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雨中訪“白公館”。。。。。。。。

(2010-04-30 00:21:04) 下一個
60十年代中期北影拍了一部故事片《烈火中永生》,那時很多人從這部電影裏第一次看到了重慶這個城市,也從這部電影裏知道了“白公館”和“渣滓洞”這麽兩個地方。

白公館和渣滓洞我在小學的時候跟著學校去參觀過,由於時間久遠,是什麽樣子腦袋裏也早已沒了輪廓。回國前恰好看了鳳凰衛視楊錦麟先生對這兩個地方的采訪,才又勾起了我再去看看的興趣,於是回到重慶後我專門抽了時間去白公館看了一個上午,本來想之後要再去渣滓洞,但由於當日大雨,參觀的人不多,旅遊車坐不到一定數量的人不開車,所以幹脆放棄。再說,渣滓洞主要內容是牢房,這在白公館裏已能看到了。



白公館的外參觀門,由於大雨,那日幾乎無人參觀。

白公館和渣滓洞都位於重慶西北郊歌樂山下。“白公館”、“渣滓洞”在抗戰和國共內戰時期是國民黨軍統人員關押政治犯的去處。

白公館,原為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1939年國民黨軍統局長戴笠為審訊,關押的保密起見,將其選中為軍統局本部直屬看守所,將此改建為監獄。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後,曾一度作為美方人員招待所。



從參觀外門進入後要走很長一段石台階路。



爬到山的半腰才到了白公館的正門 - “香山別墅”。這棟四川軍閥白駒在重慶沙坪壩郊區的別墅取名的由來是:白駒自認為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後代,便以白居易的字號香山為名,刻香山別墅於其別墅正門之上。1938年,軍統局用30兩黃金將其買下。1939年軍統將其改為軍統局本部直屬看守所,稱軍統重慶看守所,主要關押國民黨政府認為級別較高的政治犯。

白公館曾關押過黃顯聲、同濟大學校長周均時、廖承誌、中共黨員宋綺雲、徐林俠夫婦及幼子“小蘿卜頭”等,關押的政治犯最多時達二百多人。



進得大門後,軍統局的訓令赫然在目。



高牆電網和了望樓。高牆下的塑像少年即是大名鼎鼎的“小蘿卜頭”宋振中。



“小蘿卜頭”塑像的正麵。



小蘿卜頭的父親宋綺雲的牢室。



這就是宋綺雲先生,曾是黃埔六期。



小蘿卜頭的獄中課本和他畫的畫,從畫上看,這是個極聰明的孩子。



小蘿卜頭的母親徐林俠女士。

白公館的地牢。



白公館部分遇難人員照片。



小說《紅岩》中有個女政治犯們繡國旗的情節。此情節確有其事,隻是由於她們不知旗子中五顆星的位置,故而繡成這樣。



“禮義廉恥” - 國民黨黨員守則。這是因為白公館中也關著不少國民黨員,像黃顯聲,周從化將軍等。



著名的“鬆林坡”小道。1949年11月27日大屠殺時不少人即在這條路上被殺,如小蘿卜頭一家,黃顯聲將軍等。



小說《紅岩》中文學形象和生活原型任務對照表。



獄區標誌箭頭。



鬆林坡上黃顯聲將軍遇害處。



江竹筠(江姐)到達重慶時上岸的朝天門碼頭。這裏是嘉陵江,長江兩江的匯合處,如今已物是人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