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個土龜對回國的看法

(2007-07-14 02:45:21) 下一個
經常在海外網壇上看到這樣的論調:美國一個博士後的學術水平也要比國內一個教授的水平高,並因此鄙視那些回國在大學或研究所的人。我覺得這樣的觀點是很有些片麵的。因為在美國做一個博士後和在中國做一個教授所能發揮的作用和影響是完全不同的。做博士後,基本上是為老板打工,為獨立工作積累資本;但是做教授,哪怕是被一些人瞧不上眼的中國教授,他們的任務是獨立帶領一支科研隊伍從事研究、培養人才。前後兩者的影響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盡管在國內限於科研的軟硬件環境,科研水平相對於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還相差甚遠,教授的學術水平可能僅相當於美國的博士後,但造成這個因素的原因更多的是國內一個教授進行科研所能掌握和利用的資源不比美國一個博士後多!現在一個自然科學基金平均10萬/年,一個人最多申請兩項,就是20萬/年。這筆錢能夠比一個美國博士後所能利用的資源多多少?既然一個年薪1.5萬美元(國內教授的價格,許多學校還達不到)的人做出的事情與年薪3萬美元的人(美國博士後的薪水)相當,還要對隻拿1.5萬美元薪水的人鄙視,這恐怕說不過去吧。在國內,一些投資強度比較大的研究所,如在北京的物理所,他們的一個研究員的水平就不是美國一般博士後能比的了。

我個人認為回國任教至少是一條可以選擇的道路。有幾方麵的因素:第一,國內的生活水平這些年普遍有了較大的提高;第二,在大學任教的收入可以保證衣食無憂(房子除外,但歸國人員有房帖);第三,國內近幾年對科研投資的力度增加,從事科研有比較好的前景。因此回國是一個考慮的選擇。

就我自己的經曆來講,我是一個標準的土龜。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拿了所有的學位,然後再留校任教。工作兩年半之後,在日本混了兩年,做了博士後,然後回國。回國的時候本來也申請了“百人計劃”,在學校裏就沒有通過,繼續當副教授(我出國之前剛剛晉升為副教授)。過了大半年,04年被聘為教授。聘職稱時,一些人所說的黑幕我自己沒有遇到,因為當時我正在外地做實驗。06年拿到傑青,現在在日本做訪問教授。我原來的導師不是院士,也不是學校的高官。因此我個人的感覺是,國內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在國內就上不了文學城,聘職稱有黑幕、食品不安全),但真的也有許多值得期待的地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