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在新疆九年1

(2009-09-14 11:07:08) 下一個
       一九八五年五月一日晚上,我在開封乘從上海開往烏魯木齊的53次特快列車,開始了新疆之旅。大約在五月四日早上七點左右,列車進入新疆地界。星星峽是新疆的大門,天山也是從這裏開始,向西直到哈薩克斯坦,將新疆分為南北疆。吐魯番盆地是中國最低的地方,其艾丁湖在海平麵以下170多米。出了吐魯番再往西,蘭新鐵路就要穿過天山,才能到達位於天山北麓的烏魯木齊。蘭新鐵路穿過天山的時候,有許多隧道,有的隧道相當長。後來聽我一個搞預防醫學的學生說,當年開鑿隧道青年突擊隊的動員口號是:我們一天打不通隧道,毛主席他老人家就睡不著覺。突擊隊員中許多人得了矽肺,為中國的鐵路建設貢獻自己的青春年華和寶貴的健康。這個學生說,要是她,才不不管別人睡著睡不著呢!人心不古矣。天山崔嵬欲折,黑禿禿的,這一段山上什麽都沒有,偶爾在有河的穀底長著楊樹,有個村莊,旅店什麽的。在這裏沒有看到王母娘娘的桃園,也沒有看到梁羽生《七劍下天山》的俠客。雖然是白天我還是想起了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於晚上十一點半到達新疆的首府―――烏魯木齊市。由於火車晚點四個多小時,出了車站,天已經黑了,這時相當於內地的九點半。車站外邊有許多載客的三輪車,但是我不敢坐,生怕上當。三輪車的司機多是維族人,人高馬大,挺嚇人的,他們說的是帶維語腔調的漢語(新疆回回話)。不敢在夜間亂闖,就在車站附近的一個小旅店住下,一晚上收兩塊錢。第二天天剛亮,搭乘2路公共汽車,向著此行的目的地出發。在公共汽車上觀看街景,與內地大大不同。街兩邊的房子多塗成黃色,房頂塗成綠色,是鐵皮做的,典型的俄式風格。烏魯木齊的中心大小十字還沒有樓房。公共汽車的維族女售票員用沒有四聲,維語腔調的漢語通報站名,聽起來軟綿綿的,有一種令人銷魂的感覺。大概到了西北路的時候,我下了公共汽車,觀看街景。烏魯木齊的主幹道兩側種植著高大的楊樹,街道寬闊,人們的衣著比較時髦,當時年輕的女性流行外穿運動服,嫵媚中透露著矯健。烏魯木齊的姑娘和內地的比起來,個頭挺拔,臉盤比較大。雖然過了五一,烏魯木齊早晨的空氣顯得很涼,幸好我帶了件棉大衣。正好這天是星期天,路上的人不多,我邊走邊問,烏魯木齊人說普通話,待人很熱情。走過明園,友好路等,路上碰到的最高建築是昆侖賓館,當地人叫著“八樓”。由於是清早,沒有注意道大街兩邊有賣羊肉串的。當時被著簡單的行囊,說著家鄉話,一定是很可笑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