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你沒商量◆

The Only Way To Catch A Miracle Is To Believe In It
個人資料
正文

ZT:如何教寶寶學閱讀

(2008-06-11 12:47:22) 下一個

第一章
  略

  
第二章 小寶寶想要閱讀
  
  從來沒有一位成年的科學家,像一歲半到四歲的孩子那麽好奇。然而,大人卻把這種旺盛的好奇心,誤解為注意力無法集中。
  我們都非常關心自己的孩子,卻不一定真正了解他們。許多人把學習與接受教育,這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情混為一談。因此,兒童到了六歲才開始正規的學校教育,我們也以為六歲以後才開始一生的學習過程。事實上,從出生之後,學習就不曾間斷;在六歲的學齡以前,孩子已經吸收了大量、甚至此往後的一生中更多的訊息。
  六歲以前的幼兒,對於自己和家庭已經有基本的了解;他認識鄰居,也知道彼此的關係。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學會兩種以上的語言。(六歲以後,想要真正學好一種語言都非常困難)。這些都在他走進學校教室以前就發生了。幾年之間,學習的過程快速地進行著,隻要適當地鼓勵,就能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成果。相反地,如果我們刻意阻止,則會徹底破壞孩子的求知欲;最簡單的方法是,阻隔孩子接觸資訊的管道。
  我們曾經聽說過這樣的故事:
  有一個白癡一直被關在閣樓裏,用線條鎖在床邊,到了十三歲才被人發現。或許他天生就是一個白癡,但也有另外一種可能,因為他被鎖住,沒有任何學習的機會,所以才會變成白癡。
  限製孩子的學習,會降低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成就,這種情形舉目皆是。我們應該盡量給孩子各種吸收知識的機會,激發他的學習能力,同時不斷地給予鼓勵。
  有許多例子告訴我們,父母有計劃地給孩子學習的機會,例如提早教他們閱讀,或是學習才藝,大多有很好的成果。這些孩子不但自信、快樂、身心健全,智商也高於一般的孩子。
  他們並非天資優異,也並末接受特殊的教育,而是父母讓他們從幼年開始,不斷地接觸大量的訊息。
  從古至今,偉大的教育家一再強調,必須激發孩子對於學習的熱衷。古希伯來人把餅乾作成希伯來文的字母,孩子必須認得那些字母,才能吃到餅乾;他們也用蜂蜜把字母寫在石板上,孩子先念出字母,再把蜂蜜舔乾淨。
  “這些字母就會甜在他的心裏”。
  我們可以仔細觀察一歲半的孩子,看看他整天都在做些什麽。沒有人受得了他,因為他太好奇了,什麽都想嚐試。他打碎電燈、倒掉咖啡、把手指頭伸進插頭裏、還撕爛報紙。這是他非常自然的學習方式,用眼睛看、耳朵聽、聞聞氣味、嚐一嚐味道,所有的感官都派上用場。屋子裏所有的東西都不能幸免,接著他會想到外麵去,探索更豐富的世界。他一直努力在學習,我們則努力地阻止他學習,因為代價太昂貴了。
  於是父母想出幾種方法,應付小孩子驚人的好奇心。第一種方法是,給孩子摔不壞的安全玩具,顏色鮮豔,還會發出聲音。孩子一拿到玩具,立刻會好奇地看一看、摸一摸、咬一咬(顏料是無毒的)、大概用了九十秒的時間,他對這個玩具已經很了解了,就會丟在一旁,繼續看裝玩具的盒子。盒子和玩具一樣有趣,甚至此玩具更有趣,因為他可以隨意弄壞盒子。
  孩子的注意力非常短暫,他們的本性是好動的,於是第二種方法是,把孩子關在嬰兒車內。我們應該承認,嬰兒車其實是為大人買的。有一則漫畫是,媽媽坐在嬰兒車裏看書,一群孩子在嬰兒車外麵玩,不會吵到她。除了博君一笑之外,作者還有另外一層寓意:讓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可以學得更多。
  使用嬰兒車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卻很少有父母警覺到這一點。嬰兒車剝奪孩子探索世界的能力,限製肢體的活動,使他無法爬行(正常發育的重要過程),間接阻礙了視覺的發育與手、眼協調的功能。
  父母理直氣壯地認為嬰兒車可以保護孩子,不讓他們咬壞電線,或是從樓梯上摔下來。其實是讓父母偷懶,不必時時注意孩子是否安全。
  嬰兒車阻礙孩子的學習,比安全玩具更甚。媽媽丟進去給他的玩具,每一項都隻有九十秒鍾的興趣,然後他就會把東西丟出來。
  限製孩子的活動,不讓他破壞東西(其實是孩子的一種學習的方式),使孩子在肢體、情緒及教育等各方麵的學習都處於真空。
  這樣總比讓孩子打破電燈好,是嗎?正好相反。那隻表示我們毫不尊重孩子的求知欲,他多麽想學會所有的東西,愈快愈好。
  兩個讀幼稚園的五歲小男孩,有一天在校園裏,看到飛機從頭頂掠過。其中一個說,飛機是超音速。另外一個說,不對,翅膀拍得太慢了。這時集合的鈴聲響了,打斷他們的談話。
  第一個孩子說:
  “不要再說了,我們趕快去穿那些無聊的珠子吧!”
  故事雖然誇張,但寓意卻很深遠。
  三歲的孩子整天都有問題。 “爸爸,太陽為什麽會發熱?”
  “人是怎麽跑到電視裏麵去的?”
  “媽媽,花為什麽會開?”
  當孩子表現出對於電子、天文學及生物學的好奇心時,我們通常叫他們不要羅嗉,乖乖到旁邊玩自己的玩具;同時也認為他們太小,講了也聽不懂。
  大腦的特性在於,你放進愈多東西,它可以儲存愈多。九個月到四歲之間,吸收資訊的能力最強。這一段學習的黃金時光一去不返,我們卻讓孩子整天乾乾淨淨、安全無虞,學習則一片空白。
  諷刺的是,等到孩子年齡漸長,對天文學、物理、生物都沒有興趣時,父母才不斷地強調學習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並且指責孩子不求上進。
  我們都忽略了學習是生活中最有趣的遊戲。大多數的孩子都不喜歡上學,但是我們不能把上學和學習混為一談。上學的孩子不一定都在學習,學習不一定都在學校裏。
  小學一年級對我而言,好像過了幾個世紀了。
  老師在上課時,都會要我們坐好、安靜、看著老師、注意聽講。她說,這樣才能學到東西。一直到高中畢業,我都覺得度日如年。
  其實,快樂應該是學習的最高準則,因為學習是一生中最好玩的遊戲。你經常可以聽到人們說,“真好,我又學了好多新的東西。”甚至說,“今天真倒楣,算是學到一點教訓。”
  孩子的玩和學習很難分辨。
  一個腦部受損的三歲男孩在工作人員的建議之後,開始學習閱讀,這對他的複健有很大的幫助。壓抑大腦的某種機能,對於其它的機能都會有某種程度的影響;相對地,教幼兒閱讀,對他的語言及各項功能都會有幫助。
  兩個月之後,男孩的父親高興地告訴我們以下的故事:
  他接受我們的建議,卻不相信真的會有用,隻是姑且一試。他想,既然要教小兒子認字,就要讓他“像在教室裏上課一樣”。
  於是,他在地下室裏布置了一間教室,黑板、課桌椅一應俱全。七歲的女兒一看到教室就高興地大叫,她覺得擁有自己私人的學校,真是太有趣了。
  女兒請了五個年齡為三到五歲的鄰居小朋友,到他們的“遊戲學校”;可以像哥哥姐姐一樣地上學,大家都很高興。整個暑假,他們在這裏一星期上五天的課,由七歲的大女兒充當老師,教小朋友們讀書。每個孩子都是自願來上課,一直到九月份女兒的學校開學為止。
  結果,這五個鄰居小朋友,都學會認字和讀書。值得一提的是,三歲的男孩學會認字之後,可以專心地看完一本書,而且懂事多了,不再扯壞電燈。然而,他隻有三歲,對於一般的玩具仍然隻有九十秒的興趣。


  第三章 小寶寶可以學會看書

  幼兒學習認字、讀句子、看書,使用的方法和他們學說話完全一樣。道理很簡單。我們已經說過,大腦透過眼睛的觀察和耳朵聽到聲音,學習新的事物。
  耳朵聽到的聲音,例如一句話,轉變成一連串的脈衝(神精突觸的傳達訊號),傳達到大腦,再由大腦重新組合,並且理解這句話想要傳達的意義。
  眼睛看到一個字或影像時也是如此。訊息轉變成一連串的脈衝,傳達到大腦,由大腦重組及解讀。大腦的作用非常神奇。眼睛看到的影像及耳朵聽到的聲音,都必須經由大腦詮釋。
  許多動物的視力或聽覺都比人類更敏銳,但它們的大腦無法了解人類的語言或文字。大腦自受孕的那一刻就開始有作用了,而且以驚人的速度不斷地成長,整個發育的過程到八歲時已完成。受精卵必須用顯徽鏡才看得清楚,新生兒的體重大約為六到七磅,是受精卵的幾百萬倍。因此,若人類持續以這種速度成長,幾個月之後就會大得難以想像。
  新生兒的大腦占體重的 11%,成人的大腦隻占體重的 2.5%,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大腦的成長速度,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遞減。
  五歲時大腦的發育已經完成約 80%,到了八歲幾乎已達全部完成。七到八歲僅僅一年之間(速度已經最慢),大腦的發育就比八歲以後到八十歲,漫長的一生中還要多。
  對於大腦的發育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後,還要知道大腦有哪些重要的功能。
  大腦有六種獨特的功能,使人類成為萬物之靈。
  1、隻有人類能夠直立行走。
  2、隻有人類能夠以抽象的語言互相溝通。
  3、隻有人類能夠把說的語言寫成文字。
  以上三種是傳達(表達)的功能,另外三種為感覺(接受)的功能。
  4、隻有人類能夠了解所聽到的抽象語言。
  5、隻有人類能夠單憑觸摸辨認物體。
  6、隻有人類能夠閱讀寫成文字的抽象語言。
  八歲的孩子已經具備以上這些能力,他會走路、說話、寫字、讀書、會用手觸摸辨認物體。人類的一生當中,必須依賴這六種能力而生存。往後的學習,隻是這六種能力的交互運用,已經不再增加新的能力。

  ▲出生到周歲
  這一段時期攸關孩子的一生。
  讓孩子吃得飽、穿得暖,乾淨漂亮並沒有錯,但是不能限製他的成長。在這段期間內,
  應該讓嬰兒完全自由地活動,探索周遭的世界,並提供他豐富的各項感覺素材與環境,從經驗中學習。錯過了這一段黃金時期,終生都無法彌補。
  ▲一到五歲
  許多人在這一段期間因為疼愛孩子,不讓他傷害自己,因此給他一大堆玩具,送他上托兒所、幼稚園,卻不知道自己正盡一切的努力阻止孩子學習。
  這一段時間的孩子應該學習閱讀,廣泛地接觸人類聽、說、讀、寫各種形式的語言。打開人類的智慧累積而成的知識寶庫,讓他流連忘返。
  同時,孩子的個性、喜惡也都會在這些年形成,影響他的一生。成長之後,可能會因為朋友、社會、文化或職業的影響,使他的潛力無法充分發揮。
  擔心滿足孩子無窮的好奇心,會寵壞孩子,這是很荒謬的想法。讓孩子和父母一起讀書,這樣的童年,比起被關在嬰兒車裏,四周堆滿了玩膩的玩具,大聲哭鬧要快樂多了。此外,在這段時期,學習是一種迫切的需要,是求生存必需的努力。小貓滾棉花球,是以棉花球代替老鼠,練習獵捕的技巧;小狗和同伴打打鬧鬧,目的也是學習受到攻擊時如何求生。
  孩子的遊戲和貓咪的玩鬧一樣,除了娛樂,更有學習的作用。而人類的生存取決於溝通能力的優劣,語言則是最重要的溝通工具。
  學習各種形式的語言,是孩子遊戲時最重要的目的。孩子熱愛學習,這是大自然巧妙的安排。誤解兒童的天性,阻撓學習是違反自然的。
  在這一段期間,他可以學會一種以上的外語;若是等到高中或大學才學,就會非常吃力。
  讓孩子的大腦像一扇洞開的門,接收所有的訊息;給他這種機會,他可以毫不費力地學會閱讀。
  ▲五到八歲
  這一段時期是孩子可塑時期的尾聲,並且開始就學。許多人最初的記憶都是從幼稚園開始,通常並不是愉快的經驗。在孩子求知欲最強的時期,為什麽會有這種情形?是孩子拒絕學習,或是教育的方式錯了?
  把幾乎很少離家的孩子,放在完全陌生的環境裏,離開熟悉的母親和溫暖的家,同時還要求他遵守團體的紀律,讀一些他不感興趣的瑣碎知識,這就是所謂的啟蒙教育。
  孩子雖然有很好的學習能力,卻缺乏判斷力,很容易把上學和離開媽媽的不愉快聯想在一起;許多孩子甚至裝病(通常不會成功)逃避上學。這種情形也造成老師教學上的困擾。
  如果讓孩子在幼年時,先培養閱讀與學習的興趣,上學之後離開媽媽,所受到的心理衝擊將可以減至最低。
  怕用腦過多會損耗腦力,這也是愚昧的錯誤。大腦裝滿有用資訊的人,稱為天才;腦袋空空,一無所有的人則稱為白癡。讓孩子自由地吸收知識,每個人都可以變成天才。
  新生兒就像一部新的電腦,能夠接受與儲存大量的訊息。電腦不會管你輸入的訊息是否正確,一律照單全收,孩子也是如此。如果電腦輸入的資料錯誤,可以全數刪除,再重新輸入,孩子卻無法重來。
  八歲以前進入大腦的訊息:永遠難以抹除。兒時習慣某種口音或腔調,一輩子都難以更改,就是很明顯的例子。因此我們應該盡量放入有用且正確的訊息。
  有一位富商娶了美麗但是沒有讀過多少書的女孩。他努力調教新婚的妻子,使她成為氣質高貴的淑女。幾年之後有一天,這位淑女優雅地走下馬車時,昂貴的珍珠項鏈勾到車門,鏈子斷了,圓潤的珍珠散落滿地。 “媽的!”,仆人都聽到她氣得大叫:“我的珠子!”
  幼兒的記憶力很強,即使完全不懂的東西也記得住。有一個八歲的孩子在廚房裏讀書,一隻狗在旁邊叫個不停;收音機開著,家人也不斷地高談闊論。孩子背了一首長詩,第二天在學校裏流利地背了出來。
  如果換成大人,一定背不出來。即使勉強背出來,六個月之後要他再背一次,一定做不到了。但是大人卻可能記得小時候背過的詩。
  在這段重要的期間,孩子能夠吸收並且記住所有接觸到的事物。
  我們已經說過,孩子學習的速率逐漸遞減,但是判斷的能力卻與日俱增。
  在兩者形成交集之前,會有一段時期,孩子的能力勝過大人,尤其是學習語言。
  法國的每一個孩子,不到六歲就學會說法語。我曾經在十幾歲時學過法語,至今依然一竅不通。想到此難免令人懊惱。
  有人會說,法國的孩子,成天聽到的都是法語,我當然無法和他們相提並論。但差別不在於此,而在於成人學習語言的能力有限,孩子則是無限的。
  派駐外地的美軍都會努力學習當地的語言,梅傑·史密斯就是其中之一。他已經三十歲,是優秀的物理檢驗員,大學畢業,智商比一般人高出五十分以上。他被派駐德國,在一所語言學校學習德語;軍方為他們聘請最好的老師,一個星期上三天課。
  梅傑·史密斯非常用功,因為學好德語,對他的工作非常重要。一年以後,他和五歲的兒子一起上街,幾乎都是兒子在說話,因為兒子的德語十分流利,而梅傑·史密斯卻開不了口。
  怎麽會這樣?
  父親跟著最好的老師學德語,還是學不會;五歲的兒子沒有人教他,竟然會說德語。原來他整天和德籍女傭待在家裏,耳濡目染,自然就會了。但是史密斯太太也一樣留在家裏,每天和女傭相處,她的德語卻比梅傑好不了多少,至少比她的兒子差多了。
  如果梅傑同時帶了幾個孩子到德國,適應德語的能力應該會和孩子的年齡成反比。
  三歲的孩子德語學得最好,五歲的孩子差一點,十歲的孩子再差一點;十五歲的孩子隻能學會一些,但是很快就會忘記。可憐的史密斯夫婦,幾乎學不會。這樣的例子非常普遍。
  政府每年花費大量的金錢,用來教已經失去學習語言能力的高中和大學生學習外語。
  請讀者自己想想看,自己是否在高中或大學以後,還學得會任何一種外語。在大學修了四年法語,到了法國,想要請餐廳的女侍倒一杯冰開水,可能都還開不了口。但是對每一個幼兒,四年的時間都太夠了。
  正常的孩子,可以在一到五歲學會一種完整的語言,口音和他的家人完全一樣,琅琅上口,毫不費力。長大之後就很難做得到了。
  在雙語家庭長大的孩子,六歲以前可以學會兩種語言。有一個在美國長大的孩子,父母都是義大利人,在家裏都說義大利話。長大之後,他遇到一個從義大利來的人,對方誤認為他是米蘭人,“我聽你的口音就知道了。米蘭是他父母的故鄉,但是那個孩子從來沒有離開過美國。
  家裏說三種語言的孩子,六歲以前一樣學得會三種語言。依此類推。我曾經在巴西看到一個九歲的男孩,智力中等,但能相當流利地聽、讀和寫九種語言。艾偉·羅山納在開羅出生(法語、阿拉伯語和英語),接著他的祖父(土耳其人)搬去和他們同住。四歲時搬到以色列和他的祖母(西班牙人)同住,在那裏他又學會三種語言(希伯來文、德語和意第緒語),六歲時再搬到巴西(葡萄牙語)。
  在這一段期間,他的父母刻意使用各種語言交談,讓他有機會說每一種語言。他們在小時候也同樣各學會五種語言,但是成年之後才學的英語和葡萄牙語,比起艾偉就差多了。
  小溫妮佛的母親溫妮佛·塞克菲爾·史脫勒非常注重孩子幼年的教育,她寫了一本關於溫妮佛的書,名為“自 然的教育”,於一九一四年出版。
  史脫勒太太說:“溫泥佛會說英語之後,我開始和她說西班牙語。我選擇西班語作為她的第二母語,因為那是歐洲係語言當中最簡單的。五歲的小溫妮佛已經會使用八種語言,如果我繼續用同樣的方法教她,她會的外語可以加倍。但此時我認為學會太多外語,對我的女兒並沒有幫助。”
  史脫勒太太又說:“學校裏先教文法及翻譯的方式,已經證實是錯誤的:應該讓孩子利用語言作為思考的工具。”
  我們要證實孩子也有閱讀的能力。在進行研究之前,先要做一些準備的工作。
  第一,這項觀念必須在生活中印證,看看實際的效果如何。
  其次,在某個地方,某個人可能提出同樣的想法,並且作過研究,盡可能找出有關的研究結果和報告。以嚴謹的態度進行研究,這是一種責任。
  從一九五九到一九六二年間,我們的研究小組發現,在美國各地及美國以外的地區,都有人研究過如何教兒童閱讀。我們驚訝地發現了四項事實。
  1、教導幼兒閱讀的觀念,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
  2、不同時代的人們,同樣致力於教孩子閱讀的工作。
  3、教幼兒閱讀的技巧雖然不同,理論卻有許多相通之處。
  4、不論采用何種方法,都可以致會孩子閱讀。
  其中有許多個案,都經過詳細的觀察和記錄。
  半個世紀以前,史脫勒太太寫道:“寶寶六個月大時,我在嬰兒室四周的牆上,掛滿了高度四尺的板子,貼上卡紙。牆的一邊貼上字母,用紅色的色紙剪成;另外一麵牆則用紅色的字母寫上簡單的名詞。
  溫妮佛學會所有的字母之後,我開始教她牆上的字,有節奏地拚成字母。這些遊戲為小溫妮佛建立閱讀的觀念,才十六個月大她就已經會看書,完全不需要所謂的閱讀課程。她的朋友采用同樣的方法,也都能在三歲以前,閱讀簡單的英文短文。”
  無獨有偶,一九一八年,另外一個例子同樣令人感到訝異。那個孩子叫瑪莎,父親是一名律師,在她十九個月時開始教她讀書。著名的教育家路易斯·托曼就住在瑪莎的家附近。
  瑪莎的父親成功地教她讀書認字,使托曼嘖嘖稱奇,催促他把詳細的教法和經驗寫出來,在應用心理學月刊上發表,由托曼作序。
  瑪莎的父親、溫妮佛的母親都和我們一樣,使用大的紅色字母。一九二五年,托曼在“一千名資優兒童遺傳特質研究”一文中寫道:
  “這個女孩兒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會讀書的女孩。兩歲兩個半月時,她的字匯已經超出七百個。還不到兩歲,她就已經會讀簡單的短文,而且會分辨所有顏色的名稱;她開始喜歡閱讀,兩歲時她有一本兩百個字匯的閱讀練習本,兩個半月之後,增加到七百個字。這時候她的閱讀已經很流暢,新買的初級讀本也一樣看得津津有味;她的閱讀能力至少等於七歲讀了一年小學的孩子。”
  費城的人類潛能發展中心發現,腦部受損的孩子也可以學會讀書,成效很好。這並不表示他們的閱讀能力優於正常的兒童,隻表示非常幼小的孩子也可以學會閱讀。
  隻要大人給他們機會,他們就會樂此不疲。


  第四章 小寶寶在不斷的學習閱讀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一群教育專家及關心孩子的人們共同開會時,其中一名督學說了以下的故事。
  他從事教育工作已經有三十五年,兩個禮拜以前,聽到一位幼稚園老師說,她在上課時,一位五歲的小朋友自告奮勇要幫老師念書,那本書是新的,他們沒有讀過;他非常堅持,於是老師選了最簡單的一篇,讓那個孩子試試看,結果他把整本書都念完了。
  那位督學說,從事教育工作的前三十二年,從來沒有聽過五歲的孩子會讀書;其後三年,幾乎每一所幼稚園,都有這樣的孩子。他非常好奇,於是逐一查訪這些孩子是如何調教出來。
  答案是沒有人教他們,這些孩子自己學會認字。原來他們是由電視上學會的。電視廣告上鬥大的字體,加上清楚的旁白,使兒童在無意中學會閱讀;父母也經常念故事書給他們聽,使他們的字匯增加驚人,在學齡前就具有閱讀的能力。
  我們一直等到一九六三年才公開發表研究的結果,先前已經許多人參觀人類潛能發展中心,對我們教導幼兒閱讀的工作都深感興趣;此外還有四百名以上腦部受損兒童的父母,在我們的指導下教這些孩子閱讀。其中年齡為一到五歲,及六歲以上的各有一百名。
  我們陸續收到數千封的來信,一九六三年作者在一份全國性的雜誌上發表一篇文章之後,從全美各地,甚至遠從世界各國,又收到數千封來信。否定或批評的信件非常少,大多數是提出問題。我們很高興得知許多父母致力於教二到三歲的幼兒閱讀,有些是十五年前的事情,現在孩子已經上大學,甚至已經畢業。這些來信提供更多幼兒具備閱讀能力的例證。
  以下我們摘錄幾封信⋯⋯
  ⋯⋯十七年前我放孩子閱讀時,找不到方法可以參考。我自己喜歡看書,從小就常常念書給她聽。兩歲半時她病了幾個月,我必須找事情幫助她打發時間。
  我們把一些簡單的字寫在卡片上,每一個字母有兩、三寸大。她覺得很有趣,又白己找出書本來對照。結果,還沒有上幼稚園,她就會看報紙;看到火災的新聞,她會很害怕。簡單的故事書也都看得懂⋯⋯
  現在她是一所知名大學的高材生,人緣很好,運動也不錯。
  這是她在三歲就學會閱讀時,可以預見的成就⋯⋯我從白己的女兒身上得到印證。現在她十五歲⋯⋯念高二,每一科都是優等⋯⋯人緣很好,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她⋯⋯
  我的丈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受傷殘廢。我們都沒有讀什麽書,找不到好工作,由我挨家挨戶兜售小東西為生⋯⋯我們買了一部十八尺的卡車,住在車子裏到處流浪。她十個月大時我買了一本練習字母的書給她,不到六個月她全都學會了。兩歲時我又買了另外一本字母書(還有別的書)。
  我們在各處奔波的途中,是教她閱讀最好的時間。在每一個城鎮停留時,也要幫她找一點事情做。我做生意時,由我的丈夫照顧她,回答她的問題,教她每一個宇的拚法。我們從來不教她字母,等她六歲上小學時才學字母,一點問題都沒有。現在我們還是住在卡車裏,但從原來的十八尺增加到三十四尺,有一邊堆滿了她的書。她會到附近的市立圖書館找很多書來讀。
  我知道信寫得太長,但我們絕對沒有任何炫耀的意思。如果年輕的父母肯花時間,許多孩子都可以像我的女兒一樣。
  我們不能等到六歲才把孩子趕到學校裏,從小到大毫無基礎,卻要他們一下子就學會閱讀。
  如果你覺得這封信對年輕的父母有幫助,你可以刊出來,否則也無所謂。主要是想告訴你,真的可以教小寶寶閱讀!
  我的老大在一歲半時偶然地學會字母⋯⋯
  他三歲就看得懂招牌⋯⋯且幼稚園以前,他可以白己看書,偶而問一點問題。現在他上一年級,連二年級的課文都會了⋯⋯
  在班上名列前茅。不知道是因為我很小就教他讀書,才使他變聰明,或是因為他很聰明,所以很小就學會讀書?
  ⋯⋯我沒有那麽多時間教老二,結果他什麽也不會⋯⋯為此我感到十分肉疚,這項疏忽可能會影響他一輩子。
  ⋯⋯我認為,在孩子很小的時候,讓孩子“玩”,他會更熱愛舉習,學得更多。
  ⋯⋯我終於相信可以教會兩歲、三歲、及四歲的孩子閱讀,
  他們也很想學。我的女兒還不到兩歲,就學會所有的字母,也會念幾個簡單的宇;三歲生日過後不久,她突然頓悟到,幾個字合起來就是一個句子。徙那時開始,她閱讀的速度進步很快,現在她四歲半了,小學二年級程度讀的課外書她都看得懂,我用自己的方法,在兩個孩子分別是三歲和四歲時放他們看書。我覺得你的方法更好,明年我會用來教最小的孩子(現在才七個月大)。
  在本書出版之前,這些具有先見之明的父母,已經了解到學齡前的孩子也可以學習閱讀。
  根據耶魯大學的摩爾博士多年的研究結果,他發現年齡愈小,學習閱讀的效果愈好。
  一般人大多等到孩子六歲之後,才開始教他認字。
  八十年前,瑪莉亞·蒙特梭利是第一位自義大利醫學院畢業的女性,她以醫學的知識加上母性的慈愛,悉心調教一群所謂“遲鈍”的孩子,幫助他們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各項感官平衡發展,效果非常好,其中有一些孩子已經恢複正常。蒙特梭利博士的結論是,一般的孩子並沒有充分發揮潛能,應該讓他們有機會把潛能充分發揮出來。
  在歐洲各國都有蒙特梭利學校,包括智障的孩子及正常的孩子,致力於激發每一個孩子的潛能。學校為三歲的孩子安排各項課程,他們大多能在四歲時學會認字。
  美國最早的蒙特梭利學校,是位於格林威治的威特白學校。到該校參觀,可以看到一群活潑、快樂、健康的孩子,每個人都會讀書。這所學校一直被公認為學前教育的典範。
  人類潛能發展中心開始學前閱讀課程一年之後,有兩百三十一位腦部受損的孩子學會閱讀,其中有一百四十三名還不到六歲,其餘有些是六歲或是六歲以上,在接受閱讀課程之前,完全不識字。
  這些孩子除了語言障礙,肢體靈活度也有一些問題,每六十天必須回中心複診一次,觀察複健的情形(包括閱讀能力),再設計其後的療程及閱讀的進度。
  依照一般的課程進度,這些大腦受損的孩子,在第五次複診(十個月之後)時,都有一些閱讀的能力,從看得懂幾個字母到整本書;許多大腦受損的三歲兒童,可以看得懂完整的句字。
  我們並不是證明大腦受損的孩子,閱讀能力優於正常兒童,而是證明一般的兒童並未充分發揮潛能。
  耶魯大學的摩爾博士、蒙特梭利學校和我們一樣,都致力於教導幼兒閱讀。或許還有其它的團體,同樣有係統地培養幼兒閱讀的能力。我們寫本書的目的之一,也是要找出還有哪些團體,正在進行此項重要的工作。
  如果我們不想讓孩子太早學習閱讀,隻要:
  1、不讓孩子看電視,至少不讓他們看有字幕的電視。
  2、不要念報紙標題或產品名稱給孩子聽。
  相反地,如果我們想要事半功倍,就要盡早鼓勵孩子學習閱讀。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不要讓孩子依賴電視。在第七章我們將會告訴你該怎麽做。


  第五章 小寶寶應該學習閱讀

  史賓塞說,大腦和胃一樣,都無法忍受饑餓。
  當孩子還在搖籃裏時,教育就應該開始了,但必須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從托曼的報告中,看看瑪莎的學習成果。
  瑪莎十二歲八個月大時,跳級兩年,就讀九年級(國中三年級)。一九二七——二八年作追蹤調查時,訪問了瑪莎的老師,證實她的閱讀能力很強。瑪莎自己也說,如果不用上學,一天可以看完五本書。她的父親根據書中的內容提出問題,她的回答都能令他滿意。托曼的結論是,瑪莎自繈褓時期開始學習閱讀,並未造成任何負麵的傷害;相反地,她的智商高於 140、健康活潑,即使同學都大她兩、三歲,她也沒有任何社交上的困擾。這些
  都歸功於幼時的啟蒙。
  140 的智商算是天才。研究顯示,很多天才在幼年時就會讀書。人們會說,因為他們天資聰穎,所以很早就會認字。這種說法非常合理,我們可以接受。
  然而,有更多的例子顯示,小寶寶還測不出智商時,父母就開始教他認字讀書了。那麽,我們是不是可以說,這些孩子資質過人,是否因為在幼年時就學習閱讀?
  從遺傳學的觀點,我們不能否認每個人有與生俱來的差異,有些人確實是天賦異稟。但是後天的環境也非常重要。
  許多證據顯示,幼時的閱讀啟蒙,對孩子的一生有重要的影響。
  一、許多父母在孩子出生以前,就計劃要提早教他們閱讀,讓孩子高人一等。結果他們做到了。
  二、許多孩子在幼年開始學習閱讀,日後變得很優秀;而同一個家庭,同樣的父母,但在幼年沒有學習閱讀的兄弟姐妹,就沒有那麽聰明。受到父母特別用心教導的,不一定是第一個孩子。
  三、以湯米·朗斯基而言,根本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說湯米的天資聰穎。他的父母沒有讀高中,資質平庸,兄姐都是普通的孩子;除此之外,他的大腦嚴重受損,兩歲時醫生還建議把他送到療養院,因為他“無藥可救”。但是現在湯米非常聰明,閱讀能力至少相當於年齡大他兩倍的正常兒童。
  愛迪生說,天才是一分聰明加上九十九分努力。(有趣的是,愛迪生小的時候,也是被認為笨得無藥可救。)
  前麵提到過,人類特有的六種能力,其中三種用於接收,另外三種用於表達。透過視覺和聽覺、必要時利用觸覺所獲得的訊息,決定人類智慧的高低。破壞或限製這三種能力,將嚴重影響一個人的智力。
  假設人類突然喪失閱讀與聽、說語言的能力,就必須選擇以觸摸的方式溝通,就像既聾又啞,不會說話、閱讀或是寫字的海倫·凱勒。如果她無法透過觸覺學習,就隻能生活在動物的層次;如果她連觸覺也失去了,就隻剩下植物的層次了。
  相對地,提升這些能力,就能夠提升人類的智慧。因此,嚴重大腦受損的孩子,自幼年開始學習閱讀,能力會比同樣大腦受損,卻沒有機會學習的孩子好很多;提早學習閱讀的正
  常孩子,也會優於同齡的孩子。
  當然,智力的標準必須配合文化的背景。澳洲土著在紐約作一般美國人的智力測驗,結果一定是白癡。
  相反地,美國人到了澳洲土著的部落,必須依靠族人的協助,才可能生存;美國的“白癡”無法用回力鏢捕捉活的蜥蜴生吃,找不到水,而且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麽。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工具。人們利用語言思考和表達,如果現有的語言不夠用,就必須自己創造溝通新思想的詞匯。科學家創造無數的新字匯,用來描述新的科技和發明。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第五中隊訓練了大批的美國印地安人,負責無線電通訊連絡;因為日本人不懂印地安土話,可以節省大量解碼的時間。但事與願違。在印地安土話裏,找不到轟炸機、魚雷、航空母艦等各種最新科技戰爭名詞。
  世界各地還有許多沒有文字、或僅使用簡略符號的民族。這些民族沒有受過教育,智力及創造力都不高。愛斯基摩人的嬰兒由母親背著,沒有機會爬行,一直到三歲為止。他們沒有文字,所使用的語匯也非常簡單;三千年來,他們的文化和傳統都沒有太大的政變。
  我們不知道原始部落的土著,是因為智商太低,不懂得閱讀;還是因為不讀書,所以才不聰明?
  兩者都說得通。
  語言能力是一項重要的工具。兩歲以下的嬰幼兒,不會以語言表達,因此無法有效地測出智商。而口齒伶俐的孩子,通常也被認為此別的孩子聰明。
  湯米·朗斯基兩歲的時侯,被判定為無藥可救的白癡,主要是因為他不會說話(因而無從表現他的智慧);到了五歲變得很聰明,因為他的閱讀能力驚人。
  因此幼年時的閱讀能力,對於衡量智商有很重要的關係。愈早學習閱讀的孩子,學得愈好。
  兒童應該盡早學習閱讀的理由如下:
  一、兩、三歲的幼兒好動,是求知欲旺盛的結果。壓抑此種求知的欲望,隻要一段時間,就不會那麽好動,更容易保護他不受傷害,遠離對世界及自己的探索與學習。
  二、幼兒吸收資訊的驚人能力永遠不再。
  三、幼兒期學習閱讀最容易。
  四、讓幼兒學習閱讀,可以吸收更多的資訊。
  五、學習閱讀可以使幼兒的理解力更好。
  六、幼兒學習閱讀的效果最好,因為他們沒有恐懼感,也沒有得失心,可以從書中找到無窮的樂趣。
  七、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理由是,幼兒非常喜歡學習閱讀。


  第六章 學習閱讀有益無害

  本章的標題原來是想用“可怕的事情就要發生了”,探討父母對於孩子過早學習閱讀的憂慮。
  我們也想用“為什麽不聽媽媽們怎麽說”作為標題,因為太多人迷信專家的說法,不相信媽媽對孩子的了解和觀察。雖然有少數的母親吹噓自己的孩子,但是大多數的母親判斷都非常敏銳且確實。
  問題是很少人願意聽媽媽們怎麽說。
  我們每年在中心看到一千名以上大腦受損的孩子。生下大腦受損的孩子,是為人母親者最大的恐懼。如果她懷疑自己的孩子有問題,一定會盡快確定,並且及早尋求補救的方法。
  送到中心的一千名個案中,有九百個以上是由母親先警覺到孩子有問題。母親愈愛孩子,評估情況時愈超然,甚至比家庭醫生還要客觀。
  在中心裏我們學會聆聽媽媽的說法。
  對於專家提出的教育方法或術語,母親們雖然不知所雲,為了孩子好,隻好盲從。除此之外,還有更多以訛傳訛的說法,使母親們深感惶恐,不敢貿然給孩子學前教育。為了避免父母們繼續被誤導,我們要在此慎重澄清這些錯誤的說法和觀念。
  1、錯誤的觀念:太早教孩子閱讀,會造成將來學習的困擾。
  事實:根據我們的經驗,每一個在家裏學習閱讀的孩子,不但沒有這種問題,而且成效斐然。事實上,更多的例子顯示,沒有及早學習閱讀的孩子,才會有學習上的困擾。
  閱讀能力低落的學童占很大的比例,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他們都是在錯過學習能力最強的黃金時期之後,才開始學習閱讀。
  2、錯誤的觀念:太早學會閱讀的孩子,太機靈了難以管教。
  事實:我們看到很多孩子因為提早學習閱讀,變得健康活潑,更懂事、也更快樂。隻有適應不良、不快樂的孩子,才會變得頑劣而難以管教。
  3、錯誤的觀念:太早學習閱讀的孩子,在小學一年級會無所適從。  
  事實:這一點有幾分真實性,但並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老師的問題。稱職的老師會設法處理學生程度不一的情形。最簡單的方法是,老師在教不會認字的學生時,隻要讓已經學會認字的孩子自己看書就可以了。也有老師讓這些學生在全班同學的麵前念課文,他們都會樂於表現自己;其他的同學看到了,也會見賢思齊,不再排斥閱讀。
  如果整班一年級新生,都已經學會閱讀,就不會有任何問題了。不論哪一個年級,閱讀能力不好的孩子,才需要老師花更多時間調教。
  如果老師的想像力不夠,該怎麽辦呢?這是全班學生的問題,這種時候,學齡前就打好閱讀基礎的孩子更值得慶 幸,因為他並不需要一年級的啟蒙課程。諷刺的是,反對在學齡前學習閱讀的學校,對於這些基礎好的學生,課業上的優異表現卻引以為傲。
  總而言之,已經學會閱讀的一年級學生,老師教起來最輕鬆;什麽也不會的孩子,才是最麻煩的。
  4、錯誤的觀念:太早學習閱讀,對於一年級的課程會不耐煩。
  事實:這是父母最擔心,也是最值得注意的問題。沒錯,他可能會覺得不耐煩,幾乎每一個新生都會覺得不耐煩。哪一個人剛上小學時不是度日如年,到了假日又變得生龍活虎?
  原因是學校的課程太枯燥了。七歲的孩子讀到課本裏“我看到漂亮的紅色車子”時,不隻會想到漂亮的紅色車子,他還會告訴你廠稗、年份、型號,甚至還有馬力。
  如果說,懂得愈多的孩子,愈會感到不耐煩,等於說懂得愈少的孩子,學習的興趣愈高。
  乏善可陳的課程,會讓所有的學生都會覺得不耐煩;如果課程很精彩,就隻有聽不懂的孩子,才會覺得不耐煩。
  5、錯誤的觀念:太早學習閱讀,可能不會拚音。
  事實:摩爾博士教三歲的幼兒閱讀,並沒有教拚音。學習語言並不限定隻能使用耳朵。如果孩子聽和說的能力都不錯,你的方法應該是對的。
  6、錯誤的觀念:太早學習閱讀會揠苗助長:
  事實:提早學習閱讀,並不會有揠描助長的問題;年齡太大還不會認字,才是真正的問題。
  7、錯誤的觀念:讓幼兒學習閱讀,會剝奪他快樂的童年。
  事實:這是最沒有道理的說法。小寶寶最喜歡和自己的家人一起玩。而整理屋子、洗衣、作飯、洗碗盤、買東西,這些雜事占掉媽媽大部份的時間。聰明且有耐心的媽媽,會讓寶寶參與這些工作,一起分享完成工作的快樂。然而,大多數的媽媽無法全心照顧孩子,隻好把寶寶關在嬰兒床裏,玩著不感興趣的玩具,或是任他聲嘶力竭地叫鬧,至少這樣不會觸電、割傷、打破東西、或是掉到窗子外麵。這就是我們所謂寶貴的童年嗎?
  忙碌的母親,隻能撥出有限的時間陪孩子,那麽,如何讓親子共處的時間更充實、更快樂、更多采多姿;同時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更有創造力?
  從事幼教工作的人們都深信,父母陪小寶寶一起讀書,是效果最好,也最愉快的方式。
  教孩子從單字、短句開始,到學會讀完一整本書,這種快樂和滿足,才是孩子童年最寶貴的回憶。
  我們再以瑪莎的例子作為結論。她的父親說,“如果孩子沒有學習閱讀,她也會把時間用在比較不重要的事情。”
  8、錯誤的觀念:放幼兒閱讀,會給他太大的壓力。
  事實:教幼兒閱讀可能會造成壓力,沒錯,教任何東西都可能會造成壓力。
  我們一直提醒父母,無論如何都不要給孩子壓力。不要逼孩子,並且強調父母和孩子的情緒都要好,才讓孩子閱讀。依照本書的方法,絕對不會有任何壓力。
  以上這些似是而非的說法,都是因為不了解大腦的功能,因此產生誤解。簡單地說,閱讀不是為了應付學校的功課,而是大腦的一種功能。
  閱讀文字或聽、說語言都是大腦的功能。學校的功課表,排了地理、拚字、公民,沒有“聽”的課程。因為我們一天到晚都在聽,學校不必另外再教。
  閱讀也是如此。
  而拚字就是學校應該教的課程。
  閱讀能力很強的孩子,不一定擅長拚字。因為兩者是完全不同的課程。閱讀是大腦的功能,而拚字則是文字的細部結構。閱讀時不需要清楚文字的結構,大腦即可準確地詮釋作者所要傳達的思想。
  你可以問自己兩個問題:
  1、有沒有看得懂,卻不會拚的字?當然有,而且非常多。
  2、有沒有拚得出來,卻看不懂的字?一定沒有。
  很多字我們看得懂,但是拚不出來。學校裏教過的字匯讀法和拚法都非常有限,沒有教到的字匯,要靠自己多聽、多讀,查字典。
  將來人們或許會認為幼兒學習閱讀,就像學習聽、說一樣理所當然,而且絕對有益無害。
  在學校裏名列前茅的孩子,都很會讀書。閱讀能力差的孩子,才是教育最大的問題。


  第七章 如何教寶寶閱讀

  許多教育理論都堅持某些特定的方法,否則就沒有作用。教寶寶閱讀則沒有任何限製,隻要付出就會有收獲。每天花費的時間不會超過半個小時。當然,你愈用心,技巧愈純熟,寶寶學習的速度愈快,效果愈好。
  在探討如何教導孩子之前,應該先了解孩子:
  1、五歲以下的幼兒很容易吸收大量的資訊,年紀愈小效果愈好。
  2、五歲以下的幼兒接受資訊的速度驚人。
  3、孩子在五歲以前吸收愈多資訊,能夠記住愈多。
  4、五歲以下的幼兒精力過人。
  5、五歲以下的幼兒有旺盛的求知欲。
  6、五歲以下的幼兒有閱讀的能力和意願。
  7、五歲以下的幼兒接觸到任何語言,都能學得很完整。

  基本的技巧
  幾歲開始學習閱讀
  孩子何時才準備好,可以開始學習?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有一個媽媽問一位知名的兒童教育專家,幾歲可以開始教她的寶寶。
  專家問她:“你的孩子何時出生?”
  “他現在已經五歲了”。母親回答。
  “趕快回家吧!”專家說:“你已經浪費他五年的時間了。”
  寶寶周歲以前,是開始教他閱讀的理想時機,可以事半功倍;到了兩歲以後,學習的效果就會逐年遞減。
  從寶寶一出生,我們就開始和他說話,刺激他的聽覺;同樣地,我們也可以讓他透過眼睛接觸文字,刺激視覺。
  教導孩子時,必須注意兩個重點:
  1、父母的態度和方法。
  2、教材的大小和順序。
  父母的態度和方法
  學習是生命中最大的探險,是重要且無可避免的活動,也是最有趣及最刺激的遊戲,但絕對不是工作,不應該有絲毫的勉強。
  父母和孩子都應該以最愉快的態度學習閱讀,激發孩子學習的欲望和潛力。你必須銘記在心的安全守則是:如果你或孩子覺得不好玩,必須立刻停止。你的做法一定錯了。
  最佳的教導時機
  父母和孩子都必須要有愉快的心情。如果孩子感到煩燥、疲倦或饑餓時,應該先處理孩子的需要。如果父母的情緒不佳,必須先自我調適,才能愉快地教導寶寶,否則寧可整天都不讓孩子玩認字的遊戲。

  快樂地學基本的技巧
  幾歲開始學習閱讀
  孩子何時才準備好,可以開始學習?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有一個媽媽問一位知名的兒童教育專家,幾歲可以開始教她的寶寶。
  專家問她:“你的孩子何時出生?”
  “他現在已經五歲了”。母親回答。
  “趕快回家吧!”專家說:“你已經浪費他五年的時間了。”
  寶寶周歲以前,是開始教他閱讀的理想時機,可以事半功倍;到了兩歲以後,學習的效果就會逐年遞減。
  從寶寶一出生,我們就開始和他說話,刺激他的聽覺;同樣地,我們也可以讓他透過眼睛接觸文字,刺激視覺。
  教導孩子時,必須注意兩個重點:
  1、父母的態度和方法。
  2、教材的大小和順序。
  父母的態度和方法
  學習是生命中最大的探險,是重要且無可避免的活動,也是最有趣及最刺激的遊戲,但絕對不是工作,不應該有絲毫的勉強。
  父母和孩子都應該以最愉快的態度學習閱讀,激發孩子學習的欲望和潛力。你必須銘記在心的安全守則是:如果你或孩子覺得不好玩,必須立刻停止。你的做法一定錯了。
  最佳的教導時機
  父母和孩子都必須要有愉快的心情。如果孩子感到煩燥、疲倦或饑餓時,應該先處理孩子的需要。如果父母的情緒不佳,必須先自我調適,才能愉快地教導寶寶,否則寧可整天都不讓孩子玩認字的遊戲。快樂地學 3、父母愉快的態度。(一定要愉快、安祥且活潑多變化)
  練習時速度愈快、新教材愈多、心情愈愉快,效果愈好。
  速度本身就足以影響教學的成敗。不必要求孩子注意看,求知欲旺盛、聰明的孩子會像海綿一樣,在瞬間吸收新的知識;時間太長,反而使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

  持之以恒
  事先把卡片準備好。每天愉快且持續不斷的練習,勝過好高騖遠卻斷斷續續。但是在某
  些特殊的情況下,例如,新生的寶寶降臨、搬家、旅行、家人生病時,最好停止練習,直到
  恢複正常的生活規律之後再重新開始;在中斷的期間內,你可以念書給寶寶聽。千萬不要敷
  衍了事,否則將徒增你和孩子的挫折感。
  恢複練習時,必須從中斷的部份繼續銜接,不要完全從頭開始。
  每天持之以恒,孩子的快樂和自信將與日俱增。

  準備卡片 
  教寶寶閱讀所需的道具非常簡單。這是由許多兒童腦力發展專家,配合大腦的成長與功能設計而成,兼頭幼兒視覺和聽覺的發育,完全符合幼兒的需要。
  所有的卡片都以白色的硬卡紙製作,不怕磨損,可重覆使用。
  首先將白色的卡紙剪成 5 寸 X15 寸(約 13 公分 X38 公分)的長方形紙板。可以買裁好的現成卡片,節省時間。
  準備紅色的麥克筆,線條愈粗愈好。把要教的字寫在紙板上,每個字約 4 寸(約 10 公分)大,讓寶寶看得很清楚;字體要工整,旁邊至少要留二分之一寸(約 1.5 公分)的空白,方便用手拿住卡片。
  有些媽媽的卡片作得非常精致,甚至細心地描上花邊。但我們並不鼓勵這種作法,時間寶貴,應該作更妥善地運用。你需要大量的卡片,因此隻要清楚、工整即可。
  在卡片的背麵,用鉛筆寫上同樣的字,讓你知道自己拿的是哪一張卡片,才不會念錯;不必每次都把卡片轉過來看,造成千擾,減慢看卡片的速度。
  起初的字體要大,隨著孩子的年齡漸長,逐漸縮小到一般大小。紅色的字體對幼兒有較大的吸引力。
  開始教孩子閱讀時,你會發現孩子學會新卡片的速度非常快。不論我們如何強調,孩子學習的速度總會大出父母的意料之外。
  卡片一定要事先準備。在課程開始之前,至少要準備兩百張卡片,以便隨時運用,避免因為進度落後,一再重覆使用舊的卡片,使興趣索然,甚至會使課程不了了之。
  準備兩個月之後才用得到的卡片,你可以從容地思考;如果你匆忙趕製明天早上就要用到的卡片,手忙腳亂,就毫無樂趣可言了。
  如果你實在來不及準備新的卡片,寧可暫停,也不要一再重覆使用舊的卡片。
  教學準則
  1、盡早開始。
  2、尊重孩子。
  3、在你和寶寶都很愉快時才教。
  4、在孩子意猶未盡時停止。
  5、看卡片的速度要快。
  6、時常加入新的卡片。
  7、持之以恒。
  8、事先準備卡片。
  9、寶寶覺得不好玩立剔停止。
  學習閱讀的五個階段
  依照正確的進度,可以使孩子的學習輕鬆有趣,效果事半功倍。

  教孩子閱讀的步驟如下:
  第一階段 生字
  第二階段 片語
  第三階段 短句
  第四階段 句子
  第五階段 書
  第一階段——生字
  在第一個階段先讓寶寶學會十五個生字,之後再逐漸擴充字匯。
  在寶寶興致很好、情緒佳,感受性敏銳的時候,開始教他。選擇一個清靜的角落,盡量不要有幹擾,例如,不要開收音機,也不要有其它的噪音;不要放太多家俱、照片,或任何容易使寶寶分心的東西。
  開始玩遊戲了。拿起寫著“媽媽”的卡片,在寶寶拿不到的距離,清楚地對他說,“這是媽媽”。
  不必作任何說明。一點也不用麻煩。隻能讓他看一秒鍾。
  接著,拿出“爸爸”的卡片,愉快地說,“這是爸爸”。
  以同樣的方式,讓寶寶再看三個字。注視寶寶的瞼,讓他感受到你的專注。不可以要求他跟著你念一逼。
  五個字都看完之後,以最誇大的方式表達你的欣慰與讚許。
  在第一天當中,以上述同樣的步驟重覆三次。每次至少間隔半個小時。第一天結束,你已經踏出教導寶寶閱讀的第一步。(最多用掉鍾)。
  第二天,重覆三次基礎的課程,再加入第二組五個新的生字,同樣練習三次,總共作了六次練習。
  每次練習完畢時,都要稱讚寶寶好乖好聰明,你以他為傲。擁抱和親吻是最直接的表達。
  絕對不要用餅乾或糖果賄賂他。
  以他學習的速度之快,你根本來不及準備那麽多糖果,吃太多糖果也有害健康。此外,和你的愛與肯定比起來,糖果的獎勵實在太微不足道了。
  幾年以前,有一位兒童教育專家提出“看、聽、感覺”的教育方法,非常實用。例如,媽媽和寶寶一起玩時,分別揑住寶寶的五隻腳趾頭,說:
  “迄隻小豬去買菜、迄隻小豬在家裏”。
  和寶寶麵對麵,讓他看得到(看)、念兒歌讓他聽得到(聽)、揑揑腳趾頭,讓他感覺到。(感覺)
  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學習速度太快了,同一組卡片每天超過三次,就會使寶寶感到厭煩。
  如果看一張卡片的時間超過一秒鍾,他就不會有興趣了。
  第三天再加上第三組五個新的生字。
  現在你已經教了三組生字,每一組張卡片;每一天每一組看了三次,總共作了九次練習,隻用掉幾分鍾的時間。
  絕對不能讓孩子感到厭煩,速度寧可太快,也不能太慢。
  在你的協助下,他已經做到兩件非比尋常的事情:
  1、視覺的發展,大腦學會辨認不同的文字。
  2、克服了一生當中最抽象的問題;他學會認字了。
  在第個一階段,讓寶寶學會分辨不同的東西。
  教寶寶閱讀的前十五個字,應該選擇他最熟悉的事物。例如家人或親戚的名字、身體各部位的名稱、最喜歡的食物或玩具、寵物、或是最喜歡的活動。在這裏無法一一列舉出來,因為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
  從和“自己”有關的字開始教。(例):
  ●身體各部位
  手 腳 眼睛 鼻子
  嘴巴 耳朵 牙齒 頭發
  增加新的生字,淘汰舊的生字時,方法如下:舊的卡片看了五天之後,每一天每一組卡片淘汰一張,同時加入一個新字卡片。暫時被淘汰的生字,等我們進行到第二、三、四、五階段時,還會再用到。
  根據媽媽們的經驗,在卡片的背麵,寫上練習的日期,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哪些卡片已經使用過,應該淘汰了。
  
  簡單地說,每天教二十五個生字,分成五組,每組五個字。寶寶每天學到五個新字,每組各一個。每天淘汰五個舊的生字,同樣是每組各一個。如果寶寶學習的興致很高,每天可以增加到十個新的生字。
  記住不要讓孩子感到厭煩。如果孩子覺得厭煩,十之八九是你的動作太慢了。
  學完了有關“自己”的字匯之後,就可以進行下一個階段。並且加入寶寶周遭熟悉的事物名稱。
  ●身體部位名稱(紅色字):
  ●家庭中的字匯
  和“家庭”有關的字匯,包括在家中常見的物品、食物、動物,或是寶寶經常做的動作。
  此時寶寶已經學會二十五到三十個生字。不要再複習這些學過的字,否則他會覺得無趣;孩子喜歡學習新的事物,卻不喜歡一再重覆舊的東西。
  不要考試。考試造成父母的壓力,孩子一定會感覺到;於是就把緊張、不愉快和學習聯想在一起了。
  下一章我們會詳細說明讓孩子練習解答的方法。
  閱讀課程應該是充滿歡笑的時光。隨時讚美孩子,表達你對他的愛和肯定。
  ●家中的物品
  椅子 桌子 門
  窗戶 牆壁 床
  浴缸 瓦斯爐 電冰箱
  電視 沙發 馬桶
  依照家中實際的情況而定。
  ●家庭中物品(紅色宇)
  ●擁有物品(寶寶自己擁有的東西)
  公共汽車 毛毯 襪子
  茶杯 湯匙 睡衣
  鞋子 奶瓶 汽車
  牙刷 枕頭 球
  ●寶寶擁有的東西(紅色宇)
  ●食物
  果汁 牛奶 橘子
  麵包 蘋果 胡蘿卜
  奶油 雞蛋 水
  香蕉 草莓 馬鈴薯
  餅幹 糖果 冰滇淋
  ●食物
  ●動物
  ●動物
  大象 河馬 長頸鹿
  鯨魚 恐龍 大猩猩
  犀牛 蜘蛛 小狗
  老虎 狐狸 蛇
  選擇寶寶自己實際擁有的東西,及他最喜歡的動物。每一個孩子選擇的內容都不一樣。
  前麵學會的字(至今大約是五十個)全部都是名詞。接著要開始介紹各種動作。  
  ●動作
  吃飯 睡覺 喝茶
  看書 走路 跑步
  哭 笑 跳
  遊戲 爬 坐下
  在教新的生字之前,先示範動作,可以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例如,“跳”,“媽媽跳”。接著讓寶寶跳,說:“寶寶跳”。然後才讓寶寶看生字,“跳”。用這種方式教完所有的動作。寶寶特別喜歡這種互動的方式。
  學完了家中基本的生字,現在寶寶學會的生字或生詞已經超過五十個。再進到下一步之前,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父母教孩子閱讀,陪伴孩子學習和玩樂,是一種愉快的親子活動,而不是責任或義務。
  第二,小寶寶對文字非常好奇,孩子有興趣的字,要立即寫出來給他看,增加他的字匯。
  因此,如果孩子問:“媽螞,犀牛怎麽寫?”或是“顯徽鏡怎麽寫?”都要認真地回答他的問題,並且立即把那個字寫出來(寫給寶寶看而不教他書寫方法)。
  學習他自己想到的字,他會特別感到驕傲與快樂。
  ▲第二階段——片語:字匯的結合
  寶寶學會簡單的字匯之後,就要開始把這些字或詞結合起來,變成片語。這是生字與完整的句字之間,重要的連貫步驟。顏色是最容易應用的基本生字。
  ●顏色
  紅色 紫色 藍色
  橙色 黑色 粉紅色
  黃色 白色 灰色
  綠色 紫色
  在每一張卡片的背麵,畫上該種顏色的色塊。教完生字,再翻到背麵,讓寶寶認識顏色。
  基本的顏色教完之後,再教更複雜的深淺色調,例如靛、淡藍色、橄欖色、金色、銀色、古銅色等。
  學會簡單的顏色之後,可以開始教第一組片語。
  藍色的眼睛 紫色的葡萄
  紅色的卡車 棕色的頭發
  黃色的香蕉 綠色的蘋果
  黑色的鞋子 白色的冰箱
  每一組片語所使用的生字,都是寶寶已經學過的。片語包括兩個能滿足寶寶的要素。第一,他喜歡看到已經認識的生字。第二,兩個熟悉的生字,結合在一起而有了新的意義,使他非常開心。
  ●顏色(紅色字)
  ●片語(紅色字)
  把準備好的片語分成兩組,每組各五個。每一組每天看三次,連續五天(或更短)。五天之後,每一組淘汰一個片語,並分別加入一個新的片語。一個月之後,再作新的變化,加入相反詞。
  ●相反詞
  大——小 長——短
  胖——瘦 右——左
  乾淨——肮髒 快樂——傷心  
  光滑——粗糙 空的——滿的
  漂亮——醜陋 黑暗——光亮
  取材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及生活經驗而定。你可以在卡片的背麵附圖說明。這些觀念與每日的生活息息相關,對幼兒而言,“大”和“小”很容易明白。大人雖然覺得抽象,但隻要以合理且直接的方式教孩子,他們很快就懂了。
  ●我們可以教他
  空的杯子 滿的杯子
  大的椅子 小的椅子
  快樂的媽螞 傷心的媽媽
  長頭發 短頭發
  乾淨的襯衫 肮髒的襯衫
  左手 右手
  ●相反詞(紅色字)
  ▲第三階段——短句
  從片語進到短句,是輕而易學的。把前麵學過的動作和片語結合起來,就是非常基本的短句。
  媽媽在跳。
  哥哥在看書。
  爸爸在吃飯。
  即使隻有五十到七十五個基本字匯,變化也非常可觀。教簡單的短句時,可以靈活應用三種基本的方式 1、準備五個“在”、五個人名、五種動作的卡片,各抽出一張,就可以組成短句,念給寶寶聽。然後讓寶寶自己從每組卡片各抽出一張,組成短句,念給他聽。寶寶高興的時候隨時都可以玩。經常變換名字及動作,保持遊戲的新鮮感。(例如):媽媽在吃飯
  爸爸在睡覺
  妹妹在哭
  弟弟在跑步
  貓味在爬
  媽媽選了:貓味在爬
  寶寶選了:弟弟在跑步
  2、使用 5 寸 X15 寸的硬卡紙,每一張各寫上一個短句。字體必須縮小,才能寫得下整個句子。字與字之間要留適當的間隔,不能擠在一起。每天看五個短字,練習三次,持續五天。然後每天加進兩個新的短句,換掉兩個舊的短句。(例)大象在吃東西。
  3、準備 8 寸 X18 寸的卡片,用紅色的麥克筆,寫上簡單的短句,畫上簡單的插圖,記錄寶寶的生活點滴,作成一本書。另外一種建議是,用寶寶的照片作為插圖,既簡單又生動,每一個孩子都會非常喜歡。每一本書隻有十頁,每天念二到三次給寶寶聽,持續數天。再換另外一本。
  ▲第四階段——句子(字體顏色開始改用黑色)
  作完短句的練習,寶寶要開始學習利用完整的句子,表達更完整的意念。現在我們再加入形容詞及副詞,作更多的變化。例如:小明正在讀書。
  句子愈長,字體就愈小。但是每個字仍然要有適當的間隔;必要時,卡片可以裁得更長一點。
  經常和寶寶玩造句的遊戲,你會發現他非常喜歡造好笑且沒有道理的句子。  
  (例):
  大象吃肥皂。
  爸爸抱著草莓。
  比利坐著肚臍眼。
  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使用幽默的句子,可以提高學習的樂趣;學習時愈快樂,效果愈好。
  利用各種排列組合的方式,創造許多句子,加強寶寶用字的信心和能力。
  此時你仍然可以讓他練習看生字、句子或是自製書。你可以讓他大聲複誦或是念完整個句子,如果他不想念也無妨,但是你不可以要求他念。下一章我們再探討此點。
  句子愈來愈長,卡片或自製書的篇幅愈來愈不夠用,你應該采取三種變通的方式:
  1、縮小字體
  2、增加字數
  3、把紅色的字體改為黑色。
  起初字體縮小一些,約為 2 寸(約 5 公分)大小;不能太小,否則孩子會看不清楚。幾個星期之後,如果可以適應,再增加字數,持續一段時間。其後再縮小到 1.5 寸。此處重要的原則是,不要同時縮小字體,並且增加字數。首先把字體略為縮小,觀察一段時間,然後才增加字數。
  若字體突然縮得太小,或是字數增加太多,寶寶的注意力及興趣都會遽減。如果他茫然地盯著你看,一定是字太小看下懂,此時,應該立即恢複原來的字體大小及字數,適應較長的時間,讓他恢複原來的興趣。
  生字卡的字體大小及顏色都不需要改變。但自製書的字體,可以由原來的紅色改為黑色,因為字體較小時,黑底白字的對此更鮮明,看得比較清楚。
  完成生字、片語、短字、自製書之後,接著我們準備進入最後,也是最有趣的階段——書。
  ▲第五階段——書
  完成前麵的準備工作,寶寶已經具備基本的閱讀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已經逐漸適應書頁的字體更小、字數更多。
  三歲大的孩子,可以看清楚 l 寸的字體;太小的孩子還是要依賴自製的書。
  選擇適合的書非常重要,必須符合下列的條件。
  1、包括五十到一百個生字。
  2、每一頁不超過一個句子。
  3、字體不可小於 1 寸。
  3、文字配合圖解(但是文字不可與圖解連在一起,且要單頁獨空,以免寶寶看圖猜字)。
  如果在市麵上找不到合乎標準的兒童書,最簡單的作法是,把這些書頁放大,再剪貼適當的插圖重新組合。
  書的內容很重要。寶寶喜歡讀的書,和大人完全一樣,必須兼顧娛樂與吸收新知。重話故事、動物、自然科學,都非常受歡迎。
  最簡單的判斷原則是,你自己覺得這本書好看嗎?若否,三歲大的寶寶也不會喜歡。
  給寶寶精神食糧時,寧可對他的期望略高,也不可低估他的能力,才不會使他感到厭煩。
  記住下列的原則:
  1、選擇或製作寶寶有興趣的書。
  2、開始讀書之前,先教寶寶學會書中的生字。
  3、文字要大且清楚。
  4、文字與插圖不要放在同一頁。
  完成上述的步驟之後,就可以開始和寶寶一起讀書。  
  陪著他坐下來,念書給他聽;也可以讓他自己念,或是和你一起念,但不能勉強。用正常的說話速度,聲音要富於變化。不必逐字指著你所念的字,如果寶寶逐字指著也沒有關係,但是你的速度不要慢下來。
  每天念二到三次,持續幾天。每一本書都有不同的壽命,有些書隻看幾天,有些書卻連續看好幾個星期。
  讓孩子擁有自己的圖書館。看過的書就放在他自己的書架上,他可以隨興自己找來看,每天要讀幾次都可以。
  等到小小圖書館的藏書逐漸增多之後,就可以和同伴分享。此時他不論走到哪裏,可能都會帶著一本書。
  當別的孩子玩膩了遙控汽車、排隊等待結帳時,你家裏的小家夥擁有自己的書,寶貝的舊書,他會一讀再讀,愛不釋手。並且期待每個星期的新書。擁有愈多的書,他就想要更多。

  ▲摘要
  在學習閱讀的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給孩子新的快樂與興奮。
  當他第一次發現文字是有意義的,對孩子而言,就像解開了大人的秘碼。你可以想像他的興奮與得意。
  其次他注意到讀過的字可以組合在一起,代表更完整的意念,這也是一種奇妙的新發現。
  最後,他會讀書了,突然之間孩子發現了大秘密——書真的會和他說話,而且隻和他一個人說話。讀了幾本書之後,他更了解到,所有的文字都可以重新組合,產生全新的意念。
  多麽了不起的發現啊!這是生命中無與倫比的經驗,所有人類的智慧都垂手可得。隻要手上有一本書,他可以隨時穿越時空,和不同地方、不同年齡的人們交談。
  人之所以為人,基本上是因為他們具有讀和寫的能力。這是你的孩子學習閱讀之後,最重要的心得。如果孩子願意與你分享,記得要用愛與專注,來肯定他的發現。
  第八章 如何啟蒙孩子
  前麵所介紹的基本方法與步驟,適合所有從出生到六歲的孩子;但應該隨著孩子的年齡大小,配合孩子日漸成長的腳步,作適當的調整,以求達到最好的效果。
  ▲新生兒
  如果你自寶寶出生之後就開始進行,此時並未正式教他閱讀,而是刺激他視覺的發展。
  我們在第一階段的閱讀課程之前,所做的視覺刺激課程稱為零級。
  新生兒隻能看到光線的明暗及物體模糊的輪廊,注視一樣物體的時間也非常短暫,隻有幾秒鍾的時間。但是他仍然非常努力,因為他極想要看清楚周遭的事物。
  新生兒最先看到的是母親的影子在明亮的窗前移動,讓寶寶有機會多接觸這種明暗的對比,有助於新生兒視力的發展。等到他看清楚輪廊,就會開始搜尋細節,例如母親的眼睛、
  鼻子和嘴巴。
  新生兒的視力發展並不在本書的討論範圍。然而,讓新生的寶寶看字,對於刺激他的視力發育,使他更快看得清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種能力是接觸與刺激的結果,並非先天的遺傳。經常讓寶寶接受視覺的刺激,使他的視力發育更快,更容易看清楚周遭的事物。視覺的刺激練習非常容易,而且非常合乎邏輯。從寶寶出生之後,你就一直和他說話。事實,早在媽媽的肚子裏,你就一直和寶寶說話了。我們都相信小寶寶應該多聽,才能早點學會說話。然而,語言遠此文字或圖形更抽象,更難以理解。同樣的一句話,因為語氣不同,小寶寶就覺得不一樣。
  視覺的刺激就好多了。一大張白色的卡紙上麵,用紅筆寫著鬥大的“媽媽”。告訴寶寶,“媽媽”。不論看多少次,小寶寶每一次看到的都是同樣的東西。因此透過視覺,可以學得更快更好。
  我們應該先從生字開始教起。選擇你最常用,新生兒最需要的七個字,例如,寶寶的名字、媽媽、爸爸、加上身體的部位名稱。
  用來教新生兒的字體要非常大。使用 6 時(約 15 公分)X15 寸(約 38 公分)的硬卡紙,字體至少有 5 寸(約 13 公分)大,線條要粗,新生的寶寶才看得清楚。
  記住,這隻是視覺的刺激,不必要有太大的得失心。
  如果寶寶一出生,或是出生不久就開始教他,起初隻要教一個字,最好是用寶寶的名字。把小寶寶抱在懷裏,卡片距離他大約是十八英寸,念他的名字。拿著卡片停一會兒,他會調整自己的視線。等他看到了,再清楚地說一次,讓他注意看一兩秒鍾,然後把卡片拿開。
  新生兒的視力尚差,如果你拿著卡片在他的視線之內移動,吸引他的注意力,他很快就會注意到,卻完全看不清楚。因為卡片不斷地移動,他很難看得清楚;因此,你應該拿著卡片靜止不動,讓他慢慢看清楚。起初要十五秒以上,所需的時間會隨著小寶寶的視力發展而逐漸減少。多次練習之後,就會有所進步。 .
  充足的光線非常重要。光線應該直接照在卡片上,不能直射寶寶的眼睛。新生兒比大人更需要明亮的光線。慢慢地,寶寶的世界不再模糊,開始看得到媽媽的微笑及屋子裏的擺設。
  新生兒視力雖弱,在六個月前,切莫將物體或圖片在他眼前放置過久,以免成為鬥雞眼,遺害一生。
  第一天隻讓寶寶看一張卡片,至少十次,次數愈多愈好。每次換好尿布之後讓寶寶看卡片,效果非常好。
  第二天換第二張卡片,同樣看十次。每天換一張卡片,持續一個星期之後,再重覆看這七張卡片,同樣每天十次,第三個星期再重覆一次。
  這時你會注意到,隻要你一拿出卡片,寶寶立刻會興奮地扭動身體,踢踢小腿,表示他不但看得到,而且了解卡片上的內容;更重要的是,他非常喜歡這種遊戲。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這種刺激視覺的課程也愈來愈容易,因為他已經能夠注視及看清楚物體。
  新生的小寶寶,在一天當中的視力會有變化。充足的休息並且吃飽之後,視力最好;昏昏欲睡時,他不太想看東西;饑餓時,他會把全部的精力用來促使你喂他吃奶。因此,你必須選擇適當的時機讓寶寶看卡片,避免疲倦及饑餓的時間。如果寶寶的情緒泜落,甚至持續一兩天,任何時間都提不起勁,煩噪不安、整天哭鬧,就要暫時停止練習,等到他的情緒恢複,再從原來中斷的地方接下去。不需要從頭開始複習。
  前三周反覆練習第一組七個字,三個星期之後,再製作另外一組生字,以同樣的方式反覆練習,直到小寶寶能持續且輕而易擧地看清楚卡片上的字為止。完全沒有接受刻意刺激的新生兒,通常要等到十二周以後才看得清楚;接受視覺刺激的寶寶,通常在八到十周即可以看得清楚。
  此時寶寶幾乎整天都會東張西望,他已經可以看清楚媽媽的表情,對媽媽的微笑立即會有反應,不必再等到你說話或哄他、拍他。除非極度疲倦或不舒服,才不想看東西。
  現在你已經完成零級的練習,他的視力也發育完全,準備進入第一階段,利用第七章所介紹的方法,開始閱讀的課程。
  從節奏非常緩慢的視覺刺激,進入快節奏的閱讀課程,寶寶學會認字的速度,就像用耳朵學會聽話一樣,快的令人驚訝。
  ▲三到六個月大
  三到六個月大的寶寶,可以直接開始第一階段的閱讀課程。此一階段是整個課程的心髒,要注意兩件最重要的事情:
  1、看卡片的速度要非常快  
  2、經常加入新的生字
  小寶寶非常單純,對任何事物都沒有偏見,完全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沒有其它的條件。
  三到六個月的寶寶學習語言的速度驚人,而且可以看清楚周遭的事物。簡單地說,隻要我們給他清晰的訊息,他可以毫無困難地聽懂大人所說的話;如果我們給他夠大的文字,他也可以看得懂。
  此時的寶寶會用咿咿唔唔的聲音和我們交談,但我們並不能完全了解他想要表達的意思。依照大人的說法,就是還不會說話。雖然如此,他對於訊息有非常敏銳的反應。因此,不要懷疑寶寶學習認字的能力。閱讀用的是眼睛,而不是嘴巴;隻要了解文字的意義,並不需要用口語的形式表達出來。
  閱讀也用到聽覺,不會說話和寫字,完全不影響寶寶藉著閱讀增加字匯的能力。語言就是語言,不論是經由眼睛或耳朵傳達到大腦,都沒有任何不同。
  在人類潛能發展中心,閱讀是教導大腦受損兒童說話最重要的方法。
  四個月大的寶寶不會說話,這樣對他非常有利,因為沒有人會勉強他說話。他可以和我們一樣,安靜、迅速、有效地閱讀(當然,對於正常的幼兒,將更有神效)。
  這個年齡的孩子,對於資訊的需求非常殷切,而且是語言天才,隨時準備學會更多新的生字。
  ▲七到十二個月
  教七到十二個月的寶寶,要記住兩件重要的事情:
  1、每次的練習時間非常短。
  2、練習的次數增加。
  四個月大的寶寶,每次看完卡片之後,還想要接著看下去,但是七個月大的寶寶卻不可能如此。
  每次的課程隻看一組五張卡片,看完立即拿開。
  原因很簡單。小寶寶每天都在長大,三個月大時他會靜靜地看著卡片,持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大人也習慣如此,一次就讓他看完所有的卡片。但是寶寶愈來愈好動,等他會爬之後,世界上就有太多新的事物等待他去探索。突然之間,乖巧的小寶寶再也不安份了,原本可以開心地看完五十張卡片,現在卻一刻也閑不住。父母以為他不想學了,覺得很泄氣,不知道是哪裏錯了?甚至輕言放棄。
  小寶寶明明學得很愉快,突然間所有的生字都不見了,一定也很懊惱。他並非不想學習閱讀,而是太忙了。屋子裏有太多事情,每一個櫃子的門都要開開關關,插頭要拔出來,地毯上的東西要撿起來塞到嘴巴裏。七個月大的孩子不斷地好奇和破壞。他也想學認字,但是一次不能看太多。一次看五張就夠多了。
  練習的時間縮短,他會不斷地進步;時間太久,他就會離開,留下我們呆坐在地板上。大人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之後,就會定下來,不輕易改變;孩子是動的,一直在改變,因此我們必須跟上孩子的步調,絕對不能一成不變。
  也就是說,練習的時間一定要短,配合他忙碌的生活節奏。
  ▲周歲到一歲半
  教導這種年齡的孩子最重要的是:
  1、練習的時間非常短。
  2、在孩子意猶未盡時停止。
  此一成長階段的孩子太好動了,因此每次練習的時間愈短愈好。
  周歲的寶寶已經開始學走路,或是扶著東西,用自己獨立的腳步,在人們及家俱當中移動。一歲半的孩子不但走得穩,而且開始會跑了。在六個月內從會走到會跑,相當了不起。這些是他把大量的時間及精力,用來練習肢體活動的成績。
  如果你跟在後麵,模仿他的動作,不到一個小時一定累得精疲力竭。小寶寶非常需要肢體的活動,在他成長發育的時期,我們應該明智地調整閱讀的時間。每次練習一組五張的卡片最恰當,也可能要減少到三張卡片,甚至兩張或一張。
  在孩子意猶未盡時停止,這是適用孩子每一個成長階段的教育準則,尤其是周歲到一歲半的孩子。
  練習的次數增多,但每次練習的時間縮短,讓孩子快樂地學習,日積愈累,就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歲半到兩歲半
  教一歲半到兩歲半的孩子是一種挑戰。想要讓他愉快且持續地完成第一到第五個階段,應該注意的是:
  1、選擇他最喜歡的字匯。
  2、練習時要循序漸進。
  3、盡快完成生字及片語練習,進入短句。
  這個時間的寶寶逐漸有自己的觀點與喜惡,不像三個月時那麽單純;他什麽都聽得懂,經過了牙牙學語的階段,周遭的大人已經聽得懂他在說什麽。他整天不停地說話,而且有很多要求。
  他認為對的就是對的,否則就會不以為然;他總是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非常堅持。他的周遭值得學習的東西太多了,他對自己的手指頭及腳趾非常感興趣,他想要知道自己擁有的各種東西、食物、甚至動作怎麽寫。所以首先要謹記的是,小心地選擇字匯。找出他要學的字,他不喜歡的就會扔在一邊。
  對付這個小家夥不能太急進。雖然第七章說,每天讓寶寶看三組五張的卡片,但是此時你應該從一組五張開始,引起他的興趣,哄哄他。等到他熟悉那些字,他就會愛上這些一字。
  但是剛開始這些都是你的字,他並不認識。
  很快地讓他看完五張卡片,然後就拿開;找出適當的時機再看一次。幾天之後再加第二組五張卡片,等到他逐漸感興趣,再加入新的生字。
  吊吊他的胃口,他會渴望更多;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問他喜歡哪些字,應他的要求練習。
  他特別喜歡第三個階段,盡量念大聲一點。兩歲孩子會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如果他想要大聲叫出來,他就會大聲念;如果他不想念出來,就不會念。不論孩子是否想要表現自己的能力,都必須尊重孩子的選擇。
  ▲較大的孩子(兩歲半到四歲)
  較大的孩子想要立即進入閱讀的最後一個階段(第五階段),然而,他還是必須循序漸進。此時的三個重點是:
  1、他需要複雜的生字。
  2、他學習生字的速度比小寶寶更慢。
  3、他要看書,更多的書。
  兩歲半的孩子已經不是嬰兒,整天跑跑跳跳,也不再像一歲時那樣堅持處處以自己為中心;人格發展得更完備,喜惡也更明顯。
  你必須幫助他設計課程。從他最感興趣的事物開始,如果你的寶寶喜歡汽車,就從汽車用語開始。
  記住,他不是嬰兒,沒有辦法像嬰兒那麽快學會單字。你必須一再複習學過的生字,並且多次運用到書本中,使他讀起來更具信心。
  他學習的速度還是很快的,而且在學習片語、短句時,比小嬰兒更快一點。較小的寶寶直接吸收知識,記憶力也比較好;片語、短句、書本都是以舊的字組合出新的意義,兩歲半到四歲的寶寶理解力增加,會覺得更有趣。因此,片語、短句及書本的進度要快,如果你一直在教生字,他就不想學了。
  ▲四歲到六歲
  兩歲半到四歲的情形,到了六歲會更明顯。簡短地說,
  1、學習生字的速度比嬰兒慢。
  2、記憶生字的能力減退。
  3、好惡非常強烈。
  4、教片語、短句及書本的速度要加快;經常複習學過的生字。
  5、他會選擇自己想學的生字,設計自己的閱讀課程。
  四歲的寶寶不會浪費時間。他同樣會從自己有興趣的東西開始,如果他是工具迷,可以帶他到儲藏室,找出所有的工具,從家裏每一種工具的名稱開始學起。不要再教小貓、小狗這些太過簡單的字。先教複雜的生字,再回過頭來教日常用語就簡單多了。
  等你累積的生字足夠寫成一本書時,就寫成一本書。不必等到教完幾百個生字,三十或四十個字就可以用來寫成一本書。
  寶寶喜歡看書,自己做的書要花費許多時間和精神,但比起他獲得的快樂與興奮,這些付出就徽不足道了。
  我們知道有許多四歲的孩子,就會到圖書館借兒童書,看得津津有味。這時侯你一定很想要孩子大聲念出來,這是小學老師確定孩子會認字的方法。
  但是這樣會使他的閱讀速度減慢,理解力也受到影響,當然樂趣就差多了。如果我們要大人早晨看報時,把頭版新聞念出來,念完之後,他一定要自己再看一遍,才知道報上到底說了些什麽。
  你和我都不喜歡大聲念出來。這種方法對於六、七歲,努力學習閱讀的小學生也是不好的方法,要求更小的孩子就更說不過去了。
  很小就學習閱讀,自然都讀得很快。理由非常簡單,閱讀是用眼睛看,不是由嘴巴。如果孩子想念給你聽,很好,如果不願意,讓他安靜地看書,那樣他會讀得更好。
  ▲在愉快境況下學習閱讀
  前麵我們已經說完如何教導孩子,學習閱讀的各個階段,以及如何啟蒙不同年齡的孩子。
  在此同時,我們希望父母們特別注意讓寶寶在歡愉的環境下學習閱讀。

  測驗
  我們談了很多教的技巧,卻完全沒有提到考試。因為我們強調的重點是,不要考孩子。
  小寶寶熱愛學習,卻討厭大人考他們,這方麵和大人非常類似。教孩子學習是一份愉快的禮物,考試卻要求他付費。考得愈多,壓力愈大,學習的速度愈慢,學習的意願也愈低落。
  愈少考試,學得愈快,興致愈高。知識是父母給孩子無價的禮物,給孩子食物你毫不吝惜,給他知識也應當如此。何謂考試?
  考試的目的是想要了解孩子會不會。例如,拿一張卡片問孩子:“這個字怎麽念?”“你念給爸爸聽好不好?”在本質上並不尊重孩子,因為大人不相信他會閱讀,才會一再要他證明。考試也有否定的意味,想看出孩子哪些地方不會。
  邱吉爾在一篇文章裏描述他的求學經驗。
  “考試讓我很頭痛。老師最喜歡考試的科目,就是我最不喜歡的⋯⋯我比較喜歡告訴他們我會什麽,他們卻老足喜歡考我不會的。我想要表現我的實力,他們卻一直想找出我所疏忽的部份。結果就是,我考得不好,”
  我們要不厭其煩地一再強調,考試的結果將降低學習的意願。因此,不要考孩子,也不要讓任何人考孩子。
  
  解答練習
  父母應該怎麽做,才能在教導孩子之後,讓他有機會體驗學習的快樂與成就感?方法是,不要考試,讓他作解答練習;目的是讓孩子把他知道的表現出來——如果他願意如此做。這種方式和考試截然不同。拿出兩張他最喜歡的卡片,例如,“蘋果”和“香蕉”,問寶寶:“哪一個定香蕉?”讓他自由選擇。如果他對了,你當然很高興;如果他錯了,你隻要告訴他:“這是蘋果、這是香蕉”,輕鬆愉快!如果他沒有反應,卡片拿近一點,說:“這是不是香蕉?”同樣輕鬆愉快!練習結束。
  同樣兩張簡單的卡片,必須配合寶寶的年齡和心智,設計不同的問題或遊戲。不要一成不變地問:“這怎麽念?”
  例如,認字卡實果遊戲。找出一組 15-30 張學過的生字卡,食物、動物或相反詞都可以。
  每一位家人都畫一張實果遊戲卡,格子裏麵不要填數 字,而是用紅筆寫上生字。初學者的實果卡可能隻有九個字,每一張實果卡的字都稍有不同。發給每個人九張色紙卡,如果說出卡片上的字,就放上一張色紙卡。最早填滿字卡的人喊出“實果!”就贏了。也可以有相反的玩法。例如,卡片畫上動物,參加遊戲的人念出動物的名稱。隨著孩子的學習進度,可以改用片語或短句代替生字。
  媽媽可以想出許多好玩的遊戲,讓孩子以愉快的方式運用他的知識,親子盡歡。孩子表
  現他認字的能力,你也可以分享他偉大的成就。但是不管多麽有趣的遊戲,都不要玩得太多。
  例如,用兩張卡片讓寶寶選擇,就不要超過一個禮拜。每次練習的時間都很要短。
  如果孩子不想選擇卡片,毫無反應,或是故意選擇錯誤的卡片,就要立即停止。
  不論什麽原因,隻要你或孩子不想作解答練習,就不要做。
  解答練習對你的的回饋作用大於你的孩子。孩子喜歡學習新字,卻不喜歡一再重覆已經學過的字。

  ▲摘要
  教寶寶閱讀時,一定會有兩種情形:
  ——進行順利,你和寶寶都學得很愉快。
  ——你也可能遇到問題。
  如何解決問題
  遇到無法處理的問題時,試試下列的方法:
  l、仔細重讀七、八兩章,其中說明了主要的教學技巧,看看自己是否疏忽或遺漏某些部份。
  2、仔細重讀整本書,我們對於理論性的問題都作了說明,在你有實際 的教學經驗之後,可以更深切地體會,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3、好媽媽需要足夠的睡眠。許多媽媽為了照顧幼兒,經常睡眠不足。如果你也有同樣的情形,從現在開始,每天至少多睡一個小時。


  第九章 以愉快的心情教導寶寶

  很多老人家提醒他們的子女,要把握和孩子相處的時光,因為孩子很快就會長大離去。
  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是另外一項教寶寶閱讀的理由。社會及文化的壓力,使許多父母和孩子逐漸疏遠;而教寶寶閱讀,正是找回遠去的親密關係最有效的方法。
  現在你已經知道該怎麽做了,我們再提示幾項重點,作為本書的結束。
  
  首先是應該避免的部份。
  不要讓孩子感到厭煩
  有三種情形最容易使孩子感到厭煩:
  a、進度太快,孩子不知所雲。(這種情形很少會發生。)
  b、進度太慢,而孩子學習的速度太快。許多人都犯此項錯誤。
  c 考試大多,孩子不勝其煩。孩子喜歡學習,卻不喜歡考試。
  父母喜歡考試,原因有兩種:第一是炫耀的心理,想要讓鄰居、親戚、祖父母知道孩子的能力。其次是父母求好心切,想確定孩子已經會了,才願意進行下一個階段。你不是讓孩子考大學,隻是讓他學習閱讀,不必昭告全世界。(他自己以後會證明)。
  一位知名的腦神經醫學專家的一席話,使人難以忘懷。
  有一個孩子已經十五歲,大腦嚴重受損,不會走路,也不會說話,被診斷為白癡。“看看這個孩子”,醫生激動地說:“因為他的外表、行為、及測試結果像個白癡,就被診斷為白癡。但每一個人都應該看得出來,他不是白癡!”
  在場的住院醫師、實習醫師、護士及治療師,都很尷尬、甚至有些驚恐地沈默了一段很長的時間。最後,一位年齡稍長的住院醫師問:“可是,醫師,如果所有的現象都顯示這個孩子是白癡,你怎麽知道他不是?”
  “天哪!”科學家大聲地說:“看看他的眼睛!平常人也看得出來,他的眼睛裏閃爍著智慧!”
  一年之後,我們看到那個孩子在同樣的一群人麵前,會走路、會說話,會念書。
  由這個例子,你可以知道一般的考試是多麽不客觀。如果你經常考試,孩子可能會故意唱反調,說他什麽都不知道。你讓他看“頭發”,他會可能會說,“大象”。表示孩子需要你的肯定,你應該多關心他。
  不要逼孩子
  不要逼孩子認字,不要怕做得不好。(怕什麽?就算隻認得三個字,也比什麽都不知道好。)
  隻要有一方不想教或學,就不要勉強。如果孩子一直都不想學,就暫停一個星期。反正也不會有什麽損失。
  不要緊張
  如果無法放鬆心情,不要玩認字的遊戲。孩子是最敏感的,他知道你很緊張,會以為你不高興。此時寧可浪費一天或一個星期,也不要勉強。你騙不過孩子。
  以上是應該避免的部份,接著再看看你應該做到的部份,這些更重要。
  保持愉快
  我們說過,有成千上萬的父母及科學家,教孩子閱讀,成績斐然。我們讀過這些故事,和其中許多人通信,或是麵對麵談過。他們的方法並不相同,使用的器材從簡單的鉛筆和紙,到複雜昂貴的科學儀器;然而,有三件事情是共同的,也是最重要的。
  1、每一種敦實寶閱讀的方法都有效果。
  2、字體放大。
  3、強調在過程中保持愉快的心情。
  第三點最令人感到驚訝。這些不但彼此互不相識,甚至前後隔了好幾代的人們,都異口同聲地認為,讚美和鼓勵,會使孩子做得更好。他們共同的結論隻有一句話:以愉快的心情教孩子。
  多年來,人類潛能發展中心受到無數媽媽們的肯定。包括理智、冷靜、受過高等教育的“智慧型”媽媽,及一般的媽媽。我們預期智慧型的媽媽,教導小寶寶會有更好的成果。結果不然。
  原來,智慧型的媽媽要求很高,孩子的生字或短句念對了,她們隻會說,“很好。瑪莉,接下來這個字是什麽?”
  相反地,一般的媽媽卻會說:“哇!好棒!好厲害哦!”誇大其辭地讚美孩子的成功。
  答案很簡單,誇大的讚美更能夠鼓舞孩子。
  教寶寶閱讀是一種樂趣。如果你不覺得好玩,就不要做。不要隻為了不服輸去教孩子,這樣是教不好孩子的。教孩子閱讀,是為了替他打開知識寶庫的門,幫助他探索書中無盡的世界,這種快樂是為人父母者應該享有的權利。
  靈活的創造力
  父母們大多非常具有創意,隻要告訴他們應該掌握的分寸,他們通常會有比我們更好的方法。
  孩子們具有許多相同的特質(其中最重要的是,幼年時就具有學習閱讀的能力),但每一個孩子仍然是不同的個體。因此父母們要自己設計最適合小寶寶的遊戲,幫助孩子更愉快、更有效地學習閱讀。遵守我們的原則,但是請自由發揮,不要拘泥於一定的形式。
  回答孩子所有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無奇不有,應該盡量認真且詳實地回答。教他閱讀之後,他最常問到的是,“這個字怎麽念?”他問到的每一個字都要告訴他,如此他的字匯能力將迅速成長。
  選擇良好的閱讀材料
  值得讀的好書太多,寶寶沒有時間浪費在不好的書上麵。
  現代化忙碌的生活,使親子之間的關係逐漸疏遠。親子共同閱讀好書,讓你有機會和自己的孩子單獨、親密且完整地相處。
  人們一直夢想著改造世界。由於科技與醫學的發達,使人不僅能夠日行千裏,壽命也更長;電訊的傳播無遠弗屆,高樓大廈美倫美奐、溫暖舒適,人類的生活水準獲得很大的改善。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人類自己是否比以前更好?是否出現更多超越達文西的天才、文采勝於莎土此亞的作家?比富蘭克林或傑弗森更博學、更高瞻遠矚的有識之士呢?
世界愈來愈複雜,人類必須提升自己的智慧。現代的社會分工日益精細,通才教育已經不切實際,延長壽命也於事無補。愛因斯坦多活五年,不一定會有更多的發明。長壽並不等
於創造力。
你可能已經想出答案了。讓孩子提早四、五年進入知識的殿堂,不要浪費寶貴的生命;
讓他們在學習語言能力的高峰時期,盡情吸收。
我們不必再問小寶寶是否有學習閱讀的能力,問題是要讓他們讀些什麽。
筆比劍更有力。我們相信,知識使人更通達事理,無知才會導致罪惡。
一個優異的孩子,是世界珍貴的資源。即使這本書僅僅促使一個孩子提早學習閱讀,我
們的努力也就值得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