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登輝放棄台獨言論的深層解讀

(2007-07-10 15:22:01) 下一個
  在競選政治中,選票高於一切,一些政客置誠信與公義於不顧,用盡手段拉選票,結果適得其反,在公眾麵前聲譽掃地。台灣藍綠陣營公認陳水扁善變。陳水扁先是許諾如果家人收禮卷就辭職,後來卻用白馬非馬的邏輯,聲稱家人隻是間接收禮卷,拒絕兌現諾言。陳水扁還許諾如果一審判有罪就下台,但有誰會相信他的諾言。

  李登輝多次轟擊陳水扁善變,但這一次李登輝卻自己將善變的帽子接過來。據2007年1月31日的報道,李登輝在接受專訪時公開表示,他從沒主張台獨,也認為沒有追求台獨的必要。李登輝解釋說台灣已是主權在民的獨立國家,已經獨立,何必退回去追求台獨。李登輝放棄台獨的言論在綠營中引起強烈震撼。台獨大老辜寬敏哽咽地說,李登輝讓很多曾經尊敬他的人傷心,李登輝的話不僅是對台聯的傷害,連李登輝自己也毀掉了。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表示,李登輝所謂的"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國家"才是假議題,要求李登輝對外說明清楚。

  有一種解釋說李登輝已經認識到台獨之路走不通,想給自己留條後路,以免留下千古罵名。但實際上,李登輝隻有拿出實際行動才能摘掉身上的台獨標簽,光是耍嘴皮子是沒有用的。

  也有人解釋說,在民進黨搶占台聯黨深綠版圖的壓力下,李登輝想要走第三條道路,左右逢源地搶奪中間選民。李登輝對國民黨和民進黨左右開弓,以超然的姿態宣布超越統獨對立,並試圖改變台聯黨的名稱,以增加對中間選民的吸引力。

  還有一種解釋說,李登輝超越藍綠對立的戰略,是為了阻止馬英九上台。馬英九人氣最高,在綠營中無人能及。現在李登輝和民進黨提倡取消總統直選,實行內閣製,也是為了阻擊馬英九。陳水扁擅長在競選中耍小動作,會在選舉前夕製造奇跡扭轉選情;而李登輝則一向在選舉中玩大戰略,遊刃在藍綠兩大陣營之間。陳水扁之所以能在2000年大選中獲勝,是因為陳水扁不僅得到民進黨的全麵支持,同時還得到當時身為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的大力相助。在2008年大選中,如果離開來自國民黨內部的支持,那麽任何泛綠人士都無法在大選中獲勝。李登輝害怕國民黨人當選後,要徹底否定他的台獨路線,所以要竭力阻止國民黨當選。淡化統獨對立,是製造拉攏國民黨本土勢力的平台。如果在2008年大選時國民黨本土派和泛綠聯手,那麽將大大地提高勝選的概率。當然李登輝也給自己留下後路,一方麵避免直接攻擊馬英九,另一方麵也聲稱自己不是台獨教父。

  更有一種解釋說,李登輝特立獨行,缺乏組織觀念,屢次背叛組織。最初他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並加入共產黨,後來由於不適應組織而退黨。李登輝總是和組織格格不入,最終要摧毀自己的組織。盡管國民黨把所有的權力都交給了李登輝,但是李登輝卻和民進黨內外呼應,幾乎摧毀國民黨。在把民進黨扶起來之後,李登輝又試圖以台聯黨取代民進黨。現在李登輝放棄台獨的言論又沉重地打擊了台聯黨。

  李登輝發表從未主張台獨的言論,並聲稱統獨之爭是偏激人士所為,這極大地打擊了台獨人士的鬥誌,引起深綠人士的強力反彈。李登輝之友會和台聯地方黨部都傳出解散聲浪。在台獨運動導致台灣日益孤立的同時,李登輝本人也日益孤立,走上特立獨行之路。口頭放棄台獨不能扭轉李登輝的孤立局麵,隻有拿出放棄台獨的實際行動才能為李登輝贏來億萬朋友。

  芝加哥 王魯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