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竟賽與天才
(2011-10-17 18:52:23)
下一個
我總體上有個感覺,那就是我們現在的中國父母們常誤以為孩子數學好,就是天才,或是天分特高;數學競賽成績特好的,尤其是奧數比賽成績特好的,那一定是數學好,是天才;數學好的孩子,邏輯思考能力一定很好。依照此理,所以相當多的孩子從小就被施以數學教育,所以小小一個小學生暑期就有什麽奧數班,我的祖國處處都是數學天才,數學精英。對此我真的很不以為然。
我想真正數學好的孩子邏輯思維能力一定特好,但究竟‘真正’意味著什麽呢?我以為,數學好的不見得競賽成績特好,反之亦然。尤其是奧數競賽,是最難說明數學好壞的,嚴格的比賽訓練與通常的數學能力與研究是不相同的,這也是為什麽那些國奧冠亞軍們或奧數界列位極高的所謂數學精英們不見得日後從事與數學相關極為密切學科的原因。但未經訓練比賽成績特別好的孩子,數學一定很好,這是因為他們真正理解融匯貫通了,所以應用到各類比賽之中。這類孩子他們絕大多數仍會從事數學研究或是與數學密切相關的學科。不是說麽,成功是99的汗水+1分的天才;現在79的汗水已流完,1分的天分已在那,追加20分,除非是傻子才會放棄這一切,重新挖掘新的天分,再流99的汗水?追尋那蠟炬成灰淚始幹之美麽?!您千萬不要告訴我說那誰誰家的孩子從小數學特好,特天才,後來學醫學得可好了。我以為是那十數年在數學上艱苦卓絕的奮鬥精神,培養他們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這使他們以後在學醫的旅途中能忍受一般人不能忍的苦和累。
我知道在咱們子女教育壇裏有不少的行家,他們的孩子數學已到了相當高的水準,所以他們可以很堅定的告訴所有的父母們數學好與天才有著多麽讓人難以忽視的相關關係;而我,一個無為而懶散的人,隻是通過11年的觀察,便得此結論,似是大不敬。請大家先讓我申明以下幾點:
1)所有觀察來自數學強州。兒子的前輩(高他2屆)與後輩(低倆屆)多是從7年級參賽(有6年級起參賽的,基數太小,類同子女壇中極少數精英人才,終與兒子他們會合)至高中畢業。
2)所有孩子出自倆所高中,一是全美前20左右的IB,另一是我們的學區高中,約百名上下。我想這至少讓大家知道這樣品質量是沒有太多可以質疑的。比咱家傻蛋高倆班的數學‘天才’們,全是曆經艱苦卓絕訓練的,其中隻有一個是真正文理皆好,全A,SAT滿分,小提琴是州級高水準,網球是校隊主賽隊員,為人誠摯可愛,但天妒才子,由於一封推薦信不好,僅有H一所錄取,今畢業於數學專業,進了花街從事金融行業。其餘的star們,連擇業都困難,且全數偏離數學;08畢業的那一屆的與他同水平的可沒他的運氣,來自同一老師的推薦信,讓他全軍覆沒,但他仍堅守於數學相關專業,餘子們各奔前程;09是咱家傻蛋這一撥,似乎唯有傻蛋一人願意摘取那垂手可得的數學學位,當然他還得要另一個學士學位。至於他的其他幾個同學,對不起,涉及太多隱私,我也不想讓人對號入座,不能披露。而他其中的倆同學,他們從小到大在數學上的訓練絕非很多人所能想象,以致於在低很多班的老中中,都以為傻蛋是個極具實力,但競賽成績與學習成績聯同SAT等成績不是特好。其實咱不妨退一步說話,就算他不是那最好的那一個,又怎麽著?人世間天才有幾個?當年與傻蛋一起為他們高中奮戰的終因各種原因去了州立大學的,都選了醫學;比傻蛋低一或倆屆的,應是沒有太多懸念:盡數放棄數學及與之相關學科。這些人中不乏從國內來的所謂數學強兵。他們之所以放棄數學卻與傻蛋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這對他們是好是壞,我真的不知怎麽說,也許是件好事吧,好歹,他們可以從一開始便學一門將來好混飯的專業。傻蛋之所以不願放棄數學,隻因他的邏輯思維方式很適合於此,他,不是天才!
從中我隻是得出一個規律:真正數學特別好的,不愁將來學什麽,隻要不偏離數學即可;如果不是,即便選擇了與數學相關的,終還是一種痛苦與掙紮;經過數學艱辛的,把這份吃苦耐勞的精神用於任何學科皆可,隻要這行業是他/她所長便可。所以人隻要有一個專長,發現它並順勢而上即可。從這一角度看,人人都是天才。
其實我最想說的是,數學好與不好,天分高或不高,真的沒有太大的區別,勤能補拙。成功的定義應當定在:曾經盡力去做一件事,達到了自己所能達到的最好境界;不要與他人比,隻與自己的能力比。有自知之明是件好事!無論做什麽,開開心心最重要。你看Steve Jobs他這輩子開心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