏坡,再到香山,韓桂馨一直照顧李訥。本來到香山後,李訥就該上學了,韓桂馨可以去做別的工作了。可這個時候,毛岸青、李敏他們又從東北到了香山……

我們的領導跟我談再接著工作一段時間,我就留了下來。李敏要比李訥大,也不像外麵說的,她不會說中文。她會說,隻不過有些慢,生活上基本不要我照顧。主要是毛岸青有病,需要我來幫忙照顧一下。

有一次,岸青自己洗衣服,那個時候不像現在的條件這麽好,要用盆,用搓板搓洗。他身上的衣服髒了,我看到實在覺得過意不去,我說該洗一洗了,他就脫下來自己洗。我說你看你洗的方法不太好,我幫你洗吧,我能給你洗好,可岸青回答,我爸爸跟我說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叫阿姨給幫忙做。既然主席這麽說了,我再去洗也不行。我既感動,也覺得可憐這個孩子。所以,我的印象比較深,難以忘記這個事情。

……

1962年4月,李銀橋和韓桂馨調離了中南海。

我們要調走了,主席也同意了。他先跟李銀橋說,小韓星期六才回來,星期六的時候,你們都到我辦公室來。那個時候,我住校學習。星期六,我們到了中南海的遊泳池辦公室。

主席叫我們在辦公室坐一坐,說孩子怎麽沒來?孩子正在門口等著,我讓孩子們也進來和主席合影。要再見了,雙方都很激動。可我們不能老激動啊,怕引起主席難過,那就對不起主席了。我們就極力控製自己,分別是很不好受。

毛主席還給我們寫了一首《長征》詩做紀念: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毛主席的攝影師呂厚民,還為李銀橋拍了手拿《長征》詩的照片。

離開中南海,我們調到天津市,在那裏上班。主席說了,你們走了以後,到地方上去要謙虛,不要驕傲,夾著尾巴做人。主席就像囑咐孩子一樣囑咐我們,最後一條是,你們經常來看看我,到北京來看我;我到外地去路過天津,我看你們。

“文化大革命”後期,主席途經天津,問到李銀橋怎麽樣,“文化大革命”是打倒了,還是立起來了?沒人敢不說實話,回答說他被關起來了,他屬於打倒對象。

主席說,他在我身邊工作過,我了解,他是思想認識上的問題,沒有別的問題,把他放了,解放他。很快,李銀橋就被放了出來,並被結合進革命委員會,當了副主任。孩子上學也不再受刁難,不然子女也得受影響。

1963年,韓桂馨、李銀橋回北京時,去中南海看望了毛澤東。

主席說,河北省發了大水了,你們家裏是災區,我隻是幫助你們給你們一千塊錢。還分了兩個口袋,一個口袋五百。我不知道為什麽分兩個口袋,也許是怕我們小兩口吵架吧。兩個口袋李銀橋都收起來了。這個事情留下的印象挺深,也是挺感動的。我們也不好意思跟主席要錢,再說也不是困難到那個程度。可主席的脾氣我們也知道,就隻好收下了。

……

如今,李銀橋和韓桂馨都已是古稀老人,那些在毛澤東身邊工作的日子已經成為遙遠的過去。然而,在這兩位老人心中,毛澤東的音容笑貌卻隨著歲月的更替而越發清晰。得知主席去世的消息,他們當時的心情是什麽樣的呢?

我們當時聽廣播,聽到了這個消息,全家人都挺悲痛,挺難過的。我們一定要到北京來,跟他老人家最後告別。我們帶著兒女全都來了,我們家四個人都來了,因為不能隨便到中南海,我們就住在北京飯店,去參加主席的葬禮活動。當時,我們與主席的家人親戚一塊在第一排。

參加完追悼會後,民族飯店來人說,“四人幫”裏的人要接待我們,當然那個時候“四人幫”還沒有公開。李銀橋很認真,他給我說,“四人幫”要接見我們,我們就跑吧。

“四人幫”倒台以後,有的人不了解,說你們到北京參加主席的葬禮,和主席的夫人,就是江青有什麽來往,要交代。我們說了實際情況,就算交代完了。

————————————————————————

我眼中的毛澤東:毛澤東的服務員韓桂馨訪談錄
2005-7-22 15:12:00

解說:

1947年初,國民黨二十萬大軍圍剿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毛澤東為了緩解其它戰場的軍事壓力,決定不向延安增兵。他率領幾百人的中央機關轉戰陝北,與國民黨軍隊巧妙周旋。這一年,二十歲的李銀橋和十八歲的韓桂馨被調到毛澤東身邊工作。李銀橋擔任衛士,韓桂馨是毛澤東的家庭服務員。對於幾十年前的經曆兩位古稀老人至今記憶猶新。幾乎所有人

聽說要到毛主席身邊工作都會興奮,而當時的李銀橋卻是個例外,他竟然不願意調到毛澤東身邊工作。

采訪:

為什麽不同意呢,毛主席問這句話,李老說,我在周副主席那兒工作的時候,提出來希望學習,因為文化低,想學習學習再工作。(主席說)你在我這工作,我也會放你去學習的,這個顧慮你不要有,你不是因為喜歡周總理那兒,不願意在我這兒?(李銀橋說)不是不是。李銀橋同誌就著急了,著急了,不是那個原因,就是因為他答應我了,你不放我走,我就著急了。他(主席)說行,咱們訂個君子協定吧。訂了半年,半年我放你走。半年到期了,到期了,主席還想著這麽一個具體的事情,就想著說半年到了怎麽辦呢,還不能走,後來又呆了半年是吧,李老,又續了半年吧等於到期了。主席大事小事都挺講信用,在這個具體用人他完全有權力決定,大家都眾所周知,都能理解的。所以這件事情上呢,他就說,有這麽個特殊情況,以後再提半年時間到了,就不再提了,一直工作了15年。

解說:

高小畢業的韓桂馨,1945年到延安參加革命,在衛生部下屬的洛杉磯幼兒園工作。與李銀橋截然不同,韓桂馨聽說自己要調到毛主席身邊工作時興奮不已。

采訪:

我很激動了,為什麽激動,我參軍的時候十六歲。我家是老解放區,家裏參加革命的人員比較多一些。父母告訴我,就說咱們解放區靠了毛澤東主席,托了他老人家的福,就是說他是我們的大救星。你要是參軍了以後,看到毛主席了替我們問好,把我們的心情向毛主席匯報,這樣一個囑咐。我小孩有什麽說什麽,當時就想我參軍了,在軍隊上也看不見毛主席呀,這麽想就這麽說了。就是說帶著這種心情。多少年的心願都沒實現,忽然這一天,部長找我談話了,說我符合他提出來的這個要求。我自己呢,我說在毛主席身邊工作。見著大救星了。

解說:

李銀橋成了毛澤東的一名貼身衛士,而韓桂馨的主要工作是照顧毛澤東的小女兒,當時隻有七歲的李訥。作為軍事戰略家的毛澤東,有著常人難以比擬的膽識和氣魄。李銀橋和韓桂馨從前隻是聽說過毛澤東用兵如神,到了他身邊工作以後,對毛澤東的這種膽識和氣魄才有了切身的感受。

采訪:

這是在1947年,解放戰爭的初期,轉戰陝北的時候我們調到主席那兒工作的,調到那兒工作呢,因為戰爭環境那很殘酷的。因為敵人的兵力是二十萬,我們這一方的兵力是兩萬多人,對不對李老,毛主席呢,率中央機關幾百人和敵人在陝北戰場上沿著山路過河水,還有在路上,那時候因為敵人窮追不舍,就跟著我們中央機關。空中是飛機,下邊是部隊。

有時候追到前有天險,後有追兵,沒地方去了這個程度。毛主席呢,善於用兵,善於指揮戰鬥,走到一個要上山的地方,主席說就這麽走,寫上毛澤東由此上山。周副主席和任弼時同誌就說了,這樣挺危險的,本來敵人正在追。你再說我們在這兒上山了,那敵人發現了我們人少,他們人多,就會失敗的。毛主席說,就這麽用兵。毛主席說再立上一塊牌子,毛澤東由此上山。

解說:

韓桂馨的工作除了照顧李訥之外,還常常給毛澤東縫補衣服。毛澤東穿著上的儉樸幾乎到了苛刻的程度。甚至連洗涮的毛巾也隻有一條。

采訪:

我說主席得有兩條毛巾,我找到主席了,我說我們都還兩條毛巾呢,衣服還比你是新的。應該給你再預備一條毛巾,主席這麽回答我,主席說現在是行軍打仗,這個腳比臉辛苦。我要是再領一個擦臉的毛巾,這個腳會有意見的。他說得我都樂了,怎麽會這麽回答呢,我說那你也得有一條毛巾擦腳啊。他說要這麽算這個賬,你要說我多一塊毛巾。要是每個人都要多一塊毛巾,集中起來這應該給前方戰士,叫他們穿好吃飽。他們打仗很需要,他們在前線,我呢,節約為了更好地支援前線。從一條毛巾上都這麽教育我們。

解說:

毛澤東常常告誡身邊的工作人員,要遵守共產黨的紀律,不以惡小而為之,哪怕是一顆小棗也不準拿群眾的。毛澤東嚴格要求著下屬,也嚴格要求著自己的子女。

采訪:

這一個是在陝北行軍的時候了,這個地點是陝北行軍,行軍停下來休息了,我們到老百姓的家,地裏去看一看,看見那棗樹林掉了很多棗子掉在地上了。我當時雖然小吧,也不是有計劃地去從樹上摘老百姓的東西,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嘛。我是掉在地上的撿了幾個棗,給李訥兩個,我留著幾個,留著棗呢。正在吃著主席也來散步來了,散步來了發現我們拿著棗吃呢,主席問了,你們怎麽拿老鄉的棗子吃呢。我們說不是我們摘的樹上的,是地上掉下來的,他說要老鄉來了以後,他沒看見你是摘的呢還是掉的,還是怎麽來的,這棗子,那時候剛訂完修改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我們剛說了就做不到,這樣影響不好。不要拿老百姓的東西,年輕的時候接受這個教育,我至今還記憶猶新。還想著毛主席,教我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解說:

1949年李敏從蘇聯回到了毛澤東身邊,作為父親,毛澤東給了她深切的父愛,但對她的要求也是格外的嚴格。

采訪:

李敏呢,在蘇聯吃那個麵包。不是蘇聯吃得多高級,那黑麵包也不是很高級,是吧,麵包它分很多種類。她是當主食用,她是習慣那個了。到主席這兒來,這是自己家呀,她要求,提出來她主食吃麵包。大師傅廚師知道她要吃了,到時候端上這麵包來了,主席和她同一個桌上吃飯,哎,主席提出來了,你怎麽這麽特殊,吃麵包,這孩子覺得委屈,說我在蘇聯的時候,家常便飯。吃麵包,習慣了。我自己沒有特殊。主席說,不行,我的孩子,今天跟你們再說一遍,不許特殊,不許你們另外加菜,還加主食,還要求什麽。做什麽吃什麽。就這樣要求他們。

解說:

毛澤東對自己的子女要求十分嚴格,而對身邊的工作人員卻很寬厚。他與這些工作人員有著深厚的感情。毛澤東曾多次對他們說,你們比我的孩子還親。

采訪:

他說我的孩子(和我)不能朝夕相見,一天見不著一次,有時候她們住學校,要是不回來呢,就看到的機會很少,李銀橋你們在我身邊朝夕相處,隨時可以看到,比我的孩子還親。

解說:

李銀橋和韓桂馨在毛澤東身邊相識、相知,最後成為終身伴侶而搓合他們的月下老人也是毛澤東。

采訪:

(毛主席)是我們的大恩人,這個談戀愛呢,以上我說的這個情況,就是那時候中央機關呢,中央機關更是這樣,女同誌少,男同誌多。軍隊上的人他都是男性,要想求得一個女朋友也不是很容易的。所以我呢,就在女性比較少的。這麽一個單位工作,作為李銀橋,二十多了,也想找個女朋友。作為李銀橋,挺著急的。你看這麽多人追著,追小韓,我要是失手了,我就得不到她了,他有那個著急的想法。我呢,作為老鄉,毛主席說他好,他對毛主席的工作好,我挺愛他這一點的。我說找這樣個男朋友也不錯。心裏就產生了感情,逐漸發展成愛情,但是這個窗戶紙一捅就破,但是誰也不願意捅這窗戶紙。

解說:

就在這層窗戶紙還蒙在那兒的時候,李銀橋家裏來了一封信。信上說家裏給他說了一房好媳婦。

采訪:

李銀橋收到信了,還傻乎乎的。覺得挺著急的,家裏給說了。我要跟韓桂馨也談戀愛,我家裏有了怎麽辦呢。這不明擺的事嗎。家裏有了你不得自己同意嗎。傻乎乎的這樣子,他呢平常有這麽個習慣,因為主席對他比較友好,喜歡他或者說是同情他,這個意思,大小事情他都請示主席,有個什麽事情也請示主席。其中這件事他算請示對了,他說我喜歡韓桂馨,但是家裏又給我說了媳婦了。怎麽辦呢,挺著急的。跟主席也得說實話。主席說了,你猜主席說什麽,主席給他出的這個好主意,毛主席說,這一封信你叫韓桂馨,小韓去看看。都叫我小韓,因為我年齡小,現在老人也是叫我小韓,主席也叫,你不會叫小韓去看看去嗎,叫小韓給你寫信,她文化程度比你高,她已經上過高,叫她看看,看她表什麽態。意思是看她是愛你是不愛你,這不是一目了然。李銀橋可高興了。趕快叫韓桂馨給我回信,他找我來了。李銀橋說,咱們主席說了要互相幫助,我這封信你幫助我寫吧,家裏這個是推了還是跟家裏這個女朋友結婚呢怎麽辦呢。我也不聰明,我也傻乎乎的,李銀橋這麽一說,我想,那互相幫助吧,我幫你寫,我寫封信還是可以的。我幫助他寫,寫了信以後呢,信的意思就是說,在外邊有了,就不用父母操心了。就是這個意思。這一封信李銀橋趕快又給主席看看,說小韓表態了,說推掉家裏那個女朋友,就和韓桂馨,我們兩個好,也不覺得什麽不好意思。主席說那你們自己看著辦吧,你們自己定,你們自己定,我是沒意見的。就是起到了搭橋,引線穿針的這麽一個作用。

解說:

在身邊工作人員眼中、心中,毛澤東不僅是一位領袖,而且還是一位慈愛的長者,是他們的人生導師。從戰爭年代就跟隨毛澤東身邊的這些工作人員,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解放後,毛澤東為他們創造了很多學習機會。1950年5月,李銀橋要到中直機關的幹部補習學校去學習,毛澤東非常支持,親自給李銀橋題詞,勉勵他好好學習。

采訪:

毛主席說,因為咱們行軍打仗的時候,條件不如中南海這裏好,這裏呀,我給你辦個學校,辦個學校教你們學文化,因為我們身邊人員吧,當然有的文化高一些,大部分人的文化都不算高,戰爭環境沒得到機會,這樣就是,給我們最低要達到中學程度這樣的計劃。我先上的中南海業餘(補習)學校,以後呢,怎麽說呢,你要說炫耀自己太不謙虛了,算上自己學習了,可以說是領導派我去上人民大學,領袖對自己的關心,上了四年速成中學,又上四年大學本科,培養我學習。要不是咱們這個情況,沒有這麽好機會學習。真是喝水不忘挖井人,挺激動的我們要學習,我愛人1953年也要學習,就是李銀橋,他說他自己是中學的程度,還想多學點東西,想學習,想學習就是又不想離開主席,跟主席有感情了,有感情了,又想學習,提出來這個學習,毛主席說支持你們學習,愛學習是個好事情,支持學習,毛主席簽字呢,簽的是,題的是努力學習日進有功,給他這鼓勵的話,寫了兩個本,還有一個本上還有一些鼓勵的話,這個題詞都有了,毛主席題了詞了,作為我們在(主席)身邊工作,有這個優越條件,所以又其它書記題詞,這五大書記都題寫了鼓勵學習的內容,保存了幾十年至今,都像傳家寶一樣。

解說:

1962年4月,李銀橋和韓桂馨調離了中南海,要去天津工作,臨別前毛澤東與他們依依惜別。

采訪:

主席叫我們坐一坐,到主席辦公室坐一坐,(主席)說孩子怎麽沒來呢,孩子就在門口外頭等著呢,孩子也都進來,進來一起和主席合影,合影完了,要再見了,雙方都很激動我們不能老激動,老激動主席也難過,也對不起主席呀,控製自己,覺得很不好受的,是這樣子分別,因為主席說了你們走了以後,到地方去要謙虛,不要驕傲,夾著尾巴做人。毛主席說,我給你們寫一首我過去的《長征》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這首詩送給我們了,在那個告別會客室吧。會客室要再見了,同時把這個拿在手裏,交給李銀橋,交給李銀橋呢,攝影呂厚明,毛主席的攝影師,照下李銀橋的形象來,還同時照了他手裏拿著的這個《長征》詩。

解說:

1963年,李銀橋回北京時,去中南海看望了毛澤東。當時李銀橋的家鄉發了大水毛澤東不斷地向李銀橋詢問他家裏的情況。

采訪:

主席說河北省發了大水了,你們家裏是災區,我隻是幫助你們給你們一千塊錢,還分了兩個口袋,我不知道為什麽分兩個口袋,也許是怕我們小兩口吵架吧。我至今也不清楚,為什麽分兩個口袋,一個口袋五百,李銀橋都收起來了。這個事情留下的印象挺深,也是挺感動的。

解說:

毛澤東是個幽默大師,常常把深刻的道理用淺顯幽默的方式揭示出來,啟發身邊的工作人員。有一次李銀橋帶著衛士們把一個大沙發從屋裏搬到屋外,可是怎麽也搬不出來。

采訪:

這個沙發搬不出來,主席走到這了,散步走到這兒了。沙發搬不出來,怎麽辦呢,還得搬唄,怎麽也搬不出來,主席說話了,主席,你聽聽啊,主席說:這個客廳的沙發搬不出去,搬不出去,你們想想,是先蓋的這大樓後進的沙發呢,還是先把沙發放在那兒最後蓋的大樓啊,問他們,他們說那肯定是先蓋的大樓唄,哪能說先把那沙發擺好了再去蓋那大樓呢,是吧。他就說那這是應該能搬出去。李銀橋他作為衛士長他得領導這個事情,不要等著了,主席說話了,快搬吧,這沙發能搬出去,主席走過去了,走過去了,這沙發也搬出來了,主席走過去又走回來了。我想起來了,主席說了,世界上怕就怕認真,在莫斯科說過一次,在這個地方說過一次。辦事情要認真,一認真這事情就辦好了,你要不認真,這個事情就辦不好。

解說:

如今,李銀橋和韓桂馨都已是古稀老人,那些在毛澤東身邊工作的日子已經成為遙遠的過去。然而,在這兩位老人心中,毛澤東的音容笑貌卻隨著歲月的更替而越發清晰。

責編:劉通 來源:新浪網

北京時代榜樣傳媒廣告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2005-2010 Cnvip.cc Rights Reserved
人物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5514號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南2路88號7層 郵編:100022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