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與文革大起底 連載13 ( 劉少奇的反擊 2)作者 崇新嶽 百思峰

(2019-08-16 10:16:57) 下一個
第九節劉少奇的反擊(12)

  第三種說法是“田家英不滿毛澤東的做法”,這種說法同樣不能讓人信服。田家英如果不滿毛澤東的做法,完全可以給毛澤東當麵提意見或書麵提意見。給毛澤東提意見,當然會得罪毛澤東,然而私自刪掉毛澤東的講話,豈不是更得罪毛澤東?田家英既然有刪毛澤東講話的膽量,怎麽會沒有給毛澤東提意見的勇氣?而且當麵提意見的罪過,明顯要小於背後刪講話的罪過。
  以上這些說法,都不能讓人信服。我們認為,田家英刪掉毛澤東講話的動機,正是為了保衛毛澤東。

  田家英在毛澤東身邊,更能看清毛澤東周圍的形勢,他很清楚時局對毛澤東相當不利,他擔心毛澤東發起打倒劉少奇的鬥爭,弄不好會反過來打倒毛澤東自己。事實上,從1962年的“七千人大會”開始,毛澤東就被劉少奇逼得步步後退,雖然毛澤東也發起過一些反擊,都被劉少奇的“渾水摸魚”化為烏有。到了1964年底,劉少奇更是發展到在中央會議上當麵頂撞毛澤東,讓毛澤東在麵子上都下不了台。
  因此田家英擔心,這次毛澤東用《海瑞罷官》向劉少奇發起的攻擊,又會敗下來,所以田家英刪去毛澤東對《海瑞罷官》的關鍵講話,是想對毛澤東進行最後的挽救。
  在此之前的批《海瑞罷官》,毛澤東都處在幕後,在前麵出頭的是江青。在這個階段,毛澤東還有一個退路,就是萬一形勢不妙,可以把責任推到江青身上。江青也說過:“主席不好說的話,由我來說。說對了是主席的,說錯了是我江青的。”
  如果在內部公開發行的《談話紀要》上,登載了毛澤東親口批《海瑞罷官》的消息,那就是向全體中央高層公開宣布,這件事是毛澤東親自支持的,那麽那時候毛澤東再想“體麵地”退下來,就不可能了。所以田家英刪掉《談話紀要》中毛澤東關於《海瑞罷官》的這段話,就等於給毛澤東留下一條“體麵地退下來”的路。
  田家英認為,毛澤東講《海瑞罷官》的那些話,可能是在氣頭上脫口而出的“氣話”,等毛澤東平靜下來,他自己也可能後悔。既然田家英認為毛澤東的這段話是“氣話”,那麽為了保護毛澤東,就應該刪掉這些“氣話”。所以田家英刪掉毛澤東這段話,是用心良苦的,他也希望毛澤東能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
  可是毛澤東並沒有領田家英的情,而是大怒。毛澤東或許也想到了田家英的一片苦心,但田家英的“一片苦心”,卻捅傷了毛澤東的自尊心。毛澤東看來,田家英太小看自己了,認為自己鬥不過劉少奇,所以才要來“保護”自己。這就像有些自尊心強的老人,你在公交車上給他讓座,他反而生氣,因為他覺得你把他看得太老弱了。【待續】



第九節劉少奇的反擊(13)

  【接前】1966年3月18日,毛澤東在杭州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按照以往的慣例,這種會議田家英都被叫去列席的,可是這次毛澤東沒有叫田家英,這是一個明顯的信號,毛澤東不再信任他了。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尖銳批評了《人民日報》總編輯吳冷西,也捎帶批評了田家英,他說:“我看你吳冷西是半個馬克思主義,三十未立,四十半惑,五十能否知天命,要看努力。要不斷進步,否則要垮台。批評你是希望你進步,但對沒有希望的人,如田家英,我連批評都不批評。”
  毛澤東批評田家英的話,傳到田家英的耳朵之後,他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田家英一片苦心想要保護毛澤東,卻被毛澤東說成是“沒有希望的人”,這讓田家英感到全身心的崩潰。一個人最難過的,不是來自敵人的迫害,而是來自自己人的誤解。自己的一片好心,一片苦心,卻被親人誤解成壞心,那是最最難過的。
  毛澤東是田家英愛戴和仰慕的領袖,又跟毛澤東長達18年近距離生活在一起,田家英已經把毛澤東看成是自己最親近的人。田家英自幼喪父,毛澤東幾乎成了他心目中的父親。連自己最親近的人,都誤解自己,這是很多人選擇自殺的原因。田家英的自殺,也應該是這個原因。

  1966年5月22日,中央組織部長安子文,代表中央找田家英談話,說:“中央認為你的錯誤是嚴重的,不適宜擔任現在的工作了。中央要你馬上把有關毛主席的手稿、文件清理一下,全部交出來。”
  安子文是宣布對田家英的撤職,這讓田家英完全絕望了。當晚,田家英懸梁自盡。一些港台刊物說,田家英死於他殺,甚至在死前還與衛士發生槍戰,都是無稽之談的傳聞。

  據說,毛澤東在去世前一年,想起田家英這位跟隨自己18年的秘書,歎息說:“田家英其實也沒有什麽問題。”或許此時毛澤東終於理解了田家英的一片苦心,但一切已經太晚了。

  有一種流行的說法,說田家英是被“四人幫”迫害死的,這種說法沒有道理。田家英並沒有受到誰的迫害,也沒有人冤枉田家英,他自己的確做了一件違反紀律的事。秘書的職責是為領導人服務,不管出於什麽動機,秘書刪改領導人的講話,都是違反職業道德的巨大錯誤,對於當了18年秘書的田家英來說,他怎麽能不明白秘書的職業道德呢。
  也許是田家英太“愛”毛澤東了,拚著自己犯錯誤,也要保護毛澤東,最後卻被毛澤東誤解,所以他選擇了死。田家英的悲劇,或許可以算作“另類愛的故事”吧。
  田家英自殺時還不到知天命之年,僅44歲。如果田家英沒有自殺的話,他活到今天也才91歲,他可以寫一些《回憶錄》,給我們提供研究毛澤東的第一手資料,讓我們更清楚地理解和認識毛澤東。魯迅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人生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從這個角度來講,田家英的故事就是悲劇中的悲劇了。【待續】


第九節 劉少奇的反擊(15)

  1979年4月的中央工作會議上,彭真說:“現在一個突出的問題是,應當怎樣看待毛澤東同誌這麵旗幟。我們反對林彪的說法,什麽‘句句是真理’,但有些人走到另一個極端,懷疑否定一切,甚至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樣一個已經由半個多世紀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證明了的事實,居然也有人要否定。”
  彭真又說:“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與對毛主席的個人崇拜,是兩碼事。不過,對個人崇拜,也要曆史地看。這是因為,在黨的曆史上,幾次重大關頭,毛主席的意見開頭多數人不讚成,他是孤立的,但最終的事實證明還是他正確,他高明,他站得高、看得遠。這樣一來,對他的個人崇拜就逐漸形成了,我也不例外。沒有毛主席,我們不可能在一九四九年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彭真還替毛澤東辯護說:“現在事後諸葛亮太多了,成績是大家的,錯誤你就沒份?好多錯事的決定,我也舉手了,不能毛主席去世了,就都推在他身上。現在一些人寫回憶錄,多是講自己一生如何正確,錯誤都是毛主席的,這不公正。毛主席是有很大的錯誤,我們有沒有責任呢?不能把賬都算在毛主席頭上,我們這些人都有責任。”
  據彭真的秘書後來回憶說,他曾對彭真說:“有些同誌反映,你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整得那麽慘,複出後又高度評價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使人感到不理解,你這是何必呢?”
  彭真說:“不能這樣看問題。不錯,我在文革中失去自由十二年,監禁、坐牢九年,流放三年。就個人講,我能沒氣?但是,作為共產黨員,首先要考慮的是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現在的問題是,今後我們舉什麽旗?我看,隻有毛澤東思想這麵旗幟,能夠凝聚全黨、全國人民。這麵旗幟能丟嗎?丟不得!如果丟了這麵旗幟,必然造成混亂。”

  上麵說了不少彭真1979年的事,讓我們再把時間轉回到1965年12月22日,彭真到杭州見毛澤東匯報工作。不過毛澤東並沒有單獨見彭真,而是讓彭真與楊成武、康生一起匯報工作。在匯報工作時,毛澤東毫不隱諱地對彭真說:“姚文元的文章很好,但沒有擊中要害。《海瑞罷官》的要害是‘罷官’。嘉靖皇帝罷了海瑞的官,1959 年我們罷了彭德懷的官,彭德懷也是海瑞。”
  彭真果然大膽,當場頂撞毛澤東說:“我們經過調查,沒發現吳晗和彭德懷有什麽組織聯係。”
  彭真直接頂回了毛澤東的話。如果這時毛澤東再繼續跟彭真說下去,兩個人就要發生爭論,毛澤東說不定又要忍不住“罵娘”了。毛澤東明白,現在還不是跟彭真“罵娘”的時候,他接受了上次跟劉少奇爭論,結果反而吃了大虧的教訓。所以這次毛澤東忍住氣,用一句話結束了這個話題,毛澤東說:“吳晗問題先不做結論,兩個月以後再做政治結論。” 
 
劉少奇的反擊(16)

  1965年12月22日,就是毛澤東在杭州與“五秀才”談話之後的第二天,彭真到杭州來向毛澤東匯報工作,這是毛澤東拋出《評/海瑞罷官》的炸彈後,第一次與彭真麵對麵地談話。
  在這次毛彭會麵14天前的1965年12月8日,毛澤東在上海召開批判羅瑞卿的“政治局擴大會議”。按照資格,彭真應該來參加這次重要會議,可毛澤東卻說“讓彭真在北京看家”,沒讓彭真來開會。毛澤東為什麽不讓彭真參加這次非常重要的會議呢?
  原因是明顯的。因為毛澤東這次會議的主題,是解決羅瑞卿的問題,而不是彭真的問題。當時,毛澤東與彭真在《評/海瑞罷官》的問題上,已經搞得很僵了。如果毛澤東見到彭真,不提起《評/海瑞罷官》,那就成為毛澤東“怯弱”的表現,反而讓彭真占了上風;如果毛澤東跟彭真提起《評/海瑞罷官》,雙方引發起爭論,那麽這次會議的主題,就會從批羅瑞卿,轉移到《評/海瑞罷官》的問題上,這就會打亂毛澤東的部署。
  毛澤東不讓彭真來參加批羅瑞卿的會議,是為了保證這次會議不會偏離方向“走題”。1959年的廬山會議,就是因為彭德懷上山來開會,打亂了毛澤東的計劃,使那次會議偏離原來準備“糾左”的主題。這次毛澤東不讓彭真來開會,也是吸取了上次廬山會議的教訓。
  劉少奇來參加了這次會議,但毛澤東也沒跟劉少奇提起《評/海瑞罷官》。因為當時劉少奇還是在幕後的,毛澤東也是在幕後,幕前是彭真和江青兩個人。這兩個幕後老板,現在還沒有必要直接出場對決。
  我們前麵說過,本來彭真應該在11月10日《文匯報》發表姚文元的《評/海瑞罷官》的當天,就向毛澤東匯報情況的。可是彭真卻拖到一個多月後的12月22日,才來向毛澤東匯報工作,可見彭真這個人的確膽子夠大,敢頂毛澤東。早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會”上,彭真就說:“誰都有犯錯誤的可能,毛主席也可能犯錯誤。”
  有人事後勸彭真:“你最好不要公開那麽講。”
  彭真卻回答說:“實事求是嘛!錯誤是誰的就是誰的!共產黨人尤愛真理。在真理麵前,人人平等。”
  彭真這個人性格耿直坦率,倒是真的。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彭真複出。很多人認為,彭真被毛澤東整得那麽慘,一定要大批毛澤東,出一口怨氣。可出人意料的是,彭真這時卻沒有隨大流批毛澤東,反而替毛澤東說話。



第九節 劉少奇的反擊(16)

  毛澤東說完,就跟楊成武和康生談起話來。彭真原以為毛澤東要大大對他發一次脾氣,甚至大罵他一頓,他也準備好了各種應付毛澤東的說辭和講法。可是沒想到毛澤東一下子就把這個話題打住了,不再跟他談了,這讓彭真反而“被動”起來。
  彭真這次來,同時也帶著劉少奇的囑托,希望把這件事,直接與毛澤東做一個“了斷”。劉少奇和彭真認為,他們跟毛澤東一起批吳晗,已經很給毛澤東麵子了,希望毛澤東批完吳晗之後,就把這件事大事化小地結束掉。
  可是毛澤東不再談《海瑞罷官》的事,讓彭真無法回去向劉少奇交待。於是彭真在臨走的時候,向毛澤東提出,希望明天他能夠單獨向毛澤東匯報工作。毛澤東同意了彭真的要求,11月23日,毛澤東與彭真進行了一場單獨談話。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談話,但遺憾的事,至今沒有人披露過他們談話的內容。隻是彭真回到北京對別人說:“主席讚成我的‘放’的方針,吳晗的問題兩個月後做政治結論。”
  毛澤東的本意,肯定是不會讚成彭真所謂的“放”。因為這個“放”,就是搞劉少奇“渾水摸魚”那一套,這樣就會把毛澤東的鬥爭大方向轉移掉。但彭真為什麽說毛澤東“讚成放”呢?第一個可能性是,毛澤東並沒有讚成“放”,而是彭真放出的煙霧彈,假傳聖旨;第二個可能性是,毛澤東出於計謀的考慮,違心地讚成了彭真的“放”。
  不過從各種跡象來看,彭真假傳聖旨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彭真隻是在會議上口頭這麽說,沒有在書麵材料中提到毛澤東讚成“放”。如果毛澤東真的說“讚成放”,那麽彭真應該趕快弄個書麵材料,把毛澤東的“意見”傳達下去,這樣對劉少奇和彭真都是很有利的。

  彭真從杭州回到北京後,1966年1月2日,召集文教、報刊和部隊的有關負責人三十多人開會,傳達毛澤東的精神。這次會議上,先由胡繩傳達毛澤東12月21日,關於哲學問題和史學問題的談話,然後康生傳達毛澤東關於《海瑞罷官》的談話,康生說:“毛主席講了,《海瑞罷官》的要害問題是罷官,廬山會議我們罷了彭德懷的官。吳晗1959年6月寫了《海瑞罵皇帝》,1959年9月寫了《論海瑞》,1959年底,也就是彭德懷罷官以後,開始著手寫《海瑞罷官》。”



第九節 劉少奇的反擊(17)

  康生的話,並沒有引起軒然大波。因為到會的這些人,已經料到毛澤東的態度,對毛澤東說出這些話來,也毫不奇怪。
  之後彭真發言,說:“主席批評我們懶,我們的同誌總要學習些知識才行。這場爭論,要扯多寬就扯多寬,要扯多久就扯多久。”
  彭真因為是跟毛澤東單獨談話,康生也不知道他們的談話內容,所以無法質疑彭真傳達的毛澤東的話。
  中宣部長陸定一,馬上接過話題說:“社會科學、文學方麵的問題多得很。對古人的評價,曆史主義、現實主義、形象思維、美學,一個題目一個題目的來。解決這些問題,要一、二百年。”
  彭真說“要扯多寬就扯多寬”,陸定一就把爭論的寬度,擴大到“曆史主義,現實主義,形象思維,美學”;彭真說“要扯多久就扯多久”,陸定一就把爭論的時間,拖長到“一、二百年”。
  康生反駁說:“批判吳晗要同廬山會議結合起來。日前吳晗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自我批評,實際上是‘自我批準’、‘自我開脫’,吳晗的要害是‘罷官’”。
  這次會議上,康生是孤立的,沒有人讚成康生的意見,當然也沒有人反對康生的意見,他的話等於白說。
  彭真沒有直接反駁康生的話,而是說:“對吳晗的批判,要慢作政治結論。吳晗在民主革命時期和反右派鬥爭時都是左派,鄧拓也是左派,他署名‘向陽生’的文章,是我叫他那樣寫的。”
  彭真接著說:“任何人的文章都可以一分為二。我在上海講,你《解放日報》、《文匯報》自己也發表了不少錯誤文章,也應該清理清理。”
  文化部副部長周揚插話說:“《解放日報》推薦《海瑞上疏》是加了按語的。”
  彭真接過話來說:“對於他們的錯誤,中央報紙也可以批評。”
  陸定一也說:“上海發表姚文元同誌文章,根本沒有跟我這個中宣部長打招呼。”
  彭真又接過話來說:“上海同誌的黨性到哪裏去了?”
  陸定一說:“當前這場討論,是學術性的。這次批判吳晗,先搞學術問題,政治問題以後再搞,這有利於思想的展開。”
  彭真和陸定一兩個人一唱一和,定下了這次會議的基調,把批吳晗變成一個馬拉鬆式的無限擴大和無限拖長戰役,把毛澤東對《海瑞罷官》的政治批判,變成學術討論,最後不了了之。
  到此為止,毛澤東在這場批《海瑞罷官》的戰役中,一直是輸家。毛澤東不得不從另外一個渠道打開突破口,這就是“軍隊”。【待續】



第九節 劉少奇的反擊(18)

  1965年11月10日,毛澤東拋出《評/海瑞罷官》,正式發起對劉少奇的進攻。到1966年1月,毛澤東發起的這場進攻已經兩個多月了,但這場進攻對劉少奇不但沒有造成什麽打擊,反而是毛澤東自己節節失利,顏麵盡失。毛澤東發現必須動用自己手上的最後一張王牌了,那就是軍隊。說到軍隊,就不得不說說軍隊的大管家淋彪。
  林彪,1907年生,比毛澤東小14歲,原名林育蓉,後來他嫌自己的名字太女人氣,遂改名林彪。林彪一家,可謂革命的一家,他的堂兄林育南和林育英,都是中共黨史上的重要人物。林彪的堂兄林育南,1921年加入中共,是最早的黨員之一。不幸林育南1931在上海被捕,隨後國民黨被槍決,時年33歲。
  林彪的另一位堂兄林育英,1922年入黨,也是資格極老的黨員,為中共六大中央委員。1937年,陝北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下設三個師,115師、120師和129師,林彪任115師師長,林育英任129師政委,可見林育英當時在黨內的地位。可惜1942年,林育英在延安病逝,毛澤東親自為他提寫墓碑。
  林彪的親弟弟林向榮,1938年到延安參加革命,任解放軍團長,1949年在戰鬥中犧牲。當時林彪已是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所以林向榮所在的部隊向林彪寫信檢討,為林向榮犧牲一事向林彪道歉。而林彪的回信隻是簡短的幾個字:“為革命而犧牲完全應該!”
  當時中共高層,像林彪這樣的革命一家也很多。毛澤東本人就是典型的革命一家,出了四個革命烈士。毛澤東的親弟弟毛澤民,1922年入黨,1934年參加長征,1943年在新疆被國民黨處死。毛澤東的另一個親弟弟毛澤覃,1923年入黨,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1935年戰死。毛澤東的堂妹毛澤建,1923年入黨,1929年被國民黨槍殺。還有毛澤東的前妻楊開慧,1930年被國民黨槍決,時年29歲。毛澤東1959年回到故鄉韶山,想起自己一家在革命中死去的親人,寫下“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詩句。

  1924年,林彪在堂兄林育南的引導下參加革命,1925年,18歲的林彪經林育南介紹入黨。當時正趕上中央選派優秀的青年黨員,投考廣州黃埔軍校,為中共準備軍事人才。林彪得到推薦,1926年進入黃埔軍第四期,編入步兵科第2團2營3連。林彪是當時少數公開身份的中共黨員,擔任3連中共黨支部書記。1926年底,林彪提前畢業,進入北伐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當排長,參加了北伐戰爭。
  林彪在黃埔軍校當學生期間,當時他的一些老師,後來反而成了他的部下。這些人有:周恩來,時任政治部主任;葉劍英,時任教授部副主任;聶榮臻,時任政治教官;陳毅:時任武漢分校黨委書記。



第九節 劉少奇的反擊(19)

  1927年,林彪以一個排長的身份參加了南昌起義,1928年,林彪隨朱德與毛澤東會師井岡山,當時林彪隻不過是一個營長。在井岡山上,毛澤東一眼就看出林彪與眾不同,是一匹難得的千裏馬,對林彪予以破格的大膽重用。1930年,23歲的林彪任紅四軍軍長,1932年,25歲的林彪紅一軍團總指揮,成為中共最年輕的高級軍事指揮員。之後林彪的輝煌是人所共知的,這裏不在贅述。

  毛澤東重用林彪,林彪也沒有給毛澤東丟臉,打了很多漂亮仗,成為中共軍隊中戰功最大的將軍。現在大家都承認林彪是一位天才的將軍,但林彪這匹千裏馬,如果沒有遇到毛澤東這個伯樂,恐怕將默默無名地埋沒在曆史的塵煙之中。
  林彪剛開始在葉挺的手下幹,沒有得到重用;後來在朱德的手下幹,也沒有得到重用。隻是遇到了毛澤東,才把林彪從一個小小的基層軍官,直接提拔為高級將領。如果朱德能慧眼看出林彪這匹千裏馬,早點提拔重用林彪,那麽中共的曆史就要改寫了。
  蔣介石曾經歎息說:“為什麽中共總是有那麽多人才,而我們這邊總是沒有人才。”其實中共之所以有那麽多人才,與毛澤東這個慧眼伯樂是有很大關係的。毛澤東發現了很多千裏馬,並大膽提拔重用他們,這才造就了中共的“人才濟濟”。沒有毛澤東的慧眼和大膽提拔,林彪等很多優秀人才,不可能脫穎而出。就像後鄧小平說的:“如果沒有毛澤東,共產黨現在可能還在上海的租界裏爭吵呢。”
  毛澤東對林彪是有知遇之恩的,沒有毛澤東,就沒有林彪的輝煌,這點林彪是打心眼裏感激毛澤東的。所以每當毛澤東遇到困難時,林彪就會跳出來挺身支持毛澤東。有人說林彪支持毛澤東發動文革,是出於他的“政治野心”,這個並不公正。應該說林彪支持毛澤東,首先是對毛澤東個人的“報恩”,因為毛澤東是林彪的大恩公嘛。

  林彪與毛澤東在戰爭年代的關係是十分融洽的,可是在1950年,林彪與毛澤東的關係,發生了一次危機,這就是朝鮮戰爭。當時毛澤東準備讓林彪掛帥誌願軍總司令出兵朝鮮,可是林彪卻托病拒絕了,毛澤東隻好改派彭德懷出任誌願軍總司令。
  林彪為什麽拒絕掛帥出兵朝鮮呢?現在有幾種流行的觀點:第一種是說林彪真的病了,不能去;第二種是說林彪怕美國人,不敢去;第三種是說林彪反對出兵朝鮮,不願去。我們認為這三種觀點,都沒有說到問題的根本之處。
  這裏我們不妨站在林彪的角度思考一下,如果林彪掛帥出兵朝鮮,會出現什麽情況呢?第一種情況是打敗仗,這不僅毀了林彪本人一生的英名,也讓毛澤東難堪。不過林彪對這種情況並不是特別擔心,因為他有自信不會輸給美國人;第二種情況是打勝仗,特別是打了大勝仗,這倒是讓林彪最為擔心的。


第九節 劉少奇的反擊(20)

  林彪在解放戰爭中功勞極大,有人說林彪的隊伍打下了中國的半個江山,這也不算過分。這個巨大的軍功,讓林彪在軍隊中無形地建立起很高的威信。如果這次林彪掛帥出兵朝鮮,再打一個大勝仗,那麽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功的一大半,都要記在林彪的名下了,林彪的功勞就太大了。林彪在解放軍中的威信,就會逼近甚至超過毛澤東了。
  林彪不是彭德懷那種單純的軍人,他同時也是精明的政治家。林彪完全明白,如果他在軍隊中的威信逼近或者超過毛澤東,不但他自己非常危險,而且他與毛澤東的關係也無法正常相處了。這種“功高震主”的情況,自古以來都是極其危險的事,所以林彪不能讓“功高震主”的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
  毛澤東讓林彪掛帥出兵朝鮮,這就讓林彪為難了。因為林彪知道自己的功勞已經太大了,不能再立功了,再立功就要“功高震主”了。林彪隻有拒絕掛帥出兵朝鮮,才能避免出現“功高震主”的情況,所以林彪不顧毛澤東的再三邀請,堅持拒絕掛帥出兵朝鮮。
  後來林彪在1959年批彭德懷時說:“在中國,隻有毛主席是大英雄,誰也不要想當英雄。”此言一語雙關,暗示林彪為了讓毛澤東成為唯一的大英雄,他自己放棄了掛帥出兵朝鮮,這個當“大英雄”的絕好機會。

  毛澤東請林彪掛帥出兵朝鮮,被林彪拒絕了,這當然讓毛澤東十分生氣,一度給林彪“發了轉業費”,使林彪成為無任何職務的“病號”。但後來毛澤東終於明白了林彪的一番苦心,明白林彪不掛帥出兵朝鮮的原因,是不跟自己爭當大英雄。
  於是毛澤東對林彪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1954年讓林彪出任國務院副總理,排在鄧小平之前;1955年讓林彪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1956年中共“八大”上,毛澤東以全票少一票,再次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而少的那一票,是毛澤東自己投給林彪的。1958年林彪當選中共中央副主席,在中共高層排名列第六。1959年打倒彭德懷後,林彪接任國防部長,全麵接管了軍權。

  1960年毛澤東退居“二線”之後,林彪與毛澤東的關係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以前林彪隻是毛澤東手下的一掛將領,隻是幫毛澤東打仗,從沒在政治上幫助過毛澤東。那時在政治上幫助毛澤東的是劉少奇,提出“毛澤東思想”,建立了毛澤東的精神領袖地位。在毛澤東政治上得勢的年代,林彪從來沒有跟著劉少奇大樹大捧“毛澤東思想”。
  1960年毛澤東退居“二線”,在政治上失勢了,這時毛澤東開始需要林彪在政治上幫助他了。林彪也正是毛澤東在政治上失勢之後,才開始大肆吹捧毛澤東思想,學習毛主席著作,在政治上力挺毛澤東。
  林彪在毛澤東最得勢的時候,並沒有吹捧毛澤東,他反而在毛澤東最失勢的時候,大肆吹捧毛澤東。可見林彪對毛澤東的吹捧,不是出於什麽野心,而是出於報恩之心。林彪本來並不想從政,可是為了保衛毛澤東,林彪不得不出來從政了。【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