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久經沙場的槍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槍評論:習近平: 多黨製,總統製,中國都試過了,行不通!

(2014-05-02 13:50:34) 下一個

老槍評論:習近平: 多黨製,總統製,中國都試過了,行不通!
評習近平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

2014年4月1日,習近平來到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麵對歐共體的政要們,發表了他對有關中國現政府在現代世界政治體係裏如何定位的看法。這是到目前為止,習老大在公開場合上,第一次對自己施政方針進行最為係統的闡述。

反倒是海外的中文網站上,出奇的安靜,對這個講話,罕見地集體保持沉默。到今天為止,四個星期已經過去了,竟然沒有一輪像樣的討論出現,實在讓老槍驚詫。

習老大上台一年多來,星星點點說了很多也做了很多,官辦民辦媒體,前後腳地跟著搖旗呐喊,不知是有意還是無能,習老大的政治麵目,始終如猶抱琵琶半遮麵,讓人吃不透拿不準,一會像毛左文革的氣勢,執行沒有薄熙來的薄熙來政策,一會又像鄧小平第二,拉開重新開天辟地的架勢。

人們之所以對習老大的政治麵目不清楚,據老槍觀察,最大的原因在於,習老大還沒有一次在正式的場合上,親自逐條地對自己的施政方針進行全麵而係統的表達。

這次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算是習近平第一次在公開場合上,從中國的曆史淵源民族的文化背景以及世界的政治大勢方麵出發,對中國在國內以及國際政治舞台上,本屆政府如何執政進行全麵而係統的闡述。

如果說以前還有釋放氣球探測民意的意圖,那麽這次,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之後,就是最後確定的正式版,定版。所以,老槍覺得特別重要。

這次,習老大洋洋灑灑講了五點。老槍覺得有四點講的都很好,有一點講的不好。五點之外,好像還缺了一些什麽。老槍長話短說,檢最重要的一點,即講的不好的那一點,和大家分享,後麵再加上總體映像。

習老大有一點是這麽講的:“。。。第三,中國是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家。。。多黨製、總統製都想過了、試過了,結果都行不通。最後,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這一點,老槍認為講得不好。這個說法,理論上沒有根據,事實上比較牽強。

先說理論上沒有根據。

世界發展到如今,民智早已開啟,君權神授那一套說教自不待說,宗教這種經久不衰的力量都已經退出了(伊斯蘭除外)世俗政治舞台,除了民主,老槍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麽可以能證明你政權合法性的方法了。

中國沒有宗教傳統,所以情況比別的國家簡單一些。事實上,從來沒有宗教幹涉世俗政治這一點,在兩百多年前,著實讓法國泰鬥伏爾泰,西方民權社會理論的奠基者,大為佩服了一番。請參閱老槍閑聊:德國人的廚房德國人的橋梁

中國曆史上,最為成功的政治經驗,說穿了,無非是君權神授再加上非嫡親不傳這兩條。劉邦當年的斬白蛇起義和後來的非劉姓不可為王的口號,按現在的民智來說隻不過兩聲嗬嗬而已。但是,正是因為這兩條簡單粗糙沒道理的道理,保證了中國曆史上幾個最偉大王朝的長期穩定性。這個嗎,在進入了現代社會的中國裏,連隻認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的共產黨,教義裏都不敢接受這個東西。

古今中外,皇帝們給自己的政權尋找合法性理由的套路都出奇地一致,要麽騙要麽編。比如說,一個人走進山洞裏,而且,必須是一個人進去,沒有任何別人在場,然後走出來,手裏拿著一塊石頭,說是洞裏的神仙親手頒送給他的,上麵寫著:從此王老五就是我的代表啦,以後,你們聽他的就相當於聽我的。於是乎,屁民們想和神套近乎,隻能先和老王來溝通。從此,老王就是王了。

另外一招就是編。當然是編故事了。這種故事,萬變不離其中,就是一句話,糟蹋他媽。

人都是媽生的,沒什麽區別。當了皇帝的老兒們覺得這個不爽,想方設法要找出自己更牛逼的地方。所以,就開始動腦筋了。爹作為一個公性動物,一槍打完後,到死都不敢肯定是否中了靶子,而且也不願意花這閑工夫尋找這無解之解,倒是很願意打一槍換個地方到別的地方提高命中率去。所以,我們的皇帝老兒們,還是有一點生物學基礎的,沒有滿嘴跑火車胡亂瞎說。書上記載的故事,大部分都是有關他媽的,而且都很變態,要多變態有多變態。比如,我,不是我媽和我爹造出來的,而是我媽和公牛呀,和神龍呀,和豺狼虎豹呀嘿咻出來的。稍微文雅一點的,有和一片祥雲啦,一抹彩虹呀,一陣雷雨啦等等不一而終。

所以,毛主席把這個看的最清楚,最推崇孫悟空那句名言: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國際歌裏也是這麽唱的: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以國際歌為自己價值觀的中國共產黨是什麽樣的一個運行機製呢?讓我們來看看。

有十三億人口的中國,是由共產黨來領導的。共產黨的領導人,是由內部一套複雜機製產生的。產生出來以後,也是中國的領導人。

共產黨據說代表了社會的積極和進步的力量,甚至具體到三個方麵。假設這個說法為真。

待續。。。



附:習近平:多黨製 總統製 中國都試過了 行不通 - 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
(2014年4月1日,布魯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尊敬的菲利普國王夫婦,

尊敬的範龍佩主席,

尊敬的迪呂波首相,

尊敬的德維戈主席、莫納爾院長,

尊敬的各位使節,

老師們,同學們,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好!很高興來到歐洲學院同大家見麵。首先,我向學院的老師們、同學們,向各位關心和支持中國發展的歐洲朋友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

在弗拉芒語中,布魯日就是“橋”的意思。橋不僅方便了大家的生活,同時也是溝通、理解、友誼的象征。我這次歐洲之行,就是希望同歐洲朋友一道,在亞歐大陸架起一座友誼和合作之橋。

剛才,我和菲利普國王夫婦一起,參觀了位於根特的沃爾沃汽車工廠。這家工廠是比利時最大的汽車生產企業,也是中國、比利時、瑞典三方經濟技術合作的典範,在“中國投資”和“歐洲技術”之間架起了一座互利共贏的橋梁。

歐洲學院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是人們反思戰爭、渴望和平的產物。人類曆史總是伴隨著戰爭魔咒。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烈,促使歐洲人民痛定思痛,在讓·莫內、羅伯特·舒曼等一批政治家領導下,開始聯合自強,為實現持久和平與繁榮而奮鬥。

經過半個多世紀發展,歐洲學院不僅成為歐盟的重要智庫,而且成為“歐洲政治精英的搖籃”。範龍佩先生說,歐洲學院“始終位於歐洲一體化的核心”,體現了“在戰爭廢墟上誕生的歐洲信念”。

老師們、同學們!

就在歐洲學院成立的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從此開啟了新的曆史紀元。1975年,周恩來總理和索姆斯爵士審時度勢,作出了中歐建交的決定。現在,中歐建立了全麵戰略夥伴關係,在60多個領域建立了對話磋商機製;2013年雙方貿易額達到5591億美元,雙方每年人員往來500多萬人次,留學生總數近30萬人。中歐關係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雙邊關係之一。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中歐關係發展空間還很大,潛力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為了把中歐關係推向前進,中方需要加深對歐洲的了解,歐方也需要加深對中國的了解。曆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隻有了解一個國家從哪裏來,才能弄懂這個國家今天怎麽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也才能搞清楚這個國家未來會往哪裏去和不會往哪裏去。

借此機會,我想給大家談談中國是一個什麽樣的國家,希望有助於大家觀察中國、研究中國、認識中國。介紹中國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我選擇中國幾個最顯著的特點來講講。

第一,中國是有著悠久文明的國家。在世界幾大古代文明中,中華文明是沒有中斷、延續發展至今的文明,已經有5000多年曆史了。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前創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2000多年前,中國就出現了諸子百家的盛況,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窮地理,廣泛探討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係的真諦,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體係。他們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者愛人、與人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強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有自己獨特的價值體係。中國人獨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讓中國人具有很強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第二,中國是經曆了深重苦難的國家。在工業革命發生前的幾千年時間裏,中國經濟、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陣之中。近代以後,中國的封建統治者夜郎自大、閉關鎖國,導致中國落後於時代發展步伐,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外國列強入侵不斷,中國社會動蕩不已,人民生活極度貧困。窮則思變,亂則思定。中國人民經過逾百年前赴後繼的不屈抗爭,付出幾千萬人傷亡的巨大犧牲,終於掌握了自己的命運。中國人民對被侵略、被奴役的曆史記憶猶新,尤其珍惜今天的生活。中國人民希望和平、反對戰爭,所以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不幹涉別國內政、也不允許別人幹涉中國內政。我們過去一直是這樣做的,今後也會這樣做下去。

第三,中國是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家。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製製度。舊的製度推翻了,中國向何處去?中國人苦苦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君主立憲製、複辟帝製、議會製、多黨製、總統製都想過了、試過了,結果都行不通。最後,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在建設社會主義實踐中,我們有成功也有失誤,甚至發生過嚴重曲折。改革開放以後,在鄧小平先生領導下,我們從中國國情和時代要求出發,探索和開拓國家發展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堅持和平發展,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現代化,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曆史命運,獨特的國情,注定了中國必然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我們走出了這樣一條道路,並且取得了成功。

第四,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發展取得了曆史性進步,經濟總量已經躍升到世界第二位。作為有著13億多人口的國家,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曆程,無疑是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中國經濟總量雖大,但除以13億多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還排在世界第八十位左右。中國城鄉低保人口有7400多萬人,每年城鎮新增勞動力有1000多萬人,幾億農村勞動力需要轉移就業和落戶城鎮,還有8500多萬殘疾人。根據世界銀行的標準,中國還有2億多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差不多相當於法國、德國、英國人口的總和。今年春節前後的40天裏,中國航空、鐵路、公路承載了大約36億人次的流動,相當於每天都有9000萬人在流動之中。所以,讓13億多人都過上好日子,還需要付出長期的艱苦努力。中國目前的中心任務依然是經濟建設,並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動社會全麵進步。

第五,中國是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的國家。我們的先人早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思想,強調要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前行,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我們強調,改革開放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中國已經進入改革的深水區,需要解決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個時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不斷把改革推向前進。我們推進改革的原則是膽子要大、步子要穩。“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隨著中國改革不斷推進,中國必將繼續發生深刻變化。同時,我也相信,中國全麵深化改革,不僅將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推動力量,而且將為世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總之,觀察和認識中國,曆史和現實都要看,物質和精神也都要看。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發展史,改革開放30多年探索史,這些曆史一脈相承,不可割裂。脫離了中國的曆史,脫離了中國的文化,脫離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脫離了當代中國的深刻變革,是難以正確認識中國的。

世界是多向度發展的,世界曆史更不是單線式前進的。中國不能全盤照搬別國的政治製度和發展模式,否則的話不僅會水土不服,而且會帶來災難性後果。2000多年前中國人就認識到了這個道理:“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有一個法國作家說,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們彼此交換生命。希望我的介紹能夠讓中國在你們眼前更透明一些。我也真誠希望,歐洲學院能夠培養出大批了解中國、理解中國的人才,為中歐關係發展源源不斷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老師們、同學們!

中國和歐洲雖然遠隔萬裏,但都生活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空間之內,生活息息相關。當前,中歐都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都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剛才,我說到我們希望同歐洲朋友一道,在亞歐大陸架起一座友誼和合作之橋。我們要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座橋梁,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中歐全麵戰略夥伴關係。

——我們要建設和平穩定之橋,把中歐兩大力量連接起來。中國和歐盟麵積占世界十分之一,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在聯合國安理會擁有 3個常任理事國席位。要和平不要戰爭、要多邊不要單邊、要對話不要對抗是雙方的共識。我們要加強在全球性問題上的溝通和協調,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發揮關鍵性作用。文明文化可以傳播,和平發展也可以傳播。中國願意同歐盟一道,讓和平的陽光驅走戰爭的陰霾,讓繁榮的篝火溫暖世界經濟的春寒,促進全人類走上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道路。

——我們要建設增長繁榮之橋,把中歐兩大市場連接起來。中國和歐盟經濟總量占世界三分之一,是世界最重要的兩大經濟體。我們要共同堅持市場開放,加快投資協定談判,積極探討自由貿易區建設,努力實現到2020年雙方貿易額達到10000億美元的宏偉目標。我們還要積極探討把中歐合作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結合起來,以構建亞歐大市場為目標,讓亞歐兩大洲人員、企業、資金、技術活起來、火起來,使中國和歐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雙引擎。

——我們要建設改革進步之橋,把中歐兩大改革進程連接起來。中國和歐盟都在經曆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改革進程,都在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雙方要加強在宏觀經濟、公共政策、區域發展、農村發展、社會民生等領域對話和合作,尊重雙方的改革道路,借鑒雙方的改革經驗,以自身改革帶動世界發展進步。

——我們要建設文明共榮之橋,把中歐兩大文明連接起來。中國是東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歐洲則是西方文明的發祥地。正如中國人喜歡茶而比利時人喜愛啤酒一樣,茶的含蓄內斂和酒的熱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讀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並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國主張“和而不同”,而歐盟強調“多元一體”。中歐要共同努力,促進人類各種文明之花競相綻放。

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始終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始終支持一個團結、穩定、繁榮的歐盟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中國即將發表第二份對歐盟政策文件,重申中國對歐盟和發展中歐關係的高度重視。去年,中歐共同製定了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在近百個領域提出了一係列具有雄心的合作目標。雙方應該一道努力,盡早把藍圖變為現實,讓未來10年的中歐關係更加美好。

老師們、同學們!

近年來,歐洲學院日益重視中國,開設了歐中關係課程,還積極籌建歐中研究中心,致力於歐中關係研究。中方決定同歐洲學院共建中國在歐盟國家的第一個“中國館”,提供1萬冊介紹中國曆史、文化等各領域發展情況的圖書和影視片用於學術研究。

“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裏路”。建議同學們多到中國去看看。耳聞是虛,眼觀為實。中國願同歐方一道努力,爭取到2020年實現中歐學生年度雙向交流達到30萬人次。

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中國的未來屬於年輕一代,歐洲的未來屬於年輕一代,世界的未來屬於年輕一代。希望中歐雙方的同學們用平等、尊重、愛心來看待這個世界,用欣賞、包容、互鑒的態度來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明,促進中國和歐洲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促進中國、歐洲同世界其他國家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用青春的活力和青春的奮鬥,讓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變得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修車師傅 回複 悄悄話 習近平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演講說:“中國是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家。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製製度。舊的製度推翻了,中國向何處去?中國人苦苦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君主立憲製、複辟帝製、議會製、多黨製、總統製都想過了、試過了,結果都行不通。最後,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習近平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博士,可是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概念都沒搞清楚。馬克思說的社會主義,資本主義製度都是經濟製度。社會主義製度是生產資料公有製,計劃經濟,各盡所能、按勞分配。而資本主義製度是生產資料私有製,市場經濟,商品經濟,包括勞動力都是商品。
習近平前麵所講的“君主立憲製、複辟帝製、議會製、多黨製、總統製”是政治製度。習不明白政治製度和經濟製度的區別,前麵講“君主立憲製、複辟帝製、議會製、多黨製、總統製” 這些政治製度 “都想過了、試過了,結果都行不通”。“最後,中國選擇” 了一種經濟製度,叫“社會主義”。是不是不合邏輯?顯然,前言不搭後語。
不明白政治製度和經濟製度的區別的人也不隻習總一個,這裏不妨啟蒙一二。政治製度簡單地分為兩種:獨裁製度和民主製度。帝製,個人獨裁,一黨專製,都是獨裁製度。特點是: 政府領導人不是人民選舉產生,不受人民監督;行政,立法和司法權不是分權製衡。當今世界上隻有極少數國家實行獨裁製度,包括中國,朝鮮和古巴。其中中國和朝鮮都還不是全國都實行獨裁製度,台灣和南韓就是實行民主的政治製度。上麵習總提到的君主立憲製、議會製、多黨製都是屬於民主製度。其最重要的特征是,政府領導人由人民選舉產生;行政,立法和司法權三權分立,分權製衡。
一個國家的製度,包括政治製度和經濟製度。基於政治製度和經濟製度的不同組合,就可以有四種。獨裁的社會主義,獨裁的資本主義,民主的社會主義,民主的資本主義製度。那麽中國大陸現在是什麽製度呢?是獨裁的半社會主義半資本主義。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生產資料私有製和市場經濟得到發展,資本家也可以入共產黨了。所以不是完全的社會主義。
毛澤東說過“自由民主的中國將是這樣一個國家,它的各級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是由普通平等無記名的選舉所產生,並向選舉它們的人民負責”。老毛對於民主製度是說的很清楚的(盡管他沒有實行)。
習總這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博士搞不明白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也應該好好學學毛主席的講話呀。
作為國家的最高領導人,連自己國家是什麽製度的事實都搞不清楚,說不清楚,就高叫“製度自信”,不是很搞笑嗎?
習總前麵那句話,如果改成“君主立憲製、複辟帝製、議會製、多黨製、總統製這些政治製度都想過了、試過了,結果都行不通。現在,中國共產黨為人民選擇了獨裁的政治製度加上社會主義的經濟製度”。這句話就算文理通順,符合邏輯也符合事實了。可是習總也有苦衷,怎麽可以這麽說呢。
下麵講一個故事新篇:皇帝的新鞋子。
皇帝有一天認為,自己穿了幾十年的黃唐裝衣服和黑布鞋要換裝了。於是,孫大裁縫把黃唐裝和黑布鞋扔進曆史的垃圾箱,並為他設計了新衣服新鞋子。可是孫裁縫不幸得病死了,留下一句話,大業未竟,同誌們仍需努力。有一天,新皇帝演講說:孫裁縫死後,穿什麽衣服呢?白襯衣,燕尾服,黑西裝,蘭西裝都想過了、試過了,都不合穿。最後,我選擇了黃皮鞋,又漂亮,又合腳。
聽眾提問了:可衣服呢?
答曰:我們穿了中國特色的皇帝的新衣。
聽眾還是不明白:中國特色的皇帝的新衣是什麽顏色什麽裝呢?
還是一個小孩子道出了真相:他身上穿的不就是那幾十年的舊黃唐裝嗎。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還沒有意識到,一黨製也行不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