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家的後花園—書友博天下

歡迎兔兔們進入我的後花園!! 兔兔家的後花園別的沒有,最豐富的就是茶香,書香,加兔兔們的腳印!!希望各位愛書、好書的兔兔千萬不要害羞,快快進入我家的花園,加入這場盛宴吧~~~
正文

[轉載]中國--當住房成了奢侈品

(2007-07-14 00:44:16) 下一個
強調市場經濟是自由經濟,沒有規矩不講方圓,可以脫離規則使勁亂來。而作為裁決者的政府呢,頂好不要插手幹預,隻作壁上觀———這恐怕是一度延續的抵製樓市調控思潮的主基調了。就這樣,豪宅遍地,氣衝牛鬥。當飛機掠過一些大型城市的上空,陣容龐大、聲勢奪人的豪華住宅區輪廓分明、曆曆在目。
  在一個國際化都市中心地段,當多數樓盤還在小心翼翼地賣每平方米均價二三萬元時,同樣地段的開發商別出心裁,將每平方米售價提高到11萬元,時人謂之“天價”。要問理由,答曰:房子設備豪華考究,皆是鑲金鍍銀的。
  不獨惟此一樁。大江南北,你方唱罷我登場,天價豪宅紛紛冒尖,理由大致趨同。有人不滿,提出批評。商人回應說,我就是有先見之明,把價格預先設置在10年、20年之後的水平上了。更何況,這是市場經濟,愛怎麽賣那是我的事,別人管不著。
  按照風險自擔盈虧自負的市場準則,他們喜歡這樣做,本來也沒有什麽。你賣得出去賣不出去,是賺是虧,與別人毫不相幹。
  但有兩點是不能被答應的。第一,拿自由經濟做借口,哄抬了價格,擾亂了秩序;第二,一門心思要把住房當做奢侈品來販賣,卻不曾想到,中國首先沒有具備接納基礎,基本生產資料也是不允許被你炒成奢侈品的。
  有涉根本利益的商人,往往拿市場經濟來為哄抬物價的行為辯白,罔顧裁判和規則。他們會說,你不是要人們相信自己是市場經濟嗎?既然是這樣,那你就全部放開,讓我高興怎樣便怎樣。以此顯示你的誠意,驗證你的邏輯,取信或取悅於我們。
  動輒搬出這一條來,這些商人做事的方式就顯得有些不計後果和不擇手段,別人把房子賣成三萬(市場在這時候反應已經堪憂),他一定要賣成超過十萬,想要來個超塵脫俗,否則便不足以顯示自己的高貴與尊榮。
  如果我們承認,三萬元的售價是樓價的最上限,突破此限便是惡意的挑釁,是對消費秩序的破壞,那麽,忽然叫出一聲“我賣10萬”,而且明碼標價,這就是公然的哄抬。沒有任何可疑義的。
  說哄抬,是要考慮這一行為可能引發的嚴重後果。中國市場好跟風,今天有人敢賣10萬,開了先例,明天就有人敢把價格叫出20萬,即便一時因顧慮不敢超越,也會緊隨其後參與競逐。這種情況已經出現了(北京國貿附近的樓盤就有賣到每平米7萬)。
  設若不加喝止,就會縱容這個率先叫出“我賣10萬”的人及其行為,基於某種連動效應,市場就會麵臨新一輪價格災難。對此,社會上現在有情緒,人們保留意見,政府也出麵幹預了。此時那商人便跳將起來,說道:還是不是市場經濟了?
  什麽叫市場經濟?如果是“以我為中心”的經濟,我最大、我不收斂、我是老虎,我的屁股不能摸,一切規則須由我或圍繞我來決斷。一切不由得我的性子,就不是市場經濟。這顯然是對市場經濟的脅持。是以市場經濟的名義點上一把火,然後拉開口袋大行劫掠。
  說市場經濟是相對的自由經濟或能被接受。說是完全沒有邊界、不受管束,可以不講起碼的道理和準則,這種表現無疑是一種大老粗式的無知,根本不明了市場經濟為何物,卻不時要從中尋找到為自己行為辯護的條文,弄得常識錯位,這是可笑的。
  將住房這項基本生產資料做成奢侈品,也是不可縱容的事情。住房怎能做成像一塊手表、一輛轎車、一瓶名酒那樣極盡奢靡呢?這些奢侈品有其特定的歸屬群落,有其固定的去向和市場,一開始便是如此。豪宅卻不同,是對人均權益配比的一種顛覆。
  每個人食要果腹,衣要蔽體,居有其屋,這樣三項基本的權益配比必須均衡穩固,方能再談上一層次的需要。隻有吃飽了才可以去追求愉悅口腹的美食,穿暖了才可以去追求愉悅眼目的衣飾,也隻有基本安居了,才可以去達成更多、更高的居住和生活需要。
  但嚴峻的事實又在這裏:一邊是用以安居的保障住房建設用地極度短缺,一些人連寬裕一點的生活都過不上;一邊是豪華宅邸鱗次櫛比,商人們縱情聲色,鼓吹奢靡。居住層麵的權益配比是嚴重失衡和傾斜了的。
  天天說要集約用地,時時強調土地稀少,如果是這樣,某天窮究到最後,土地又是怎麽流失和變少的?莫不是都用來建設天價豪宅了?
  要集約用地,使有限的住房資源獲得最大化的合理配置,就要控製和清理別墅以及更高層次的豪宅建設。這是早晚必然遭遇的一道課題。豪宅市場隻宜作為房地產市場的一個小小補充,迎合有限一部分人的口味。若任其一味做大以致喧賓奪主,隻會將正常的、占主導地位的普通商品住房供給鏈條擠斷。

在此推薦大家基本剖析‘中國房產’的商業書籍,有興趣的可以下載來看看:(免費的哦)

免費下載地址(含3本書): http://good.er2er.com/Real Estate in China.rar

1、《解讀順馳:揭示房地產擴張之謎》

這曾經是一個沸沸揚揚的熱點名詞,毀譽參半。舉國上下,順馳軍團所到之處,爭議就接踵而至。在平民百姓的街談巷議中,在專家名流的指點江山中,在鴻儒大腕的激揚文字中,在各路媒體的聚焦爆炒中。尤其是2004年春節過後,隨北京大興世紀第其他網站的引爆,全國範圍內的爭議達到沸點。順馳走到哪裏,質疑就跟到哪裏。10年,從50萬到100億,一個中國式的商業傳奇,一個企業超常規擴張的故事。《天津日報》記者鄭愛敏跟蹤報道順馳創始人孫宏斌到普通員工數百人,作為順馳十年成長軌跡的見證人,記者依據大量第一手材料,客觀真實地講述了順馳從十年前的50萬起步,到現在年銷售額120億元,成為中國房地產界NO.1的爆發式成長的曆程


2、《利用你得到的一切》

巴巴拉•科科倫是當今紐約房地產市場舉足輕重的人物,最顯赫的曼哈頓房地產經紀人。《利用你已經得到的一切》是巴巴拉•科科倫縱身商海,曆經磨難的親身體驗,同時,巴巴拉又貢獻了她曆經磨難之後得到的智慧,包括生意的啟動、增長,如何推銷自己、雇傭合適的人才,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等等……書中附錄《紅利手冊——我希望每個銷售人員都能知道》更體現作者獨到心得,閱讀本書的結果不同於閱讀其他任何工商書籍,你將從中獲益匪淺。


3、《王石-道路與夢想》

王石,中國企業家群體中陽光式的領袖人物。他為人們所熟知,除了因萬科的品牌及地產項目外,還因他的鮮明個性和登山經曆。這位萬科的創始人,同萬科的職業經理人團隊共同引領萬科,用20年的時間創造了一係列奇跡。今日,萬科已經成長為中國大陸最大的房地產上市公司,且是中國大陸首批公開上市的企業中惟一一家連續14年保持盈利增長的企業。這些輝煌的業績,與王石以及萬科一直以來所堅持的對人永遠尊重、追求公平回報和牢記社會責任的價值觀,及“簡單、透明、規範與均好”的企業理念密不可分。

文章摘自:愛搜書—全球最大華文搜索引擎 www.isoshu.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