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越南行(5), 北侖河水靜流淌。。。。。。。

(2010-06-17 00:40:41) 下一個
北侖河是中國和越南邊境東段上的一條界河,發源於廣西防城境內,在中國東興市和越南芒街之間流入北部灣和南中國海。此河全長109公裏,其中下遊60公裏構成中國和越南之間的界河。北侖河堪比中越邊境上的鴨綠江。



北侖河把中國和越南分開為“一邊一國”。看著這條河,我不由地想起了那首歌的歌詞:“。。。。。共飲一江水,早相見,晚相望,清晨共聽雄雞高唱。。。。”

北侖河上架設的“中越友誼大橋”建於1958年,1979年中越交惡時被炸毀,1994年又再度通車。大橋全長111米,橋中間有一條斑馬線,是中越大橋管理線,“跨一步而出國”在這裏成為現實。



大橋上每天中越邊民來來往往。行走於兩岸的人經商者占大多數。越南人過境來中國的以婦女居多,她們頭戴鬥笠,手拿扁擔,在中國一側的東興市購買家電,日用百貨等挑回越南販賣。中國貨價錢便宜,品種繁多,這是越南人喜歡的。中國邊民過境去越南,在那邊中國人開的工廠打工。 為方便兩邊邊民的來往,中越口岸彼此發給對方邊境訪客一種過境卡,憑卡可在對方境內邊境附近停留一個白天,但不得過夜。這種入境卡是如身份證大小的一張塑料片,有效期一年,一次辦證費450元人民幣。



中越邊境線上隔開兩國的一條小街。


拿著幾經周折辦下來的一次性入境簽證我出了海關來到了越南一側的芒街市。這芒街一詞的由來原來是這裏過去長有很多芒果樹。但南橘北枳,芒果長在越北味道就是不好,又苦又澀,無奈隻得砍掉。現在越北地區吃到的芒果都是南方運過去的。



在芒街一家商店裏,一隻越南的貓警惕地瞪著我。

過境以後,隻在芒街小城作短暫停留,而後即驅車前往下龍。由於道路條件不好,車子行駛地極慢,這反而使我得以有時間和機會仔細看看越南邊境地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狀況。看後才發現越南的邊民其實生活條件很差。4月中旬的北越正是雨季,山風裹著雨讓氣溫很低,見山民們身上穿著單衣在屋簷下瑟瑟地顫栗著躲雨。零星散落的房屋多是紅泥土壘成,殘破而黢黑,從開著的窗戶望進去,農家屋裏幾乎沒有什麽家具。越南城市中摩托車雖然多,但在鄉村並不多,因為本來幾乎沒有路,要了摩托車又有多大用途呢?看著跟人一起躲雨的狗,我想起了那句順口溜,道出了山裏人貧窮的窘況:

交通基本靠走,

治安基本靠狗,

通訊基本靠吼,

取暖基本靠抖。

。。。。。。到了下龍後當地人的生活水平才明顯地富裕了很多。這一是這一帶漁業和旅遊業發達,人們收入較高,二是路好,有路就有了商業和運輸,物資交流就變通了。我見到當地人吃的海蝦(野生對蝦)一個足有1斤重,這麽大的海蝦我還是80年代末在山東漁港石島見過,當然,我們的團餐也比較豐盛一些。



越南的紅瓤鹹蛋。

在越南,城市裏汽車還是不多,人們出行除去乘摩托車外,坐公共汽車就是另一個選擇了。



在公車站牌下等車的越南女孩。



從馬路旁的招貼畫內容上看,越南是個社會主義國家。



城市裏的人生活悠閑恬靜。



自然風景如詩如畫。

越南人對中國人有不友好?這個問題的回答眾說不一。從幾千年的中越關係史看,越南始終脫不了中國的影響,兩國文化聯係緊密。曆史上越南一度並入中國的版圖,之後又形成獨立國家,到明清之際,再次成為中國的藩屬國,直到19世紀末頁被法國殖民。20世紀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成為越南抗法、抗美鬥爭的堅強屏障和後盾,中國對給予了龐大的援助,中國軍隊甚至以誌願軍的形式直接入越,兩國的關係之鐵還表現在越南和中國領導人親密無間的同誌加兄弟的關係上,兩國高層互動頻繁,特別是胡誌明和周恩來還稱兄道弟、關係非同一般。中越關係建立在這些基礎之上怎麽能不好得令人羨慕呢?1969年胡誌明逝世後黎筍,範文同繼任,中越關係開始惡化,越南公開與中國為敵,1979年還有了一場中越邊境戰爭,此後兩國關係一直疙疙瘩瘩,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兩國恢複邦交,2008年結成全麵戰略夥伴關係,致力於發展中越“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關係。現在的越南百姓中,偏遠地區的人和參加過越戰的老軍人能記起當年中國舉全國之力幫助過他們,因而對中國人還是比較很友好的。我在河內的巴亭廣場見到了一些越戰老軍人就是這樣。





北侖河水靜流淌,但願中國和越南這個鄰國的關係會繼續像那首歌裏唱到的“越南中國,山連山,江連江,共臨東海我們友誼像太陽。。。。。。。。。”


http://www.zhencang.org/may10/haphuc/vntq.mpg

點擊收聽歌曲“越南中國”。

(全文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