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遙天地間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個人資料
正文

光怪陸離土耳其(六): 滄海桑田以佛所

(2024-06-08 19:49:00) 下一個

2023/10/28日早餐後從棉花堡驅車兩個多小時到達愛琴海海濱城市庫薩達斯(Kusadasi),我們下榻的酒店就在愛琴海邊的市中心。等我們辦好入住手續在酒店房間放下行李下樓後,事先聯係好的私家訂製以佛所一日遊(private Ephesus tour)公司老板及其司機和導遊已經在酒店門口等著我們了。

遊覽以佛所(Ephesus) 古城遺址之前先到聖母瑪利亞故居(Virgin Mary’s house)停留了一個小時左右,這座外表看起來很普通的小屋是經天主教教廷的認可的聖母最後隱修及安息之所。現在看到的石屋是在原來的地基上重建的,曾有三任教皇先後到訪朝聖,1961年被宣布為基督教聖地,吸引著世界各地無數朝聖者前來拜謁,2015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小屋內有一座聖母瑪利亞鍍金銅像,聖像前擺放了鮮花,室內不允許拍照。屋外這個像鑰匙孔的受洗池,被視為通往天堂大門的鑰匙。

據說從這幾個水龍頭中流出的泉水就是傳說中的聖水,很多遊客參觀了聖母小屋後,都會在這裏喝上幾口聖水,以求聖母保佑。我用濾水杯裝了一杯聖水帶回酒店喝,不知聖水經過過濾後還有沒有神力。

許願牆上掛滿了祈福的小紙條

據記載,耶酥受難後聖約翰陪同聖母瑪麗亞逃離基督徒橫遭迫害的耶路撤冷來到塞爾丘克(Selçuk)的夜鶯山(Bülbül)隱居,並在這裏寫就了《福音書》和《啟示錄》,使得以弗所聲名遠揚,成為早期基督教中心之一。另一位使徒聖保羅也曾在這裏廣傳福音,離開此地後寫下了《以弗所書》。

午餐後來到了以弗所遺址,以佛所曾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富有的希臘城市之一,公元前129年並入羅馬,被譽為“亞細亞第一城”。後屢遭大地震,加上戰爭、瘟疫以及出海口的淤塞,曾經繁榮一時的都市被天災人禍毀於一旦,埋藏在曆史的塵埃之下沉睡千年,隻到十九世紀後期才被考古發掘出來再現於世。以弗所現存的絕大部份古跡都來自羅馬時代,相對完整地保存了羅馬古城的基本樣貌,從中可以想象古羅馬的風土人情。

既然這座被古人遺棄的城池在今日土耳其境內,我們在古城入口處看到的第一處廢墟是浴場也就不足為奇了,如今聲名遠揚的土耳其浴就是從古羅馬浴場演變而成的,從裸露在地表粗大的排水管道可以看出當時的供水排水係統已很發達。據導遊介紹,當時的人們常常先沐浴淨身後才進城看劇聽音樂逛街,儀式感滿滿。

離浴場不遠就是音樂廳(Odeon) ,原為室內小劇院,屋頂早已坍塌,雖然其麵積與能容納2萬5千人的以佛所大劇場相差懸殊,但是作為室內音樂廳應該是十分可觀了,可容納將近1500名觀眾。

這隻貓咪氣定神閑地半臥在音樂廳的台階上,好像能看到在古老的舞台上徜徉千年的幽靈魅影。

古城的主要幹道是克利特斯大街(Curetes street),因為行人不多,街道顯得很開闊,兩側排列著別墅、店鋪和神廟遺址,還有不少雕塑,從散落在街道兩旁的石柱可以猜想當年的建築規模。

其中最醒目的當屬哈德良神廟(Temple of Hadrianus),神廟的兩座拱門高大宏偉,據說第一座拱門上雕刻的是命運女神,也有人說是勝利女神,第二座拱門上是蛇發女妖美杜莎,內牆廊柱上刻有神話人物的浮雕。

與哈德良神廟相鄰的是為紀念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而建的以他本人名字命名的噴泉(Trajan Fountain),圖拉真噴泉結構輕巧,線條精致細膩,與常見的雄偉霸氣的古羅馬建築風格有所不同,似乎配不上圖拉真大帝開疆拓土縱橫天下成就太平盛世的威名。

圖密善神廟(Temple of Domitian)是城內另一座為羅馬皇帝而建的神殿,右側廢墟中矗立的石柱即是神殿標誌,與左側波裏歐噴泉(Pollio Fountain)的巨大拱門相呼應。

長有雙翅的勝利女神Nike左手拿著象征勝利的桂冠,右手握著橄欖技,象征著力量、速度與勝利,據說耐克(Nike) 品牌的logo就取自於此雕塑右手邊飄起的裙擺造型。

這座雕塑上是希臘神話裏諸神的信使赫耳墨斯(Hermes),在羅馬神話中稱為墨丘利(Mercury),他左手持魔杖,右手摸羊頭,健步如飛,為眾神通風報信,是旅行者、商人和小偷的保護神,還掌管著牧人的命運,是法國品牌愛馬仕鼎鼎大名的由來。

一旁的另一座雕塑就是赫耳墨斯手握的雙蛇魔杖(Caduceus),被後人視為醫療和醫藥的標誌。

雖然神廟和神像雕塑在古城中占據顯要位置,其實舒適方便的民宅和完善的市政設施才是安居樂業的基礎。這棟別墅一看就是富人的豪宅,從精美的馬賽克地磚和深宅大院的斷垣殘壁能想象出當年的奢華。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水衝坐便公廁,幾十個便池整整齊齊地沿著大理石板牆壁一字排開,盡管沒有隔間,比起國內早年那種臭氣熏天毫無隱私可言的蹲便公廁看起來衛生多了。

沿著克裏特斯大街一路走來,就到了古城地標塞爾蘇斯圖書館(The Library of Celsus)。該館建於公元2世紀,藏書量可達1.2萬冊,曾是古代世界第三大圖書館。曆經地震大火和戰亂後圖書館正門依舊巍峨屹立,入口兩旁共有4尊希臘女神雕像複製品,從左到右象征著智慧、勇氣、理性和學識。

傳說圖書館下層有一條暗道通向隔街的妓院,以便讓謊稱去圖書館的花心男人偷偷溜到妓院尋歡。圖書館前方的大理石路麵上有一個路標,刻有一隻腳印、一張錢幣、一個女人頭像和一顆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廣告,意為此處兒童不宜,如果你的腳丫大於腳印,請帶著你破碎的心和鈔票投入佳人的懷抱。

圖書館旁有一處石柱林立的空地,這就是公元前3年建成的古市集了,從這一大片空蕩蕩的集市遺址不難想象2千年前商賈雲集的喧鬧場景。一邊是人聲鼎沸的集市,一邊是買春銷魂的妓院,不知那時的人們能否在圖書館靜心讀書。

既然是羅馬古城,自然少不了古劇場,由於來以佛所之前已經參觀過好幾個古羅馬劇場,盡管這個依山而建的劇場氣勢恢宏、保存完好,但我已經沒有了第一次看到古劇場時的震撼感覺。以佛所大劇場跟安塔利亞城外的阿斯班多斯劇場一樣仍能正常使用,據說以弗所藝術節每年都在這裏舉行。

大劇場前的港口大道以羅馬皇帝阿卡迪奧斯 (Arcadius) 命名,想當年不知有多少慕名而來的朝聖者在港口上岸後從這條寬敞的大道走進這座昔日富麗繁華的聖城。

以弗所也是女神阿爾忒彌斯的屬地,城外的阿爾忒彌斯神廟((The Temple of Artemis) 曾是小亞細亞最壯觀的古希臘神廟,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神廟於公元前550年前後興建,焚毀重建後又遭外敵入侵毀壞殆盡,盡管有號稱永不熄滅的聖火護佑,也逃脫不了與古城一起灰飛煙滅消失在曆史長河中的命運。遺址裏僅剩一根孤零零的立柱和散落各處的殘壁碎石,雜草叢生,遊人稀少,一片荒涼,很難想象當年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大理石神殿萬人來朝的輝煌。離阿爾忒彌神廟不遠的山坡上的建築遺址是曾經的聖約翰大教堂(Basilica of St John),如今隻剩下一堆廢墟。阿亞索魯克城堡(Ayasuluk Kalesi)位於聖約翰教堂的北側,坐落在阿亞索魯克山頂部,存留至今的部分修建於奧斯曼時期,與近旁的清真寺和山腳下的阿爾忒彌斯神廟遙相呼應。

一日遊的最後一站是皮衣皮具店,因為對導遊的服務很滿意,也就對額外的購物安排沒有什麽異議了,何況還有一個意外的驚喜等著我們。這家店裏的皮衣材質柔軟、樣式時尚但價格不菲,店家為了促銷也是拚了,專門為我們舉辦了一場小型時裝表演,帥哥美女頻頻換裝輪番上場,展示的每件衣服上都有編號,以便讓遊客一眼相中衝動消費。

平生第一次被邀上T台客串模特兒走秀了一把,頗有點搞笑,也算是一個特別的體驗吧!

黃昏時分從塞爾丘克回到了庫薩達斯,這個古代以佛所人的度假勝地當初並沒有隨聖城一同煙消雲散,經曆了千年滄桑後幸存至今,依舊是愛琴海岸繁忙的港口以及歐美大型郵輪的停靠站。這天是土耳其共和國100周年國慶前夜,濱海大道上車水馬龍、人流如織,廣場上擠滿了歡樂的人群,此後幾天我們所到之處星月紅旗四處飄揚,土耳其共和國國父的大幅畫像隨處可見。

當晚黨代表在海景餐館宴請海鮮大餐,不是為了湊熱鬧慶祝人家的國慶節,而是給三位生日相近的隊友一同慶生,此時窗外夜色朦朧燈光迷離,良辰美景當盡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