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澤東與文革大起底 連載 10 (崇新嶽 百思峰)

(2019-08-16 09:43:40) 下一個

倒劉第一炮(10)

  【接上】毛澤東心中沉重,表麵上還是談笑風生地問“你們看,搞四清好,還是不搞四清好?”
  這句話又把大員們問得麵麵相覷,“搞四清”是黨中央提出來的,他們要跟黨中央保持一致,即使有人心中認為“不搞四清好”,但也不敢說出口呀。於是大家一致回答說:“顯然搞四清好。”
  毛澤東這句話,是想測試一下這些人當中,有沒有膽大的,有膽量跟中央對抗的。從他們的回答,毛澤東看出來,這些人都是些膽小鬼,應聲蟲,一切看中央的指示行事,沒有自己的任何主見,簡直就是一台忠實執行政策的機器人。毛澤東知道,在他反擊劉少奇的時候,不能指望這些膽小鬼會站出來鬥爭。
  11月12日,隻有張春橋控製的上海《解放日報》,轉載了姚文元的《評/海瑞罷官》,上海的其他報紙,都沒有轉載。尊為黨中央主席的毛澤東下令“轉載”,而響應轉載的居然隻有一家報紙,這讓毛澤東自己都感到有點不好意思。毛澤東感到情況比他預計的還要糟糕,但毛澤東也明白,現在到了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了,不能後退半步,否則就全線崩潰了。此時毛澤東必須“硬著頭皮頂住”,他常說:“人長了個頭,頭上有塊皮,歪風來了,就要硬著頭皮頂住。”
  毛澤東的專列離開天津後,沿著京滬線徐徐前進。11月13日到濟南,14日到徐州,15日到蚌埠,16日到南京,17日到上海。毛澤東每到一處,都叫當地的黨政軍負責人,專程來向他匯報工作。毛澤東列車每到一處,都有人把當天的報紙和各種內部資料給毛澤東送來。這幾天毛澤東每天翻看報紙,在11月12日《解放日報》轉載了姚文元的文章之後,別的報紙一點兒動靜也看不到,毛澤東的心情也愈發沉重了。
  11月15日,毛澤東終於看到《光明日報》內部發行的《情況簡編》,提到了《評/海瑞罷官》的情況,這是一則內部消息《吳晗看了姚文元批評(海瑞罷官)一文後的反映》。在該消息中,吳晗很輕鬆地說:“姚文元這樣批評我,我也不怕。不過我覺得這樣牽強附會的批評,亂扣帽子,這種風氣很不好,誰還敢寫東西,誰還敢寫曆史?”最後吳晗說:“我不準備寫答辯的文章,正給市委寫個報告,直接送給彭真同誌。”
  看了這篇材料後,毛澤東在旁邊批語:“我都已看過,一夜無眠。”
  為什麽毛澤東會“一夜無眠”,這是因為吳晗說“我不準備寫答辯的文章”。毛澤東本來的戰略部署,是準備讓吳晗出來與姚文元公開論戰的。現在吳晗明確表示“我不準備寫答辯的文章”,那就打亂了毛澤東搞《評/海瑞罷官》的全盤戰略部署,所以讓毛澤東“一夜無眠”了。
  那麽毛澤東為什麽要大費心思地搞一個《評/海瑞罷官》,他最初的想法是什麽?最初的戰略部署又是什麽呢?我們將在下麵分析。【待續】


 毛澤東與文革大起底(110)/第八節 倒劉第一炮(11)

  毛澤東的秘書胡喬木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如果沒有這篇《評/海瑞罷官》,究竟要不要搞全國的‘文化大革命’也不一定。批判《海瑞罷官》的文章發表後,《人民日報》又不登,就把毛澤東的火煽起來了。在沒有這件事以前,毛澤東頭腦裏並沒有這些東西。”
  據說,彭真在生前曾透露說:“毛主席曾經想用整風的辦法,解決黨內在意識形態、思想領域、政治領域中存在的分歧,但是後來采取了‘文化大革命’的辦法。關於這件事的原因,我不能講。”
  盡管胡喬木和彭真的說法有差異,但有一點是一致的:毛澤東最初花費九個月時間,九牛二虎的力氣搞出來的《評/海瑞罷官》,與他發動文化大革命並沒有直接關係。而現在卻有一種流行的說法,說毛澤東搞《評/海瑞罷官》的目的,是為發動文化大革命作準備。這種看法顯然是把曆史簡單化和戲劇化了。
  胡喬木和彭真鑒於他們的身份和利害關係,不便向我們透露更多的細節。但通過曆史事件的推理考證,我們還是能分析出毛澤東搞《評/海瑞罷官》的最初想法和最初的戰略部署。這裏我們先說一下結論,之後再慢慢分析得出這個結論的理由。
  這個結論是:毛澤東最初打倒劉少奇的想法,是在原計劃於1966年召開的中共第九次代表大會上,通過黨內鬥爭的形式,撤銷劉少奇以及劉少奇派重要人物的職權,毛澤東重新回到黨中央一線領導崗位。由於彭真和劉少奇的抵製,使毛澤東無法再使用黨內鬥爭的形式。這樣毛澤東就不得不修改原來的計劃,把原計劃的黨內鬥爭,擴大化為一場全民鬥爭,這就是文化大革命。
  中共在1956年召開“八大”之後,原先預訂在五年後的1961年召開“九大”,但是因為發生了“三年自然災害”,所以“九大”就延遲到十年後的1966年召開。從曆史的過去到現在的今天,中共每次代表大會,都是一次權力的再分配。所以這次本應該在1966年召開“九大”上,中共“三巨頭”毛澤東、劉少奇和周恩來,都要麵臨權力的再分配。
  假如毛澤東沒有發動文革,中共1966年在“穩定團結”的氛圍下召開“九大”,會有什麽權力再分配的結果呢?當時一般的預測都是:最大的輸家肯定是毛澤東,最大的贏家肯定是劉少奇,周恩來大概能保持不贏不輸。毛澤東將不得不讓出“黨主席”的寶座給劉少奇,在“名譽主席”的光榮名譽之下,退出政界,安享天年。
  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這對於毛澤東來說,也不是一個壞的選擇。列寧之所以比斯大林名聲好,很大程度是得益於列寧去世早。如果列寧再多活二十年,就要多犯二十年的錯誤,到那時列寧的名聲,說不定還不如斯大林呢。




 毛澤東與文革大起底(111)/第八節 倒劉第一炮(12)

  如果1966年毛澤東真的退出政界,不再幹事情了,當然也就不再會犯錯誤了,更不用擔心會有人罵他。那樣的話,毛澤東將成為中國的華盛頓,成為名垂青史的“功成身退”偉人,成為隻有功績,沒有錯誤的完人,被後人供在廟裏,永世享受人間煙火。
  但毛澤東就是毛澤東,他既然下定決心要打倒劉少奇,就不可能有什麽力量能夠阻止他。《評/海瑞罷官》的發表,標誌著毛澤東已經出擊了。他把這一炮打向劉少奇的時候,也同時做好了思想準備:要不然打倒劉少奇,要不然被劉少奇打倒,已經沒有退休當名譽主席,“安享天年”的第三個選擇了。
  前麵說過,毛澤東是一個“虎氣”和“猴氣”兼有的人,他不會魯莽行事,他有一個全方位的計劃和部署。從大的全局戰略來考慮,毛澤東的戰略部署,可以分上、中、下三個方案。
  上案是用黨內的力量打倒劉少奇,這是最理想的;
  中案是發動一般群眾,用群眾的力量打倒劉少奇,這個方案要把鬥爭擴大到整個社會,不是很理想;
  下案是用軍隊的力量打倒劉少奇,就像後來粉碎“四人幫”那樣,毛澤東可以派一支親信部隊去把劉少奇抓起來,關起來,一夜之間武力奪取。但這麽做不但會毀了毛澤東一生的名聲,而且危險也極大,稍微弄不好,稍微走漏風聲,就會引發一場血流成河的內戰。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毛澤東是不會使用下案的。
  事實上,“文化大革命”就是毛澤東“中案”,這是毛澤東使用“上案”不成功的結果。

  姚文元的《評/海瑞罷官》,本來是毛澤東“上案”中的第一步棋。毛澤東本想用姚文元的《評/海瑞罷官》,激怒吳晗,挑逗吳晗跳出來與姚文元爭論。一旦兩人論戰起來,就會把群眾的眼球吸引住。因為人們都是喜歡看吵架的,過去如此,今天也是如此。
  毛澤東本想用姚文元與吳晗的一場論戰,把他與劉少奇的政見分歧,公開到下層黨員,公開到人民群眾。在此之前,下層黨員和人民群眾,完全不知道毛澤東與劉少奇的政見分歧,他們看著毛澤東與劉少奇一起接見外國客人,兩人的照片並列出現在《人民日報》上,還以為毛澤東與劉少奇是毫無矛盾的親兄弟般的同誌呢,完全想象不到他們兩人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按照慣例,黨內的矛盾都是要“捂住”的,是不能讓一般群眾知道的,因為擔心一般群眾知道了黨內的矛盾,就會影響他們“對黨的信心”,會影響“黨的威信”。
  可是這次毛澤東卻“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捂住”他與劉少奇的矛盾,反而要把他們兩人的矛盾向一般群眾公開。這是又為什麽呢?【待續】



 毛澤東與文革大起底(112)/第八節 倒劉第一炮(13)

  【接上】為了理解毛澤東為什麽要大費心思地搞一個《評/海瑞罷官》,我們有必要對中國的國家機構做一點簡單的說明。理解了中國的國家機構,對後來毛澤東所做的一係列事情,就很容易理解了。

  中國的國家機構,分為三個層次:決策層,執行層,實施層。
  決策層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一切法令政策都由決策層來策劃和決定。決策層的人數一般不超過十人。在古代中國,決策層的名稱叫“內閣”,對1949年成立的新中國來說,決策層的名稱叫“政治局常委”。
  執行層是把決策層製定下來的法令政策,變成具體可執行的細致條文,交給下麵的實施層去實施。執行層的人數一般在百人前後,古代中國執行層的名稱叫“朝廷”,新中國執行層的名稱叫“中央”。
  實施層是政府直接麵對“人民”末端機構,古代中國實施層的名稱叫“衙門”,新中國實施層的名稱叫“基層幹部”。基層幹部的人數眾多,數不勝數。
  決策層製定的法令政策,具有“自然的正確性”,執行層對上麵下達的法令政策,可以對其“正確性”表示懷疑,但隻能提出自己的意見,卻沒有表決權。基層幹部隻有忠實地實施上麵下達的法令政策,連對其“正確性”表示懷疑的資格也沒有。
  中國體製的特點是:不到十人組成的“內閣”決定一切,百餘人組成的“朝廷”隻有質疑的權力,沒有參與決策的權力,而千萬人組成的“衙門”,連提質疑的權力都沒有。如果“衙門”的小人物對“內閣”的決議表示質疑的話,那就等同於“造反”了。

  1960年毛澤東退居二線之後,他在“決策層”已經成為絕對少數。當時具有表決權的政治局常委有七個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林彪、陳雲。其中朱德、鄧小平和陳雲都支持劉少奇,周恩來中立,毛澤東的支持者隻有林彪一個人。
  毛澤東在下麵的“執行層”中,有比較多的支持者,但要想過半數也很難。真正支持毛澤東的,是廣大的基層幹部,但這些人連對中央決議表示“質疑”的資格也沒有,想支持毛澤東也沒有資格。
  因此,中國的體製特點就是:一旦你在決策層成為少數,那一切就完了。不管你再有廣大的基層幹部支持,不管你再有廣大的人民基礎,這些都是沒用的。【待續】



毛澤東與文革大起底(113)/第八節 倒劉第一炮(14)

  【接上】在這樣的體製下,毛澤東一旦在“決策層”的政治局常委中間成為少數,那就什麽都完了。毛澤東要想鹹魚翻身,似乎隻有“政變”和“造反”的非法手段了。事實上,毛澤東後來正是用“造反”的手段,讓下層造上層的反,打破了“決策層”和“執行層”的權力壟斷,才實現了打倒劉少奇。

  不過,毛澤東也還有一個用合法手段“翻身”的機會,那就是通過“全黨代表大會”來奪權。
  盡管中國的體製是決策層大權獨裁,但也有例外的時候,那就是在“全黨代表大會”期間。根據中共黨章,“全黨代表大會”期間,選舉黨的高層領導人的時候,每個參加大會的黨員代表,都有平等的投票表決權,不管你是政治局委員,還是普通的黨員代表,都是一人一票。
  在參加“全黨代表大會”的一千多名代表中,絕大部分都是基層幹部。如果在“黨代會”期間毛澤東與劉少奇出現政見分歧,基層幹部們毫無疑問地會站到毛澤東一邊。畢竟“毛主席萬歲”的口號已經喊了很多年,這些基層幹部就是憑著樸素的感情,也會擁護毛澤東,反對劉少奇。
  這樣,毛澤東打倒劉少奇的唯一合法機會,就是在即將於1966年召開的“第九次黨代會”上,提出一個罷免劉少奇的決議案,然後通過廣大普通黨員的壓倒性選票,通過罷免劉少奇的決議,合法地打倒劉少奇。
  毛澤東通過“黨代會”合法打倒劉少奇的想法,還有一個來自蘇聯的前例。1957年6月,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遇到一次試圖罷免他的政變,他最後通過“黨代會”的合法鬥爭方式,打倒他的政敵,樹立起他在蘇聯的絕對領導地位。下麵就簡要介紹這次未遂政變的情況。

  蘇聯的政治體製與中國非常類似,隻是名稱不同。中國共產黨中央“主席”,蘇聯叫“總書記”;中國的“國務院總理”,蘇聯叫“部長會議主席”;中國的“國家主席”,蘇聯叫“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為了大家理解方便,我們這裏用中國的官名來說蘇聯的事情。
  1953年斯大林逝世後,蘇聯出現兩大勢力:以黨中央主席赫魯曉夫為首的一派,和以國務院總理馬林科夫為首的一派。一般認為赫魯曉夫派是“改革派”,馬林科夫派為“保守派”。1955年,赫魯曉夫派占據了上風,馬林科夫被迫辭去總理職務,降為國務院副總理,但仍為政治局委員。國務院總理由赫魯曉夫派的布爾加寧接任。
  當時蘇聯的決策層“政治局”,由11人組成。其中赫魯曉夫派為6人,馬林科夫派為5人,赫魯曉夫派略占上風。但後來赫魯曉夫派的國務院總理布爾加寧,和國家主席伏羅希洛夫突然倒戈,轉向馬林科夫派,這樣在政治局中,馬林科夫派占了7人,而赫魯曉夫派隻有4人,赫魯曉夫在政治局淪為少數派,危機四伏了。【待續】



毛澤東與文革大起底(114)/第八節 倒劉第一炮(15)

  【接上】果然,1957年6月18日的蘇共政治局會議上,馬林科夫忽然發難,提出解除赫魯曉夫“黨主席”職務的決議案。盡管赫魯曉夫強烈抗議,但政治局仍以“七比四”的投票結果,通過了這個決議。這時候赫魯曉夫似乎已經完了,但他還要做最後的抗爭,他提出:“黨主席是由中央委員會,而不是由政治局選舉的,因此政治局無權解除黨主席的職務,此事必需通過中央全會討論決定。”
  於是赫魯曉夫建議召開“中央全會”討論這個問題,因為大部分中央委員都是支持赫魯曉夫的。但赫魯曉夫的建議被馬林科夫派控製的政治局拒絕。
  此時蘇聯軍隊也是支持赫魯曉夫的,國防部長朱可夫派出飛機,馬上把全國各地的中央委員、候補委員接到莫斯科。中央委員們紛紛向政治局致電或寫信,強烈要求立即召開中央全會,討論赫魯曉夫的黨主席問題,但仍遭到馬林科夫派控製的政治局的拒絕。
  於是,支持赫魯曉夫的中央委員們,堵在政治局會議室的門前,要求立即召開中央全會,仍然遭到政治局的拒絕。最後中央委員們采用了半暴力的手段,眾人強行闖入政治局的會議室,與政治局委員爭吵和對罵起來。闖入政治局會議室的中央委員越來越多,當百餘人的中央委員闖進來後,馬林科夫等人看到事態不好,再不讓步就要鬧出流血事件了,於是他們被迫讓步,同意召開“中央全會”。
  6月22日,蘇共召開臨時中央全會。因為絕大部分中央委員都是支持赫魯曉夫的,一旦召開中央全會,馬林科夫派肯定就完蛋了。這次蘇共中央全會共進行8天,馬林科夫派的人全部被撤銷政治局委員,被逐出決策層。最後,赫魯曉夫靠著大多數低層黨員的支持,居然反敗為勝,徹底擊敗了馬林科夫派,把馬林科夫等人打成反黨分子。國務院總理布爾加寧被撤職後,赫魯曉夫自己兼任國務院總理,形成赫魯曉夫一個獨攬黨政大權的局麵。
  赫魯曉夫這次依靠“黨代會”奪權的實例,成為了毛澤東在“黨代會”奪劉少奇權的非常好的榜樣。於是,毛澤東製定了一個在“第九次黨代會”上合法奪權的計劃,而《評/海瑞罷官》就是這個合法奪權計劃的第一步棋。【待續】




 1957年赫魯曉夫通過“黨代會”合法奪權的情況,與毛澤東現在的處境有很多相似之處。
  第一個相似之處是:在決策層不占多數。在蘇共11位政治局委員中,支持赫魯曉夫的隻有4位;在中共7位政治局常委中,支持毛澤東的隻有2位。
  第二個相似之處是:排名第二位的國家主席是反對派,第三位的國務院總理是中間派。當時蘇聯國家主席伏羅希洛夫反對赫魯曉夫,國務院總理布爾加寧持中間態度,隻是在最後一刻倒向反赫魯曉夫;現在中國國家主席劉少奇反對毛澤東,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中立態度,在最後一刻也有可能倒向反毛澤東。
  第三個相似之處是:在一般黨員幹部和人民中,有壓倒性的支持率。赫魯曉夫在關鍵時刻得到一般中央委員和廣大基層黨員的強烈支持,而毛澤東在基層幹部和一般人民中的威信和支持率,又比赫魯曉夫更高。
  第四個相似之處是:有軍隊的支持。當時的蘇聯國防部長朱可夫完全支持赫魯曉夫,出動軍隊幫助赫魯曉夫反攻;現在的中國國防部長林彪也完全支持毛澤東,在關鍵時刻林彪也會動用軍隊,堅決支持毛澤東反攻的。
  從綜合情況來看,毛澤東比赫魯曉夫更有優勢,既然赫魯曉夫能成功,毛澤東就更應該成功了。所以毛澤東製定了通過“九大”合法奪權的方案,這個方案的關鍵,是發動基層黨員起來支持毛澤東。要發動基層黨員的第一步,就是要製造輿論。而製造輿論的核心,就是營造自己的“正當性”,以及給對手塗上“非正當”的色彩。
  現在毛澤東要向基層幹部和一般民眾宣傳這樣一個概念:你們為什麽要擁護我?因為我毛澤東是代表你們這些廣大工人農民利益的;你們為什麽要反對劉少奇?是因為他劉少奇是代表少數資本家和官僚階層利益的。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是為了讓你們繼續“昂首挺胸”做國家的主人翁;而劉少奇試圖走資本主義道路,那是要複辟舊社會,讓你們重新去給別人“當牛做馬”。
  當然單有這麽一個概念還不夠,還得有證據證明,劉少奇的確要走資本主義道路,這個證據就是劉少奇在農村搞“三自一包”。但這裏又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劉少奇搞“三自一包”的時候,也是打著“毛主席黨中央”的旗號,當時的一般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中央上層的事,大家以為“三自一包”是中央下來的文件,那應該就是毛澤東的主張了,根本想不到毛澤東居然是反對“三自一包”的。
  因此在這個時候,毛澤東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撇清自己與“三自一包”的關係。姚文元的《評/海瑞罷官》中,非常牽強附會地把戲劇中海瑞“退田”與“三自一包”聯係到一起,有人批評姚文元這麽做是“扣帽子、打棍子”的文痞行為。其實姚文元這麽寫的目的,是為了給毛澤東樹立一個反“三自一包”的形象。如果姚文元不給吳晗扣上這個帽子,這場戲是開不了場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