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你沒商量◆

The Only Way To Catch A Miracle Is To Believe In It
個人資料
正文

【蒙特梭利教育法】係列全集

(2009-04-08 08:25:52) 下一個

  第一部分 關於蒙特梭利
  蒙特梭瑞(Maria Montessori 1807-1952)意大利第一位醫學女博士,繼福祿貝爾後又一位傑出的幼兒教育家。蒙特梭瑞最初研究智力缺陷兒童的心理和教育問題,後來致力於正常兒童的教育實驗,創辦了舉世聞名的“兒童之家”。她撰寫的幼兒教育理論著作已經被翻譯成為37國文字,對現代兒童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一)兒童觀
  從發展的觀點出發,蒙特梭瑞認為。兒童是一個發育這的機體和發展著的心靈;兒童發展的時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幼兒處在不斷生長和發展變化的過程之中,而且主要是內部的自然發展。在這個連續的自然發展過程中,幼兒的發展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麵的發展。
  在蒙特梭瑞看來,幼兒身體內含有生氣勃勃的衝動力。正是這種本能的自發衝動,賦予他積極的生命力,促使他不斷發展。一是主導本能,這種本能對於處在生命初創時期的嬰兒提供指導和保護,甚至決定物種的生存。二是工作本能,這是人的基本特征。幼兒正是通過不斷的工作在進行創造,使他自己得到充分的滿足,並形成自己的人格。它既能使人類更新,又能完善人類的環境。
  在心理方麵,幼兒心理發展既有一定的進程,又有隱藏的特點。蒙特梭瑞認為,幼兒是一個“精神(心理)的胚胎”。因為每一嬰兒都有一種創製本能,一種積極的潛力,能依靠他的環境,構築一個精神世界,所以,幼兒不僅作為一種肉體的存在,更作為一種精神的存在。每個幼兒的精神也各不相同沒,各有自己的創造性的精神。
  在蒙特梭瑞看來,在幼兒的心理發展中會出現各種“敏感期”。她說:“正是這種敏感期,使兒童用一種特有的強烈程度去接觸外部世界。在這時期,他們對每樣事情都易學會,對一切充滿了活力和激情。”而人的智力發展正是建立在幼兒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礎上的。
  1.秩序的敏感期。從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現一直持續到四歲。這是幼兒的一種內部的感覺,以區別各種物體之間的關係,而不是物體的本身。
  2.細節的敏感期。幼兒在2-3歲時會表現出對細節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的細節上。這表明幼兒的精神生活的存在,以及幼兒和成人具有兩種不同的智力視野。
  3.協調性敏感期。這是在幼兒發展中最易觀察到的一個敏感期。幼兒通過個人的努力學會走路,並逐漸取得平衡和獲得穩健的步伐。應該在2到3歲時出現。
  4.觸覺敏感期。幼兒會朝著外界的物體伸出小手。這個動作的最初推力代表幼兒自我進入外部世界之中。這正是通過手的活動,幼兒才能發展自我,發展自己的心靈。
  5.語言的敏感期。2個月左右幼兒就開始吸收語言,他所獲得的語言是他從周圍環境中聽到的。當他說第一句話時,並不需要為他準備任何特殊的東西。在蒙特梭瑞看來,語言能力的獲得和運用,是幼兒智力發展的外部表現之一。
  蒙特梭瑞強調指出,應該注意幼兒的心理發展和生理的發展之間的密切的關係。她說:“如果心理的壓抑會影響新陳代謝,並因此降低了一個人的活力的話,那可以肯定,相反的情況也會發生,富有刺激的一種心理體驗能夠增加新陳代謝的速度,並因而促進一個人的身體健康。”

  (二)幼兒教育的原則及環境
  在蒙特梭瑞看來,幼兒教育是人類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它的目的是兩重性的:生理的和社會的。從生理方麵看來,是幫助個人的自然發展;從社會方麵看來,是使個人為適應環境作好準備。在幼兒的教育中,要注意兩條原則:
  1.自由的原則
  根據蒙特梭瑞的兒童觀,幼兒的內在衝動是通過自由活動表現出來的,他能根據自己的特殊愛好選擇物體進行活動。“科學教育學的基本原理將是學生的自由,允許個體的發展和兒童天性的自由表現。”
  幼兒有充分活動的自由並不意味著他可以為所欲為。蒙特梭瑞認為,幼兒必須在自由的基礎上培養紀律性。自由和紀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麵。自由活動是形成真正的紀律的重要方式,而真正的紀律也必須建立在自由活動的基礎上。
  2.工作的原則
  蒙特梭瑞認為,使幼兒身心協調發展的活動就是“工作”。如果兒童能全神貫注的工作,正說明這種工作能滿足他內在的需要。這個過程也就是幼兒生理和心理實體化的過程。這不僅使幼兒得到了心理上的滿足,而且也使得他獲得了獨立的能力。總之,工作對於幼兒來說是極有幫助的,能有助於他的肌肉協調和控製,能使他發現自己的潛力,能有助於他培養獨立性和意誌力,能使他在生命力不斷展現的神秘世界中練習自己並進一步完善自我。
  蒙特梭瑞學校的課堂使一個“有準備的環境”。所謂有準備的環境,就是一個符合兒童需要的真實環境,是一個提供兒童身心發展所需的活動練習的環境,是一個充滿愛、營養、快樂和便利的環境,兒童惟有通過這樣的環境才能達到工作能力,形成真正的“自我建構”。

  (三)幼兒教育內容和方法
  蒙特梭瑞指出在“兒童之家”中對幼兒的教育應該包括以下四方麵:
  1.肌肉訓練
  肌肉訓練不僅有助於幼兒的身體發育和健康,而且有助於幼兒動作的靈活、協調和正確,還有助於鍛煉幼兒的意誌和發展幼兒之間的合作關係。
  2.感官訓練
  蒙特梭瑞認為,必須對幼兒進行係統的和多方麵的感官訓練,使他們通過對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觸,發展敏銳的感覺和觀察力。這是幼兒高級的智力活動和思維發展的基礎。
  3.實際生活練習
  蒙特梭瑞十分重視幼兒的實際生活練習。它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與兒童自己有關的,另一類是與環境有關的。通過實際生活練習,幼兒可以培養獨立生活和適應環境的能力。
  4.初步知識教育
  3—6歲幼兒天生具有學習出初步知識的能力,完全可以教他們學習閱讀、書寫和計算。初步知識教育與感官訓練是相聯係的,正確的感官訓練有助於初步知識的教育。
  蒙特梭瑞教育法大致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覺教育,數學教育,語言教育,自然人文教育,社會文化教育和音樂藝術教育等幾部分。蒙特梭瑞教育法最為精彩、最為科學和適合兒童發展的部分,則是成人對待兒童的態度和教育觀念。成人通過觀察,了解到兒童發展需要,從而為幼兒準備一個適宜發展的環境,協助兒童自然的成長,並引導兒童學習新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兒童不僅發展了認知能力,更為重要的是習得了主動學習的方法,培養了獨立、進取、堅持、自信、有條理的良好習慣。
  
  蒙特梭瑞感官教育
  感官教育在蒙特梭瑞教育體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並成為她的教育實驗的主要部分。在她的著述中,有大量篇幅專門論述感官教育訓練、運動訓練與智力發展以及感官教育與紀律教育、知識、技能的培養的關係和密切的聯係。
  她認為感官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訓練兒童的注意、比較、觀察和判斷能力,使兒童的感受性更加敏捷、準確、精練。在蒙特梭瑞看來,學前階段的兒童各種感覺特別敏感,處在各種感覺的敏感期,在這一時期如過不進行充分的感覺活動,長大以後不僅難以彌補,而且還會使其整個精神發展受到損傷,因此,在幼兒時期進行各種感官教育顯得至為重要。同時她認為,感官是心靈的窗戶,感官對智力發展具有頭等重要性,感覺訓練與智力培養密切相關。再者,她還認為,人的智力高低與教育有較大關係,通過感覺教育可以在早期發現某些影響智力發展的感官缺陷,並及時采取措施,使其得到矯治和改善。
  蒙特梭瑞的感覺教育包括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和味覺等感官的訓練。
  視覺訓練在於幫助幼兒提高度量的視知覺,鑒別大小、高低、粗細、長短、形狀、顏色及不同的幾何形體;觸覺練習則是幫助幼兒辨別物體是光滑還是粗糙,辨別溫度的冷熱,辨別物體的輕重、大小、厚薄;聽覺訓練是要使幼兒習慣於區分聲音的差別,使他們在聽聲的訓練中不僅能夠分辨音色、音高,還能培養初步的審美和鑒賞能力;嗅覺和味覺的訓練則是注重提高幼兒嗅覺和味覺的靈敏度。蒙特梭瑞希望通過這一係列的感官訓練,使幼兒成為更加敏銳的觀察者,促進和發展他們一般感受的能力,並且使他們的各種感受處於更令人滿意的準備狀態,以完成諸如閱讀、書寫等複雜的動作,也為將來進行數學的學習打下基礎。
  蒙特梭瑞的感覺教育遵循著一定的原則和方法。她認為,感覺教育的實施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並且她提倡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進行學習,使幼兒在感官訓練中通過自己的興趣去進行自由的選擇、獨立操作、自我校正,去努力把握自己和環境。所以,在蒙氏的教育教具中都設有專門的錯誤控製係統,使兒童在操作過程中能按照教具的暗示進行“自我教育”。

  學習獨處的能力——安靜遊戲
  多年前,在一個媽媽級的友人聚會中,一位全職媽媽分享了她的人生經驗——當她最小的兒童開始上學後,曾經有一段時間,每天送孩子們上學後,她就會趕緊到市場。因為她強烈的感覺必須趕快看到人,和人說說話。然而,當該做的事都辦完,總還是得一個人回家。在家獨處的時光,她總是焦慮地等待孩子們放學,來打破那一屋子的寂靜。那段時間的生命煎熬並沒有太快結束,接著,她開始有了身體的病痛。除了就醫治療,同時也積極地尋求方法,改善自己的情況。後來,她選擇參加自我成長課程,也常回娘家探望自己的母親。現在,她的生活作息和先前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心境卻完全不同。不僅可以享受獨處,平得地迎接每一天的到來,也和家人有更親密的互動。
  當時在座的與會人士,大部分是職業婦女,而且大多是身負要職的忙碌者。聽了她的一席話之後,大夥兒她像突然被提醒:自己是否有閑下來獨處的能力?是呀!處在人生最忙碌時期的你我,是否有讓自己舒緩、安靜下來時刻?
  安靜並不是可以立即達到的狀態,安靜必須是身與心和諧連結時,才能達到的境界。當我們不和他人相處時,就是自己的身與心赤裸裸相遇的時刻,此時就立即暴露我們平常的身心相處狀態——是身心分離呢?還是連接呢?
  觀察正在建構身心協調能力的兒童,就能特別了解身心相處的過程。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動大多是自主、自動完成的,他就有機會鍛煉自己的意誌力,而讓心智能逐漸控製自己的身體。這樣的孩子顯現出來的行為,是動作的協調與精確。例如:我想把椅子端起來拿到水槽前麵,我就能控製自己的手腳完成這一連串的動作;我想剪刀剪直線,我就能控製自己的肢體達成目標。
  相反的,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動多半不是來自自己的意誌,動作總是補控製,就會逐漸喪失主動的能力。例如:隻被允許坐在一處聽成人說話,不能運用自己的能力探索環境;即孩子的身體並不是聽令於自己的心智,而是受控於成人。當這個控製消失或薄弱時,身體失去了指揮,就隻能任其本能的動力在身體流竄。這樣的孩子所顯現的行為就是脫序、不協調的動作。
  當大部分的活動都是孩子主動完成,而使得動作逐漸協調時,會讓孩子的內在感到滿足(我想做什麽,我做得到,而且逐漸可以做得和成人一樣好)。這時候孩子才會將肢體探索的興趣轉向超越平常的狀態——安靜。安靜是必須透過個人意誌力才能達到的肢體控製。
  以下介紹如何和孩子經曆安靜的一些方法,首先是控製肢體不動來製造安靜;在安靜的狀態下,可以聽見平常忽略的聲音,甚至有機會重新理解這些聲音。此時安靜就成為一種能力——超乎平常的理解力,讓你重新了解環境以及自己和環境的關係。最後,當你能享受安靜後,安靜即能成為一股激發內在潛能的力量。
  孩子需要有機會經曆安靜,更需要一個有能力安靜的成人來引導他。願每個人都能找到讓自己安靜的方法,或者去除無法安靜的因素,讓自己凝聚內在能量,並激發個人獨特的潛能。
  
  安靜遊戲  
  第一階段
  1、先關掉家中人為的聲音(如:電視、音響等),以及可能會中斷活動的因素(如:正在燒的開水、電話等),再邀請孩子和你到較安靜、舒適的地方(如:書房、臥房)。
  2、告訴孩子這是一個特別的活動,你現在要讓自己的頭(或是手、腳等,你自己覺得最輕鬆、最容易開始的部位)不動,接著請孩子注意看你:自然放鬆身體,保持全身寂靜不動數秒。
  3、詢問孩子是否看到你剛才頭部完全不動,然後請孩子也試試看。給予孩子明確開始和結束的信息,例如:當你說開始,就必須不動;當你彈指(或以雙唇輕彈一聲)就表示結束。
  4、依剛才約定的信息讓孩子重複練習,過程中你也必須和孩子一樣保持靜止不動。
  5、更換不同的身體部位,同步驟2—4的方式繼續進行。
  6、根據孩子的興趣以及能安靜的能力,變換不同的身體部位,最後練習全身不動,並且逐漸加長靜止的時間。
  補充說明
  此階段的活動能讓幼兒意識自己的肢體,並以不同於平常的方式——“靜止”來控製肢體,若發現幼兒尚無法完成上述活動,不必勉強,這表示孩子還需要更多身體動作的練習,也就是必須先有較佳的動態控製能力,才能做表態的控製。
  變化延伸
  1、和孩子進行帶有肢體名稱的兒歌律動,例如:“頭兒、肩膀、膝腳趾……”“一個拇指動一動……”“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來增加孩子意識肢體與控製肢體的練習。
  2、一二三木頭人:這是一個傳統的團體遊戲,四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玩得很好,也可以變化成一二三機器人、一二三睡美人等。配合遊戲規則與團體遊戲的樂趣,讓孩子練習控製不動一段時間。
  3、模仿布偶:請孩子模仿他喜愛的布偶模樣,這是兩歲多孩子就可以做的活動,但能夠控製不動的時間以及模仿的深刻性,會隨著孩子的年齡和觀察力而有很大的差異。

  第二階段
  經過第一階段的活動,你和孩子已經可以共同創造一段寂靜的時光,此時環境中的聲音就顯得格外地清晰。
  1、在孩子能靜下來維持不動一段時間後,邀請孩子閉上眼睛,然後注意聽見什麽聲音,並告訴孩子等你的指令後再張開眼睛。
  2、邀請多位孩子安靜閉眼傾聽一段時間後,再請孩子們張開眼睛,分享彼此剛才聽到的聲音。
  補充說明
  此階段除了能發展辯認環境聲音的感官敏感度外,還能讓人體會安靜其實也有很多不同的程度和狀態。經過此階段的活動,有助於我們認識自己和環境的關係,進而探索自己的內在;除此,你或許有機會傾聽孩子內在的聲音呢!
  變化延伸
  1、進行上述活動,可同時介紹樂器,讓孩子先聽一段音樂(你事先挑選的),然後從中找出他所認識的樂器聲。如果你自己是音樂愛好者,可以藉此把孩子的感官敏感期,引導孩子逐漸親近音樂。
  2、邀請孩子到戶外從事上述活動,再和孩子一起分享聽到的聲音,如:風聲、海浪聲等(圖六)。當孩子能夠確實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後,可以一起尋找聲源,培養孩子成為自然觀察者。

  第三階段
  確定孩子已經能控製自己的意誌進入安靜,並敏銳知覺環境中的聲音後,就可以嚐試做此階段的活動。
  1、邀請孩子們坐下來,先請孩子們靜坐不動(圖七),然後輕喚孩子的名字。當孩子聽到自己的名字後,再以最安靜的移動方式,走到你的身邊。
  2、也可以走到離孩子有一段距離的地方(多次練習後,你甚至可以在門邊或隔壁房間),輕喚孩子的名字,然後等待孩子安靜地走向你。
  3、 ——呼喚所有參與此活動的孩子名字。
  補充說明
  1、在進行此階段的協和體練習時,更能看出孩子自我控製的能力,宜先邀請較不能久坐的孩子到你的身邊,才能讓所有孩子都能經曆成功。
  2、每個階段需練習多久時間,才能進行下一個階段,不同的孩子會有相當大的差異。另外,縱使已經練習至第三階段,仍可以再進行第一、二階段。
  給父母的話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學習者在安靜的狀態下才能真正的學習吸收。但是,安靜並不等同於不說話,安靜也可以是分享、討論,但卻是來自沉靜的思考。成人或許可以要求孩子閉上嘴巴,但這隻是安靜的假象,並無助於孩子進入學習狀態。
  現代的孩子(包括成人吧!)往往暴露於過多的感官刺激,以及動作經驗不足、運動量不夠,不僅阻塞了感官知覺的發展,也阻礙了身心的連結。如果我們希望提供孩子一個能培養敏銳感受力,協助身心和諧,並開發個人內在心靈力量的環境,就必須先從成人做起,減少置身於過多的刺激與資訊中(例如:關掉電視、謹慎地節選資訊來源),騰出時空讓自己有機會獨處,給予自己和孩子有機會經曆安靜。
  
  蒙特梭利教育法施行步驟  
  在我們了解蒙特梭利的基本理論後,才可以開始著手於教育方法和教具操作。
  在作施行步驟的介紹之前,我仍想再一次的糾正:現在有很多幼稚園,在運用蒙特梭利教學法之前,並未先徹底地探索她的教育原理,就直接運用“教具”來指導孩子。這是一個相當危險的行為,因為它會“誤導”小孩子,使小孩子養成不用思考,生吞活剝知識的習慣;也會誤用“教具”,使教具成為呆板的玩具。甚至於誤解蒙氏老師的頭腦和教育方法很簡單而且呆板!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假如啟導者(導師)不知道教具的真正目的是在引發孩子“內在”認知;也不清楚每件教具都擁有秩序性、創造性的基本和變化功能,以及自動改正等等在教育上的積極意義時,她可能對一個正在排放紅色長棒的孩子,發出“先放這個”、“在放這個”……的指示,這又與傳統式的“教”有何不同?孩子仍然無法真正了解為什麽那個應在前,這個該在後的道理,無異是在作積木的堆積遊戲罷了!不但孩子覺得教具不過是漆了顏色、大小不同的木頭,也會讓他感覺老師的頭腦和那堆木頭差不多!
  所以,惟有在你對蒙特梭利的教育原理,有了基本的心領神會後,才能進入正確教育孩子的進程。

  五大步驟
  蒙特梭利幼兒教育方法可分為下述五個步驟:
  1.預備環境。我們不止一次強調,一個適合生命發展的環境對兒童的重要性,所以在蒙氏的教學中,如何為孩子準備一個適合他們生命發展的環境,被列為首要的條件。
  2.發現意願。兒童表現在外的行為,往往是內在需求的反應,尤其是幼兒時期會在某一階段對某種需求有特別的“敏感期”。如果能掌握這一時期的需要而予以教育,對孩子的啟發效果將是事半功倍的。
  3.協調意願。蒙特梭利老師與傳統教師最大的差別,在於蒙特梭利老師所扮演的角色不在“教”學生,而是教具、兒童及學習意願的協調者。她必須依孩子的需要而整理環境,並且觀察孩子的需要和意願,提出適當的教具來讓孩子“工作”
  4.延長工作周期。
  如果孩子已經專心進入“工作”情境,啟導員就該鼓勵他繼續操作,以“延長他的工作周期”,讓孩子酌情的反複操作。
  蒙特梭利說:“延長工作周期的目的,在於培養孩子的專心和耐力。”我更認為一個兒童未來生命發展的“精度”與其“專心和耐力”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因此,蒙特梭利特別重視並且告訴教師,需要“等待”孩子反複練習的行為發生,而予以鼓勵,使孩子樂意“再來一遍”,甚至幾十遍。因為兒童知道如何使用教具,隻不過是教具的功能開始顯現的階段而已。孩子能對教具產生盡情的反複操作,才會使兒童發生“真正的成長”,我稱之為:“心智的任性發展”。這種盡情“反複”操作的情況,隻有當兒童感到“工作”的樂趣,且能夠符合他的“內在需要”時才會發生。
  5.“觀察—實施—記錄—研究—發現—重新針對他們的需要進步而對教育計劃的再設計”的循環施為。
  由於孩子的不斷成長和他們之間的個別差異,以及敏感期各有不同,使老師的教育規劃需要不斷改進。惟有透過實際的觀察、記錄、研究,才能深入切實的發現兒童內在的需要,而給予適當的教育和引導,使其生命更美好的成長。

  自由與獨立
  此外,在蒙氏教育的施行上,有兩點事項,是大人必須時時警惕在心的:
  給孩子自由
  “自由”是蒙氏“科學教育學”的基本原則。
  簡單的說,蒙氏認為強製的“教”法,對兒童——特別是學齡前的幼兒,有害無益,除非把孩子的頭腦解放出來,否則這些民族幼苗的發展不會健全。
  蒙特梭利認為“自由”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基本人權。但是,蒙氏教育的自由卻不是放任或為所欲為。在蒙氏教室中,孩子並沒有被允許去做“任何他喜歡的事”。他隻能自由的選擇有益與有用的工作。換言之,“自由並非做你想做的事,而是要做正確的事。”
  “自由”該如何教育呢?蒙特梭利認為以自由為基礎的教育,教師必須掌握三大原則,即:1、預備符合成長需求的環境 2、協助與觀察孩子在環境中的需求3訂立明確的行為規範並時常提醒孩子自我控製。
  因此,對孩子應該以教育他們能獨立為前提,允許兒童依其“內在需要”,自由的去選擇“工作材料”——教具,自由地進行“工作”(操作)。
  蒙特梭利表示:“你隻要冷靜的觀望,保持一種尊重孩子的行為態度,使孩子在獲取經驗時,有完全的自由,在他們工作時不要幹擾他”。
  我想,在家中的大人們對孩子平日的生活教育,也應把握上述的觀念。讓幼兒自己做
  蒙特梭利每次在演講時,總會提出這麽一句話:“Help me to do it by myself” (幼兒在呐喊:請幫助我,讓我自己做)。一般父母對子女嗬護的很仔細,什麽都幫他們做得好好的,看起來是父母的愛心實際上卻抹煞了許多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其實,孩子在學習走路時,就是嚐試“獨立”的開始。
  讓我們來聽聽幼兒說:
  “我聽到了,
  但隨後就忘了;
  我看到,也就記得了;
  我做了,
  我就理解了。

  從孩子的叛逆心理看父母的教養弊端
  如果孩子偶爾淘氣,不聽大人的話,父母往往不以為然;如果孩子經常不聽話,管不住,父母就會深感頭疼。“不幸”的是,許多父母發現,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的增長,孩子不聽話的行為愈來愈嚴重,而且在父母不斷嘮叨下,孩子甚至產生了叛逆的心理,不管父母說什麽,也不管對自己有多大好處,一律是先否定再說。
  奇怪的是,每當父母把孩子如何頑固執拗的表現告訴幼兒園的老師,老師卻很可能不認同;父母告訴其他和孩子接觸過的熟人時,他們往往也會表示詫異:“你的孩子挺好的呀!沒有你說的那麽搗亂啊!”當父母聽到別人這樣說時,真是既欣慰又困惑。
  已經上幼兒園大班的姍姍就是這樣,在老師和小朋友麵前,姍姍熱情、愛學習、容易相處、樂意照老師的要求做,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可是在家裏,姍姍總是鬧別扭,特別是對爸爸說的話,她一般都要反對一下,讓爸爸老大不痛快。同一個孩子,因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評價,是孩子在父母和別人麵前的表現真的有那麽大的不同,還是另有原因呢?

  孩子為什麽說“不”?
  幾年前,曾有一所小學做了一項“對爸爸媽媽哪些地方不夠滿意”的調查,調查結果發表在《少年兒童研究》雜誌上。統計顯示,孩子對爸媽不夠滿意的地方有58項之多,比如:動不動就發脾氣;不了解我的心;要求太嚴,標準太高;不接受我的意見;說話不算數;當我想做自己的事時,他們總不讓;總在罵我的時候誇獎別人等等。
  看了小學生們對自己爸媽的不滿意,你有什麽想法?第一,這是對小學生做的調查,與我這個幼兒家長何幹;第二,就算有對上號的地方,恐怕你也不願意把這樣地父母形象何自己連接在一起。但是,靜下來想一想,我們做父母的都不是完人,上述孩子的不滿意,在我們身上多少會有體現。別以為孩子還小,什麽也不懂,其實,孩子雖然嘴上沒說,但這些不滿意已經在他的心理了,並且已反應在行為上。的確,孩子的這些不滿意都可能成為向父母說“不”的理由。

  成人沒有以身作則
  當孩子出現一些問題時,以往我們總是要問上一句“這孩子是怎麽了?”習慣從孩子身上找原因。其實,有許多問題的產生根源是父母。孩子的某些叛逆心理和行為,可能恰恰是家庭教育弊端所致。
  對孩子要求嚴格,卻對自己要求鬆的父母,孩子能心甘情願聽他們的話嗎?即使爸媽說的條條是理,孩子依然不肯服從,孩子愈大,這種現象愈明顯。比如,姍姍的爸爸就有這個問題,他不讓姍姍在看電視時吃東西,可是自己卻經常如此。姍姍有好幾次忍不住給爸爸提意見,結果逢他看的高興時,他就說下一次一定改;逢到他看的不高興時,他不但不聽,還發脾氣,擺出家長的架子壓人。起初,姍姍隻是在這個問題上不服,漸漸地,這種不滿就擴散開來,爸爸說的話都不願意聽,姍姍的叛逆心理愈來愈嚴重。

  把孩子當小小孩對待
  再有一些父母無視孩子地成長,總是把孩子當小小孩子對待,這也不讓做,那也不讓做,這是造成孩子產生叛逆心理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比如,在幼兒園裏老師經常教育小朋友“自己地事情自己做”,姍姍聽了以後特別想做點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一天,姍姍提出晚飯後自己洗自己的碗。可是媽媽左思右想一番,還是以“萬一碗摔碎了怎麽辦?”“碎片刺破手怎麽辦?”等理由拒絕了她。沒有做成事情,姍姍可不高興了,睡覺時故意不肯上自己的小床,很晚了還賴在爸媽的大床上,惹得爸爸想要處罰她。
  第二天晚上,姍姍一家到小姨家做客,晚飯後姍姍又提起洗碗的事,媽媽再次重複昨天的理由,沒想到小姨卻爽快的說:“想自己洗碗是好事啊!夠不著水龍頭,我給你墊個小凳子,萬一碗摔壞了也沒關係,小姨再買新的。”小姨話剛說完,姍姍就興奮的大叫起來:“謝謝小姨。”接著,馬上就去洗碗,而且洗的非常認真、仔細。

  孩子都是好孩子
  可見,父母確實要反過來想一想:自己總是抱怨孩子不聽話,難道孩子天生就是一個不聽話、愛搗亂的孩子嗎?孩子真的想做一個處處和爸媽作對的人嗎?其實應該說,孩子都是好孩子,而父母未必都是好家長。
  換個角度來說,父母喜歡乖孩子的真實理由是什麽?我們不喜歡孩子和自己作對的目的何在?其實說穿了,還不是為了自己省心、省力吧!以這樣的心態對待自我意識萌發,獨立性、自主性正蓬勃發展的孩子,是否有點太自私、也太短視了呢?
  讓家裏也像學校一樣好玩
  “喬喬,不能碰;喬喬,不要在沙發上跳來跳去。”這樣的話你是否很熟悉?父母常常為了禁止孩子碰家中的東西,疲於奔命的追趕和阻止,而這往往是夫妻、親子糾紛的導火線。吵的不隻是父母雙方不同的教養意見,連帶的孩子也會受到責備,嚴重的還會遭受處罰。
  家長對幼兒的學校生活狀況並不清楚,也不了解老師是如何引導孩子,往往對老師存著崇拜的心情,卻從來未思考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何不同!
  由於幼教專業的進步與谘詢的發達,讓每個做家長的無不絞盡腦汁,為孩子選擇一個最好的學習環境,但卻忽略了最好的學習環境就在孩子的聲旁——家庭。當我們懷疑為什麽孩子在學校那麽乖,在家中卻如魔鬼般讓人難以招架時,我們就應思索:學校為什麽吸引孩子,讓孩子如此著魔似的專心且認真的樂在其中?

  客間兼遊戲間大人小孩都快意
  當擁有自己的房子時,我思索的重點是如何為孩子布置一個遊戲空間,而不是到家具行選購傳統的客廳設備,當我在客廳裏布置一個屬於孩子活動空間後,增加了我和孩子共處的時間。
  雖然朋友拜訪,都埋怨沒有椅子,隻能坐在地板上,但我還是和顏悅色的說:“大人犧牲一點,可換來孩子的快樂!”所以當有朋友造訪時,我與朋友總是能盡興的聊天,因為孩子有了他的遊戲天地,便不會再吵鬧。這是我最得意的設計,而朋友則戲稱這是一間托兒所,孩子們一定很喜歡!
  我利用客廳當成遊戲空間,則有下列幾點原因:
  .孩子在兩三歲是精力最旺盛,也是較難溝通的時期,與其禁止他們在沙發上跳來跳去,還不如不要這項家具。
  .客廳的一隅設計成孩子的遊戲空間,另一部分設計為大人的空間,當有客人來訪時,可看顧孩子又可接待客人。
  .客廳是家人使用最頻繁的場所。
  .購置客廳的家具所需昂貴,又怕家中孩子搞破壞,因此購買簡單又便宜的櫃子布置客廳,即節省又有利於孩子使用。

  理想的托育空間
  一個理想的托育空間的規劃,需具備下列幾項要求:
  .發展性:空間規劃與布置的首要條件便是要能配合兒童的認知與發展等特征。
  .遊戲趣味性:空間布置的趣味性與遊戲器具的可玩性要高,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誘導挑戰性:提供機會或調整設施讓幼兒主動參與、探測世界並挑戰自己的能力。
  .安全性:設計一個理想的遊戲環境,對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考慮周全,以避免危險發生。
  .創造性:利用抽象性玩具或社會性互動,鼓勵幼兒在遊戲中運用想象力激發自由創作的本能。
  .藝術性:遊戲要好玩,也要好看,色彩搭配適宜。
  .維護性:玩具要時常檢查,維修或替換,以免產生危險。

  空間規則10大原則
  對於遊戲空間的設計,個人有以下幾點想法提供參考:
  .可視家中空間大小,放置2—4個櫃子。
  .每一個櫃子均分門別類的置放玩具或教具。例如:放置樂器類、圖書類、感官類等等,並讓孩子在家中如學校一樣,學會將物品放回原處。
  .玩具雖然放置在同一個教具櫃中,但仍準備盒子,放置不同性質的玩具。
提供一個安全,又可讓孩子盡情探索的環境是最重要的。?
  .了解你的孩子,選購該年齡發展階段所需的教具與玩具。玩具的功能性要多,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玩法,也可節省費用支出。
  .可利用樓梯或走道作為藝術走廊,掛上一些不同畫風的作品,讓孩子在上下樓梯之間欣賞藝術,但切記畫的擺放要適合幼兒的高度。
  .尋找一麵牆或櫃子的背後帖上紙張,便是孩子的塗鴉場所。
  雖然,你的家裏並不是托幼機構,但若能用心,也能營造一個適合孩子活動的空間,成人犧牲幾年的時間與空間,換取孩子人格成長的完美,絕對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
  
  家庭中的蒙特索利教育-數學數字培養  
  一、分類練習:
  擺棋子
  目的:學習按物體的顏色分類
  訓練手指的精細動作
  材料:塑料跳棋或玻璃彈子跳棋
  要點:
  1.將所有彈子取出放在一個盒子裏
  2.在家長的提示下,請幼兒先取一種顏色的彈子,選一個陣腳開始擺棋子,年齡稍大的可以一邊擺一邊唱數1-10。
  3.依次將六種顏色全部擺完。家長可以同時教孩子顏色的漢字和英語單詞。
  4.可以雙手同時擺,訓練雙手的靈巧性。

  二、排序練習:
  小碗、小勺找朋友
  目的:學習按大小排序、配對
  材料:形狀和顏色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勺子和碗各4把、個
  要點:1.家長隨意將4個碗放在桌子上,並問孩子“哪個最大?哪個最小?”,請孩子按從大到小排好
  2.家長拿出4個小勺,按上述方法排序提問
  3.家長說“小碗小勺要找朋友,請你幫忙找一找”

  三、計數練習
  數字罐
  目的:認識數的實際意義
  材料:飲料管、吸管
  要點:
  1.在飲料罐外麵貼上數字
  2.請孩子依照數字把相同的吸管插入,邊插邊數手口一致
  3.家長也可以先在罐內放入幾枝,讓孩子根據數字看對不對,不夠要加上幾根,多了取走幾根
  4.任取2罐,比一比那個多,哪個少
  【蒙氏心語】手讓人類表現他的智慧,並推動文明向前進。

  四、比較練習:
  小小蛋糕師
  目的:學習區分厚、薄,練習並列排序
  材料:彩泥、牙簽或麵團(也可用被子或書代替)
  要點:
  1.家長和孩子一起當”蛋糕師“。用彩泥做生日蛋糕。
  2.根據顧客(家裏其他成員)的要求,製作出一個三層的和一個一層的
  3.比較2個蛋糕的厚度,學習厚薄概念,並出示字卡
  4.家長畫多個不同厚度的蛋糕,幼兒剪下來或手撕下來,按從厚到薄的順序,練習排列。

  五、守恒練習:
  捏麵團
  目的:學習體積的守恒
  材料:麵團(橡皮泥)
  要點:
  1.家長製作兩塊一樣大小的麵團(不必告訴孩子是一樣大的,讓孩子自己觀察),問孩子”這兩塊麵團一樣多嗎?“
  2.家長首先把一塊麵搓成一個長條形,再與另一塊麵團相比”這兩塊麵團還一樣多嗎?“
  3.家長再把長條形麵團捏成一個小碗,再來比,是否還一樣多?
  4.家長把碗再用棍擀成一個大圓片,再來比較是否還一樣多?
  5.讓孩子也來試試,麵團的形狀不斷變化為什麽還是一樣多呢?
  【蒙氏心語】我們必須記得,三歲孩子心中存在著一個內在的老師,並且一直正確無誤的引導著他。

  六、認識幾何圖形:
  分四份
  目的:學習分四等份
  材料:彩色手工紙(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橢圓形等),剪刀,白紙,膠水
  要點:
  1.家長給孩子提出遊戲的要求
  2.家長給孩子看準備好的彩色紙,讓幼兒說出都有什麽形狀的紙。請孩子把每張紙都分成四份。
  3.孩子如果一點都不會,經過嚐試後,家長可以和孩子一人拿一張同樣形狀的紙,如正方形。家長邊做邊引導孩子操作,把它折疊2次,然後按折痕剪成相等的四份。
  4.把剪成的四份圖片再還原成原樣貼在白紙上。
  5.用數字表示分了幾分。
  6.其他圖形同上。
  7.孩子反複操作,加深印象。
  8.鼓勵孩子想出更多的辦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發散性思維。
  【蒙氏心語】要給兒童提供一個使他們得到滿足的環境,必須努力了解兒童的需要。

  七、辨別方位:
  對對碰
  目的:學會對稱的方法,掌握對稱的概念,培養孩子的推理能力
  材料:對稱練習圖,彩筆、彩紙
  要點:
  1.家長首先要與孩子玩簡單的對稱遊戲,讓孩子了解對稱的概念。如:照鏡子、人的身體部位哪些是對稱的?讓孩子觀察出眼睛、耳朵~~
  2.玩顏色對稱遊戲:在紙上畫對稱。如六個方框分別塗上紅黃藍藍黃紅
  3.玩形狀對稱遊戲:在紙上畫對稱圖形。如圓三角方形方形三角圓
  4.玩粘紙遊戲:取彩色剪紙剪成各種圖形對折剪開成為兩半,家長一半,孩子一半,找對了粘貼在一起。
  5.鼓勵孩子自己做對稱圖,如學習剪四角、六角、窗花,鞏固對稱概念。
  【蒙氏心語】兒童擁有一種積極的精神生活,雖然在早期兒童並不能把它表現出來,雖然兒童必須經曆一個漫長的時期才能使這種精神生活逐漸地完善。

  八、幾何圖形:
  畫積木
  目的:感知立體圖形和平麵圖形地關係
  材料:積木、紙、筆
  要點: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畫積木,教孩子拓的方法及指導孩子了解立體圖形的概念。
  1.家長和孩子一起取來積木、紙筆。取出一塊正方形積木,先讓孩子用手觸摸積木感知觀察外形特征,然後家長示範描畫的方法。方法:把積木放在白紙上,左手壓在積木上,右手握筆沿邊描出,每描一麵在積木上貼一個小帖紙做記號。
  2.全部拓畫後,讓幼兒在每一圖形上寫上數字,看有多少個?這數字就說明正方體有幾個麵,然後問孩子”正方體有幾個麵呀?“
  3.用積木的另一個麵在其他描畫好的正方形上比,讓孩子觀察6個麵使一樣大的。
  4.取其它形狀的積木來拓畫。長方體有多種樣式,讓幼兒更多的觀察和了解,重點放在比較不同上。
  5.讓孩子結合生活,找找有什麽物體和這些相同。
  【蒙氏心語】當孩子被放在自然的環境裏,他會顯示出自己的能力。

  九、計算練習:
  剪貼格紙
  目的:體驗數是可分的,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材料:格子紙(可以自己畫),剪刀、紙、膠水
  要點:以“7”為例
  1.家長預先將格紙剪成一行一條,10條,每條紙為7個格子
  2.知道孩子用剪刀把紙條沿格線剪成兩份,然後貼在分合紙上,一直剪貼到發現重複的為止,把重複的拿掉。
  3.在剪開的每一格紙上寫上數字,表示他有幾個格子。
  4.讓孩子看著回答:7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合起來又是7?

  十、分類練習:
  分裙子
  目的:學習多角度的分類及類別之間的包含關係
  材料:媽媽在白紙上自製小裙子圖樣,腰上帶蝴蝶結和不帶蝴蝶結2種,每種再分別畫有小圓圖案和橫線圖案、豎線圖案、斜線圖案的裙子各2-3條。合計畫10-20條,根據孩子的水平
  要點:
  1.家長指導孩子把有共同特點的裙子放在一起,看看有幾種分法。
  2.家長隻提出要求,不提示或示範,孩子分完後讓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做法
  3.分完後回答問題:有蝴蝶結的裙子多還是沒有蝴蝶結的裙子多?為什麽?再問“裙子多還是有蝴蝶結的裙子多?”引出-裙子是一個集合的總概念,有蝴蝶結的裙子是裙子中的一部分。
  【蒙氏心語】數學練習告訴我們數學的原理,而不是簡單的記憶和不斷的演算。

  十一、計數練習:
  猜鈕扣
  目的:訓練孩子觀察力,掌握數的組成
  材料:同樣的10個鈕扣(或用圍棋子)
  要點:
  1.“猜猜手裏有多少鈕扣?”
  家長手握2-6粒扣子,先攤開手掌讓孩子注意看,很快將手握起問孩子“你看見幾粒扣子?”如不能肯定,再讓孩子看一次。也可以讓孩子握扣,家長來猜,進行比賽,提高孩子的興趣,扣子數量根據孩子的能力可以逐漸增多。
  2.在桌子上分別放10粒以內的扣子(左右不能分別超過5個)分別用左右手蓋住,抬起雙手讓孩子觀察,在迅速蓋上,然後讓孩子說出兩邊分別是幾粒扣子,合起來一共有幾個。
  3.拿10以內任一數量的扣子給孩子看,然後把手放在背後分放在兩隻手中,並伸出一隻手讓孩子猜有幾粒,或是讓孩子先看一眼一眼再猜,猜到後伸出另一隻手,讓孩子猜有幾粒扣子。
  【蒙氏心語】我們應該把這種兒童的神秘的力量當作某種神聖的東西。因為個人未來的個性正是在這個創造性的時期,被確定下來了。

  十二、守恒練習:
  量米
  目的:體驗容積概念,精細動作鍛煉
  材料:塑料漏鬥,各種大小、形狀不同的透明瓶子(塑料瓶)4-5蓋,小碗一隻,米若幹
  要點:同孩子做買米的遊戲,家長做顧客買米,孩子扮演售貨員
  1.家長先提意拿一個瓶子去孩子處買米,要求是買平的一碗米,要求孩子必須在瓶子上放一漏鬥,用碗裝米(要平),再慢慢的導入漏鬥流入瓶中,盡量不外撒。
  2.家長不斷去買米,每次所用瓶子都與前麵一個有較大區別
  3.買米結束將所有瓶子展示,讓孩子觀察,哪個瓶子的米多?為什麽?
  4.提示孩子回憶,每次都買一平碗米,米是一樣多的,為什麽裝在瓶中看起來就不一樣了呢?鼓勵孩子自己找出答案。
  【蒙氏心語]手是表現的器官,也是創造的器官。

  十三、計數練習:
  出牌配對
  目的:練習數的不同組合形式為學習10以內的計算做準備
  材料:撲克牌一副
  要點:以“8”為例
  1.家長與孩子一起把撲克牌中的紅桃、方塊、梅花、黑桃,四花色中的每種1-7牌取出來,共28張。
  2.家長用一張白紙寫上數字8擺在一邊,交待今天的玩法是湊8。
  3.將1-7.28張牌洗好,然後從中任意抽出一張扣放在8的標誌旁邊。兩人協商好先後開始抓牌。
  4.各自將手中的牌進行整理,從中選出可以組合成8的牌,抽出放在自己的前麵。
  5.數手中所剩牌的數量,誰剩的牌多誰先出牌
  6.抽取對方的一張牌,再在自己手中的牌中找一找,是否有與所抽取的牌合起來是8的,如有就取出放在前麵
  7.輪流抽牌,誰手中的牌先被抽完,誰為勝利者。
  【蒙氏心語】在適宜的環境中,幼兒在工作中發展了一種技能和精確性,那是使我們感到安慰的。

  十四、守恒練習
  小魔術師
  目的:1.體會數的守恒
  2.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
  材料:邊長1.5cm的正方形硬紙片,50個或更多
  要點:以5為例
  1.家長給孩子一疊正方形紙片,讓孩子點數有多少個?
  2.“請你和我一起當魔術師,看誰把5個正方形擺出來的花樣多?“家長和孩子一起擺,每擺一個圖形取5個正方形紙片,鼓勵孩子大膽相象創造,並將孩子所擺圖形,教孩子用筆畫下來。
  3.家長開始可以提示一些方法,比如水平擺、豎直擺等,以後讓孩子自由創作。
  4.3-4歲可以掌握到5以內,4-5歲可以掌握10以內的守恒。

  十五、分類練習
  尋寶貝
  目的:學習按物品的種類進行分類
  2歲,根據成人的示範進行分類
  3歲,根據成人的指令性語言進行分類
  4歲,根據物品的種類自己分類,並說出名稱
  材料:小塑料袋或小籃子
  要點:
  1,家長帶領孩子散步或戶外活動時,預先帶上小塑料袋,來到戶外或公園裏提示幼兒揀拾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家長可以同孩子一起揀,如不同形狀的樹葉,花朵或花瓣,小石頭等,很多孩子都會喜歡這些寶貝的。
  2.開始展示自己的寶貝,指導或提示孩子將物品進行分類,並說出名字。
  3.家長可以以此講些故事給孩子聽
  4.回家注意洗手,告訴孩子講衛生的原因
  5.也可以用家裏的物品進行練習
  【蒙氏心語】孩子從遊戲中能夠獲得很多樂趣。

  十六、排序練習:
  排排隊
  目的:學習有規律排序的方法
  材料:彩色串珠數個,或是幾何圖形的積木數個
  要點:
  方法一,掌握兩種物體的排序
  1.同是圓形串珠,一個紅色,一個綠色,引導孩子進行紅、綠。紅、綠。。。排序;
  2.可以進行相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積木的排序
  方法二,掌握3種物體有規律的排序
  1.相同形狀不同顏色的排序,
  2.相同顏色不同形狀的排序
  無論哪種方法,家長都要先示範給孩子看,一是激發孩子參與創作的興趣,二是便於孩子模仿理解。
  孩子操作後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想法用語言表達出來,鼓勵孩子用和家長不同的方法進行排隊,培養孩子的思維和創造力。
  【蒙氏心語】教育的內在要求隻有一項,那就是由孩子的內在力量,來達到自我學習的目的。

  十七、比較練習:
  哪個長,哪個短
  目的:學習按長度排列物體的順序
  材料:五根吸管(吸管之間長度相差2cm),20cm直尺一把
  要點:此遊戲要在孩子能分辨長短的基礎上進行。
  1.取出5根吸管,讓孩子觀察他們一樣嗎?有什麽不同?
  2.取出最長的,與最短的比一比,問問孩子。再任意取兩根比一比哪個長哪個短?
  3.小吸管要從最長的到最短的排個隊,請孩子來幫忙,取出直尺縱向放在左側,吸管一端要頂住尺子橫向放。
  4.鼓勵孩子大膽嚐試著放,成功了要表揚。
  5.如果孩子排序有困難,家長可以先示範。讓孩子按照示範擺,逐步到自己獨立擺好。
  6.把直尺橫向放,縱向放吸管,讓孩子再次嚐試。
  【蒙氏心語】算術是一種抽象活動,他也是一種把精確性帶入抽象性的層麵的智力活動。

  十八、守恒練習:
  拚圖形
  目的: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判斷力河推理能力
  材料:用彩紙(視覺上吸引孩子)剪成同樣大小的圓若幹,同樣大小的三角形若幹,方形若幹
  要點:以圓形為例
  1.取一個圓形圖案放在操作台的左上方當樣本。
  2.將其他等大的圓形沿不同位置一刀剪成2份,將這些混放在一起。
  3.讓孩子從2中的圖形中選出2個拚出1中的圓形圖案,然後與桌子上方的樣本比一比是否一樣大。
  4.家長不要給以過多提示,多給孩子思考的時間。
  5.可以讓孩子親手剪紙試試,然後孩子再將他們拚好
  6.請孩子用語言表達一下
  【蒙氏心語】孩子天生就能夠改變他們的行為,而且他們也喜歡如此。

  十九、分類練習
  幫幫小迷糊
  目的:學習用排除的方法進行分類,形成對類概念的形象認識
  材料:可以利用實物,也可以利用圖片
  要點:
  1.準備幾個神秘的小口袋(可以封口的小布袋),裏麵預先裝好物品,有幾件屬於同類物品,有一件是不同類的。讓孩子打開口袋,取出物品進行分類,然後作出決定,將不同類的不再裝回口袋中。
  2.利用圖片,讓孩子把每幅圖中不屬於同類的物品用筆畫出來。
  【蒙氏心語】沒有妥善照顧的孩子,會讓將來的社會得到報應,因為他可能會成為未來社會中消極的個體,並構成文明進步的障礙。

  二十、排序練習
  汽車鑽山洞
  目的:認識顏色及順序
  材料:三種不同顏色不同造型的小汽車。硬空心紙筒一個(寬度可以讓小汽車穿過,長度略超過三量小汽車的長度)
  要點:1.家長用線將三量汽車連起來,讓孩子觀察。家長把汽車拉進紙筒,提醒孩子要注意”看什麽顏色的汽車先開進山洞的,第二輛是什麽顏色?最後開進去的是什麽顏色的?“當全部汽車拉進紙筒後停下來。
  2.家長問孩子”我再拉線,猜猜第一輛出來的是什麽車?“依此類推。
  3.然後將汽車拉出來,讓孩子看自己說的對不對。
  4.拉線的另一端再把汽車倒拉回去,拉之前問”前方堵車要倒車,什麽顏色的車先倒出來,然後是什麽顏色的?“,然後將車來出來,證實猜測。
  5.家長也可以讓孩子拉線,家長猜共同參與。
  【蒙氏心語】我們的教學方法隻有一個:就是必須維持學生的高度興趣和強烈持續的注意力。

  二十一、比較練習
  做麻花
  目的:練習按長、短排列物體順序,學會搓和擰的動作
  材料:培樂多彩泥或麵團
  要點:
  1.家長和孩子共同遊戲”給寶寶做麻花吃“
  2.把彩泥分成大小不同的5份
  3.把每一團經過捆搓做成一根長條,然後平放在桌上,最終做成5根不同長度的麵條。
  4.讓孩子把5根長條按從長到短進行排序(左端要對齊)
  5.家長教孩子製作麻花的方法:左右手各捏住麵條的兩端對折、捏住,左手拿中間部位,右手握住頭部,左右手反向轉麵條,製成麻花。
  6.做好的5根麻花放在桌上,再把麻花按從長到短進行排序。
  
  蒙台梭利教育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科學的方法為根本的教育,有別於傳統的幼兒教育。
  1、以兒童為中心
  反對以成人為本位的教學觀點,視兒童有別於成人的獨立個體。
  2、不教的教育
  蒙台梭利反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教學,主張由日常生活訓練著手,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具,讓兒童自發的主動學習,自己建構完善的人格。
  3、把握兒童的敏感期
  0-6歲的幼兒,會出現特定的喜好傾向,若順著敏感期學習該特性,即可獲得最大的學習效果。
  4、教師扮演協助者的角色
  一般稱蒙氏教師為啟導員,他必須對孩子的心靈世界有深刻的認識與了解,對於孩子發展狀況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適性、適時的協助與指導。
  5、完全人格的培養
  蒙氏科學幼教的最大目的就是協助孩子正常化。透過環境的設計、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構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長步調
  7、混齡教學
  8、豐富的教材與教具
  蒙台梭利教具繁多,這些教具並非是教師用來教學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過這些工作,從自我重複操作練習中,建構完善的人格。
  9、屏除獎懲製度
  蒙氏科學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養孩子正在萌芽的尊嚴感。
  10、爆發的教學成果
  蒙氏科學幼教采取尊重孩子內在需求的方式,讓孩子適時、適性地成長,短期內不易察覺成果,但卻會在某一時間以爆發的力量彰顯出孩子內在的心智成長。
  
  第 1 章
  卷 首 語
  毫無疑問地,現代的父母比以前的父母,更是竭盡能力地給了孩子最好的一切。但是,是不是給對了?孩子是不是真的更快樂?卻令人懷疑!
  否則,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就不會遇到許多實實在在棘手的問題──孩子蠻橫地哭鬧耍脾氣;強製性地滿足自己不合理的要求;過分依賴父母、無獨立性;破壞性較強(如破壞玩具、日常生活用品等)以及注意不集中等等。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更多的問題紛至遝來─不專心功課、厭惡讀書;逃學、逃家;懶散、空虛;更有打架、偷盜、殺人。這究竟是為什麽呢?

  與人格問題有關
  其實,我們追根究底來看,問題的來源,都與父母、老師對孩子養育管教的觀念、態度和方法有關。因為它們影響著孩子個人的習性和人格形成,尤其是父母。父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在影響孩子一生最重要的“三歲定終生”的這段時間裏,同孩子日夜相處的是父母和家裏的親人。但他們都不是教育方麵的專家。因此能頃孩子未出生之前,就下定決心:“沒有準備絕不生他”,同時也能認真地下功夫,看些現代育兒叢書。一方麵先努力把自己的不良習慣改掉,準備好一份虔敬的心,迎接這個延續命脈的新生命;並籌設出適合他生活、發展的環境──不一定有華責的地毯、亮責、安祥為布置原則,加上你們小倆口的和諧和愛心,就是一個不錯的環境了!
  假若你肯再學點科學的幼教理論和方法,應乎需要地買點適合他發展用的材料(商店的玩具很多都有缺點),用你的愛心、智慧、耐性再加上“幫他”(而非教他)自己去成長,這孩子就是未來的“可造之材”,絕不會沒出息,讓你操心,或為非作歹,要你一輩子傷心!進一步說,一個能夠重視孩子教養,而且知道幼兒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父母,就會致力於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性,讓他擁有健全的性格,不僅能夠“獨立”,不會人雲亦雲;也能主動適應環境,自動自發地探索學習,成為一個社會上有用的人。
  然而,一個人“人格”的形成絕非憑空飛來,它是受環境尤其是父母態度的影響,從小點點滴滴累積,逐漸形成的。往昔孟母和嶽母對孩子的苦心,就是最好的例子。
  近二十年來,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大腦生理學家的研究,證明了蒙特梭利所說:“人到三歲在智力和性格上已經定型了60%”的道理,也知道了她為什麽說“兩歲以前更重要”的原因。所以,我們在孩子的童年,假如不培養健全的人格,又怎能期待他長大後能夠擁有健康成熟的處事態度呢?

  了解你的孩子
  有一件事實,是您不得不正視的:您把一切最好的給他,有沒有考慮過所給的,是不是目前他需要的?所安排的,又究竟是不是他喜歡,而且能接受的?這些對於他的心性、頭腦又有什麽幫助呢?“孩子需要些什麽?”的問題,實在值得您一再地探索呀!你可能在他未出世前就看過一些書,懂得某年齡階段的孩子,會有什麽樣的一般發展情況。但,這些原則和你寶寶發展的情況能完全相符嗎?而您又該如何來幫助孩子呢?
   “小孩子的潛力無窮,愈早開始愈好!”這句話倒真的說出了兩件事實:“小孩子的潛力的確深不可測”;“學習是愈早愈好,不能耽擱孩子的智力成長。”得當心的是:兩句話合在一起,並不意味著可以傾籮筐似地拚命灌輸。恨不能把你二、三十年的知識和對他的期望,一下子全灌到孩子的骨子裏去。這樣的作法,隻不過反應出父母急功近利的心態,最容易造成孩子隻會死背死記、不能思想的結果。弄不好,十個就有八個孩子,被這種作法逼得“怕上課,怕上學”,如果這時候父母還不警覺,甚至於加上“打罵教育”,弄得孩子逐漸變成怕父母、怕老師,厭惡學習、討厭書本,那就糟了!
  為了使孩子能得到正常的教育,大人實在應該細心地直搗孩子的內心深處,探索出他們需要什麽?喜愛的又是什麽?尤其你的寶寶他能接受的又是什麽?能夠了解孩子,才能幫助孩子;能夠知道應該如何給,如何愛,才不會由於您給得“多”了,愛得“過”了,反把他逼出問題來。這就是本書呈獻給您最重要的目的。

  大人與孩子不同
  至於如何去了解?應該掌握的一個最基本的出發點就是:大人與孩子不同。
  蒙特梭利堅信兒童期絕不是進入成年期之前的一個過渡階段,他們不僅不是尚未完成的“小大人”,大人與小孩之間根本就一個南極、一個北極。也就是說,雖為同一個人,存在形式與心智狀態卻完全不同。其間最明顯的差別就在大人已經發育完全,變動性已經非常微小,各種發展潛力已經固定,智力增長的速度也逐漸低落,真可用“夕陽有限好”來形容了!而孩子卻處於旺盛的成長過程中,正繼續不斷地變化,迅速地增長,潛力無窮哩!
  正因為孩子還是一個充滿著多變性的個體,自然的體型、行動、認知與精神發展上,都和已經定型的“大人”不同;既然二者無法站在同一的情況上,大人又怎能不經細察,就枉自以自己已經定型的標準與頭腦,來否定孩子的奧秘,自作主張地判決孩子的想法和需要呢?再者,想要了解孩子,就必須以多觀察,來了解他成長的法則。我們當然無法以橫切樹木的方式剖析兒童,更不能將他像小老鼠一樣關在實驗室裏作試驗。但是可以經由多方的觀察處顯行為,發現孩子的生長法則,推敲出他的真正需要;然後更進一步地針對發現的結果與孩子的需要,研討出“對症下藥”的教育方法,用最適當的安排,滿足孩子內心的需要,自動地產生“去嚐試”的喜悅,和大人所謂的“學習意願”。

  為什麽選擇蒙特梭利教學法
  父母對孩子在幼兒階段中基礎性格的培養,是否合理?是否得法?是關係到孩子一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大問題。孩子的品格一旦定型,就一輩子無法重來了。
  蒙特梭利教學法,雖然來自外國,所依據的教學觀卻是一個迄今不變的原理。它重視孩子的童年階段,更以“先觀察”的科學方法入手教育孩子:
  (1)從觀察中發現孩子生命的真正需要, 再針對這些成長的需要,設計出適合孩子需要的環境。
  (2)根據有效的科學程序,研究出可行、 易作的教育方法。
  (3)並且進一步地配合科學程序,研究出可行、 易作的教育方法。效而聞名遐邇的“教育材料”──蒙特梭利教具。孩子在教具的操作中,不但能“玩”的有興趣,“玩”出自己可以開竅的頭腦,自然而然形成有步驟、有次序的做事方法,甚至於孩子可以自己發現錯誤、改正錯誤。
  她真可以就是近代科學幼教學者中,最卓然有成,也最能知行合一的科學幼教大師了。她雖然已經去世了三十多年,全世界(包括社會主義國家)都仍在熱烈地發展也的理論、方法和教具。而且由於科技的進步,蒙氏的理論,不僅向下成功地應用在“胎教”的教育領域,更向上推動了高中以上學校的教學改革。我希望我的同胞都是孩子的也導師,我們的民族才有前途。我希望中華兒女的導師們,都懂得種瓜有種瓜的方法,種豆有種豆的道理,不但要真“懂”,而且真“行”,不可有錯,也不能耽誤。否則,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前途,以及建設的希望都會受到決定性的影響。所以我很著急而且不揣簡陋地,把我最近專心了六年的學習心得,大膽地向中國的偉大母親們提出初步的報告,分享大家,也請大家指教。
  
  第 2 章
  科學的新幼兒教育
  人不是來自同一模型,所以人與人之間會有個別差異;人更不是機器,他們無法依照一個固定的模式作長年不變的動轉,所以隨著時代的不同,以人為對象的“教育”,也必須依時代的進步和需要而變動,如果隻是墨守成規,必然會誤己誤人“罪孽深重”的!
  傳統教育的檢討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人是一個生命體,生命的活動既不能天天不變,也沒有一定的規則。育嬰手冊所能提供的,隻是一些前輩的經驗,對問題的處理方式並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寶寶。再者,傳統的幼稚教育觀念裏,“教育”與“教”的意義完全相同,認為“知識”都是靠老師拿著課本“教”出來的。也就是老師們拿著“老”老師傳授的原則,設計出他們(也包括孩子的祖父母和爸爸媽媽)認為孩子“該”學的課程,對那些他們認為“幼稚”的孩子想“教”什麽,就“教”什麽,完全以大人的經驗或升明星小學的課程為中心,而且還固執地相信自己的做法“是為了孩子”。 實際上,他們隻是站在自己的觀點去看孩子,他償不會認真地去“了解孩子”,也不知道如何去幫助孩子。

  科學的幼兒教育
  科學能輕而易舉地改變十九、二十世紀的各個層麵,最根本的理由就是:它能以“社會上及自然界的實際事物”為目標,用客觀的態度作組織、有係統的觀察,並分析其形成及發展的規律;然後人類再根據發現出來的規律,利用各種方法,將“它們”改變成人類想要的形態,來幫助人類成長。
  這裏麵包括幾個要素。
  (1)它必須以實際的事、物為目標,例如科幼小說, 它出自想象,是不科學的。
  (2)它是以客觀的態度,用觀察或分析的方法,做有 係統、有組織的研究,而不是一味用傳統的觀念態度去解釋問題。蒙特梭利教學法的根本精神,也是如此!
   “依照人類成長的自然法則,用科學的方法了解孩子各階段的心理(生理)成長變化情形及其需要,而給予適當的幫助,以啟發或誘導其心智與體能的有效活動,讓他(她)們發展成未來最有用,最有效率和最幸福的人!”
  簡單來說,先了解孩子在各個階段的心理、生理發展情形,這就是蒙特梭利科學教育法的開始!因為有了“了解”,才能針對孩子的需要,給予適當的“幫助”。
  而這種“幫助”絕非去“教”或者硬塞知識,它隻是一種居於“啟發”的間接方式,啟發他們經由自己的心智或者體能活動去了解其已然”,再由“了解”中自然“得”到記憶與推解的能力。

  蒙特梭利教育的特色
  蒙特梭利科學的幼兒教育,推翻了以往以大人為中心點的教育觀念,真正地實踐了以孩子生命力為活動中心的教育目標,所以它是一種新的教育。蒙特梭利以她科學的客觀觀察,發現了兒童的獨特的生長秘密(法則),也發現了“成長”實際上是一種綜合性的工作,在“環境”、“教師”(大人)與孩子之間必定要有一個緊密性的連結,利用這三者間的不斷效互作用,幫助孩子正常發展。於是這種“實事求是”的方法,不再有一成不變的刻板模式,它不斷地從證驗中求事實,再由事實中尋出方法的科學精神,正是蒙氏教育裏的最大特。

  為什麽要用科學的幼兒教育法
  就“教育的社會任務”來說,第一要促進個人參與社會的活動和發展;另一方麵也要為社會培養需要的各種人才,幫助社會的建設和指導社會變遷;其次還要轉移社會風氣,帶動社會的進步。想要達成這三項重大任務,尤其必須從幼兒教育開始,先奠定個人“人格和才智上均衡而正常的發展”才行。至於如何才能使孩子得到均衡的發展教育者就必須借助於科學方法的運用,找出適合孩子的決策和施為,才不致發生偏差,導致個體和團體生命的浪費,甚至於社會上種種失序。就“個體生命發展”的自然法則而言,蒙特梭利常拿孵小雞的例子來說明。小雞的孵化需要21天,雖然在大量需求下,人們經過多次的研究與試驗,可以發明科學的孵卵器來代替母雞,但不論如何加溫、加壓,也縮短不了21天的成長時間。可見大自然的成長有它一定的規律,我們必須以科學的方法研究出那個規律,找到最適當的輔助方法。 人類生命的發展,同樣有屬於人類才特有的規律。也必須依循這個規律,用科學的方法觀察並引導,才能使生命完美地展現;如果不按照科學的方法,自以為是地揠苗助長,其結果,必會貽誤孩子的一生。

  與我們五育的比較
  人本思想濃厚的民族,對由西洋產生的蒙氏科學幼兒教育法,能接受嗎?答案隻有一個且是非常肯定的,“絕對能接受”。以日本為例,實施廿年有成;而東方最富神秘宗教色彩的印度,更是在蒙特梭利女士親自倡導之下,相當普遍地采用了蒙特梭利教學法。如果拿蒙特梭利的理論與我國的老、莊乃至和孔子的主張來做比較,會發現:
  (1)老莊思想,以自然為師,崇尚自然的規律,反對以人為的外在價值斫喪生命的成長;與蒙氏追求生命自然成長的立足點相同。
  (2)孔孟思想、尊重生命、突顯“人”有主導自己生命方向的力量;與蒙低尊重孩子、欲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個性的觀念,遙遙相應。
  所以在本質上我們要接受並沒有困難。
  至於它與我們提倡的德、智、體、群、美五育的教育目標是否相吻合呢?在蒙低的教育法中,其實也包含這五項內涵,隻不過她沒有像我們這樣分別標示出正式的名目,她將這些看成一種在“工作”中“統整”的活動。比如說:大人應該在孩子的幼兒時期起,就給他音樂、藝術的教育;在平常的生活和工作裏也同時培養了孩子重秩序、守紀律的社會行為。
  也就是說,孩子的潛能應該是全麵地被提升,而不是隻著重某一、二項的突出。如此均衡的發展,才是人類品(性)格的“正常化”!
  
  第 3 章 新幼兒教育目標
  在一個嫌貧愛富的社會裏,價值的唯一取向是金錢,難免父母對兒女的期待也會錯誤地以為“將來你要能賺很多很多錢喲!”就是唯一的教育目標了。有了錢真的會幸福嗎?試問那些自殺、坐監、酗酒乃至“剪斷三千煩惱絲”看破紅塵而出家棄世的人,有幾個是為了窮”字?因此,我們在談到孩子教育目標之前,大人們也該反省一下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了。
  如果你對他們教養的方向仍隻是朝“錢”看,恐怕他忙忙了一輩子,縱然有了億萬家財,也不過是較大的錢奴,未必是你和他的幸福!
  嬰幼兒教養的目標
  在蒙氏科學的新教育下的兒童,他們未來的幸福人生該是如何的一個遠景,我們可以用簡單通俗的話語來表示:“有出息”、“更聰明”、“常快樂”,經我們四年來在台北“蒙特梭利實驗兒童之家”的調查,這也正是大部分家長對孩子一生的希望。
  如果你的孩子夠聰明,他會自動去適應環境;先求生存,次求發展;能夠立足社會,自然就能開拓前途,有出息了(至少不會讓父母時時操心,終生掛慮)!更進一步說,如果先讓你的孩子“愛學習”、“肯研究”,就能“更聰明”,自然他會喜愛工作,欣賞異己,胸容萬物,造福人群,隻要心無煩惱,也就會“常快樂”了。
  前麵我們曾說明孩子的智力和習性,隨著大腦的成長,在六歲以前,幾乎已經定型了。因此,在六歲以前我們就應朝著這些能讓他幸福的“遠景”去培養。
  更聰明
  所謂“聰明”,就是耳聰目明。通常是指視聽敏銳,見解正確,博覽多聞,言語清楚,而且能舉一反三,否則就是平庸之材,等而下之,便成愚劣了。
  所以說,蒙特梭利的科學教育理論,就從感官練習開始,把握孩子各項官能的敏感期,適時地、多次地、多樣地來誘發孩子感官的潛力,使之更“精確敏銳”。此外,孩子在學校和家庭“預備過的環境”當中可以由各種事物的形狀、顏色、質料、性質……而得到:
  (1)明明白白的認知,
  (2)清清楚楚的辨識,
  (3)發現其間的差異,
  (4)歸納它們的類序,
  (5)分析其中的關係,
  (6)舉一反三的推理。
  也就是由耳聰目明,提升到心智慧敏的階段。當然這要靠老師的啟發和父母的誘導,尤其是家庭與學校密切“配合設計”和“聯合行動”的計劃教育,才能使你的孩子得到充分的智力啟發。除開直接的智力開發之外,同時要培養孩子打開智慧之門的習慣和性格。也就是“敢嚐試、喜探索、愛學習”的習慣,和常常發現問題,喜歡追根究底的性格,遇到這樣的“可造之材”,老師固然要不厭其煩地解答,父母也要不怕孩子打破沙鍋問到底的麻煩,應該耐心地去滿足孩子這些智性活動的需要。 這樣經過學校和家庭由淺入深訓練,你的孩子會隨著他的年齡增加,一天比一天更聰明。在感官練習的同時,孩子的“語言”和體能活動,也需要更多的刺激和引誘,因此我們也要不失時機地誘導他們這兩方麵的發展。
  就頭腦的成長來說,這三種練習,都是刺激大腦成長的來源,而且在三歲以前,最有相互促進的作用。因為“語言”能幫助小孩和大人溝通,引起大人更多的注意和反應。“運動”由爬到站、走增加了他的活動領域,也逐次建立了“獨立”和“自信”;同時,這對於孩子的大腦和腦下垂體,都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有出息
  所謂“有出息”,通常我們是指一個人,至少他對“事”有見解,遇“責”能擔當,具備這兩項品性就不會人雲亦雲,不知好歹,毫無作為。這類人在小的時候,他會依其所好,選擇玩具或玩伴。稍大之後,他會是學校的隊員,團體的中堅。也許可能他做得多也錯得多。但他肯認錯,肯改進,見到旁人有困難,他會自動伸援手,同學、親友也信任他和他通財。這樣的人長大之後,縱非國家棟梁之才,也是世上獨立之士,他可以成家立業,而且會過一輩子小康的日子。遇有機會,他可以“時來運轉”,依附潮流,發達一番,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是指這類人說的。
  但如果自小就被爺爺奶奶背大抱大,嗬護得像溫室的小花,母親看到幼稚園的老師抱他在鋪有高級地毯的地方,替他換尿片,就慌著要幼稚園為他小孩買個護理台,說地毯上有細菌。下雨天當然留在室內,有太陽也怕孩子曬,快要兩歲了,兩隻小腿還是彎彎的,走起路來總趕不上一般年齡的小朋友,一天到晚總是哭兮兮地要老師抱;更有的媽媽不放心,常打電話來吩咐教師別忘了在奶粉中多加點速健之類的,這樣過度受嗬護的孩子,連體能都沒有得到正常的成長,如何期望他將來“有出息”?要知道對於依賴、庸懦成性的人,財神和福星是不會把你燒的香、積的德,轉到他的名下的。假若,你能自小從生活訓練上,要小孩自己拿奶瓶(六個月就可開始),自己洗手,自己用湯匙吃飯(十二、三個月就可以訓練了),甚至於幫你做些家事(三歲就可以開始),隻要他能力所及和不讓他受到傷害,就盡量要他幫點小忙,替你做點小事,縱然弄糟了、做錯了,也不要責怪他。經常讓他獨立完成一樁事,並適當地予以讚美和感謝,慢慢地孩子會從生活的獨立中,培養出自信和負責的德性。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自然會有出息,不用父母操心。所以培養孩子能獨立,能擔當,“讓孩子比你更強”,遠比買“速健”給他們吃要有保證得多。

  常快樂
  快樂是幸福的感受。而快樂的性格,也不是光靠遺傳因素,就可以讓你的下一代無憂無慮,坦蕩幸福地過一輩子。
  所謂“常快樂”,是指一個人,遇事不悲觀,不但有安貧樂道的品格,而且也有不叫苦,不怕難的精神。這樣的人,也常會有“富貴不能淫”的操守。如果再像麥克阿瑟為子祈禱文中所說的“具有一點幽默感”,讓別人也能分享他的快樂,那就更完美了。常快樂的性格,也是需要自小就開始培養的。而培養你的孩子一生快樂的性格,是要幫助他。
   (1)喜愛工作──蒙特梭利說,“工作是人的特性”,絕大多數的動物,沒有這種“特性”。大人們因為“工作”帶來成就感,活得有希望;小孩每天不停地忙碌,是在做他成長的“工作”。能夠喜好工作,生活就絕沒有“無所事事”的苦惱,反而會有“享受成就”的感受,神經病理學家也認為,一個喜愛工作的人,必然是一個正常的人,也是一個快樂的人。
  讓孩子養成喜歡工作的習性,就是從小鼓勵他去工作,尤其是幫助你做點家事,完成以後示以適當的嘉許,他不但會有成就感,而且非常快慰。當然在最初開始,你得要斟酌他的能力,防止他的失挫。譬如要他幫你拿碗,最好拿打不破的碗給他拿。如果想培養他從失敗中重新再來的性格,得要經過精心設計,以免弄不好,使他的小心靈受到挫折或產生罪孽感。
  (2) 培養他們樂於助人的習性──“助人為快樂之本”。曾經有一個靠領政府社會救濟金生活的老人,將他多年積蓄的一萬塊錢,接濟了更需要的人。如果你的孩子也肯“施舍”,能夠像這樣一位“濟人之急”的老人一樣,那更可以“其樂似神仙”了。
  (3)培養孩子“守分際、無奢欲”的操守,讓他一生胸懷坦蕩,無憂無慮,自然防止了不愉快事的發生。
  (4)培養他美化生活的才能,使他的生活不刻板,不枯燥,而且能欣賞或創造美的境界,那豈不更快樂。
  
  第 4 章 蒙特梭利生平介紹
  1870年8月30日,瑪莉亞.蒙特梭利生於意大利的安科納省。她雖是一位獨生女,思想保守的軍人父親,與出身良好家庭的母親卻不曾溺愛過她,使她從小就能夠關懷別人,培養出擇善固執的個性。
  五歲那年,父親因為職務上的關係,將全家遷往羅馬。在那兒,蒙特梭利開始她多彩多姿的求學過程:
  (1) 十三歲時進入工科學校工科組就讀(當時極少 有女孩子進入工科組)──對數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也是日後她認為發展“數學心智”,是“培養抽象思考能力最好途徑”的思想來源。
  (2)二十歲自達文奇工科大學畢業,在學期間修習自然科學及現代語言──為後來她發展語文及自然科學教學方法,植下了良好的學識根底。
  (3)她拒絕了父母親要她當教師的希望, 決心研讀她熱愛的科目──生物學,並執意進入醫學院就讀。然而,當時的社會非常保守,不曾有女子就讀醫學院的前例,而蒙特梭利幾經奮鬥才在二十二歲進入了醫學院,也因此更加忤逆了父親,切斷了對她的經濟來源。她隻得靠獎學金及家教維生,度過了那段學醫的艱辛路程─卻奠定了她生物學的深厚學養,以幫助她了解人類成長的法則。她的確研究過低能兒蒙特梭利雖以她的才華和鬥誌,突破了種種常人難以克服的束縛,廿六歲就以最優異的成績,成為意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名震全國;卻仍然無法改變當時社會對女性的成見,隻能在羅馬大學精神病診所擔任助理醫師。
  也由於這個機會,她接觸到了白癡兒童(在當時白癡和瘋子同被關在瘋人院),對他們也由同情地幫助解決生活困難,轉而開始研究智障兒童的治療及教育問題,於是她開始閱讀當時塞根關於特殊教育的著作與伊塔對這方麵的研究報告。在精神病診所的這兩年工作中,她察覺到:“兒童除了食物之外,還會在屋子裏麵到處亂抓、亂摸,找尋可讓兩手操作的東西,以練習他們的抓握能力。”這種認識奠定了她教育理論中,“發展智力需要透過雙手操作”的基本理論。並且由這兩年的體驗,她到了對低能兒童教育的看法:“要克服智能不足,主要還得靠教育的手段;不能隻用醫藥去治療。”一改傳統盡以藥物治療低能兒的偏執做法。由於她的發現和這兩年創下的績效,有機會把想法作更好的驗證。
  自1898年就任以後,蒙氏把自己根據塞根的書籍和伊塔的實驗所研究出的方法,實際地應用到這些可憐的孩子身上;同時也為她學校的同工和羅馬的教師們,預備了一套對低能兒童的“特殊觀察法”,(來了解各個孩子的需要),以及教育法(去幫助孩子智能的進步)。
  不僅如此,她更針對這些孩子們的問題,用心研製了各式各樣的教育工具,幫助他們“手腦並用”增進智能,每天從上午八點到下午七點她親自和兒童相處,觀察他們,了解他們,並做筆記分析和比較,不斷研究出更好的辦法。結果,兩年以來,兒童們學會了許多她認為不可能的事,他們不但會讀會寫,而且通過了當時羅馬地區為正常兒童們舉行的公共考試。

  決心去研究正常兒童
  然而這種驚人的成就也給她帶來了沉思,她覺得既然教育上的努力對人類智慧具有改變的可能(注:當時的學者都認為智力決定於遺傳);而且,由正常兒童在“公共考試”所表現的成績,並不比智障兒童優異的結果來看,表示絕大多數正常兒童的智力發展,不僅被抑製或被不正當的教法所貽誤,便是開始得太晚,甚至兩者兼而有之。這是不能忽略的大事,她認為這是人們應該去尋找答案,要努力解決才能安心的大問題。因為,她覺得,人類未來的幸福,世界和平的希望,是寄望在大多數的正常兒童身上,於是她毅然地接受了新的挑戰。
  她發現:她對低能兒所使用的方法,既然能使較低的心智狀態成長,它背後的“教育原理”必定也能更廣泛地運用在正常兒童的身上,會使較高的心智狀態達到更高的境界。因為正常的兒童如果能夠正常發展,那些低能的心智狀態就絕不可能與他們相同。
  為了證明這種方法應用於正常兒童的可能性,她決心重新研究“正常教育學”。她從馳譽全歐的校長高位上離開,回到羅馬大學注冊,重做學生,研究生物科學、實驗心理學、正常教育學、教育人類學等有關學科,以便徹底探索人類成長的自然法則,找出科學的教育理論和方法。經過了沉潛苦研的七年,她逐漸地找出了人類生命發展的規律,逐步地形成她的初步思想和理論。所缺乏的就是驗證的機會了。

  兒童之家的創立
  1906年,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在羅馬優良建築公會的支持下,為她帶來了研究和驗證提升世界正常兒童智力的機會:
  1907年1月6日,第一所“兒童之家”在羅馬的貧民窟桑羅倫多區正式開幕,三個月後第二所蒙特梭利“兒童之家”相繼設立。
   “兒童之家”:指的是能供給孩子發展機會的“環境”,它是“公寓中的學校”,不僅具有家的內涵,“如成員的彼此關愛、輔助,環境中的一切設備也都符合兒童的需要和尺寸”;更是幼兒受教育的場所。“家”裏的大人們必須經常致力於“學校”環境的改造,使它們適合於兒童的各項發展。
  蒙氏就在這裏,又為這些心智良好的兒童,用心研製了能夠促進心智發展的種種教具,來提升人類的智慧,發掘無窮的潛能;也在這裏的觀察中體會出教師應該扮演的角色,產生了舉世聞名的蒙特梭利教學法。
  在“兒童之家”裏,蒙特梭利應用在那六十位三至五歲小孩身上的方法,得到了驚人的成果;加上歐洲各報章、雜誌、書籍對兒童之家生動的報道與描繪,使來自各國的參觀者絡繹不絕,樂口稱道,譽為奇跡。於是倫敦、瑞士、荷蘭等歐洲國家,紛紛仿效設立,並邀請蒙特梭利前往開設師資訓練課程。
   1912年蒙特梭利前往美國,受到愛迪生等名人的歡迎,她的教育法在舊金山博覽會中的展示得到了大會唯一的兩麵金牌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蒙特梭利雖被迫離開她的祖國到了印度,但她的“兒童之家”和師資訓練單位,在戰後卻迅速傳遍了世界各地。

  蒙特梭利的逝世
  蒙特梭利的晚年,依然不顧身體的衰弱不停地工作,終於在1952年5月6日逝世於荷蘭的努特維克,享年八十二歲。她不僅是著名的科學家,更是偉大的教育,一生為了兒童,為了人類精神的複興及人性的發展,奉獻了她所有的智慧與一生。
  兒童之家的發現
  我們可以說,蒙特梭利科學的幼兒教育法是在“發現”與“實驗”交替研究過程中,加上她的“慧眼”和“仁心”而得到的。其經過大致如二十三頁所示。也就是說,蒙特梭利從三十六歲成立了兒童之家,到八十二歲去世為止,一直用科學的方法:一麵研究兒童在成長和接受她的新教法中(實驗),所自然表露的情況(新發現);一方麵根據新的發現,繼續研究其中的道理,不斷地找出新的、幫助孩子發展的有效方法。所以蒙特梭利本人曾說:說我發明“蒙特梭利法”是錯誤的,我隻是對兒童加以研究而已。
  發現
  ││
  仁心 ││慧眼
  ││
  實驗
  ▲由幫助和研究低能兒
  (發現)
  ↓
  去教育低能兒
  (實驗)
  ↓
  (再發現)
  ▲經過改良的低能兒教育法也可能提升正常兒的潛能(發現)
  ↓
  應用於“兒童之家”對正常兒的教育法構想(實驗)
  ↓
  (再發現)(修正的“應用於兒童之家的幼兒教育學方法”一書的原理、方法和新的發現……)
  那究竟使她在孩子身上發現了什麽呢?目前世界上已有廿三種文字,翻譯了她畢生出版的廿種書籍,真使我們有不知從何說起之感。然而由於她發現的事實深深地關係到她教育方法的運用和著作,為了方便讓讀者了解,筆者僅從台北所的五本中文著作中歸納整理出下麵九項重要的發現:
  九大發現
  (1)“工作”是人性的表現,也是人性的特征, 隻有人類才具有這種能夠“開創生命、發揚生命”的特性。
  (2)孩子喜歡“工作”甚於遊戲。
  (3)“獨立”是兒童成長的主要目的, 也是成長的必要條件──孩子們渴望擺脫大人的擺布和幹涉,而自己發展他的生命,成為一個未來的強人。
  (4)孩子能夠自由選擇所能、所喜的事物來探索,才會有興趣學習,也才能產生學習意願。因為兒童們所選擇的,一定代表著他們內在有某種特別的需要和興趣。
   (5)幼兒的成長,是有規律的,這規律是在生命的開始就已經存在。在這偉大的規律中,幼兒個體為了成長,會不斷地顯露出“內在需要”來,驅使著幼兒主動地去接觸環境,以滿足成長的目的。
  (6)“適應環境”是幼兒一切智能成長的原因。
   (7)兒童在智力的發展上,有各種官能的“敏感期”出現,在特定的敏感顯露期內,官能如果能夠得到“及時的”滿足,就會快速地發展。當然這種敏感顯露時間的久暫和出現的遲早,是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也無法使之提前或延遲,因此也就成為幼兒教育所重視的“個別差異”理論的根據之一。
  (8)說話和閱讀都是自發性行為, 有其一定的發展規律,而且孩子的書寫行為的發展其實早於閱讀。
  (9)獎懲對幼兒的學習不能產生“誘因”, 不但無效,而且有害。
  長久以來,不曾有過一個教育家,能將兒童期當作一個獨立的主體來研究,蒙特梭利以科學的精神發現的“童年之秘”,也就成為幼兒教育史上的重要裏程碑,它告訴我們的不僅是一些嶄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帶來了“態度”上的啟示和方法上的導引,使“教育”幼兒成為真正的可能。
  
  三歲定終生
  大腦生理學家們說:人類的腦細胞數目大約有160億個之多,這個數目在一出生時就已經固定,終其一生並不會再增加。
  這並不是說:人一生下來,聰愚就已經命定;或者如達爾文主義者所相信:人類胎兒的發展和其他生物相同,是遵循著某種進化的模式發展,所以智力的高低也是“天生遺傳”得來,後天的努力均難以影響。
  實際上,人自出生後,腦細胞的數目雖然不再增加,在出生後的頭幾年內,腦的重量、體積卻會與支持它活動的血管及血液量,一起以極快的速度不斷地加多;細胞與細胞之間也會因外界刺激的日漸增多而不斷地生成、發展,分化出許多像IC板上連絡網一樣的神經纖維通路,用以應付日後更複雜的吸收。
  達爾文主義者認為後天的影響毫無作用可言的看法對於人類而言,其實並不適用。我們知道,愈低等的動物,他們的生活能力,在出生後的短時間內,就能發展完全,其過程短淺,所接收的刺激也就缺乏,因而就比較“頭腦簡單”。而身為高等動物的人,就不是這樣子了!人類的初生兒是以未成熟的情況來到世間,他的基本功能隨著時間慢慢地才能成熟(例如先有大肌肉的發展才有小肌肉的進一步成熟),經過的時間既長,接受的刺激也多,頭腦的各種“網路”就遠為複雜而精密;祖先遺傳的潛在能力,也隨著成長的時間較長,而得以更多的發揮。

  三歲定終身
  然而,腦的細胞功能並不會自己發酵。嬰兒一生出來,腦部恰似一張白紙,要有外界足夠的聽、視、觸覺等感官的刺激,各種功能才會漸漸發達,刺激得越多,發展得也越快。但是,這種快速發展的時間並不會持續一生,它隻存在於出生後短短的幾年內,其中又以零歲到三歲之間為黃金時機。
  據大腦生理學家們的研究報告指出:兒童的智力(注意!不是知識)和性格,從出生到三足歲,就已經完成了60%(每年成長約20%),而且這三年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到了六足歲,腦細胞的組織完成了80%(每年約成長10%),在這時期若能以遊戲化的學習方式教導音樂、語言、文字或者繪畫活動,才會有明顯的進步。從六歲到了八足歲,這兩年腦部的發育達到了90%(每年為全部成長的5%)。 也就是說兒童要進小學一年級時,聰明與否,大致上就已經決定了。隻要看看前麵的統計數字,不難發現一個結論:零歲到三歲之間,實為形成期中最重要的時期,假如不能把握這個時期,年齡愈長,啟發、培養的功夫就會愈費力,效果也就愈差了!

  蒙氏重視胎教
  蒙特梭利在二十世紀初期就已經提出三歲前教育,甚至她也強調兩歲以前更重要。因為,二歲是邁向三歲的前站,假如前站沒有播下良好的種子,又怎能期待下一步開出燦爛的花束?而且約50%的智力既是定於二歲,也可見從出生到二歲這短短的兩年間,是何等的珍貴了!鑒於這個發現,蒙特梭利更追本溯源地往上尋根,她認為:“孩子從生命之初就不僅開始有了肉體,也同時有了精神,孩子是同時擁有精神生命與肉體生命的。”因而,提出了在當時極為超前的想法,生命的開始既是始自受孕的那天,幼兒教育也該從那一天就開始(胎教)。
  這個意見,在當時並未受到大家的采納,一直到最近二、三十年,由於醫學與科學的進步,已經可以清楚地觀察到胎兒在母親肚子裏的成長情形,“胎教”可能性與可信度才流行開來。

  影響人類聰愚的因素
  你會不會又問,既然人類的腦細胞數目一樣,蘊含的潛能也就大致相同,那智愚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據Jencks的研究指出:影響個體發展的因素,遺傳大約占45%,環境(後天經驗)占35%,遺傳與環境交互聯合作用占20%,所以除了遺傳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外,後天環境的影響占著更為主要的地位,遺傳的特質決定了人類的天賦資質(約占45%),而後天環境和後天的經驗更有助於增進智慧潛能的推展,因為腦的極微細胞,不同於一般物質,它是越用越靈活的,不經磨練的大腦,隻有反射運動及本能活動而已!
  所以,一個生下來就資質優異的兒童,假如缺乏後天良好的教養,他的成就也就“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發展非常有限了。

  蒙氏以提高智力為實踐手段
  由人類運用潛能的比例,也可以看出智愚的分別程度。據精神科醫師指出,普通人隻使用了潛能總數的4%,高智慧所謂“天才”的人,卻使用著更多的潛能比例,父母如果能夠幫助孩子充分開發潛能,我們可以說就是“製造天才”了。
  由於蒙特梭利看到了這個現象,所以她主張以“提早教育”和“感官訓練”,來開發潛能。也終其一生地設計出符合兒童不同階段的各類教具,使兒童借著親自操作的機會,提高基本智力,同時也達到開發潛能的目的。
  然而,為什麽她會側重感官訓練呢?因為人類的學習始自感官(視、聽、味、觸、嗅等五覺)的直接接觸(具體),例如一生出來就會吸吮,小孩子喜歡以手去摸東摸西(由具體到抽象),所以,增加智力的第一步就是敏銳孩子的感官機能。
  原理論(一)──環境適應
  蒙特梭利終其一生,並沒有將“蒙特梭利法”,作過有係統的整理和歸納,就算說明,也隻限於一些原則性的闡述,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於她尊重兒童,尊重生命,知道兒童內心蘊蓄的寶藏,像海水一樣的深,對生命本體的研究,根本就是無窮無盡,絕難有定論的。
  所以她自己曾謙虛地說:“我隻不過是對兒童加以研究,隻不過是接受兒童給予我的,並把它表現出來而已。”她孫子小瑪利奧. 蒙特梭利也說:“她並沒一個理論體係……”。
  但是被很多著名學者稱之為“著名科學家、教育家”(在意大利她故鄉的碑上刻的),以及被稱為“科學的幼兒教育倡導人”,一生都以那樣虔敬、辛勤的態度,徹底地以科學方法來思維,來治事的曠世才女,在研究她認為“是未來世界締造者和成人老師”的兒童時,豈能漫無頭緒地胡思亂想?研究出來的道理、寫出來的文章,又哪會沒有脈絡、沒有體係?
  我自己從1982年以來,即潛心研究她的幼兒教育法,今日大膽地試將我六年來的讀書心得,初步歸納出以下六項原理,來作初學者入門的參考:
  (1)環境適應論 (2)獨立成長論 (3)生命自然發展論 (4)吸收心智論 (5)工作人性論 (6)獎罰無用論
  我們先從第一項──環境適應論開始談起吧!

  從狼童說起
   1920年,在印度的東北部發現了兩個女狼童,一個八歲,一個二歲,她們因為從小與狼一同生活,生活習性完全與狼一樣,口不會吸吮,兩手不會抓東西,甚至連聲帶也發生了變化;夜晚常常不睡覺,隻是不斷地吼叫;不會站著走路,隻有爬行,耳朵亦如狼耳,常常會動(人的耳朵不會動),一切的生活方式均顯示出不能適應的情況,其中活得較長的八歲女狼童,在十七歲時去世,中間雖經過九年人類文明的教導,仍舊無法成為真正的“人”。這個事例,使我們發現了二件事實:(1)雖然她們本質上是人類, 但因為從小不在人的環境中長大,也就發展不出人類的特性。(2)人類有適應環境的本能,為求取生存,他能夠因應不同的環境,而發展出適合該環境的特征來。

  環境的重要性
  蒙特梭利曾將“環境”比類於人的頭部,強調環境對小孩的重要性,因為人類的一切成長都與頭部有關,它是發號施令者,控製著生理與心理上的發展成熟度;而環境對於人類而言,也像頭部一樣,主宰著一個人是否夠聰明的最大關鍵。正如前一章所提過,環境對個人的影響實際上遠比遺傳重要,它甚至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智愚和成敗呢!
  在教育上,後天良好環境的影響能夠彌補個人先天的不足,誘發內在的潛能,使可凶、可善的人性導向正常化的發展。
  在個人成長而言,個人的成長一定要與環境相適應,如果不能相適應,人的基本能力便無從發展甚或消失,嚴重的甚至導致不能生存,正如前麵狼童的例子,他們不但失掉了人的本性,而且將他們帶回“人”的世界後,由於年齡已大,已經無法適應人類的生活方式,生命也就非常短暫。
  
  適應環境
  任何事物,包括萬物之靈的人類,想要生存,就非得適應環境不可。反而言之,“適應環境”也是萬物的一種本能。例如:長在沙漠上的駱駝,它們為了適應早晚溫差大的氣候,生理上就發展出了各種特殊的器官;而人類呢?我們以語言能力一例來說明本能的適應現象,例如母親不希望孩子講粗話,小孩子居然朗朗上口,完全是他自己從環境中學來的;一個生長在英語係國家的孩子,他家附近住許多墨西哥人,孩子的父母對西班牙文是一竅不通,而他卻能說得極為流利,實際上成人們誰也沒有教他,那也完全是他自己從環境中自然學得。甚至蒙特梭利也曾以一個例子來說明這種關係:“例如有些小孩一生下來,母親即撒手人寰,那麽小孩所學會的東西很明顯的不是經由母親所教的。”這完全是人一生下來,就有適應環境的本能,幫助他生存,甚至驅使他去發展未來生存必備的生理或心理機能。也就是說,人類的各種智能與體能都是因為適應環境而增長的。

  智能與體能的成長
  智能的成長,除了因為先天年齡的限製,而呈一定的發展規則外;個體與環境相適應的好、壞,亦是促使智能成長快速或者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個人有以下的推論:
  “個體與環境相適應的結果,是和兩者之間的“內容”(品質、“頻率”(數量)以成正比的關係而發展的”。
  也就是說,假如能給兒童一個非常豐富,能提供學習刺激的“環境”,而兒童在這環境中也能勤勉,多方的去“適應”,那麽智能成長的速度和品質必將是很好的!
  體能的成長,也是如此!比方說,小孩子想洗手,那他必須去開那個美觀、靈活,而且水壓很好的水龍頭,開水龍頭的動作,不太費力,讓孩子多練習幾次就會使小肌肉有良好的發展。他對水龍頭愈能轉動自如(與環境相適應),他愈能有興趣(玩它),而小肌肉的旋轉動作也就越成熟。
  我們熟知的“孟母三遷”,也告訴了我們同樣的訊息:(1) 人類的適應環境是一種本能(孟子住在葬儀社旁,天天學著他們哭哭啼啼!)(2) 環境的好與壞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一切發展(孟母遷到學校旁邊,使得孟子走上學者之途)。
  鑒於這種生命事實,蒙特梭利將環境列為教育的第一要素,並更進一步地配合她的兒童成長法則,設計出了適合孩子個別差異,並能激發孩子成長的各類教具,使孩子在環境中真正地適應,進而利用環境。
  原理論(二)──獨立成長
  您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那天在菜市場買了一盆植物回家,每天一清早,你就會提著小澆壺,小心翼翼地將水灑向植物,說不定心裏還會對它說起話來,“快長大喲!”;可是,一星期後,它居然枯萎了!為什麽?
  您是否曾又為孩子吃飯問題傷腦筋,隻要一開飯您就得端著飯碗,滿屋子地追小孩,就為了要喂他幾口飯?甚至你氣不過,還揍了他一頓,可是孩子卻愈來愈不愛吃飯,為什麽?
  前麵的例子說明了三件事情:
  (1)你不曾了解這盆植物屬於幹燥型或者潮濕型;正如你不曾了解孩子為什麽會不愛吃飯。
  (2)因為你的不了解, 你隻好臆測──拚命地澆水窮命地追孩子。
  (3)長大的是植物,長大的是孩子。 它自己能吸收就會自動長大,不能吸收,就生命枯萎。
  植物的成長也與人類一樣,除了外圍的環境因素(水、空氣之類)外,其餘的,就得靠它自己一步步紮根,一層層發芽了,澆花的人是無法替“它”長大的!孩子呢?大人除了能供給他成長的外圍環境外(食物、愛……等),將身子拔高拔壯的,其實還是孩子自己,大人是無法替他生活的呀!

  獨立成長的含意
  孩子一出生,生理的各項功能尚未健全,心智也還沒有成長,當然無法獨立生存,他必得靠著親職人員的照料,提供給他生存的必需品,才能一天天長大;而他向哪個目標長大呢?他是自然而然地朝向“獨立”,朝向成長前進發展的!你看!他一步步地會爬、會走、會跳,渴望脫離大人的擺布,使用自己的雙手去觸摸這世界;以自己的雙腳走向自己想要去的地方。這不僅是孩子天天心裏想把自己“變成”大人的一種向往,而是所有生物自然發展的內具力量。
  所以我們說“獨立成長論”,實際上它包含著二層意義:
  (1)“獨立”是成長的主要目標──能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就具有發展生命的能力。
  (2) “獨立”是成長的必備條件──代表各項生理心理功能上的成熟。例如:能自己走路,能自由呼吸……
  舉個例子來說吧,小明是一個嬰兒,媽媽在他的嬰兒床上吊著一個彩色球,三個月的他,隻能睜著眼睛,隨著它繞呀繞的,卻沒辦法把它拿到手上把玩。
  五個月後,小明看見牆角有一個圓球,他想要,就會自己爬過去,得到那個球。冥冥中小明自有一股力量驅使著他由“躺”到“爬”,能有力量自己完成願望,也就是說,“成長”就是要使自己更有能力(成長目標──獨立);為了要使自己更有能力,生理和心理就都必須要逐步發展成熟(所以,“功能獨立”,我們也可以說它是成長的“手段”)。
  讓我們串聯起這些觀念:
  ┌─────────────────┐
  │ │
  │ 個體想要能生存(能成長) │
  │ ↓ │
  │ 必須自己適應環境(能獨立) │
  │ │
  └─────────────────┘
  ┌─────────────────┐
  │ │
  │ 個體想要適應環境 │
  │ ↓ │
  │ 必得生理、心理 │
  │ 功能獨立(成熟) │
  │ 例如:會走路、會拿 │
  │ 掃把、有自信…… │
  │ │
  └─────────────────┘
  這一連串的過程,他人是無法替代經曆的,正如母親不能替至愛的小孩呼吸一樣。
  成長的路相當地漫長,也並非一蹴可及,得靠不斷地促使生理及心理功能獨立(成熟),才能成為所謂“獨立的人”,才有能力靠著自己的努力,完成生命發展中需要的各種活動。

  讓孩子獨立地做
  然而,生理、心理功能如何才能達到成熟(獨立)?除開它們會隨著年齡,逐序發展的自然因素外,親職人員幫助兒童學習,即是重要的輔助因素了!但得記住幫助是適量的,比如說看孩子折手帕的動作很慢,母親忍不住搶過來幫他折。這種行為其實很殘忍,因為你不但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而且,剝奪了他的自尊。所以在這裏,“獨立”也變成了一種大人對小孩的態度,即──“放手”,請讓孩子自己做!你得尊重他的學習意願。他所做的,雖然很慢很蠢,但那是一項神聖的工作!他正在學習呢!
  幫助孩子獨立的要訣,除開“放手”之外,還應該是“最少的指導,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勵”!
  原理論(三)──生命自然發展
  生命是一件多麽神奇的事!看看那土裏冒出的新芽,瞧瞧那“唉!衣服又太小了”的寶寶,你都可以確實地發現,生命它不曾滯止。
  爺爺不是一生下來,就白了胡子,你也不是一生下來就長得這麽高,都必須經過由幼小到成年的連續過程,才有現在的自己。但是隻要問:是什麽力量讓我們長大的?恐怕沒有人能夠說個所以然。其實,生命它自然而然地發展,看上去很像極為隨意,實際上,卻充滿著秩序和規律(一定由小到大,由簡而繁),在一定的自然法則下,萬物生生不息!

  生命的自然發展
  蒙特梭利在觀察中,就注意到了生命“自然發展”的事實,她發現人的“完成”,實際上是經由自己的不斷活動來達成的。比如“母雞孵蛋”,母雞生下雞蛋之後,它能做的,也隻是供給蛋的溫暖,至於蛋殼裏的“胚胎”如何變成小雞,就得靠蛋殼內的“生命”自己去一步步地完成,老母雞無論如何著急,也控製不了蛋殼裏的小生命。
  蒙特梭利更追根究底地往上找尋生命體自我活動的根據,她發現,兒童在出生以前,就具有了發展的預定計劃,由於這個計劃從生命的一開始就已存在,正如雞蛋會變成雞,人的受精卵會開展成胎,變成人,所以她稱未出生之前,便具有這種“開展功能”的兒童,為“精神和肉體胚體”。“胚體”在卵受精的那一時刻,就含有了“未來成為人”的這一大自然的“預定計劃”,於是“預定計劃”也按著大自然訂下的步驟,產生了自我實現的活動;不斷地自我活動,完成了偉大的生命。

  預定計劃在過程中顯現
  比如說,一枝黑黑小小的蘋果樹苗,你當然知道它有一天會長成樹,開花結果。但是第一步,你必須把它種在土裏,經過了抽芽,發枝,長葉,到最後一個個美味的蘋果才會真正出現。我們拿這個例子與前麵所說的對比一下:
  ▲種苗(含有未來成 ▲受精卵(含有未來成為果樹的“預定計劃” 人的“預定計劃”
  ↓ ↓
  抽芽、發枝、成樹…… 成胎、嬰兒、兒童……
  ↓ ↓
  結果(達到計劃)成人(達到計劃)請注意中間“→”的那幾段,是表示必經的過程(自我活動的過程)。也就是說“預定計劃”,必須借著自然力量所推展的過程,來顯現計劃是什麽?來達到計劃的目的;缺少了必經的過程,就顯現不出這個自然的預定計劃來了(例如嬰兒一生下來,假使不經由發展過程,如何能變成大人?他不可能今天是嬰兒,明天就變成大人了)。這個過程絕非跳躍式的前進,它是按部就班,腳尖腳踵地一一發展下來。
  這種自然發展的過程,也是萬物長成的自然規律,哪怕是蚊蟲,白天生出來,經過兩個晚上就死亡,“三天”對這蟲子來說就是一輩子,在這短短的三天中,它仍得經曆從生到死,由幼至長的成長曆程呀!

  兒童的內在需要
  “計劃”靠著“過程”來達成,那過程又靠著什麽來推動?答案是“內在需要”。
  幼兒在心理與生理上的發展速度因人而異,所以兒童成長階段的進程也會各自不同;然而相同的是:為了使身心成長,從胚胎個體開始,會有很多的內在而非外顯的需要出現,“內在需要”會導致“個體”主動地去尋尋覓覓,找它要的“東西”,以滿足迅速成長的目標(例如剛出生的嬰兒肚子餓了,他會閉著眼睛找,用嗅覺找奶香,用嘴唇去找奶頭,解決餓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假如大人不注意到這個事實,不能明白孩子會因“因在需求”而驅使他“主動活動”,反而認為孩子隻是一個被動的空容器,需要大人填塞,就會出現養育上的“差錯”了!孩子需要大人的“援手”,但不需要填塞;需要大人了解和尊重他們的“內在需求”,幫他好好地長大成人。
  所以就“教育”的立場來說,大人能做的,是提供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任由孩子在其中去自由地選擇,不受幹擾地滿足他的內在需要,使生命能夠自然地發展,一步一步建構成一個完美的大人。
  原理論(四)──吸收性心智
  我們常聽見一句話:“上天有好生之德。”為什麽?其實隻要仔細體察地球上的生物分布情形,就不難知會這句話的含意了。瞎眼的蝙蝠有聲納器官幫助;柔弱的毛蟲有變色的皮膚保護;荒冷高原上的犛牛有溫厚的皮毛調節體溫;所有的生物都擁有賴以生存的天賦本能,這不正是老天的好生嗎?
  人類呢?強壯不及猛虎,靈敏不如羚羊,卻能夠主宰地球和我們生存有關的大部分環境。那是因為我們的“腦子”比其他動物靈活,才能從茹毛飲血時代的征服環境,到逐漸控製環境,進而改變環境,這就是我們人類特別擁有的天賦本能。
  這種天賦本能你有我也有,但你的孩子卻特別不同!

  特殊的力量
  前麵曾經提過,剛出生的嬰兒,生理與心理上的功能都還不成熟,就像一張白紙,不能和小雞一樣剛剛出生就會啄食,嬰兒的各種智能必須靠他日後自己的種種努力而慢慢地發展。
  前麵也曾提到,人類是依據著上天的“預定計劃”逐漸成熟。然而,初生兒一離開溫暖濕潤的母體隨即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麵對這個突然而且複雜的環境,這項“預定計劃”又是如何的展開過程,讓孩子由小長大、由無知變有知呢?
  嬰兒一出生,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為了麵對它,也為了適應它,求得生存發展,兒童會有一種蒙氏所說的特殊“力量”來幫助他。這種特殊力量會幫助他從複雜的環境中,自動地選擇成長所需要的事物;並且會使孩子主動地嚐試,摸索,快速地了解和學習這“人”世界的光怪陸離;也使他不得不看,不得不聽這些目不暇給的東西(當然也包括了和他心肉相連的你)。
  你別小看他們,小心靈中不但不停地探索,不斷地了解,而且還想和你建立關係,甚至想控製這些身外的環境──也包括我和你。
  可是這種內在的敏感動力並不是永遠的,到了六歲以後幾乎就減弱了。
  這種看不見的生命力共有二項,其一是“吸收性心智”,其二是幼兒期間的“敏感力”。

  吸收性心智
  大人在麵對一項新的事物時,可以借用舊經驗來學習,例如你初次到非洲去,聽見那兒的人發出一些嘰哩呱啦的聲音,就算你聽不懂,你仍會判斷那是“語言”。孩子呢?從完全黑暗的母體,滑進這個全然不同的世界,沒有帶來任何經驗,智力也還沒有成熟,“吸收的心智”這項內在的助力,就會驅使他“潛意識”地從環境中大量地、且全麵地吸收,就像照相機的感光底片一樣,將外界的印象全部攝入,然後內化成自己的東西;也就是從無到有的快速累積、儲蓄底基。然而這種潛意識的攝取,大約到三歲以後,便會轉變成有意識的吸收;也就是三歲前創造出功能(例如:孩子一出生,不會說話,他會從“聽”、“看”的刺激中學得說話的能力),三歲後這些功能會開始快速發展(一歲半後,孩子的語同,速度更是驚人,兒童就因為有這種能力,才會從“無”到“有”地奠定下智力的基礎。

  敏感力
  讓我們先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有一種蟲子的幼蟲,一生下來,必得靠吃嫩葉維生,它會利用光線去尋求食物;可是等它長到某一個階段,這種對光線的敏感力很快就消失了。兒童成長的階段,也有同樣的現象。敏感力是表示,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會有某一段時間,隻對環境中的一特定事情,湧出如泉水般的最大興趣和不斷地主動觸摸、模仿或學習的舉動,而且成果驚人。例如:處於語言敏感力表露的時段(我們稱之為語言敏感期),兒童會對語言產生最大的興趣,他以模仿大人的用字來快速學習,在語言的字匯容量與表達力上,更是神速地增加。他不需要文法書,也不需要詞類表,他自然而然就能經由環境,學習字正腔圓的各種語言。
  更例如:小嬰兒出生到某一階段,會自然地學爬,以致於學走路,那是因為到了這件事情的敏感期,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學了,而且也得到最大的效果。假如錯過了該項智能發展的敏感期,以後再想學習,不僅已失掉學習興趣,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也會加上數倍呢!

  感官敏感期表
  由於人類的智能發展,是從感官吸收外界的訊息開始的,所以在兒童的抽象思考能力,還未發展出來以前,都是利用親身的感覺來認識世界,從零歲到六歲兒童的敏感期,也就多集中於感官上:
  年 齡
  敏感時期(Sensitive Periods)
  出生到3 歲
  屬於潛意識的吸收心智(Unconc-ious Absorbent Mind
  1 1/2歲到3歲
  感官經驗、語言發展
  1 1/2歲到4歲
  對細小物體發生興趣
  2 歲到4歲
  明白時間上、空間上的秩序
  2 1/2歲到6歲
  感官的淨化
  3 歲到6歲
  對成人的教化有敏感的感受性
  3 1/2歲到4 1/2歲
  寫字
  4 歲到4 1/2歲
  觸覺發展
  4 1/2歲到5 1/2歲
  朗讀
  注:摘自許興仁編譯“蒙特梭利教具教引”上麵這個表,可以當作幫助您了解孩子的一個參考。在這些感官的敏感期內,大人應該提供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使孩子充分學習。
  原理論(五)──工作人性
  我們來看看小明是怎麽工作的: “小明從老師手裏接過玻璃杯,玻璃杯外圍的三分之二地方,老師已經先行貼了一圈紅膠帶。小明拿著杯子,到了洗手台前,轉開水龍頭,將水裝到杯子紅膠帶所指示的界限,關上了水龍頭,小心翼翼地雙手捧著杯子回到了活動室。
  小明看看老師,老師用手指了指地板上的那頭,原來,老師也用紅膠帶在地板上貼了一條直線。小明慢慢地走到了線的起端,雙腳並攏,眼睛看前麵,一步接一步地踩在直線上,緩緩地向前走去。他的步伐是這麽的小心,杯裏的水也沒有溢出來。當他到達了線的盡頭,將水倒回洗手台,把杯子還給老師,回到坐位,他的神情流露出極有成就的愉快,老師也報以微笑,表示讚許!” 不錯,這就是孩子很正常的“工作!”孩子在兒童之家,學習日常生活─自我訓練(走路)的成長“工作”。

  大人與小孩工作性質不同
  當孩子嚴肅地做前麵那件工作時,你千萬不能認為那是毫無意義的,甚至以為他是學著馬戲團走鋼絲的遊戲;其實他在做著一件神聖的事──學習成人的正確走路和沉靜細心。
  工作不同於遊戲,遊戲隻是無目的的嬉耍,而“工作”則是一種目標,有進步的活動。
  就拿前麵的那個例子來說吧:小明捧著杯子走線,不僅是要他練習“用手捧杯子”、“開水龍頭”、“速度穩健”、“眼睛往前看”等等單獨的動作,更要他學習如何將這些合在一起,達到整合至平衡(協調)的狀態。
  就蒙特梭利的幼兒教育來說,這件“工作”的目的:(1)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做事聚精會神, 並體驗“獨立”的滋味,而且能有秩序地完成一件工作。(2) 也借著四肢的活動,使孩子的人格、智能與體能同時發展。 就如少棒隊的小國手一樣,需要不斷地練習,才能使眼力和臂力協調,發揮強大的打擊力。孩子的生理、心理功能,經由不斷地活動,也才能越來越敏銳靈,日新而又新地長進。
  孩子“工作”的目的是為完成自我!大人剛好相反,他們的工作是為滿足“目前社會所有”、“目前生活所需的衣、食、利、欲”,是為了維持生命!
  所以,哪怕是孩子專心地在玩泥巴,你看到之後都應該高興:雖然他手上、臉上、衣上都髒,而且捏得也讓你看不出什麽“名堂”;但在他內心是,卻很幹淨而高尚,說不定是建條捷運鐵路,或是新的長城,甚或是學你做包子、麵條。因為他在專心地用頭腦“想”,用手、眼和著泥、水“忙”!這些活動、這些體驗都是為著要成為一個未來世紀的新人。

  內在需要導引著工作
  為什麽孩子會高興入神地玩泥巴?倒不是他對泥巴有什麽樣的渴求,而是他有股內心的“需要”,需要有東西,讓他們的雙手不斷地活動,接觸事物、體驗感覺,同時發展智能。或許剛開始,他想捏成一匹馬,可是你怎麽看也隻像一團稀巴爛泥,那是因為他手腦並不能完全協調;經過一段時間,你可以發現,他已經會運用方法,東補一塊、西捏一點地,似乎有些馬的雛型了,這表示他的手腦對於“捏握”這件事,已經逐漸協調、逐漸配合了!又,或許三個月後,他突然對剪紙感興趣,那就表示他的“內在需要”又導引他往另一個眼、腦和小肌肉協調的發展途徑去了。
  偉大的母親,如果你能發現,而且高興發現孩子這種內在的需要,你不嫌他天天搞得一身髒、常常滿堂滿屋地亂糟糟,你已經是個有知識的媽媽了。
  假若孩子的這種需要,能夠吸引你的興趣,打開了你對孩子內心窺探的心扉,進而下功夫去了解他、幫助他,那你將是一個更有智慧的媽媽了。

  工作是人性的特征
  就是這樣一步步地,孩子由“內在需要”的指引,借由工作獲得“自我統合”,建構自己、創造了人類的新生命。
  所以,蒙特梭利說:“工作是人性的特征。”螞蟻和蜜蜂雖然會不斷地采花蜜、覓花粉,但它們不會教育自己去“動腦筋求進步”,去增長智能以及改善環境。蒙特梭利先從智障兒的身上看見了:孩子尋覓可供抓握的東西,以發展自己的事實,發現這是智障兒童仍可教育的“大本”;進而想到正常的兒童所具正常心智的“內在需要”力量,必然更為充沛。如果我們及時地幫助他們發揮這種力量,使人類潛能得以發掘,未來豈不是會更為美好和諧嗎?媽媽們,從現在起,您得“心思細如絲”地觀察你的寶貝,發現他有什麽“內在需要”了!
  原理論(六)─獎懲無用
  媽媽吼著說:“小明,叫你不要玩水,聽到了沒有?”
  老師怒氣衝衝:“小明,求你不要到處亂跳!”阿姨甜著臉:“來!小明,你把這碗飯吃光,阿姨買糖給你吃喲!”
  爸爸回來了:“唉喲!小明,和你說過幾遍了,你怎麽又爬到我的辦公桌上把墨水打翻了!“(這時爸爸可能,啪噠啪噠地打了起來)。

  獎懲教育下的不踏實
  盡管今天的小明,在你威嚇下停止了玩水,或在你的獎誘下吃完了飯,其實對他而言,是一點兒也沒有效果的!
  你相信嗎?明天的小明,仍舊好玩水、亂跳、不肯好好吃飯,甚至去破壞鋼筆了!
  蒙特梭利在“兒童之家”的觀察中發現:獎賞或懲罰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並不能產生多大的效果。她在以前也覺得好的該獎、壞的該罰,當她在羅馬兒童之家:有一天,指導員對甲生施予處罰,讓他坐在一張椅子上,孤立於教室中央;對乙生給予獎賞,把一枚係著白絲帶的銀色十字架掛在他的胸前。但,由於乙生來回走動,快樂地工作,而使得十字架掉落到地上,可是他卻不去理會,反倒是甲生拾了起來。對乙生說:“你知道你掉了東西嗎?”乙生漠然地望著獎牌回答說:“我才不管呢!”甲生小聲地說:“你真的不要嗎?那我說戴上了喔!”乙生回答說:“好吧!隨便你!”
  於是,甲生高興地坐在椅子生欣賞十字架的光澤和美麗的外形;而乙生仍舊做著他自己的事。甲生從乙生的十字架上得到滿足感,卻毫無羞愧之心;而乙生從工作中享受快樂和滿足,無視於獎賞的價值。
  經常受鼓勵的小朋友,他的人格是建立在自己的認知和自我約製上。但是懸賞式的獎勵,隻會誘使他“有獎才做”,影響到他將來的“價值觀”,隻以名利為衡量的標準,“無錢免談”,甚至“和父母算飯錢”六親不認,看看社會上那些“有奶就是娘”的國民,報上天天登的為了要錢手刃親爹、殺人的新聞是多麽可怕!如果孩子必須常受處罰,才會停止他的亂來,那他的“聽話”完全是因為怕挨打挨罵,而非“自我控製”或“知所行止”。長久下來,也會養成無賞不動,不打不聽的習慣,那就糟了。而且,除了不主動以外,他也會缺乏自信,做任何事都會害怕。對自己沒有自信心,也就不會有什麽創新或出息了。

  讓孩子選擇
  也就是因為,不管是獎賞或是處罰,都是以大人為中心,想要小孩接受大人的安排,才有如此手段;相反地,一切的事情假如經由孩子自己去選擇,所有的情況便會改觀。
  你家裏是否會有這種現象出現:今天要出外郊遊,你特地替小明挑了一件鮮豔的紅色新上衣,白色的小短褲,並且一再地告誡他:“有很多阿姨、小朋友一起玩,你要注意不可以把新衣服弄得髒兮兮!還要聽話喔!不聽話小心爸爸打……!”結果,還是不聽、亂坐、亂鑽地把新衣服弄髒。
  其實,小明不是故意跟媽媽過不去,在他內心裏在意的是樹林裏的蟬、池塘裏的魚。至於衣服,他所喜歡的是媽媽前幾個月替他買的藍色卡通上衣,他每次出門前都要求穿他和小朋友都喜歡的那件,但是媽媽總認為那件太舊。
  對郊遊來說,小明心裏隻是想抓住正在叫的蟬,或一條遊來遊去的魚,腦子裏根本沒有想到身上穿的鮮紅上衣和白色短褲是上個月小阿姨買給他的獎品。所以,當郊遊回來,媽媽和爸爸看到他的髒樣子,認為孩子“不聽話”,問他為什麽總是不聽話,是不是想挨打的時候,小明卻理直氣壯地說:假如你們聽我的話,讓我穿那件藍卡通上衣,就不會髒了!要打,你打好了!假如你尊重孩子的選擇,他會感到很有尊嚴,也會清楚地知道自己該負的責任;最主要的,他不會有被限製的壓力。
  因為隻有在自顯自發的“活動”當中,人才會發現自己在環境中有作用、有地位、有能力自己完成工作,於是成就感、自我獨立、自信心,乃至完美人格也就可以就此逐漸形成了!這樣的自動自發行為,又怎麽需要獎勵來畫蛇添足呢?
  我們都明白,來自內心的喜悅才是真喜悅,雖然經過製約學習(例如:做好→有賞)的過程,對青少年可能有加強行為的作用,可是,那絕不是自然的,也不是永久的,它像緊繃的彈簧,完全靠外力的拉張,外力沒有了,它就不會張開,然而久而久之,終有一天它會鬆馳,甚至完全失掉作用!所以對孩子來說,“利”(獎)“害”(懲)兩字很難發生行為加強。

  方法論(一)─設計環境
  遺傳無法完全決定人一生的智或愚,後天的環境對人出生後的智能發展才有著大部分的影響。
  蒙氏說:“環境就像人類的頭部,影響著孩子的整體的發展。”上述的兩件事實,我們在前麵第七章已經分別敘述過,蒙特梭利教學法的首重環境,就是基於同樣的認識。基本地來說,蒙特梭利教學法包含了四大要素──環境、教具、教師和兒童。其實綜合起來,它們應該是一個整體教育“孩子”的環境。
  硬體設備(和附近的環境) “教育環境” 教具 老師(導師) 孩子 在一個完美的環境中,除了有方便孩子的“硬體設備”──慎重選擇過的“教材、教具”(靜態):還要有嫻淑慈愛的“導師”,在其中擔任設計教材和誘導孩子學習意願、以及在兩者之間扮演溝通牽引的角色;當然還有主體人物──充滿活力和學習意願的“兒童”(動態)。
  關於如何設計一個幫助兒童能夠良好發展的環境,蒙氏說的最具體的就是:“兒童之家”。我們現在就簡單扼要地介紹給中國的母親們。

  它必須像個家
  蒙氏說:“所謂‘兒童之家’是指能夠供給孩子發展機會的環境(注:不要誤會為孤兒收容所),這種學校並沒有一定的規格,可以按經濟情況與客觀環境而定。”
   “不過它必須像個家。”也就是說,不能光是一兩間同樣大小的教室,必須有幾個房間,有庭院,院子裏有遮風避雨的設備……孩子可以在戶外活動,讓他們放些自己喜愛、自己照顧的小花小草、小動物、小擺設。
  “家”中的主要房間是智力活動的“工作室”。另外,再配上較小的浴室、餐廳、會客室、健身房、休息室等讓孩子活動和生活的空間。
  當然,像台北這寸土寸金的地方,生活居住空間狹小,不是每個父母都擁有如此庭院式的房子,所以隻要是你能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庭氣氛,為他安排一間“工作室”,陳設些經你慎選的益智玩具(最好不要市上的電動玩具)以及他的“工作”成績;另外的一間是專用的臥室兼起居室。並且要常常帶他到野外去踏青,以補沒有院子的不足,這樣也就是一個很好的蒙特梭利教育環境了。

  以幼兒為中心
  家中設備的主要特色就是,一切以孩子為主。不但教具內容要適合孩子智力發展的階段,所有硬體設備也都以孩子的高度為標準,因為在兒童之家內,一切事務都由孩子們自己動手。
  從最簡單的說起:
  食:吃飯的桌、椅、匙、抹布、手布……等,都應適合孩子的尺寸,你隻要設想:從孩子一上飯桌,到吃飯完後下桌的中間會經過哪些手續?而哪些是過程中所需用的物品?以及它們的大小、輕重等等,都必須是適合孩子能夠使用的。
  衣:是否已為他安排了一個高度適中的衣櫃,讓他可以輕易地打開,將自己的衣物放入、掛好……
  住:假如家中有六、七個月大的嬰兒,你是否能為他安排一大片可供他爬的空間(或客廳改造,臥房改造),至於到嬰兒會走以後,客廳、臥室都應特別設計,隨孩子的成長而準備、改變……。
  行:除了為他安排了各類適用的小鞋外,是否在門外安排了一個空間,可讓他把自己的鞋子放整齊……。為什麽要以孩子為中心設計環境呢?因為我們的安排,不是隻看見近程目標(適合他活動),而是為了培養他能夠一切自己動手,不會依賴他人的“獨立”性格。我想說一句不客氣的話,現在大部分的媽媽往往太小看了自己的孩子,以為她二歲半的“寶貝”什麽都不會,其實,他不但會自己擦鼻涕、折衣服、脫鞋子,還會打掃環境呢!
  關鍵就在你是否大膽和耐心地給過他機會“自己做”,而且曾否成功地引導過他。
  布置要安全、美觀、有秩序
  至於所有的硬體安排,必須要注意到安全性,例如:你給孩子用的椅子,應避免用夾層的,因為孩子還無法控製重量,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夾傷,最好是固定型的。陳設的架子是否穩固,門是否釘牢等等,都是大人必須細想周慮的重點。
  要想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和養成他愛好整潔的習性,設備布置的美觀與否也是重點之一。應該要樸實亮麗,而不是“昂貴的,就是最好的”,太過的奢華耀目或複雜靈巧對孩子並沒有好處,隻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有秩序”,並不隻是說每樣東西都有條不紊。而是更進一步地指陳設的順序,都經過大人考量過小孩的接受程度、需要,使用上以及歸還是否能夠方便而言。因為秩序對幼兒的意義重大,幼兒會在有秩序的環境中,容易經由“自己的觀察”,找出自身之外物與物以及自己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借以促增心智的吸收。同時,有秩序、愛整潔的習性,也都是經由美好的環境而培養的。
  總之,預備好的環境應也是具有文化素養的地方。它能
  1.充分發揮孩子的生命力。
  2.保護孩子,給他安全感。
  3.供給孩子自由活動的場所。
  4.美。
  5.有限製──主要目的是讓孩子適應,而不是因為好奇而吸引他。
  6.有秩序,要隨孩子成長的需要而有漸進地變化。所以要給孩子智能上的啟發,環境中的設計和整備是第一步要您下番功夫的。

  方法論(二)──導師
  由於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以“兒童為中心”,迥異於傳統幼兒教育的以老師為中心。所以老師就不再是一個站在黑板前麵大聲呼叫,發號的權威角色了。他不會以“灌輸”知識給孩子為教育目的,反而是居於“幫助兒童生命成長”,設計、指導孩子自己學習的客觀立場。
  以啟發和誘導為手段,而讓孩子樂於自由、自動地去動腦筋,使智力和體能不斷地增長。所以,蒙特梭利的“老師”在“實驗兒童之家”稱之為“導師”(在日本稱之為“指導員”或“導員”。由於此書是針對母親而寫,所以此章中所述的導師都是由母親在家裏代替)。
  他必須懂得蒙特梭利的教育原理和教學方法
  我們說蒙氏是一個實踐家,因為她會將理想化為方法而付諸實踐;我們又說她是教育家、科學家,因為她用觀察的方法,發現了《童年之秘》(意指童年成長的奧秘。這是蒙氏理論的名著),替孩子找出了教育的根據點。
  正因為蒙氏實踐理想和方法的“教具”,是根據對“兒童的發現”(意指蒙氏對兒童的發現,亦為名著)而設計的,導師假如不明白這個道理,便會一成不變地、機械式地指導兒童,反忽略了兒童內在的需要和因他們成長的法則和個別的差異,而造成不合理、無效果的幹預行為,甚至對孩子造成傷害。
  此外,她也要熟悉蒙氏的教育方法。例如:家庭主婦想將一塊豬肉切絲,假如她能細細地觀察了它自然組織的紋路,懂得運用適當的刀法,就可以順利而且漂亮地切出一條條肉絲;反之,如果拿起刀就亂切一陣,結果的不順利與難吃是可想而知的!
  懂得原理和方法的導師,在指導兒童學習的“工作”時,會深知“它”其中的目的、程序與啟、導之間的變化;她會懂得孩子內心的意識,和學習的能力與自然的限製;以及什麽年齡,什麽心態應該給他什麽東西,而予以正確地指導,才會有效地幫助他們的身心能夠正常發展,並提高其智能潛力。

  要懂得如何操作教具
  兒童借著教具獲得智力與體能上的開發,而教具的介紹,必須靠導師適當地提示,所以導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媒介人物。
  她不但能“簡易”、“簡潔”與“客觀”地示範給孩子“教具”的使用方法;還要能隨時了解孩子對此項教具的反應,以決定啟發他繼續操作或誘導他暫時停止。
  她還要虛心認真地觀察麵前“這個”孩子內心的需要和限製(尤其心智和體能的)。同時也能真正地懂得什麽是“以孩子為中心”!例如:不用強迫式的語氣命令他這樣、那樣地去做;會蹲下來與孩子說話,不采取高倨姿態;示範時能輕聲細語,動作輕慢而利落等等;這些細微的地方,導師也都必須注意,才能讓孩子明明白白地領受,高高興興地“工作”(學習)。

  導師的綜合特質
  她要很有耐心地觀察孩子,關心他們的需要,是一個細心的“觀察者”;她能根據觀察所得,設計出適合孩子成長的環境,是一個教材、教具和良好氣氛的負責“準備人”;孩子如何和環境接觸,他能居中協調與引導;更是一個孩子學習“靈感”的“啟發者”,與轉變“頭腦”的“誘導人”。他要能保證這個環境,維持環境的完整,讓孩子的每一次接觸,都是完整的學習。這些特點,是幼教導師都應具備的素質。此外: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導師本人須時常保有謙虛的下台心態。有許多大人常存著些老氣橫秋的態度,比如說:自以為是。這在蒙氏教室裏,是一個相當大的“障礙物”,因為它遮蔽了導師對兒童的認識,容易導向武斷與強行方法上的錯誤。所以在蒙氏教育裏,“大人”也是受教的一環──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導師必須具有謙卑、仁愛之心,要能改變個人傳統“唯我獨尊”或孩子無知無識的不良舊觀念;重新認識兒童是潛力無窮,前途遠大的“未來才俊”;並且要以兒童為師,才能當一個成功的新幼教導師。

  具有成功的啟發技巧
   “啟發式教學”的標語,幾乎在每一張幼稚園的招生簡章上都能看得見。但是媽媽們得小心,以大人為中心的啟發,仍舊是依成人的主見“傳授些知識給孩子,讓他們被動地去領悟、記憶或模仿”,完全不同於蒙氏教育裏的“讓孩子們自己去打開吸取知識的靈窗,運用自己的思考,而日新又新”。讓我們從一句問話中來體會這種不同(當然,得視兒童發展的程度來發問):
  ▲傳統式:小明,你看看這兩個球有什麽不一樣?哪一個是大的?哪一個是小的?
  ▲蒙氏:來!小明,摸摸看這兩個球,你發現了什麽?前者的問題,局限性大,而且早已規定好兒童必須回答些什麽問題。後者的彈性非常寬,他不僅要小孩親自摸摸看,去體會感覺,更將問題的限度放到最大,孩子可以靈活運用自己的腦子,發現事物的種種不同和奧妙。再來,前一個問題,是老師“期待”的有限答案;後一個問題,是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各種的答案。觀點與立場,是多麽大的差別呀!
  如何啟發孩子,是一件頗難的工作,需要相當多的思考與技巧,經驗的累積與專業性的訓練,都是不可缺乏的修練。但假如您是一個新手,無法拿捏其中的訣竅,要心裏擺著一個譜:“以孩子為中心,讓他去動頭腦”,話出口前也先細細咀嚼再三,時日一久總可以揣摩得到其中方法的!

  具備愛心、耐心
  雖然兒童在本能上有與生俱來的“內在的動機”,會驅使他(她)們自動地去接觸環境、喜愛環境,以及各形各色的教具;但如果沒有老師用她們的“愛”去關注和啟發,兒童的學習興趣,便難以持久而“見異思遷”,而使得蒙氏倡稱幼兒成長的“工作”(指兒童自己去接觸環境,實際地去操作教具而求長遠的工作),變成一般成人眼中所謂的“遊戲”;意義和效果就完全變質了。所以有愛心、耐心、高度教育修養的導師,才能使孩子的智力與體能得到有秩序、有層次的發展。

  方法論(三)──教具(上)
  ▲小明拿著一盒積木,蹲在地板上,一塊接一塊地往上堆,五顏六色,美麗極了,就在堆完了一座“城堡”後,他將積木往地板上一扔,頭也不回地走了!
  ▲小華拿了一塊地毯鋪在地板上,又從架子上將十塊粉紅塔由小到大,一塊塊地取了下來,放在地毯的上方,他坐了下來,找出最大的一塊,放在第一層,接著又找出了次大塊,將它放在最大塊的上方於是,他以同樣的方法,一直做到最小的一塊也完成,又用手檢查了一下是否整齊。做完後,他又一塊塊地放回架子上,地毯也收好。
  注意到沒有?這兩種活動有什麽不同?為什麽小明玩的,我們稱為“玩具”?小華玩的,我們稱為“教具”?

  教具與玩具的不同
   “教具”帶有“教育”的功能,所以它具有嚴肅的意義,不能隨意地被安置在廚房或者客廳;也必須有專屬的“活動室”,與特定的使用規則,如此它的功能才能被尊重。再來,由於教具具有特定的教學作用;例如粉紅塔,為了讓孩子能以觸覺與視覺來分辨大小,所以在顏色上也就設計成單一化,目的在造成注意力的集中,而不會為其他因素所幹擾。但是,在孩子能完全地熟悉這個基本功能後,它能被允許與他種教具變化地使用。
  教具具有教育孩子了解大小、輕重、高矮、乃至最大、次大……至最小,讓孩子能產生次序、順位等等“秩序”感的教育特質;這種特質不隻顯現在教具物的本身,也旁及到外圍的一切行動。所以,使用者必須有秩序地取下教具,有次序地歸位以及要的尊重它、維護它的素養。在這樣教養下的孩子,長大了就會尊重“長幼有序”和“先來後到”等社會倫理和社會秩序。
  至於玩具就不一樣了!玩具的製造,雖然有些也帶點教育意義,卻不是十分明顯,它的大部分目的隻是想利用小孩子的好奇心,想賺媽媽荷包中的錢,而媽媽為了暫時免除孩子的糾纏,或是爸爸想同時滿足孩子和太太的要求,也就不惜花費地買回家去。但孩子玩了不久,就想要了解為什麽那輛小汽車,既沒有司機也不會掉下玩具盒子外麵去?自動會轉頭,好像輪子上有眼睛?比爸爸還能幹!究竟有什麽道理?想問明白,卻常為難了媽媽;媽媽推爸爸,孩子卻等不及,隻好動手自己拆,不到兩天,“玩具”成了廢物;仍舊滿足不了孩子的好奇,而且引起一連串的後遺症,如孩子輕視爸、媽無能,既不能給他滿意的解答,又不能替他修複玩具,於是纏著、哭著又要買更“好玩”的。造成媽媽買也不是,不買,孩子的哭功、纏功更加煩人……所以說,玩具無法滿足孩子的道理也在這裏呀,它蘊含不深的教育意義是無法帶給孩子們成長的!

  蒙特梭利教具
  蒙氏的教具究竟有多少種?依荷蘭寧惠斯公司的目錄,至今已有三百四十九種之多,但實際上哪些是蒙氏自己所創製,卻很少有人去研究,可見有一些必是經由後人自己發展出來的。其實這相當符合蒙氏的教育精神,因為她不曾認為蒙氏法是一種永恒的結論。她明白生命具有變動性,所以隨著時代的變遷,教育的發展必會有些因循,也有所創新。因此我們會說隻要合乎蒙氏教育法的要求和作用,媽媽們也可以在家裏替孩子做。但千萬別去買那些複雜的,連自己都弄不清楚的電動“玩意兒”,惹得孩子和自己生氣。
  對“教具”一詞,蒙氏本人曾公開地表示,她不喜歡這個名詞,正確的名稱我們應該叫它“工作材料”。它的主要作用,是供給幼兒作成長“工作”時所用的“材料”,是兼具增進智力和改善性格的目的,而不願世人稱之為“教具”。然而這個用法,由來已久,我們為了方便溝通,也就習用下來了。隻不過,使用者的心理,必須非常明白:它不像老師手中的那根教棒,不是輔助老師教課的物品(“輔助老師授課”就成了以大人為中心),它是讓孩子在其中“自我教育”、“自我啟發”的媒介物,而非玩具。

  教具的特色
  (1)蒙氏教具不選用五彩雜陳的色澤,以樸實、幹淨的色調為主。因為它具有教育意義,所以通常用單色調,突顯真正的教育目標,也就是具孤立的特性。例如:粉紅塔的十塊木頭全部都是粉紅色。
  (2)由於教具的最重要目標, 是為符合兒童的內在需要,所以在大小、尺寸上,隻以兒童的能力為考慮範圍,例如:粉紅塔最大的一塊,孩子也可以搬得動。
  (3)每項教具都有能夠吸引小孩子的因素, 例如粉紅塔木頭的重量、顏色;或者勺豆子時,豆子沙沙的聲音。
  (4)教具的設計, 以供給一個人操作為主要考慮目標。
  (5)每項教具的單獨和聯合使用, 都有其步驟和順序才能完成。而且不管在設計上或者在使用方法上,都是由簡單到複雜,其主要目的是增減培養孩子了解步驟,重視秩序,並間接地培養其“內在紀律”。
  (6)每樣教具都具有直接與間接的教育目的。
  (7)在設計上,具有控製錯誤的特性, 可以使小朋友自行發現錯誤、而能自行改正,例如:粉紅塔有十塊,最小的一塊是一公分的正立方塊,最大的一塊為十分公分的正立方體,所以最大塊與次大塊剛好差一公分。在堆完塔後小朋友可以拿起最小的那塊,量一量各塊之間的差距,他會發現恰好都是一公分。
  (8)由步驟、秩序中培養孩子的邏輯習性和推理的能力。

  方法論(四)──教具(下)
  此章我們針對教具的種類分別略作介紹。
  依蒙氏自己為兒童之家寫的手冊上說明,計有動手教育、感官教育、語言與知識、自由、書寫、閱讀、做算術、及品德教育等八項。後人為方便陳述,又將它們歸納成以下四項(以學前兒童所用到的教具為主)。

  日常生活教具
  “中國人用筷子吃飯”、“蘇格蘭的男人穿裙子”,從這兩個陳述中,我們即可引申出日常生活教具的特質:(1)它依各個文化的不同, 內容也就不會完全相同。(2)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動, 大都可納入這一項目中。基於以上的原因,蒙氏並未替這項訓練列出教具的目錄,而希望導師能協調“智能啟發”與“文化常規”的雙重要求,自己研製教具,整備環境。
  依照美國的分類,將日常生活這項練習分為四大類(1)動作:例如,劃直線走路等。(2)照顧自己:例如,穿鞋脫子、衣服等。(3)照顧自己的環境:例如,拔草、澆花。(4)禮貌:例如,打招呼等。
  日常生活教育的目的,最主要是在於訓練感官能力和肌肉活動兩者之間的協調。因為對幼兒來說,動作的平衡會促進智能上的發育,而且手眼的協調也為他們將來的寫字畫圖能力,作了“預備”的工作。比如說想要寫字,就需要手部小肌肉發育起來,而在蒙氏的日常生活教育上,就包括了小肌肉的練習;時日一久,自然水到渠成,正可以發達到有握筆描畫的力量,和越來越準確的“有模有樣”的程度。
  此外,日常生活訓練更重要的目的,是可以在人格形成上,培養出孩子的獨立、專心、協調、秩序等等習性,奠定良好發展的基礎。
  而這些練習也可以培養社交能力,比如說:活動室裏的蒙氏教具隻有一套,所以當小明在玩倒水的工作,小華也想玩時,她就必須“等待”。更如禮貌、問候等日常生活常規也包括在這項練習中,提供了孩子相互交流,彼此配合的機會,俾使他們從中了解社會行為。日常生活教育,可以說是蒙氏教育的入手處,假如這個部分沒有做好,就出現不了蒙氏現象(秩序→專心→反複練習→協調),而往後的感官、數學教具部分也就不能做得很好,無法達到最大的開發效果了。

  感官教具
  這類教具的範圍包括視、聽、嗅、觸、味、溫、壓、辨認立體以及色彩等各方麵的感官訓練,將顏色、氣味等抽象的感覺帶入具體實物,用以啟發孩子認知的敏銳性,為進一步的教育“目的”立下根基。例如:“嗅覺瓶”練習辨別氣味濃淡,及各種氣味間的感覺不同,讓孩子經由親自的體驗而有清清楚楚的辨認能力。
  所以,這項教育的作用是:
  (1)用合理的方法,直接幫助感官本身的發展。
  (2)形成嬰幼兒“自發性”的發展, 也就是進一步讓嬰幼兒會自動地觀察和思考。
  (3)為使幼兒能適應現在和未來的社會, 因而必須先奠定他(她)們對環境有卓越的觀察力,養成從觀察到試驗的科學習性。
  這三種目標,都可在蒙氏教具的教育效果中產生出來。例如,導師在以教具訓練他們的觀察能力的同時,也必須讓孩子從中辨別相似物和對比物,來誘導兒童進一步形成研判,在心智上產生“推斷”,而能做成“決定的思考”和行為。
  再以典型的視覺感覺教具(圓柱組)說明:它真正的目的,不在於兒童能將每一個圓柱體,放回適當的洞裏,而是在精練兒童的觀察力,培養他們能辨別相同性( 都是圓柱體)、相異性(或高度不同,或直徑不同等)、 次序性(由左到右或由大到小),引導兒童能夠由[了解]和[思考]來判斷事務。
  所以蒙氏教具操作,著重訓練兒童的“工作曆程”(秩序觀念和習性的培養),遠比要求他的“工作結果”(會作)更為重要。這點意義,希望母親和一般教師一定要特別重視,才不致於“本末顛倒”。出於感官教育的部分教具,是母親們可以在家中自行研製的,我們將另章專門討論。

  語文教具
  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基本上,常常是運用“間接”的方法來幫助孩子的發展,在語文練習上更是如此。她先不直接教兒童拿筆寫字,而是遠從日常生活練習開始,就已經開始“預備”了(例如勺豆子時的肌肉控製、 協調)。
  並且主張在孩子一出生,大人就應該提供一個充滿語言與文字的環境,讓他自然地由“感覺”到“領悟”周圍的一切。例如,自小就不斷地對他說話;大約在孩子會走路以後,就在孩子用的毛巾上寫上他的名字……等。因為孩子的成長需要相當的時間,因而要逐步漸進地去培養,由大人的間接預備功夫,養成孩子具有直接的學習與領悟的能力。
  又由於兒童有主動學習的能力,所以,我們就在他的生活環境中,為他預備一些以“間接”訓練的道理所製作的,培養孩子書寫能力的“教具”。例如常見的“砂紙字板”,是讓孩子用手指去觸摸砂紙中的字開型(不用細筆,用手指),利用這種預備寫字的間接練習, 養成他頭腦對眼力和肌肉間“發號施令”的協調能力。另外大人也可在“環境”中,預備許多不同內容的書籍、圖片,讓孩子去接觸、去翻閱,使他們的常識能逐漸豐富。
  然而,該注意的是,外國文字的構造與我國文字完全不同,為發展孩子的本國語文能力,在此項教具的製作上,雖然有一些大原則可以移植運用,在發展上卻必須與我國文字與文化相配合,這部分也是目前我們正積極努力的目標。

  數學教具
  蒙特梭利常常了解人類的學習過程,是由簡單到複雜,具體到抽象;所以在麵對“數學”這種純抽象概念的知識時,唯一讓孩子覺得容易學習的方法,也隻有以具體、簡單的實物為起始。讓孩子們在親自動手中,先由對實物的多與少、大和小,求得了解,再自然而然地連想起實象與抽象間的關係。比如說為了要孩子了解0、1、2、3、4等五個概念,在“紡錘棒箱”的設計上, 我們就分別在5個空格的上方,標出0、1、2、3、4;然後再依據每個數目的多寡,放入同數量的棒子。這樣可以使孩子切身看到1、和2、3、……之間多少的比較, 而知道什麽是“1”、“2”和“3”,結合起“數量”(1 根棒子)與“數字”(1的字形)。
  所以,蒙特梭利采用“數棒”為學習數概念的先鋒步驟,然後循序漸進地指導幼兒了解數的意義(量)與數的字形(符號),而最後進入加、減、乘、除的千位四則運算。
  這類教具,包括了數學上的許多基本概念,能為孩子奠定下良好的數學根基。
  雖然現在人類的計算已走上電腦化,似乎數字已不再構成威協,但在這裏我們願意向“聰明”的父母們提出警告:“電腦是‘人’腦設計製造的”,你不能因為世界上有了省心省力的電腦,就讓孩子的“人”腦漸漸地去接近“豬腦”,而變成“死腦”呀!

  蒙特梭利教育法施行步驟
  在我們了解了蒙特梭利的基本理論之後,才可以開始著手於教育方法和教具操作。
  在作施行步驟的介紹之前,我仍想再一次地糾正: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的幼兒園,在運用蒙特梭利教學法之前,並未先進一步徹底地探索她的原理,就直接運用“教具”來指導孩子了。這是一個相當危險的行為,因為它會“誤導”小孩子,使小孩子養成不用思考隻生吞活剝知識的習慣;也會誤用“教具”,使教具成為呆板的玩具。甚至於誤解老師,誤解老師的頭腦,教育方法簡單而且呆板!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假如啟導者(導師)不知道教具的真正目的,在引發孩子的“內在”認知時,也不清楚一件教具都擁有秩序、創造性的基本變化功能,以及自動改正等等在教育上的積極意義,她可能對一個正在堆紅長棒(圖)的孩子,發出“先放這個”、“再放這個”……的指示,這又與傳統式的“教”又有何兩樣?孩子仍舊無法真正了解為什麽那個應在前,這個該在後的道理,無異於是在作積木的堆積遊戲罷了!不但孩子覺得教具不過是漆了顏色大小不同的木頭,也會讓他感到老師的頭腦也和那堆木頭差不多!
  所以,惟有在你對蒙特梭利的原理,有了基本的心領神會後,才會誘導你進入下一步能正確地實行教育孩子的進程。
  五大步驟
  蒙特梭利幼兒教育的方法可分下述五個步驟:
  (1)預備環境:我們不止一次強調一個適合他們生命發展的環境對兒童的重要性,所以在蒙氏的教學中,如何為孩子準備一個適合他們生命發展的環境,被列為首要的條件。
  (2)發現意願:兒童表現在外的行為, 往往是內在需求的反應,尤其是幼兒時期會在某一階段對某種需求有特別的“敏感期”,如果都能掌握這一時期的需要而予以教育,對孩子的啟發,其效果將是事半功倍的。
  (3)協調意願:蒙特梭利教學法的老師與傳統教師最大的差別,在於蒙特梭利教學法的老師所扮演的角色不在“教”學生,而是教具、兒童及學習意願的協調者。她必須依孩子的需要而整備環境,並且觀察孩子的需要和意願,而提出適當的教具讓孩子“工作”。
  (4)延長工作周期:如果孩子已經進入“工作”情況,導師就該鼓勵他繼續操作,以“延長他的工作周期”。其表現在外的方法就是鼓勵孩子盡情地反複操作。蒙特梭利說:‘延長工作周期的目的,在於培養孩子的專心和耐力。“我更認為一個兒童未來生命發展的“精度”與他的“專心與耐力”的程度成正比的。因此,蒙特梭利特別重視並且告訴教師,需要“等待”,反複練習的行為發生,而予以鼓勵,使孩子樂意“再來一遍”,甚至於幾十遍。因為兒童知道如何使用教具,隻不過是教具的功能開始顯現的階段而已。孩子能對教具產生盡情的反複操作,才會使兒童發生“真正的成長”。我稱之為“心智的韌性發展”。這種盡情“反複”操作的情況,隻有當兒童感到“工作”的樂趣,且能符合他的“內在需要”時才會發生。
  (5)“觀察→實施→記錄→研究→發現→重新針對他們的需要和進步而對教育的再設計”的循環施為。由於孩子的不斷成長和他們間的個別差異,及敏感期各有不同,使老師的教育規劃需要改進,唯有透過實際的觀察、記錄、研究,才能深入切實地發現兒童生命自然的需要,而不斷地給予適當的教育和引導,才能完整其生命更美好的成長。
  注意事項
  此外,在蒙氏教育的施行上,有兩點事項,是大人必須時時警惕在心的:
  (1)給孩子絕對的自由“自由”是蒙氏“科學的教育學”的基本原則。這項原則也要教育兒童。
  簡單地說,蒙氏認為強製的“教”法,對兒童──特別是學齡前的兒童,有害無益,非把孩子的頭腦解放出來,否則這些民族幼苗的發展不會健全,同時,蒙氏認為“自由”是與生即具有的基本人權。但是蒙氏的教育自由卻不是放任。她是以孩子能“獨立”為前提的重視“秩序”,她認為:“唯有在秩序中,才能順利進行一切的事務(包括教育在內)。如果人體內生理器官的活動相互矛盾的話,人就會生病,甚至於死亡。”所以“秩序”不但是教育的重要原則之一,也是日常生活遵循的法則。
  “自由”該如何教育呢?蒙氏解釋說:對孩子應該以教育他們能獨立為前提,允許兒童依其“內在的需要”自由地去選擇“工作材料”──教具,自由地進行“工作”(操作)。
  蒙氏對老師們說:“這並不難,你隻要冷靜地觀望,保持一種尊重孩子的行為態度,使孩子在獲取經驗時,有完全的自由,在他們工作時不要幹擾他。”我想在家中的大人們對孩子平日的生活教育上,也應把握上述的觀念。
  (2)讓幼兒自己做。蒙特梭利女士每次在演講時,總會提出這麽一句話:“Help me to do by myslf”(請幫助我,讓我自己做)。一般父母對子女嗬護得很仔細,什麽都幫他們做得好好的,看起來是父母的愛心,實際上卻抹煞了許多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其實,孩子在開始學習走路,就是嚐試“獨立”的開始。讓我們來聽聽幼兒說:“我聽到,但隨後就忘了;我看到;也就記得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
  
  父母在蒙氏教育中的重要性
  家的現代意義和它的重要性
  有人認為我們正處於一個“斷絕的時代”,一個“不定型或不定性組織”的時代,甚至有人悲觀地認為世界將走向“人類自趨毀滅”的時代。不管未來的世界走向何處,我相信大多數的人,仍然認為在未來的廿一世紀中,“家”依舊是孩子和正常成人生活的基地。雖然目前“單親家庭”和過著“分偶”生活的人數有日漸增多的趨勢,但那不過是對舊律法或舊習俗的“反動”,而非“正常的社會調適”,他們終將體驗到“家”,才是人類生命發展的根本。
  正因為如此,愈發顯得“家”對這些“時代缺陷”有著彌補和防止擴大的作用。如果有人試圖去否定或破壞家的意義,那麽他必然會嚐到失根的滋味,及無所依歸,無法可循的苦果,更會讓你我奮鬥的理想也隨之幻滅,造成人類生命的悲劇。
  父母在家裏增進幼兒智力的重要性
  孩子的前三年,是一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歲月。因此在這一階段的每一分鍾,對孩子們而言,都具有相當大的影響。我們不能隻依靠學校(幼稚園)三歲以後的教育,而讓一生最具決定性的寶貴時間讓保姆所虛擲。智力發展,是從感官對外接受到訊息開始,通過神經中樞(大腦)轉化為記憶等的反應,而後才有運動等活動。所以發展感官的潛力是提升智力的開端。蒙特梭利曾言:“感官的發展必在認知發展之前。”
  而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更是孩子生活最久的場所,對孩子影響也最大。所以父母一定要用有效地引導才能把握這奠基的時刻,讓孩子的智力得到最好的啟發。所以就人類智慧能力的培育來說,一定要借由與孩子接觸最早、早密切的母親來加以教導。

  父母的修養
  在蒙氏的嘉言中有兩句真理,她說:“人自身必須成為教育的中心,而且永遠不可忘記:人不是在大學時代發展其心智,而是在誕生之時就開始了心智的成長。”這句話帶給我們兩個啟示:(1) “父母親”本身不僅是應該具有“先覺覺後覺”的各種條件,而且她本身也是被教育的目標,所以我們應該在虛心、謹慎、周全的心態下,來開始教育自己的孩子。(2) 從誕生到大學的成長期間中,據蒙氏個人的觀察,她認為“人類心智成長的開始,是在誕生的同時”(後來的學者已證實還更早)。
  因此,在家庭啟蒙工作的方法上,最重要的是:為人父母者必須有充分的準備。而且這項神聖的天賦任務所須的準備工作,必須在產前就“周全地完成”了。因為嬰兒在誕生之始,其眼、耳等感官,就已經不斷地接收來自周圍環境所給予的刺激,使其腦神經開始發展了。
另外,蒙氏也說:“關於我們對嬰兒時期所做的研究結果,是無庸置疑的;首兩年永遠最重要──因為此期是一個人從‘無’到‘有’。”這句話意味著:你給嬰兒些什麽,嬰兒將擁有些什麽。因為為人母且為人師的媽媽們,您對這件神聖偉大,決定孩子一生的重大任務,應該周祥認真地準備,萬不可掉以輕心的。
  所以如果能用合乎科學的教法,來促進孩子的智力和品格,必然能夠奠定他們身心發展的良好基礎,才會讓他們更能適應二十一世紀的挑戰。

  蒙氏對父母提供的原則是:
  (1)尊重的態度
  “唯有當我們了解幼兒也是位獨立的“人”時,我們才會鼓勵其自主性和獨立性。”反之,當他們不被尊重時,其反感較成人為深遠。同時,我們也不可用“幼稚”的眼興來看待他們。
  (2)科學的觀察方法
  在家中父母也要以客觀的態度來紀錄孩子生活的點滴,對他們成長的經過加以分析和討論,找出正確的結論來教育孩子。不可以個人的“經驗”來妄加評斷。
  也就是說,父母應該先去了解孩子的個別差異,同時還要看孩子當時的情緒和意願,知道孩子真正的需求,如此才是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兒童發展的首要步驟。
  唯有深入觀察之後,才能真正了解小孩生理、心理發展的程度如何,好決定如何去幫助他,以及協調環境如何配合他的發展。
  (3)智力啟發方法
  近代科學進步,人類的思想觀念也有了重大改變,教育孩子的方式由傳統式變為了啟發式,父母的職責也就更重了。因為啟發式教育不似以往,父母隻要命令就好。“啟發”是一種極不易拿捏得準的教育技巧;而它之所以重要,就是因孩子是受到環境的影響產生智力而形成知識,有了適當的啟發,智力才能更為開發。強調啟發的重要,需讓孩子自動自發,父母隻要稍加指點,他自己會深度嚐試。
  當蒙特梭利在世時常親自參加各地的蒙氏教學法國際會議,她總提示地主國先用自己的文字大書特書的一句話就是:“幫助我!讓我自己做”,也用參加會員各國的文字標出這句話,倘若有英美國人參加,當然也標有:“Help me to do it by myself!”比如說,在家中父母對幼兒的生活示範與指導,要隨時以優美且正確的舉止來引導,以引起其學習動機,並以三段式教學來啟導孩子的認知和操作能力,以養成其基本智力和獨立性格。但切忌勉強去灌輸知識。
  (4)盡可能提供給他一個好的生活“環境”  這裏所指並非僅指物質環境──一般家庭在生活上往往忽略了小孩的存在。家中的用具和陳列隻著眼於大人的生活和賓客的使用方便,那些家俱都是給“大人”用的,孩子使用往往不被“歡迎”。
  (5)配合學校培養幼兒合理思維的能力和良好的性格  把孩子送到幼稚園或托兒所以後,父母是否就沒事了呢?絕對不是,雖然由專業人員代替父母教導孩子,但父母也要全力配合才能奏效,否則也隻徒然,反而造成孩子的疑惑。
  父母該如何配合呢?首先必須了解學校的教育方式,因此要時常參與學校的活動,多與學校的教育人員接觸、溝通。其次是通過書本及傳播媒體了解幼兒心理,平時應該多閱讀幼教書籍,並不需要太深奧的,隻要多讀多看,自然就能有所幫助。
  另外家庭的生活情形也要特別留意,無論看電視聽音樂,與孩子玩耍都要注意到其意義,以期能寓教於樂。
  所以,並不是把孩子往學校送了後自己就可以輕鬆,事實上更要注意到教育的效果,全麵配合。
  此外,諸如在培養對事物的正確認知,辨別差異及分辨、歸納乃至推理等能力,父母都應設計各種“活動”,以增加活動量,擴大孩子的種種能力,並培養他們合作、忍耐和進取的品格。
  
  結束語  
  嬰幼兒在未進入學校以前的教養,必須依靠父母的全力照顧,方能使其最重要的“三歲以前”不致於荒廢。
  蒙氏認為母親是最重要的“預備環境”,可見父母親對幼兒的家教,是其智力和品格的第一位導師。母親應在幼兒未出世前,就要努力學習並認真研究,如此方能勝任愉快呀!
  父母在家中如何施行感官教育
  由於智力發展,是從感官接受外界訊息開始,在家中施行感官教育也並非一定需要蒙氏教具,母親可以自行製作原理相同的教具,使幼兒感官能力敏銳。所以此章針對這個需要,特別撰文介紹。
  感官訓練的目的在培養幼兒感覺的敏銳性
  不論是在家庭中的嬰孩或進入幼稚園的幼兒,不但應該把感官訓練列為首要項目,更應該在過程中不斷地求其更精確、更敏銳,使幼兒的視、聽、嗅、味、觸覺都能夠靈敏而精確。借以讓幼兒認知、辨異等潛能得以充分發展,進而產生分析、綜合、研判等更高層次的思維能力和行為基礎。
  家庭中感官訓練的著眼
  父母對幼兒在家裏實施感官教育,除了達成前述的“目的”以外,還要有四個著眼:
  (1)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認知習慣”,不要稻栗不分,“馬馬虎虎”。
  (2)“循幹追根”,要有係統,不要雜亂無章。
  (3)是簡單明了,不要複雜。
  (4)是配合學校, 除了“銜接”外也要“延深”。如此才能不隻僅使“耳聰目明”,更能養成不斷增進感官敏銳,精確的觀察能力,也會同時培養了條理分明的認知習性。
  感官教育的三大原則
  父母縱然不是幼教專家,但卻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對孩子的教育若能堅守下述三個原則,依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堅持蒙氏的原理:讓孩子自由地適應, 你隻為他準備環境,和誘導他去接觸你所設計過的教具(一般人所謂的益智玩具)。千萬不要操之過急,給孩子訂下“教”他的進度,以免孩子被“盯”得厭惡學習,害怕你來“教”他。
  (2)銜求品名(形狀、顏色、名稱、 用途等)的認識,再逐漸進入確實、精細的程度。
  (3)由聽(媽媽講說)到看(實物接觸), 並充分利用五官,再進入手腳“做”的階段。如此方有最好的教育效果。
  早期感官訓練的學習三階段
  學習分三個階段的目的,是要幫助幼兒對教具有更好的認識,可以讓你了解幼兒能把握多少吸收多少,才能落實你的訓練。
  這三個階段的學習方法,必須用於所有的每一個教具的介紹,也可以用於識字教育上。當你要開始示範任何一種教具,須指示幼兒用不同物體加以比較,才能得到正確的認知。例如:大-小、大-較大-最大、大-稍大-較大-很大-最大;小-較小-最小小-稍小-較小-很小-最小;至於長-短、輕-重、粗-細、硬-軟等等,也是逐次漸進的做精確的認識。凡物體的感性層次,都要讓孩子從五官的接觸,到心智的刺激,逐次地、確實地得到深刻的印象。
  這樣“做”是讓孩子聰明、精靈的基本方法。父母親要有計劃地去做,有耐性有恒心地去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更應知道,年齡越小的孩子越不容易集中心智,所以也就越要講求方法,才會收到效果。但,千萬不要操之過急,讓孩子有厭煩的感覺。以上所說,是感官教育,由物體性質的直接認知到“量”和“比較觀察”的間接培養,是要從一歲到四歲都要下功夫的。
  至於感官認知,學習三階段的次序和具體做法,是按以下的次序進行:第一階段:本體的認識──其目的是在建立實物和名稱之間的關係(先由物體──名稱)譬如家中用的由小到大,可以裝在一起成套的糖果盒,就是很好的教材,父母親用雙手拿起整個盒子向幼兒說:“這是紅圓形的糖果盒。”反複地說到你覺得你的孩子了解了“物體”和“名稱”之間的聯合為止。
  第二階段:對照物的認識(由名稱到實物)。母親要確知前一階段的效果如何,就對幼兒說:“請把那個紅色糖果盒拿給我。”一麵以期待的眼神盼望幼兒正確地拿給你為止(當然你必有兩個以上不同顏色的盒子)。第三階段:類似物間的辨別(事務的確認和辨異)──當幼兒已經了解紅色糖果盒和記住了這個名稱之後,就指各種類似物問幼兒說:“這叫什麽?”他應該答出正確的名稱“這叫×××”。假若答不出了,再幫助他反複說到會了為止(這樣也同時訓練了語言發展)。以上這些原則或過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第一要站在幼兒的立場來看,卻是極為新鮮但頗困難,因為小頭腦中對於紅色盒子、糖果,都不一定有深刻的印象。所以父母要有百分的耐心,十分的用心來做這件事才行。此外,在你計劃安排你“親職教務”的時候,必須注意你孩子的年齡,和他心智發展的程度,應該依期年齡層次的感官發展的敏感狀況,和孩子的實際情況,而適慎地思考策劃,千萬別著急!同時也要記住,現行的每一步驟,都關係到下一個步驟的進行;所以必須按照進展程度的模式去進行。
  如何自製感官教具
  商店可買到感官教具,除了蒙特梭利和福祿貝爾的教具(連這兩種教具,也不適於一歲以下的孩子)以外,並不很多。因此,我們應該根據你自己寶寶的需要,設法自己來自製。
  這裏我們要簡述母親在家裏,可以利用身邊的東西,自己製做教具,幫助孩子發展智力的幾個活動例子,既可以節省購買舶來品的國家外匯,又經濟自己外出購物的時間和體力。並使母子間的親情和感官訓練的效果,更能落實。
  (1)鈕扣遊戲盤──視覺教具
  ──例如你家裏有兩至三歲的小孩,可以用六個鈕扣為一組,能找出三至四種對比顏色,並能找出三或者四個和鈕扣一樣顏色的盤子或其它容器為最佳。假若家裏能找到,原則上也可能找一個有三處以上的凹槽盤,先將各種顏色的鈕扣混合放在一個大槽內;這組家庭視覺感官教具,就算初步完成。就可以開始示範:訓練你孩子的顏色辨識和配對了。
  示範時,先用言詞引起孩子的興趣,然後把混放在凹槽盤內的兩色扣子,用手或適合孩子拿的器具,先把某一種顏色(如紅色)的鈕扣放在一個槽內,再把另一種顏色(如紫色)的扣子放在另一個槽內,同時在口中說:“這是紅色扣子,這是紫色扣子”,然後拿起一個紅色和紫色扣子,分輥放進紅色和紫色扣子的凹槽,並且說:“這也是紅扣子,這也是紫扣子”。持續把六個紅扣子和六個紫扣子分別放完之後,告訴孩子這邊是紅色扣子,這邊是紫色扣子。這樣示範以後,再用三段式教學法,誘導孩子認識顏色和鍛練孩子的手眼協調,以及培養孩子的歸類觀念。
  如果孩子有了相當的認識和熟練之後,再找其他的顏色如粉紅色、藍色、灰色等來練習,以免孩子日久生厭。但能有三到四組的顏色就夠了。如果要增加顏色,則另找三、四組,不要同時進行五、六組,這階段的孩子,不可以弄得太複雜。這項親子遊戲,還可以加上數量觀念的灌輸。
  (2)發聲筒──發展兒童聽覺教育
  找出十二個相同尺寸的塑膠瓶( 類似裝相片膠卷的較大圓筒等)或玻璃瓶,如果是透明的, 則準備一張色紅或粘膠紙,把透明筒包起來,讓孩子看不到裏麵裝的東西,六個筒蓋貼上紅色,另六個筒蓋貼上藍色紙;另外找六種輕重和大小不同的東西,如豆子、胡椒、米、茶葉、糖、鹽、或沙子、碎石等可以發出聲音的材料,裝進筒子裏加以搖動。然後等量地分別裝進兩組不同顏色的筒子裏去,讓兩組筒子經搖動後,可以發出六種不同等級的聲音。再找一個可以放下這十二個發聲筒的盒子(如鞋盒)裝好備用,就完成了這聽覺教具──發聲筒的製造了。
  當訓練你幼兒的聽覺時,先將這些筒子從盒子裏取出來,放在孩子麵前的桌子上,然後
  ①拿一個筒子搖一搖讓孩子聽到是某種響度聲音。
  ②再取出與其不同顏色的筒子搖一搖,找出與先放在桌子上的筒子聲音相同的一個,配成一組(即兩個筒蓋的顏色不同, 發出的聲音一樣)。
  ③將所有的筒子都用這個方法分六組。
  ④當幼兒學會這種活動以後,再讓他(她)們自己先配對成組。
  ⑤最後指導他(她)們,把各組的筒子,按聲音的最大、大、中、小、最小的秩序排列。這是母親對孩子聽覺發展,和建立秩序觀念並且培養親子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3)發展幼兒嗅覺官能的嗅覺筒
  ──嗅覺的銳敏,可以幫助我們發現很多的問題,如可以致人死命的汙染空氣、物質的變質,乃至電線超過負荷而發出的焦味等等;如果及早發現,都可以讓人逃過一場災難。目前在到處有空氣汙染的環境中,對幼兒嗅覺的開發,遠比蒙特梭利時代更為重要。而自己動手做嗅覺筒也是很容易的,且可促進母親對孩子的發展具有貢獻的感覺。
  製造的材料是找十二個大小相同塑膠瓶或玻璃瓶,用六種能保持長久的桂皮、茶葉、花椒、豆蔻、生地、香等等,再用一張色彩紙或粘膠,就可以動手製造了。方法是
  ①把紙裁開,分別將每一瓶子的外圍包好,使幼兒看不到瓶內裝的東西。
  ②六隻瓶子,分別放入一種香料,將蓋子蓋緊,另六隻瓶也分別各放一種香料。再找一個可以容納十二個瓶子的盒子( 如鞋盒)把這十二個瓶子,放在盒內, 就完成嗅覺筒的製造了。
  訓練孩子的嗅覺時:
  ①先把瓶子施到孩子的桌上,並將瓶蓋打開,讓孩子聞一聞筒內的氣味。
  ②找相同氣味的筒子放在一起,然後把原來的蓋子蓋好,成為一組。如果作的不錯,十二個筒子,分六組,每組的蓋子上是一紅一藍。如果配錯了,就很容易被發現不對,而讓孩子自己改正。在訓練時,母親在孩子做了兩、三遍後,就一麵用三段教導孩子自己辨別不同或相同的氣味。一麵教導他(她)認識茶葉、桂皮……等名稱,和它們的專有氣味。
  此外,母親在孩子確實且熟練地認知這六種中藥味後,這六種物品氣味的訓練就可告一段落。以後可將嗅覺筒內的香料,更換別的物品,如樟腦、鬆香,乃至醇、苯等等,才能讓孩子的嗅覺發展良好。
  (4)自製味覺訓練材料
  味覺的訓練材料更方便,母親可以參照嗅筒和發聲的製造和教法,除辨別種類的不同外,也要往深度方麵發展(如糖的濃淡程度──有一點點甜、稍甜、 很甜、最甜等)。
  (5)溫覺瓶
  可用容易裝且易傳熱的空瓶子,將不同溫度的水,由最冷的到最熱的,依次裝入六個空瓶中。母親先用自己的手,依次試摸,感到其間的差異明顯後。立即輕輕地、小心地,用手碰每一個瓶一下,並且說明了“這是冷的、“這是熱的”、“這瓶比那瓶……冷一點”等等,作為示範,並趁溫度尚未變化之前,讓幼兒用他們的手指去感覺,來增進其觸覺的發展;辨別同樣的溫度與不同樣的溫度,並且區別不同冷熱的程度。
  以上所述,是母親自己為啟發孩子感官的潛力,使之精確敏銳,而利用家裏的材料自製教具,並且訓練孩子的感官的舉例。聰明的母親,在看過以後,一定會有舉一反三的辦法,產生很多的自製教具,使你的孩子更為聰明。

  胎兒與嬰兒的感官刺激
  至於胎兒與嬰兒,父母應給予如何的感官刺激呢?胎兒在母體內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我們可以常放美好的音樂給媽媽聽,媽媽也能常常隨著音樂或兒歌跟著和,輕輕地拍著胎兒唱給未出世的寶寶聽,也可以溫柔地對他說說話,胎兒們就會感受到這些安詳的情境,自然能夠心情愉快。如果,小家夥在肚子裏踢你,也可以輕輕地給他(她)反應。
  嬰兒一出生,應該就可以從聽覺、嗅覺、視覺開始有計劃地給寶寶有益身心的啟發。譬如寶寶的小耳朵是常常開著的,如果我們以柔和的音樂代替街上的噪聲;寶寶醒來時,母親能夠溫柔地抱抱他,和他說說話;也能在搖籃正前方的天花板上,懸掛適當形狀的彩色吊具(需要時常更替不同的形狀與顏色),讓孩子看到明顯的顏色和各種形狀的物體,床邊放些時常更換的香料,豈不是開始了各項感官和語言的刺嗎?能夠從小訓練他們的感官敏銳,他們的觀察就自然入微了。

  結語
  如果母親能夠用心地、耐心地依照前麵所說的原則和方法,對寶寶給予不斷地,由淺入深地訓練,孩子的官能自然日漸精敏。了解環境內各種事務的層麵跟著會廣泛,學習力也就會自然而然地提高;學習力一高,相對地害怕挫折的情緒也會減少,自然養成“熱愛學習”的個性,於是智力也就能大大地提升了!
  所以我們可以說:感官訓練是提升智力最有效的訓練,也是最早就“該”開始的訓練。
  結論──對世界的貢獻
  (1)她對智障兒童教育有貢獻, 但卻是提升正常兒童教育的科學家和教育家對智能不足兒童的教育方法,雖隻下了四年功夫研討,但有著前所未有,迄今有效的發現。所以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因她這項成就,誤以為她隻是白癡兒的教育家;其實,她更是研究和倡用科學的方法來提升正常兒童智力最有成效的科學家和教育家(她碑上所銘刻的)。
  (2)推翻了智力不可改變的舊觀念
  蒙特梭利由感官教育開始,使孩子“耳聰目明”,能更為“精確敏銳”地認識事物,證明了後開環境對智力影響約占54%的這部分伸縮彈性很大,使各國教育家都在大力研究,為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其國民品質而埋首努力了!
  至於遺傳所占的那部分,究竟可否改變?目前教育家們還無定論,介遺傳學者對“改變”它的努力,已經頗見曙光了。
  (3)發現了生長法則
  發現了人類成長及生存的重要法則和規律,讓幼教教師和母親們能免解孩子是怎樣成長的,以及該如何幫助孩子發展智能和發掘潛力。這項成就不但解放了兒童,也是造福了人類。
  (4)智力要自出生就設法培養才有提升的效果
  她發現兒童的潛力無限深厚,必須在幼兒的這個時期(她說三歲已定型,兩歲前更重要),就要把握孩子各項成長的敏感期,用合理有效的辦法提升孩子各感官的吸收力,和認知辨異等動腦的思維力,同時培養他們愛學習、能獨立、肯研究、愛世界的德性,準備讓他上了小學之後,自己去吸收知識和創新世界。
  (5)將孩子從大人的桎梏下解放出來
  要大人既不勉強他們學“什麽”,也不勉強他們一定跟著“自己的老腳印”去落伍;而讓孩子依自己的喜好,從環境中選擇所需要的活動(工作),才會“是”他們那“階段”所真正需要的;才會使他們產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意願,也才會讓他們發揮頭腦的和體能的潛力。這是大人們要想孩子在未來世紀去求生,必須要了解遵守的,才不會和我們一樣隻有“舊腦筋”!
  (6)對後世的恒久啟示
  由於她的智和遠見曾諄諄地叮嚀後學,要繼續不斷地對兒童去研究,去“發現”,才能幫助兒童,教育兒童,引發了後世的教育家對認知理論、知力結構和創造力訓練的“再發現”;她的實證性與前衛性的幼兒教育觀點,更推動了後世的醫學家、生物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在胎教、幼兒教育學的理論和方法上,有更為精進的研究和發現。
  (7)科學的幼兒教育的真正創始人
  倡導科學的幼兒新教育法,糾正以往有害兒童身心發展的填鴨子教育。因為一般的常情下,孩子要到六歲的前後,才有較可靠的“記憶力”和相當程度的“理解力”,那時候老師的“說教”才能被理解,才易被接受。這也是蒙特梭利主張對幼兒階段的孩子,不可采取“說教”方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他科學家,如杜威博士等,強調“在工作中學習”(Learning by doing)也是基於這個道理。另外她主張父母教師要在孩子的智力和性格未定型之前,及早幫孩子先奠定他吸收知識的根基。蒙特鬆利曾簡單地說明這奠基的工作:與其強迫塞給孩子許多魚(知識),不如給孩子一根釣魚杆,讓孩子能“釣”住很多的魚(知識)。
  (8)幼兒數學教育的科學方法的發現蒙氏本人有很高的數學天份,也很喜歡數學,所以她用她的學習經驗和她的 智,發明了很多讓孩子喜歡摸、玩的教具,且在“玩”的無形中讓孩子從數學上對“量”的感覺的不同,逐漸和數的“名”發生關係,由淺入深地讓孩子了解大小、多少,以及加、減、乘、除等的關係。
  (9)認為兒童是人類和平的導源者兒童對未來世界的進步、和平有極重要性的影響,因為未來的世界是他們創造和生活的天下,所以她一再提示世人:要重視兒童,研究兒童,並且應該向兒童學習。蒙特梭利以全生命致力兒童的生命成長和人類走向和平,她埋首學習、研究人類生命如何完美發展,發現了科學的方法和有效的教具,完整地提出了科學的幼兒智能提升的“成套的”想法和作法,嘉惠人類,使得後來很多的男男女女,由於敬佩而景從,展開了解放兒童的合理教育,所以她真可以稱得上是科學的教育法和幼兒教育上最偉大的導師呀!親愛的媽媽們,從今天起,為了您自己的寶寶,也為了這個世界,請別再隻是口頭上愛孩子,或者隻從心底疼孩子,請站起來帶領他真正地往美好的路上走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