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 想 就 事 成 ,有 求 皆 如 意 的 方 法 (ZT)

(2007-11-16 13:32:29) 下一個
心想就事成,有求皆如意,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一、首先要說願望的前提條件:

1、善願。即不違反十善,不因貪嗔癡而起的願。佛菩薩的慈悲願力不是幫助你成就惡業的。

有人發願,願佛菩薩護佑我彩票中大獎,我就拿大部分甚至全部獎金布施。這不是善願,這包含了不勞而獲的貪念。你不用勞動,天上掉錢下來,布施功德又自己得,真是再美也沒有的便宜事了。如果再留一點充足生活,更是貪念滿心。佛菩薩會滿你這樣的願嗎?又例如發願今年賺10萬100萬等,要看你的念頭,你賺這錢是否為了貪圖享樂?買好車住好房?向別人炫耀?或者願望是好的,但是由於你這個人本性使然,如果錢真賺到了,貪欲就止不住了。菩薩慧眼,看透一切。如果願望將會使你貪心增長,惡念增加,也是不能滿的。即使你真賺到了那也是命數使然,非菩薩所滿之。

又有人願菩薩保佑自己的餐館生意興隆。如果你的餐館買賣酒食,殺害眾生,那豈不是幫你造業?就算生意真的很好了,也不是因為自己求來的,那是自己本來就有的命數。不過業造下了,果還是自己受。

因此,所發願望也需要有正信智慧。

2、發願令別人得利益的問題。

究竟發願別人得利能不能實現?

<優婆塞戒經>中說“或有說言。子修善法父作不善。因子修善令父不墮三惡道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身口意業各別異故。”自作因,自受果,可見很難為別人修福。

<優婆塞戒經>中再說“若人善修不放逸行。具足正念分別善惡。當知是人決定能修十善業道。若多放逸。無有慚愧及以信心。當知是人決定能作十不善業道。”前後兩個“決定”已經告訴我們自作自受沒商量。

再看看世尊的名句:“定業不可轉”。佛來了也沒輒。這句話包含了另一個意思,不是定業就可以轉,就有輒。特別需要注意的就是,這裏說的轉與不轉是說別人能不能給你轉的問題,不是說自己能不能給自己轉。<優婆塞戒經>說“善男子。智者若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是人能壞極重之業。”可見自己發心要轉自己的業,什麽定不定都可以轉。

綜上所述,發心為別人修福可以肯定難度是大。如果要扭轉對方的定業就不要想了,因為佛也沒輒。若非定業,雖然有難度,還是可以做到的。

對這個問題,再看看<地藏菩薩本願經>:

“悅帝利罪女,生天以來,經今三日。雲承孝順之子,為母設供修福,布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非唯菩薩之母,得脫地獄,應是無間罪人,此日悉得受樂,俱同生訖。”

“普廣,汝以神力,遣是眷屬,令對諸佛菩薩像前,誌心自讀此經,或請人讀,其數三遍或七遍。如是惡道眷屬,經聲畢是遍數,當得解脫,乃至夢寐之中,永不複見。”

“是人眷屬,假因業故,墮惡趣者,計當劫數,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畫地藏形像,瞻禮功德,尋即解脫,生人天中,受勝妙樂。是人眷屬,如有福力,已生人天,受勝妙樂者,即承斯功德,轉增聖因,受無量樂。”

從這裏基本可以看到,依地藏菩薩的廣大願力和我們的發正心修持,可以提前結束惡報。就是說已經開始受業報了,可以縮短時間。而如果對方目前還在做人,你基本上無法一廂情願阻止他由於定惡業而受苦報以及墮落惡道。

二、發願的事情基本搞清楚了,再來看如何如願

[方法1]

<地藏菩薩本願經>:“複次觀世音: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現在未來百千萬億等願,百千萬億等事。但當歸依瞻禮、供養讚歎,地藏菩薩形像。如是所願所求,悉皆成就。”隻要皈依瞻禮供養讚歎地藏菩薩即可。多簡單的便宜事啊。簡單是簡單,要真正做到“皈依”“瞻禮”“供養”“讚歎”卻是要下功夫的。皈依了菩薩,就是認菩薩為父為師,就要真尊敬菩薩,聽從訓教。基本說來,就是五戒十善,斷貪嗔癡。最少最少要做到十善業。否則就不能怪菩薩不滿你的願,隻能怪自己是假皈依。觀照自心確實做到皈依了,還要真心誠意供養菩薩,讚歎瞻禮菩薩。這四個關鍵點做好了,就不用多想了,自然會如意滿願。

[方法二]

<占察善惡業報經>:“複次若未來世諸眾生等。一切所占不獲吉善所求不得。種種憂慮逼惱怖懼時。應當晝夜常勤誦念我之名字。若能至心者所占則吉。所求皆獲現離衰惱。”這也是便宜的好事,不花錢。這個方法的關鍵在於“晝夜常勤”“若能至心”。這兩項缺一不可。

“晝夜常勤”,不分晝夜,隻要頭腦不思考問題,就提著一句菩薩聖號,前念接後念,貫穿吃穿住行的每一個時刻,每一個細節。

“若能至心”,占察經裏麵地藏菩薩為我們說了至心的標準。首先要“求願至心”。你是真心誠意在求、實在想求這個善願,不是為了應付誰或者應付責任感等。然後菩薩說了至心的三個等級。

“一者一心。所謂係想不亂心住了了”,你嘴上心裏念著“南無地藏菩薩”或“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你的心裏對持念的每一個字都明明白白,一直掛在上麵,心念掛在所持的每一個字上麵。就好像踩著石頭過河,一個接一個,三心二意漏了一個就掉河裏了。更不用妄想眼睛一邊看風景一邊還能點著每一個石子過河。還有一種情況,你的心住在其他事情上麵也有可能心住了了的。例如為了孩子病情持名祈求,你的心裏麵掛著小孩的病情,有一種擔憂。但這個時候並不是開小差,你也可以專心持名,字字分明,但心住在病情這個事情上,心裏擔憂。因此這是下至心。不過做到第一種至心,已經符合要求了。

“二者勇猛心。所謂專求不懈不顧身命”,說起來就是對持誦地藏菩薩名號這個事情有強烈的執著,雷打不動。就像你愛上別人時那種真愛追求的執著,就好像玩遊戲時那種通關的執著,你愛上了持誦“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你欲罷不能。這個時候,不隻是嘴念著,字字分明著,而且你的身心都完完全全住在持名上麵住在名號上麵。所有心思都在持名。沒有其他任何掛念和情緒。這個至心更厲害,效果更猛。

“三者深心。所謂與法相應究竟不退。”這個就不說了,我沒資格說也不會說。

能夠持誦菩薩名號滿足“晝夜常勤”“若能至心”這兩個要求,你也可以脫離煩惱苦難,一切如願。

結語:這裏介紹的兩個方法,都是大家已經熟知的,但未必真正知道掌握的。按照這裏所說的的發好願,持好名,則沒有什麽不可能的。地藏菩薩威神誓願不可思議。對菩薩要有大信心!則一切所願悉得成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